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错误举报

第253章 排戏码

    第253章 排戏码
    清晨。
    曦光落在水面上,铺洒波光粼粼。
    兴许是幸运逃离的船只靠岸后报了官,今天一早,官府县令和附近指挥营的将军便到了。
    人需要讲道理,但权力可不通人情。
    县令和指挥营的将军得知船上人身份后,登时皆是被吓得一身冷汗。
    若是这船人出了事……
    如果说昔年勇毅侯府的独女是个烫手山芋,那这位年轻的平阳侯府夫人,便是能把自家坟头族运倾覆的平地惊雷!
    虽看出华兰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但两人都连忙欠身说些自己看管无力的话。
    万一若是杨家上报朝廷,说自己治下有水匪肆虐,那日后的官员考评是不用想了。
    华兰也不计较。
    只让人把李徐氏带了出来,简单说了情况后,便想让县令派人把李徐氏母女护送回去。
    县令闻言心中一喜。
    既然是有要求,那想必这位年轻的平阳侯夫人是不打算计较了。
    这时,他又想到早间蜷缩在自家衙门口报官的少年,再两相结合,不由脱口而出道:
    “这民妇的儿子兴许没死!”
    紧接着,他便把今早见闻说了出来。
    一番相貌特征论述后,便已确定那少年便是李徐氏的孩子。
    听到自己儿子没死还活着,李徐氏当场喜极而泣,又对着县令和华兰感激涕零起来。
    “这下怕是还要麻烦韩大人了。”
    华兰索性也送到西,一边吩咐翠蝉取来银钱,一边开口道:
    “这些便算是那少年的看诊养身钱,还望能再等些时日,待那少年身子将养好,再劳烦把她们一家送回去。”
    韩林一眼便看出女使递上的银钱不止这些,这怕是连把那一家子送回金陵的路费都算了进去,于是连连推诿道:
    “治下出了水匪,害了他们一家子,我本就于心有愧,盛夫人便是不说,我也会尽心尽力派人把她们送回去,这银钞就不必了!”
    弥补的事都做不过来呢,怎么还能收别人钱呢?
    韩林自是不肯收下这些钱。
    说完话,他也不在船上久留,让李徐氏先上船,随又让县尉押着水匪回了船上。
    被押解时,那水匪中文人打扮的师爷,还一直对着长青吹眉瞪眼,一副恨不得吃了他的表情。
    翠蝉和长青站在一块儿,见水匪对自己官人“挤眉弄眼”,不由朝身侧长青问道:
    “他这是怎么了?为何一直看着你?”
    长青耸了耸肩,随口道:
    “怕是因为我说他是愚氓伤了他的清高,毕竟做了水匪还是这一身打扮,想必是将儒生二字刻在了骨子里,被我嘲讽目不识丁,心中肯定是气极了。”
    “不过我也说的没错呀,他这样子怕是连个童生功名都没混上,读的书肯定没我多。”
    作为跟着杨文远自小一起长大的亲随,长青日后可是往侯府大管家培养的,做学问的水平不知如何,但自小到大读的书已是不少。
    再联想到昨夜这水匪师爷漏洞百出的计策,长青觉得自己这话说的问心无愧!
    水匪之事告下段落。
    楼船继续朝着黄州方向航行。
    昨夜之事听起来有些惊心动魄,但她们的实际经历,也不过是就寝时被中途喊醒,然后在船宫内干坐了一个时辰。
    华兰还有些后怕,回不过神。
    但明兰和如兰已经是全然忘了昨晚的惊惧,现在正你一言我一句述说着自己昨晚的“经历”呢。
    当然,她们没亲眼看过水匪肆虐的细节,只不真切的听着周围的惨叫。
    因此两人的话语不像是在描述自己经历过的事,反而像是在揪出账本的错误,然后一一改正。
    “我昨晚……”
    “不对,应该是这样……”
    “哦哦,那肯定是我想岔了,是这样没错了,不过然后便是……”
    “……”
    随着两人你言我语的梳理,一套《官宦小姐险象环生,船上迂回智斗水匪》的戏本已经粗略排好了,接下来只差“灵光一闪”的雕琢,便可在小伙伴间收获憧憬的仰慕。
    “嗯嗯,大抵就是这样了!”一顿口干舌燥的说完,明兰和如兰互相对视一眼。
    一切尽在不言中!
    “怎么,可是还有什么心事?”
