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0章 蛊惑军心
跟在赵颂身后的黑瓢虫也飞过去,想瞧瞧浓雾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它才刚刚靠近,白雾中有物一闪,居然把它也扯进去了!
一只小瓢虫都不放过。
很快,玉泉宫就恢复了宁静。
白恒波已死,赵颂一刀剁下他的脑袋,捺不住好奇,就走去宫殿后方察看。
好像……敌人们方才被扯进了宫殿后方?
然而殿后空空如也,除了地面有几块剥落的墙皮和泥灰,地缝里冻着些许杂物之外,这儿什么都没有。
赵颂挠了挠头,但也不敢多想,自领三百宫卫,低声吩咐余下的人:“你们循原路回去,保护王上安全!”
先前爻王交代过,袭击白恒波的战场一定要选在玉泉宫,这就不会有纰漏了。
所以,王上很清楚这里会发生什么事?
时局紧张,赵颂没空多想,带着手下冲往霜仙殿,其他宫卫也悄悄遁了回去。
虽然都回那里,但方法不同,所谓的“原路”,乃是地道!
是的,其实说穿了不值钱,霜仙后殿有一条秘道直通玉泉宫。
当年翻修霜仙殿,就留了这么一手。
但在今晚之前,知道这条秘道存在的人,当世不超过三个。
就连爻王身边的老宫人裘隆,都不在其列。
危急关头,爻王也顾不得守密了,不仅打发赵颂的三百宫卫走地道,还从自己的御卫再划拨百余人,事先潜到玉泉宫埋伏,为的就是对付白恒波要十拿九稳!
这人身负要职,对于青阳的举事太重要了。爻王就要先断青阳臂膀,同时打掉自己身边最强劲的威胁。
白恒波一死,爻王都觉得被卡脖子的痛苦消散了一大半,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这便是贺骁告密带给他的先机!
第一重威胁已经解除,接下来就看宫城南门了,因为重新拿回了廷尉监司卿权力的郑达,马上接手更重要的任务——
撤换南门宫卫!
……
兵贵神速。
白坦领着重组后的军队,立刻去冲王宫南门。
爻王宫就在城北中心,每天日落之后宫门下钥关闭,次日鸡鸣时分才会打开。
王宫就是城中之城,其宫墙比起天水城墙只厚不薄,内构种种防御工事。作为守卫王族的最后一道藩篱,它还享有诸多大阵加持,以白坦手上这些人马硬攻,短时间内绝无可能拿下。
在天水城秘密举事,他们缺乏合适的攻城器械;再说爻宫城墙的防御惊人,过去二百年还从未有被攻破的先例。
一旦爻王守住了宫门,白坦就算围攻十余日都未必能打进去。
那时候,爻国各地的兵马就赶来勤王了。
但有句老话,最坚固的宫门总是从内部打开。
白坦叔侄早有准备,今日值守宫城南门的城门尉徐严坤从前是白坦部将,如今是白恒波的心腹。
“快,再快,再快!”
白坦一连几道命令,催促军队北上。
白将军脾气急躁无人不知,众将领不敢异议,带兵跑得飞快。
然后,他们就冲到了宫城南门下方。
“站住,站住!”
“宫门禁地,岂由擅闯!再靠近就是万箭穿心!”
宫墙上方人头攒动,传来一声声警告。
白坦高举自己的官牌令符,提气大喝:“我乃白坦,奉命进宫剿灭叛贼、护卫我王。徐严坤——速速开门放行!”
城门上无人应答,白坦心里咯噔一响。
难道?
城门卫兵中分,新出现一人,居高临下望着他。
白坦的心一下子沉了:
宫墙上的荧光孢子亮度很足,把这人照得清清楚楚。
这是宫内另一位廷尉监司卿,郑达!
本该镇守宫城门楼、替白坦大开方便之门的徐严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郑达。
麻烦了,白坦一下子捏紧了拳头。
郑达哂然一笑:“奉命?你假奉谁的命?”
他扔下来一个人头:“你那走狗徐严坤已经被我斩了!”
