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小说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错误举报

478.第478章 臣惭愧

    第478章 臣惭愧
    地理位置与独有的气候是关中的优势,当年在发展关中时早就为此打好了基础,关中有自己的独特性。
    当年发展时依靠的便是这些,因此布,酱油,酒,醋,葡萄诸多重要的支柱产业都离不开关中。
    这是关中的护城河。
    其实从朝野局势来看,关中能够不断吸收人口的原因,除了这个皇帝的原因,还有科举与支教。
    科举只在长安进行,关中的支教夫子是最多的,并且学识也是最贴近朝堂,能够学到最新的朝堂学识,也能随时知道朝野形势变化。
    现在的科举策论题,是越来越难,也是因为如今的朝中政令越来越复杂,相对来说年幼的孩子多是读经义,等孩子长大一些到了十四五岁的年纪,就要开始多了解朝中的政令。
    以及政令下达之后,在各地的效用,少年人年纪最小可以在十七岁就参加科举,乾庆一朝之后,这些年每隔两年一共三场科举,朝中录用的官吏多数都在二十岁左右。
    人们为了适应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的科举试题,多数有仕途志向的人都会来长安,再不济就去支教。
    也没多少人能够像狄仁杰那样,在京兆府长大。
    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像裴炎一般,自小就有名师指导。
    生产资源与学习资源都汇集在关中之后,洛阳所占据运河中段的优势,倒也不足为虑了。
    资源太过集中也不是什么好事,这种资源留在长安短时间内来看,对权力有着很大的好处,可对人们来说,若资源太过集中在关中,人们只会活得更累。
    言罢运河事宜,兵部尚书于志宁开始讲述安西大都护府的建设事宜。
    司农寺卿郭骆驼站出朝班,也补充了如今的西域形势,龟兹依旧以农事为主,西域需要粮食,也需要,在尽可能满足西域粮食需求同时,还要加大的耕种。
    扫平伊犁河的隐患之后,今年西域要种六千顷,大约五十万亩。
    言至此处,朝堂上便开始议论了起来,六千顷地的,这是什么概念,若这些田地都用来种粮食,能够养活多少人?
    按照现在的时令来看,眼下正是西域播种的季节。
    说来也是,自扫平了葱岭之后伊犁河东西两岸都能够种,该不止有六千顷地。
    这都是当年攻打葱岭的益处,唐军从碎叶城一路打到了怛逻斯城,让葱岭以东各地几乎成了空地,听说到现在也鲜有人烟,活人与牲畜都被唐军带去了西域。
    鸿胪寺卿郭正一上前道:“陛下,在西州的鸿胪寺官吏近来递交奏疏,有越来越多的波斯贵族流亡到了西域,他们希望能够让波斯王子卑路斯也前往西域。”
    张行成道:“陛下,万不可让卑路斯前往西域,西域不是长安,一旦波斯王子在西域集结了兵马,恐会生乱。”
    当朝侍中兼任吏部尚书的马周行礼道:“陛下,臣也以为不能让波斯王子前往西域。”
    李承乾询问道:“英公以为呢?”
    听陛下问向英公,殿内群臣纷纷低下头竖起了耳朵。
    很多时候,陛下不论说什么,有什么要求,英公只管点头。
    少见的是,陛下主动问询这位护国大将军。
    李绩道:“陛下,若要让卑路斯前往西域,就要将留在西域的波斯贵族驱赶。”
    英公又将选择权交给了陛下。
    众人猜测,不论陛下怎么选,英公还是会点头的。
    李承乾颔首道:“好,就让卑路斯留在长安,若波斯贵族还有所求,让他们来长安知会朝中。”
    英公缓缓点头。
    群臣心中无比踏实,果然点头了。
    君臣和睦,这是盛世之象,来济心中有了结论,早朝结束之后要将这件事写在国史上。
    接着于志宁又说起了金春秋以及金法敏的事。
    似乎陛下对这件事不是很在意,待郭正一念诵完鸿胪寺的呈奏,陛下就早早退了朝。
    离开太极殿时,郭正一问向许敬宗,“陛下还未从悲痛中走出来。”
    许敬宗眼神示意他不要多言。
    郭正一会意颔首。
    太极殿前又有了争论,孙处约大声道:“梁建方!你将大宛国的使者藏哪里了?”