    华兰在船头吹风清醒时,盛老太太走了过来。
    自己祖母面前,华兰也没藏掖的心思,只面露恍惚道:
    “祖母,孙女只是觉得有些不太真实,天下间居然有这么凶…聚众劫掠的水匪,昨晚一夜还怕是死了不少人……”
    虽没有亲眼见过人死在自己面前,船上也没沾染血渍,但那入耳的哀嚎却是那般真切,让她短时间里看不开。
    盛老太太轻声笑了笑:
    “你还年轻,经历的少,又是一家主母,急着把什么东西都担到自己肩上,心里那道坎自然不容易过去。”
    说着,盛老太太指了指旁边的如兰和明兰:
    “你两位妹妹昨夜心里也怕得很,比之你更甚,但她俩还未曾出阁,没有那么多思虑,自然看得开些。”
    盛老太太说话间,又是笑了笑:
    “昨夜经历水匪一事也好,这能让你稍稍体会些武勋人家的荣华富贵都是从何处来,自你之前是靠杨家祖辈,自你之后你也得抻着面子站上去。”
    “就是可惜文远把你护的太好了。”
    武勋人家的大娘子不应该沉溺于陶冶适性,也应该有着果决冷冽的一面。
    这本该是家传启蒙,随后由后宅院里磋磨才能学会的本事。
    自家没留种子,而平阳侯府女眷长辈就一个杨都指挥使家的陈大娘子,更是宠的比家里还过,全然使得华兰现在不似个具有威严的大娘子,更像是个权爵人家未出阁的受宠嫡女。
    很像是邕王家的嘉成县主。
    除了跋扈睥睨没养出来,其他别无二样。
    盛老太太其实觉着,昨晚让华兰当面见见血也没什么不好的。
    “祖母……”
    华兰当即不依,但心中的惆怅已是去了不少。
    “这也是为何大家族主母被称为‘后院女将军’,管着那么一大家子人,不仅是享受荣华,肩上也是要有担子要挑的。”盛老太太语重心长道。
    “嗯嗯!”华兰用力点头应是。
    准备稍后有闲暇时,把祖母这番话好好琢磨琢磨,自从嫁了杨家,她就如同个海绵一般,从周边人话里吸取了不少自己不曾注意的学问。
    所以此刻华兰也从祖母的话里品出了些味来,于是当即朝盛老太太求证道:
    “祖母,您是觉得孙女性子有些软了?”
    事情过了盛老太太也不欲再谈,没有重来的机会,再说,自己思量的问题,杨文远和杨家长辈难道没有过考虑?
    但自己却是全然没听华兰说过,孙女的行事作风也未曾更改。
    想来应当是不在意。
    自觉外边风风雨雨吹不到家里来。
    又如同杨家那位嫡女杨如锦。杨文远莫非不知杨如锦和长柏亲事的利弊?
    那肯定是心中一清二楚。
    但杨文远却是未曾有过阻碍之举,甚至在其中推波助澜,自从上次平阳侯府饮宴后,便经常拉着放衙的长柏回家谈事喝酒,每次杨如锦都恰巧都在。
    王若弗那边也是被陈大娘子捧着。
    盛老太太心中也如明镜一般似的,这一切的根结,无非是杨文远对长柏知根知底,杨家“贪图”长柏是个能对妻子好的官人罢了。
    庶吉士的身份?
    三年一次,并非必选项。
    其中弊端?
    想来也是如华兰一般不在意。
    就如同昔日父亲、母亲对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决心后,也只能顺从自己的心意。
    强求反而不美。
    “这也未必。”
    盛老太太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或许文远正是因此中意你呢?若是换个冷漠无情、心思暗沉的,兴许当初之事也不能成。”
    闻言,华兰沉默了半晌,心中思绪流转。
    盛老太太也不说话,只是伴在一旁,时不时看一眼在一旁说的乐呵的明兰、如兰,嘴角含笑。
    末了,华兰感叹一声:
    “祖母,这世道有些乱了,我记得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外地流任,也颠簸了好些年,可是从未有过什么匪类祸端。”
    盛老太太轻轻颔首,声音在风中飘落:
    “国无储君,如无国本……”
    “国无储君,如无国本!”
