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我一个演员,会亿点技能很合理吧 > 我一个演员,会亿点技能很合理吧
错误举报

第659章 【85】振聋发聩!老院长悟了!

    第659章 【85】振聋发聩!老院长悟了!
    中戏实验剧院,后场。
    “啊啊啊!”
    “成功了!”
    “这么多的观众在欢呼!”
    “基本上一直在大笑啊!”
    唐焉牵着陈愈和刘一菲的手,在后台跳着蹦着,其他人脸上也是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们时不时听到笑翻全场的声音,但话剧没结束,他们压根不敢有任何的分神。
    而现在,终于到了可以狂欢的时刻。
    “很好的一帮孩子!”
    常丽和刘田池看着,也是感触良多,在那微微笑着。
    很多的学生接近了2个多月的排练,为的就是这一台毕业大戏,而今看着他们努力,总算获得了收获,他们也很欣慰。
    虽然在刚刚的那台话剧中,他们看到了很多学生的瑕疵和不足,还有表演的生涩,但整体来看,由于陈愈发挥近乎超常的控场,整台话剧的质量相当之高。
    两个人是真怕,这帮学生断了节奏和冷场。
    幸好,所有的担忧都没有发生,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流畅。
    整台话剧两个人从头看到结束,并没有能让观众感到不适的地方。
    这台毕业大戏,应该也是中戏这么多年来,最为出色的一场之一。
    “好了,还没结束啊!”
    “还有毕业论文答辩,到时候还得拍毕业照这些!”
    刘田池在那拍着手提醒着。
    众人这才停止了欢呼,但每个人的神情都很亢奋,待会儿他们得集体出去聚餐庆祝。
    这是之前说好的事情。
    “卸妆卸妆,开整!”
    “接下来就只剩下论文了!”
    “我感觉毕业大戏应该所有人都合格了!”
    一帮人在那聊着,谁都没发现,一个精神头很足的瘦小老头走进了后场,后面还跟着两个中年人。
    还是常丽眼尖,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徐小钟!
    “老院长,您怎么来了?”
    常丽顿时有些受宠若惊,赶忙上前。
    “我来看看!”
    徐小钟笑着。
    按照往年,别说徐小钟,就是他身后的书记和院长,都不会来后台慰问学生。
    毕竟只是一台毕业大戏,来个校领导就差不多了。
    而今,不说徐小钟,书记刘国福、校长徐祥都跟在徐小钟身后。
    常丽赶忙跟两人打着招呼,陈愈几个看到徐小钟,显然也很诧异,一个个礼貌的叫了起来。
    这小老头,中戏的所有学生都认识。
    不说橱窗、布告栏有时会张贴他的照片,还有全校的一些会议,就是他住其实也是在教职工宿舍,所以三天两头出现在校园之中。
    很多学生都见过他。
    “不要拘谨,演的挺好,很有趣!”
    “把我都看年轻了!”
    “哈哈!”
    徐小钟跟一众学生聊着,特别是走到了陈愈身前:“我们中戏最出名的一个学生,我终于见到本人了!”
    “老院长,您好!”
    陈愈跟他打着招呼,徐小钟微微道:“这台话剧,准备公演吗?”
    “嗯,有这方面的想法,不过我本人可能没空!”
    陈愈明白徐小钟的意思,徐小钟点了点头:“电影,目前你闯荡好莱坞,确实是关键期!”
    “哎!”
    徐小钟叹了口气,朝陈愈笑道:“你不要怪我多嘴啊,我是想啊,如果有空的话,话剧能帮一下,就帮一把,要是话剧市场能起来,这个功劳肯定谁都没法跟你抢!”
    老爷子的心思肯定是在话剧上面,但又知道,让陈愈放弃电影搞话剧,那也不现实。
    现在话剧就是这么尴尬,年轻人爱看,也有固定的群体,但确实属于小众,全年的市场,可能还不如陈愈的那部《孤胆营救》!
