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饮食男女 > 饮食男女
错误举报

第1215章 风向标

    第1215章 风向标工作组入驻红星厂的第五周。
    一个多月了,十几个人带着抽调和借调来的干部,整整在红星厂查了一个多月了。
    结果如何没有知道,但大量的资料调查和走访,所有人都看到了。
    厂领导们从最开始的惶惶到现如今的习以为常,早就恢复了一贯的冷静和从容。
    上面是如何布置的,他们不清楚,但总不能听龙叫就不过年了。
    年底了,业务、财务、销售等等,各部门、分厂忙了个四脚朝天。
    幸亏今年各机关单位的人员呈现爆炸式增长,应对今年的总结显得并不是那么吃力。
    当然,关于兼并工作的整理和整顿工作还在继续,红星厂在人事整顿期间还派驻了一些工作组下到分厂。
    目的是要帮助这些新兼并和成立的工厂完成机关和人事管理制度变革。
    要符合红星厂现有的管理节奏和工作制度,从根本上保持一致。
    这有利于未来即将开展的集团化工作,更要在红星厂晋级时交出一份光彩夺目的答卷。
    所以,即便是年关岁尾,人力充足,可机关上上下下还是显得聪明。
    这可不是做给工作组看的,更不是做给领导们看的。
    为了尽快完成扫尾工作,推动各项指标在最后半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冲刺,全厂上下团结一心,迎接新年。
    在这份忙碌当中,工作组的工作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甚至当看见工作组组长杨骏整天跟在李学武的身后,大家还忍不住地在工作之余调侃起了两人。
    而李学武也被大家玩笑,说上面的领导器重他,这是要进步了。
    狗屁吧,李学武现在真想掐死杨骏,这狗东西周日并没有吸取教训。
    他都已经明确表示不喜欢他跟着自己了,这人像赖皮缠似的。
    新的一周,新的工作,不变的是他屁股后面的尾巴。
    李学武也懒得搭理他了,该怎么做事就怎么做事,不能被他影响到。
    至于说杨骏是什么心思,到底是像周末他表达的那样,想要通过李学武的视角看看红星厂,还是别有目的,李学武都不怎么关心了。
    早晨他到办公室的时候,杨骏已经给自己泡好了热茶,一进屋便见对方捧着茶杯坐在沙发上品茶了。
    李学武能怎么办,总不能在门口立一块牌子,杨骏与狗不得入内?
    他只是笑着打了声招呼,然后在彭晓力的帮助下开始处理公务。
    早晨这会儿来汇报工作的主要还是副组长于德才,以及各部门有要紧事务的负责人。
    他早就在办公制度推广是强调过了,不希望各科室有申请签字的事频繁地出现在他办公室。
    有申请需要签字的,每天早晨或者中午交到综合办,由综合办统一交给彭晓力来安排审核。
    不要对纸质办公太过于自信,李学武刚刚接手保卫处的时候,很多提交上来的申请都有错误。
    小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申请报告上。
    四十米长的大刀,五厘米高的冰箱,这种笑话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而这种申请,谁签字谁就会成为大笑话,甚至有的领导连成串地变成笑柄。
    你说后世那些裁决书上出现的错误,是书记员打错字,没检查吗?