    华兰到了黄州地界时,她从驿站快马加鞭送回汴京的信,也落到了杨文远手上。
    平阳侯府内。
    杨文远又照例拉着长柏回家喝酒饮宴。
    没办法,老婆回老家了,偌大的侯府只剩自己一个人。
    新婚娇夫孤独寂寞冷,只能找人来作陪。
    也不光长柏一人,顾廷烨也在。
    只不过长柏是杨文远顺路拉回来的,顾廷烨则是自己上赶着上门。
    他现在需要婚前“守节”,为了自己的风评,不好出入娱乐场所,所以现在除了装修自己的婚房外,也是无处可去了,只能和杨文远一起“抱团取暖”。
    至于本该由华兰来负责的工作,自然落到了杨如锦头上。
    长柏羞赧,每次见了杨如锦都是一副纯情小书生的模样,因而杨文远怕长柏夺门而逃,视自家为虎狼窝,也不敢让杨如锦多待,只见上几面便让杨如锦回去。
    案桌上。
    此时杨文远已经看完了华兰寄来的书信,将其递到了长柏手上。
    信上华兰描述了经历水匪的前因后果,又道了声平安。
    在场都是知根知底的人,顾廷烨大放厥词完,又继续道:
    “官家迟迟不立皇储,不光汴京朝堂动荡不安,看来下面州府也是一样,现在还起了水匪,想来还有更多强人匪类在乡间横行霸道!”
    顾廷烨这话属实合情合理。
    相对于毫无成本可言的山匪、强盗,水匪这种品类还是需要前期投入的。
    毕竟没有船,你怎么在水道上抢劫?
    这就有点像“当家里出现一只蟑螂的时候,意味着在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有了一窝蟑螂”。
    需要天使轮的水匪都有了,其他创业类的板块岂不是更多?
    长柏面露担忧的看完了书信,确定姐姐和祖母、妹妹们无事,这才放下心来。
    恰时听完顾廷烨的话,不由得点头道:
    “仲怀此言有理。”
    不过纵使长柏如何忠君体国,现在也什么都做不了。
    庶吉士只有观政权,你还想要议政?
    哪凉快哪待着去!
    况且就算给官家上奏折,那也是起不了什么风浪。
    毕竟现在官家御书房的书桌上,早就堆满了关于立储的奏章,至于下面闹匪患的折子,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官家年迈体弱,到现在还没有确定继承人,使得立储风波越闹越大,官员关心自家立场问题都来不及,如何还有心思治理下面的疥癞之疾。
    下面闹起匪患,朝堂也是火热一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继宗室的态势可以说是越来越压不住,已然是进入“立储决赛圈”!
    每次朝会,都能看到五品以上的官员们互相攻讦,这些都是分属邕王和兖王一系的官员,时时刻刻都在玩“找茬”游戏,同时吹鼓自家王爷的英明神武。
    一开始还稍有克制,但嘴上功夫的事,可以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越想越气。
    于是事态就有些不受控制了。
    什么治理国家?
    还是把自家王爷捧上位才是正理!
    我把自己工作做的再好,若是新君继位不是自己老大,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直接卷铺盖回家倒不至于,但肯定会被发配到苦寒之地磋磨。
    没人愿意到头来棋差一着。
    为了在官家面前增加印象分,降低对面的评价,邕王和兖王两家可以说是在朝堂甩开膀子干了。
    阁老们也无能为力,亦或是根本没想管,皆是保持着缄默状态,任由两位王爷在朝野上驰骋。
    他们也想逼着官家选出储君。
    “我们又能如何?”
    杨文远不动声色道:
    “我和长柏动不了,只能干看着,仲怀你倒是有空,但你舍得抛了媳妇,去南边从军平患?”
    顾廷烨讪讪一笑。
    他明年开春便能迎娶余嫣然入门,自然不会选在这时候去从军。
    再说,他还有科举之路可以走。
    心里念叨一句不敬的话,当今官家怕是等不了六年了,就是三年都不一定。
    恩科眼看着便要来了。
    说不得到时候新君还要拉拢宁远侯府,免了自己中间一次科举间隔,直接允许自己参加恩科。
    既如此,还从什么军?
    只等着看戏便成!
    见顾廷烨不说话,杨文远自然清楚他的心思,只笑道:
    “便也是说了,国事自有阁老和枢密院的大人们考虑,我们只需私底下说些牢骚话便可。”
    说完,杨文远表情揶揄的看了长柏一眼,挤眉弄眼道:
    “不过则诚,我和顾廷烨皆是有了指望,你……?”
    “自有祖母、父亲、母亲帮着做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