    梁建方不悦道:“老夫怎知他去了哪里。”
    “你们就是害怕被使者指认!”
    “老夫没藏他!”
    梁建方已是咬牙切齿,又咬着后槽牙,眼看要动手。
    裴行俭连忙上前拦住,道:“御史台若觉得是我们藏了使者,你们大可以让大理寺去查,何必为难梁将军。”
    孙处约一挥衣袖,快步离开。
    裴行俭松了一口气,要是孙处约被大将军打死了,大将军恐怕也不好自处。
    稳住了大将军,又支开御史台,让一场生死之战平息了,裴行俭心中有一种拯救了社稷的感觉。
    朝中的官吏还是不够用的,这不仅仅是陛下的烦恼,也是三省六部九寺的烦恼。
    人手怎么都不够用,朝中恨不得一个人做三个人的活,好在朝中的俸禄越来越丰厚,每当过年过节皇帝都会赐厚礼。
    官吏在朝中为官不用为吃住发愁,还能将俸禄结余下来,如此想来苦点累点倒也没什么。
    皇帝的心思的确不在早朝上,李承乾下了早朝之后,便来到了安宁村,在这里见到了正在钓鱼的父皇。
    父皇还是老样子,河边坐着一排内侍,让他们整齐地提着鱼竿。
    钓上来的鱼都是父皇的,钓不上来鱼的罪责都是内侍的。
    河面上出现了儿子的倒影,李世民摇着手中的蒲扇道:“下朝了?”
    李承乾道:“嗯,先前儿臣还担心父皇。”
    “朕没事。”
    太上皇当然没事了,就是照顾太上皇的内侍苦了些。
    “拿去吃。”
    见到父皇递来的一篮子枇杷,李承乾接过篮子,又拿过一旁的胡凳,坐下来剥着枇杷。
    剥好了一个递给父皇,自己手中又剥着一个。
    李世民道:“於菟那孩子在军中,每天晚上都会回来,回来的时候总是脏兮兮,薛万备说他在军中能吃苦。”
    李承乾吃着枇杷道:“这孩子,有劳父皇照顾了。”
    李世民笑着道:“朕也是解解闷。”
    爷爷过世了,父皇的情绪很低落,今天来见都没有问及国事。
    看父皇还能吃得下水果,气色看起来也还算不错。
    陪着父皇坐了良久,李承乾提着一篮子的枇杷又去看了母后。
    母后正在清洗着一些箩筐,李承乾上前帮着摆放好晾嗮的箩筐。
    “承乾,坐会儿吧。”
    闻言,李承乾在母后身侧坐下。
    她看着高大的儿子,重重拍了拍他的后背,道:“胡渣更重了,眼里的心事也更多了。”
    “儿臣以往的心事不多吗?”
    “你自小就眼神明亮,只要看你的眼睛,母后就知道你有心事。”
    “嗯,儿臣是皇帝嘛,需要想的事就更多了。”“这里一切都好,你去忙国事吧。”
    李承乾重重点头,这才离开。
    当御史台将案子交给了大理寺。
    一个瘸了腿的大宛使者会去哪里?
    大理寺让不良人查了两天都没有结果,特征很明显,大宛胡人,瘸了腿,还会说关中话,如此明显的特征应该很好找。
    可上百个不良人,寻遍了长安的坊市都没有找到人。
    不良人的办事效率很高,他们在各个坊市都有桩子,桩子一般都是各坊市消息灵通的人,要查一个人最晚第三天,就一定会有结果,何况是一个大宛胡人。
    “一个瘸腿的胡人能去哪里?还能被人活埋了?”
    上官庭芝苦恼地低语着,又道:“狄仁杰去哪了?”
    不良帅魏昶回道:“农忙时节,狄书令在巡视各个村县。”
    上官庭芝将文书搁在一旁,道:“不查了。”
    魏昶应道:“喏。”
    有了这个结果,上官庭芝长出一口气,查不到更好,要是查到了那个胡人,那才是头如斗大。
    这能查吗?
    这不是得罪人吗?