火光中,人头的表情呲牙咧嘴,的确就是徐严坤本尊。
郑达手上高举爻王手谕,大喝一声:“我王手谕,白坦、白恒波谋逆造反,现革……”
话音未落,下方嗖嗖射上去十几箭,他连忙闪避。
宫城上下火把熏天,白坦趁他被打断的功夫提气大吼:“郑达你与反贼沆瀣一气,先前谋害四王子未遂,如今又伪造谕令杀害徐严坤、阻我勤王,其罪当诛!”
他长刀往前一劈,中气十足下令:“攻城!把这吃里扒外的东西打下来!”
绝不能让郑达再蛊惑军心。
两人都义正辞严,都指对方是反贼叛军,手里都举着令牌,城上城下的军队听听这个再听听那个,一时都有点懵,不知该听谁的。
哪个听起来都不心虚。
但要比名气、比身份,甚至比品性,谁都知道白坦白将军是彻头彻尾的保王党、死忠派,也深受王上信任。
这个形象一如既往、从未改变。
再看郑达,应该也是忠心的,否则不可能在王宫任职多年,宫廷安全可是重中之重。但郑大人前不久被卷入四王子中毒案,曝露了以权谋私和裙带关系的短处。
有些东西,大家看破不说破。一旦摆到台面上,那就难看喽。
不能给大伙儿深思的时间,白坦几个心腹干将适时大喝:“上!进宫门、杀小人、救王上!”
口号就得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才能鼓动大多数。于是他们的手下也一起呐喊,声浪阵阵,铺天盖地。
然后,军队就咣咣咣开始砸门。
宫城门楼总共才站多少人,哪能跟下方比谁的嗓门大?
门楼上的卫兵射箭也射得犹犹豫豫,一方面白将军看起来真不像反贼,另一方面,被编在攻城最前排的都是宫廷近卫军,跟城门上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许多都是称兄道弟的熟面孔,有些昨天还在一起巡逻吃饭。
这怎么下得去手?
眼见的白坦颠倒黑白还深得人心,郑达气不打一处来,运起真力大喝:“王上谕旨,革去白坦职禄功名,打为叛党祸首,与其同流合污者,视为同党论处!”
一只小瓢虫都不放过。
很快,玉泉宫就恢复了宁静。
白恒波已死,赵颂一刀剁下他的脑袋,捺不住好奇,就走去宫殿后方察看。
好像……敌人们方才被扯进了宫殿后方?
然而殿后空空如也,除了地面有几块剥落的墙皮和泥灰,地缝里冻着些许杂物之外,这儿什么都没有。
赵颂挠了挠头,但也不敢多想,自领三百宫卫,低声吩咐余下的人:“你们循原路回去,保护王上安全!”
先前爻王交代过,袭击白恒波的战场一定要选在玉泉宫,这就不会有纰漏了。
所以,王上很清楚这里会发生什么事?
时局紧张,赵颂没空多想,带着手下冲往霜仙殿,其他宫卫也悄悄遁了回去。
虽然都回那里,但方法不同,所谓的“原路”,乃是地道!
是的,其实说穿了不值钱,霜仙后殿有一条秘道直通玉泉宫。
当年翻修霜仙殿,就留了这么一手。
但在今晚之前,知道这条秘道存在的人,当世不超过三个。
就连爻王身边的老宫人裘隆,都不在其列。
危急关头,爻王也顾不得守密了,不仅打发赵颂的三百宫卫走地道,还从自己的御卫再划拨百余人,事先潜到玉泉宫埋伏,为的就是对付白恒波要十拿九稳!
这人身负要职,对于青阳的举事太重要了。爻王就要先断青阳臂膀,同时打掉自己身边最强劲的威胁。
白恒波一死,爻王都觉得被卡脖子的痛苦消散了一大半,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这便是贺骁告密带给他的先机!
第一重威胁已经解除,接下来就看宫城南门了,因为重新拿回了廷尉监司卿权力的郑达,马上接手更重要的任务——
撤换南门宫卫!