    10个亿的盘子都没有。
    不过话剧在国内,跟电影不同的点在于,盈利要比电影丰富。
    投资成本也低。
    一般来说,一部新话剧首轮公演,票房能有个十几万。
    一轮,话剧票房的钱,就能把投资赚回来。
    而好一点的话票房几十万,更是能有一些盈利。
    然后,第一轮之后,就会进行第二轮,一般第二轮会逐步开放到周边城市,而后第三轮就是全国,这样铺开来;等到几轮下来,观众有些饱和后,演出就会开始冷却。
    半年或者一年后,再次开放。
    好的话剧,是长盛不衰的。
    只要有人看,就会经常有全国各地的公演。
    所以一部话剧的生命周期很长,赚钱的票房也是源源不断,虽然它可能达不到电影几亿甚至几十亿的票房,但好的也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
    你不求赚上亿几十亿的钱,只想几百万上千万,那好的话剧也可以做到。
    这块市场没人关注,但不代表不赚钱;反而电影的亏损,要比话剧多得多。
    有的话剧赚十几、几十万也有,电影投资十几万,要上院线基本上不可能,演员片酬都给不起。
    后世开心麻的《乌龙山伯爵》、《夏洛特烦恼》,就是话剧史上,唯二的两部票房破亿的话剧,经历了10年的周期。
    这公演的时长,在电影史上,是压根不敢想象的。
    所以很多演员接不到电视剧、电影角色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话剧这条路,既能锻炼演技,又可以拿到保本的收入;至少话剧在,他们就有饭吃。
    徐小钟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中戏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毕业后吃上饭。
    一部话剧票房破亿的话,收入能有一半还多,比电影的分成是高的。
    而且演员的片酬也比电影便宜,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演员市场……很多的演员动不动片酬上亿,那都是市场炒作和运作的结果。
    话剧一天几百块钱,是很多中戏毕业生演员的常态。
    很多知名演员,例如段亦宏、章译、王保强等等,都会时不时的演几场话剧,就是因为徐小钟刚刚说的。
    帮衬!
    帮忙话剧卖票房,不至于让很多底层演员,吃不上饭。
    他们利用名人效应,让话剧的票房更好,投资方赚钱了,当然会分润给其他演员。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循环道理。
    说难听点,就是道德绑架!
    让你出面,让底层的演员能有收入。
    但是,你站在这个行业的最顶端,一部电影也不是你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所以这种帮衬,其实也是在帮你自己。
    这一点别说陈愈,任何去演话剧的知名演员,其实都想得通。
    “老院长,该帮的,我一定会帮!”
    “如果这台话剧公演,我抽空每次回来,都演1-2场!”
    陈愈在那保证着,徐小钟当然也知道这有点强人所难,但听到这话,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不管陈愈是口头答应,还是什么,至少徐小钟把话带到了。
    至于能不能帮到话剧市场,这得看陈愈的影响力。
    目前要说谁可以以一己之力,让更多人来关注话剧,整个国内,还就只有陈愈能做得到。
    徐小钟关照了几句,就准备离开了。
    没想到陈愈却突然朝着他道:“老院长,其实名人效应对话剧虽然有用,但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扩大话剧的影响力!”
    “什么办法?”
    别说徐小钟,连院长徐祥、常丽几个都很好奇。
    目前话剧是什么样,他们中戏的老师校长都很清楚。
    所有人都在追求突破,甚至国话、人艺都在推出新的话剧大作,例如《白鹿原》、《恋爱的犀牛》等等。
    但要说扩大影响力,但真的有限。
    刚刚徐小钟让陈愈参演一两场话剧,然后找媒体宣传,在他看来就是最好的一个出圈方法。
    而且市场也验证过了,名人参演话剧对票房的提高,是非常有作用的。
    “一菲,你们先去饭店吧!”
    “我跟老院长、院长他们聊聊!”
    陈愈跟刘一菲等人说着,徐小钟倒也很耐心,他是真想听听,陈愈的法子。几个人来到了剧院的办公室,徐小钟和徐祥也算看出来了,陈愈这是找他们有事商量。
    估计两个人不来后场,陈愈可能都会来找他们。
    雀食,原本陈愈是想去找常丽,然后带话的。
    但现在中戏三巨头都在,那就好办了,索性直接说开了。
    正好话剧,也是陈愈要跟他们说的一环。
    跟中戏合作,一直以来都是陈愈的打算,而面前的三个人,无疑是最有话语权的,特别是78岁的徐小钟。
    那绝对是中戏的话事人,没有之一。
    “两位院长,书记,我说句不好听的!”
    陈愈坐在那,一开口就好像很不客气:“哪怕我不拍电影,专门做话剧,其实市场的增长也有限!”
    “这怎么可能?”
    刘国福没好气道:“你做话剧了,很多喜欢你的影迷,肯定会来支持的!”
    也就因为是陈愈,但凡换一个学生说这句话,刘国福都要教育他一番。
    这话说的很没水平。
    而且也像是在反击刚刚徐小钟让他帮忙的这个话题。
    所以徐小钟没说话,而是看着陈愈,期待他怎么回答。
    “多少人呢?”
    “现在看话剧的观众,全国加起来估计都不足1000万吧?电影是3个多亿!”
    “而且经常看话剧的,也就200多万观众,经常看电影的,是9000多万!”
    这都是有数据支撑的,眼前三个话剧界的领导,其实比陈愈更清楚这些。
    这也是为什么徐小钟这么着急话剧市场振兴的原因。
    实在是被电影给刺激的啊!
    电影在他们老一辈人的眼中,是舶来品,虽然他们很重视,但要说在话剧和电影中选择一项终身事业的话,三个人无一例外,都会选择后者。
    这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而是他们这一辈文艺工作者的坚持。
    也是中戏能够屹立在国内成为表演系第一招牌的初衷。
    他们热爱话剧,胜过电影。
    尤其是徐小钟。
    “我不说多,让很多你的影迷,知道话剧这总可以吧?”