    查到了就得罪了那些将军,到了最后那些将军最多也是被外放或者是罚没俸禄,而自己呢,算是将那群将军彻底得罪了。
    上官庭芝瞧了魏昶一眼。
    “上官少卿,我们真没有查到。”
    “就算是查到了,也赶紧送出关,别让他出现在长安。”
    “喏。”
    上官庭芝将手中的文书重重摔在桌上,道:“这个不晓事的使者,走路不看路,他摔断了腿,还给某家添堵,这是什么道理?”
    使者不远万里来长安,可惜长了两条腿。
    随后写了文书回复了御史台,这件事就算是揭过去了。
    如今的御史如狼似虎,谁都敢弹劾。
    尤其是增添了一个叫李义府的御史,此人得势就猖狂。
    他身为殿中侍御史,一双眼睛盯着朝野风气,谁家太过奢侈,谁的家风不正,都要被弹劾。
    乾庆七年,五月,关中已有了些许暑意。
    去年的天气也是如此,酷暑来得早,冬季酷寒且漫长。
    明达有预判,今年的气候多半也如此。
    李承乾喝着一碗祛火的凉茶,看着御史台送来的弹劾奏章,一份份地过眼看着,大体上都是一些罚俸的小事。
    杜正伦站在一旁,道:“陛下,有人说李义府不应该留在长安城。”
    “何以见得?”
    “此人应该去监察漕运建设。”
    李承乾搁下奏章道:“这是你自己的看法吧。”
    杜正伦讪讪一笑。
    “在漕运出问题之前,就让李义府留在长安,监察的事任何一个御史都可以去办,让如此人物走一趟,有点浪费了。”
    “那……陛下以为……”
    “李义府杀人是一个好手,如果有人要死了,再让他去查问。”
    “陛下圣明。”
    李承乾又道:“马周说你在吏部做得不错。”
    杜正伦的面色多了几分惭愧。
    “马周是个无情的人,能够得到他的肯定的人不多。”
    “臣惭愧。”
    “你觉得朕应该将你留在吏部吗?”
    杜正伦忙行礼道:“陛下但有任命,臣莫敢不从。”
    “去西域种树?”
    “啊?”
    “种树死了一些人,正缺人手。”
    “这……”
    “身体有恙不能远行?”
    “臣……臣领命。”
    李承乾又饮下一口凉茶,苦的眉头一皱,道:“不用去西域了,你还是任吏部侍郎兼殿中侍御史,保持这个位置。”
    杜正伦低着头,松了一口气。
    李承乾将新罗的国书递给他,道:“你看看。”
    “喏。”
    双手接过陛下递来的国书,杜正伦打开这卷褐色又粗糙的皮纸,仔细看着。
    李承乾吩咐道:“你安排几个不良人去一趟辽东,问问新罗的近况,让驻守辽东的刘伯英再派人出新罗,让金春秋任新罗王。”
    国书上所写,金春秋在开凿银矿,手中有新罗兵三千人,倭人奴三万口,本来有五万口,去年饿死了一万口,开凿银矿被山体落石砸死的有几千口,其余死因各种各样。
    开凿或将银矿拉出来都需要人力,甚至还要通过海运,开凿银矿也不见得有多顺利,如此一来一年有百余车银矿倒也合理。
    一听要封金春秋为新罗王,杜正伦神色凛然,道:“陛下,新罗王室还有血脉在吗?”
    “旨意送到他手中就好,至于别的事与朕无关,他会办好的。”
    到底是陛下对金春秋的开凿进度不满意,还是觉得倭人死得太少了?
    陛下如此封他为新罗王,多半是对金春秋的进度,颇为不满。
    杜正伦询问道:“是密旨吗?”
    “不用密旨,当然要告知新罗人。”
    “可新罗王室要怎么办?”
    抬眼又见陛下不悦的神色,杜正伦忙道:“臣这就去安排。”
    李承乾又喝下一口凉茶,道:“赐茶。”
    “谢陛下。”
    一碗黑乎乎的凉茶放在眼前,与陛下那碗的成色相同。
    杜正伦举起碗,闭上眼屏息将茶汤倒入口中,硬是一口气吞下了,苦得牙齿都在打颤。
    再抬头,见到陛下意犹未尽地又倒了一碗。
    李承乾道:“近来朝臣都很累,天气炎热,容易上火,给朝臣们都赐一些绿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