……
兵贵神速。
白坦领着重组后的军队,立刻去冲王宫南门。
爻王宫就在城北中心,每天日落之后宫门下钥关闭,次日鸡鸣时分才会打开。
王宫就是城中之城,其宫墙比起天水城墙只厚不薄,内构种种防御工事。作为守卫王族的最后一道藩篱,它还享有诸多大阵加持,以白坦手上这些人马硬攻,短时间内绝无可能拿下。
在天水城秘密举事,他们缺乏合适的攻城器械;再说爻宫城墙的防御惊人,过去二百年还从未有被攻破的先例。
一旦爻王守住了宫门,白坦就算围攻十余日都未必能打进去。
那时候,爻国各地的兵马就赶来勤王了。
但有句老话,最坚固的宫门总是从内部打开。
白坦叔侄早有准备,今日值守宫城南门的城门尉徐严坤从前是白坦部将,如今是白恒波的心腹。
“快,再快,再快!”
白坦一连几道命令,催促军队北上。
白将军脾气急躁无人不知,众将领不敢异议,带兵跑得飞快。
然后,他们就冲到了宫城南门下方。
“站住,站住!”
“宫门禁地,岂由擅闯!再靠近就是万箭穿心!”
宫墙上方人头攒动,传来一声声警告。
白坦高举自己的官牌令符,提气大喝:“我乃白坦,奉命进宫剿灭叛贼、护卫我王。徐严坤——速速开门放行!”
城门上无人应答,白坦心里咯噔一响。
难道?
城门卫兵中分,新出现一人,居高临下望着他。
白坦的心一下子沉了:
宫墙上的荧光孢子亮度很足,把这人照得清清楚楚。
这是宫内另一位廷尉监司卿,郑达!
本该镇守宫城门楼、替白坦大开方便之门的徐严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郑达。
麻烦了,白坦一下子捏紧了拳头。
郑达哂然一笑:“奉命?你假奉谁的命?”
他扔下来一个人头:“你那走狗徐严坤已经被我斩了!”
火光中,人头的表情呲牙咧嘴,的确就是徐严坤本尊。
郑达手上高举爻王手谕,大喝一声:“我王手谕,白坦、白恒波谋逆造反,现革……”
话音未落,下方嗖嗖射上去十几箭,他连忙闪避。
宫城上下火把熏天,白坦趁他被打断的功夫提气大吼:“郑达你与反贼沆瀣一气,先前谋害四王子未遂,如今又伪造谕令杀害徐严坤、阻我勤王,其罪当诛!”
他长刀往前一劈,中气十足下令:“攻城!把这吃里扒外的东西打下来!”
绝不能让郑达再蛊惑军心。
两人都义正辞严,都指对方是反贼叛军,手里都举着令牌,城上城下的军队听听这个再听听那个,一时都有点懵,不知该听谁的。
哪个听起来都不心虚。
但要比名气、比身份,甚至比品性,谁都知道白坦白将军是彻头彻尾的保王党、死忠派,也深受王上信任。
这个形象一如既往、从未改变。
再看郑达,应该也是忠心的,否则不可能在王宫任职多年,宫廷安全可是重中之重。但郑大人前不久被卷入四王子中毒案,曝露了以权谋私和裙带关系的短处。
有些东西,大家看破不说破。一旦摆到台面上,那就难看喽。
不能给大伙儿深思的时间,白坦几个心腹干将适时大喝:“上!进宫门、杀小人、救王上!”
口号就得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才能鼓动大多数。于是他们的手下也一起呐喊,声浪阵阵,铺天盖地。
然后,军队就咣咣咣开始砸门。
宫城门楼总共才站多少人,哪能跟下方比谁的嗓门大?
门楼上的卫兵射箭也射得犹犹豫豫,一方面白将军看起来真不像反贼,另一方面,被编在攻城最前排的都是宫廷近卫军,跟城门上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许多都是称兄道弟的熟面孔,有些昨天还在一起巡逻吃饭。
这怎么下得去手?
眼见的白坦颠倒黑白还深得人心,郑达气不打一处来,运起真力大喝:“王上谕旨,革去白坦职禄功名,打为叛党祸首,与其同流合污者,视为同党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