    “如果是你主演的话剧,场场爆满这也不用说,媒体也会报道,这是很积极的方面!”
    徐祥这话,还是保守了。
    陈愈摇了摇头,朝着三人道:“院长,书记,我不是自大,虽然我有能力让话剧市场,增添可能很多的新观众,几百万都有可能,但在我看来,这远远不叫增长!”
    刘国福、徐祥、徐小钟:“???”
    这个人全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情。
    卧槽,这还不叫增长?!
    几百万新观众,这不叫增长?
    这小子在说什么呢,要话剧市场真增加几百万新观众,整个话剧界都得感恩戴德。
    “老院长,你想过没有,这些增加的新用户,他们其实是想看我!”
    陈愈在那笑道,也不是他自恋:“归根结底,是我的作品,但凡换个话剧,这几百万新用户,可能就几万人,会尝试去看别人的!”
    “其他人该不看,还是不会看!”
    “也就是说,这批观众,来得快,去的也快,他们是冲我来的,不是话剧!”
    “最终可能话剧市场,也就增加了几万新观众而已!”
    “好点的话,几十万吧!”
    陈愈在那预估着,徐小钟却是点了点头,这话……其实说的没错。
    确实是这样。
    这增加的新用户,不是看话剧,确实是看陈愈的作品。
    他演话剧,看话剧。
    他要是去表演魔术,他还是有新群体。
    说好听点,增加了几百万观众,但陈愈一旦脱离,能留下的,十不存一。
    这一点都不夸张,很多话剧用知名演员,但凡换个陌生的,那票房……惨不忍睹。
    除非这话剧,是像《茶馆》、《雷雨》这样的知名ip,那它就有自身作品的影响力,这又不一样。
    所以这也是国话、人艺屹立不倒的原因,因为它有ip!
    “所以,两位院长,书记,我们要做的是,怎么样让观众爱上话剧,而不是爱上我!”
    “扩大作品的影响力,才是最重要的!”
    陈愈看三个人在那沉思的样子,知道他们被自己给说动了。
    “怎么扩大,如果不用你做主演的话?”
    徐小钟在那问着。
    “很简单,出圈!”
    “让这台话剧出圈,不是靠主演,而是靠作品本身的硬口碑!”
    “商业话剧目前很成功是不错,但其实还不够,娱乐业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还是电影!”
    第七艺术不是白叫的。
    “……”
    三个人都有些没听懂。
    因为陈愈的这句话确实太超前了。
    超前到现在,还没有几个人,可以想到这条赛道。
    “把话剧,改编成电影!”
    陈愈一字一句道:“商业话剧很成功,但其实可以更成功,改编成商业电影,让更多喜欢看电影的人,走进剧院!”
    “这两者其实是共通的,喜欢看电影的观众,话剧应该也爱看!”
    “如果改编电影的话剧越多,那看话剧的人……当然也会越多!”
    市场也会越大。
    后世的很多话剧导演,就是这么做的。
    不光光只是开心麻,中戏很多戏剧导演系毕业的话剧导演,都把话剧搬上了大荧幕。
    最出名的就是那部《无名之辈》!
    话剧火了,改编电影,更火。
    振聋发聩!
    陈愈的这番话,让徐小钟三个人愣在了当场,也打开了他们的视野。
    三人显然没有想过,把话剧搬上大荧幕这事。
    像《茶馆》、《雷雨》这些,没有必要,因为名气本身就在那。
    而且事实上,这两部都有电影,只不过太古老了,压根没有人往这方面想。
    但新出的很多话剧,压根是不敢改编成电影,这投资的成本太高不说,万一亏了呢?
    所以没有人敢去尝试。
    看三个人有些发呆和陷入了思考,陈愈继续道:“老院长,书记,徐院,我参演话剧,这肯定没任何问题!”
    “但其实,我更想做的,是投资话剧!”
    “把话剧改编出来,打造一部部商业话剧的电影,电影取得了成绩和票房,这影响力上来了,话剧的观众……自然而来就多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才叫增长,不是几百万那么简单,而是把话剧市场,打造成跟电影市场,一样大的一片蓝海。
    这在陈愈看来,是没有任何冲突的。
    “哈哈哈!”
    徐小钟第一个笑了,眼神很复杂的看着陈愈:“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啊,想法就跟我们这些老顽固不一样!”
    “敢想,敢干!”
    “我们是真的老了!”
    他朝着旁边的刘国福和徐祥看了眼,两人也是摇了摇头。
    事实上他们也在思考陈愈的这个方案。
    有风险,但值得尝试。
    而且成功了,那绝对是华夏话剧的新突破。
    不说整个中戏,所有学表演的学生,都将多了一条谋生吃饭的路!
    这才叫改革,才叫真正的市场增长。
    让陈愈主演,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拔苗助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