    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她检查了,也有可能疏忽了。
    领导在审阅的时候马虎,没注意,就签发了,结果贻笑大方。
    在李学武变更了保卫处办公制度以后,这种情况基本上没再出现过。
    在他审阅签字以前,综合办在收集申请的时候会提醒出明显的错误。
    到了彭晓力那里,会对一些较为隐蔽的错误和不可能通过的条件进行标注提醒,然后退回重报。
    真正到了李学武案头上,基本上都是符合标准的,没有常识错误的。
    而周一这天,杨骏便仔细考察了这一办公制度的优秀性。
    彭晓力把所有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重新排序,甚至精确到了时间点。
    而李学武能在很短的时间获取到必要的信息,快速地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批和处理。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办公室不时地有人进来汇报工作。
    甚至有一些特殊申请,是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亲自提交上来的。
    在审阅申请的过程中,负责人也要接受李学武的问询。
    杨骏仔细观察了李学武的工作状态,他基本上是没有停顿和休息的。
    也就是说,从早晨上班进屋以后,他就坐在这里,一份份文件提交到他的手里,再回到秘书的手中。
    办公桌左边厚厚一摞,慢慢地削减,转移到了右边。
    然后右边的文件,经由秘书处理,或是归档进柜子,或是带出去交给综合办以及其他部门来处理。
    这期间,办公桌左边的文件也许会增多,因为有管委会领导的秘书把相关的文件递交过来。
    李学武不仅仅要负责保卫组的工作,还要负责管委办组织协调工作。
    他要处理的文案工作每天都特别的多,如果不是有熟练的秘书,优秀的制度,恐怕干九九六都完不成。
    可就是这种李学武和彭晓力早已习以为常的工作节奏,却是正经地让杨骏震惊了一把。
    他就坐在李学武的对面,李学武看没看文件,工作态度认真不认真,一目了然。
    甚至拿了李学武批阅好的文件仔细查看,他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思维之敏捷,思想之先进,能力之超群,业务之精湛,让杨骏汗颜。
    这样牛哔的年轻人,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听说是听说,眼见为实。
    以前老有传言说,z先生的工作效率就特别的高,有耐心是一方面,工作方法就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再看眼前这位李副主任,工作起来,颇有一种渊渟岳峙的感觉。
    当然,站在杨骏的角度,他只是惊艳于李学武这么年轻就拥有了这份气度,而非没有见过能力或者世面。
    一个老头开着法拉利,和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小姑娘开着法拉利,谁更让你眼气?
    答案当然是都特么眼气!
    因为站在路边看的人没有法拉利,可如果你开的是保时捷呢?
    那没说的,老登早晚要死,奋斗一生了,万年享受一下值得原谅。
    换句话说,二十岁的小姑娘……那车不是亲爹的就是干爹的。
    人心如此,杨骏也会这么想。
    看李学武如此优秀,内心难免要嘀咕:他的家庭如何,岳家如何啊?
    ——
    “这一次改款换代是全面的,”王志站在方桌前,依照桌子上摊开的设计图纸,给李学武介绍着情况。
    李学武的办公室不小,当初设计的时候就是依照高标准来要求的。
    办公桌、沙发、茶柜、文件柜等等,最近因为需要又添置了大方桌。
    为什么要添置一张大方桌呢?
    因为这间屋子里没有地方铺看图纸,而李学武又经常要看设计图纸。
    包括工程、机械、建筑等等。
    方桌很大,图纸铺开一目了然,没有准备椅子,这样站着看方便。
    这就像一张沙盘,只不过他不需要打仗,看图纸就够用了。
    围在桌子旁的有李学武,有夏中全,有车辆研究所所长王志,以及羚羊项目的相关设计师。
    当然,也有跟屁虫杨骏。
    他是不懂设计的,他也不是来看图纸的,他是来看这些人的。
    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察其所安,这是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个管理体系必要的过程。
    “发动机我们延续了原本的设计思路,但充分借鉴了日产技术。”
    王志微微弓着身子,用铅笔在图纸上比划着几处特别的位置。
    学过工程制图的读者都知道,手工绘图是一项特别要紧的基础。
    不会作图的,基本上到不了设计处,更进不了设计项目组的大门。
    你看后世cad、pre这种电脑软件画出来的图纸标准。
    但在这个时候,手工绘图的标准一点都不差电脑软件。
    发动机设计图纸展现出来的是剖视图,也就是一半一半。
    讲什么技术,讲什么先进,李学武能听懂大部分,因为他真学了。
    身后书架上有彭晓力为他找来的汽车工程相关书籍,还有国外的书。
    不仅仅是汽车工程,红星厂很多业务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他都学,就算是大部头他也会坚持啃下来。
    这还不包括他要啃的那些组织理论书籍,所以上班时间不都是用来处理文件和公务的,还包括了学习。
    当然了,这并不是在假公济私,干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领导要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包括了业务和组织。
    不懂业务和组织,还想领导群众干工作?痴人说梦了不是。
    就像现在,车辆研究所的工程师来给他汇报工作,他要是听不懂,问不出来,那他在这个位置上还有啥用?
    老李当然是听不懂的,但他够鸡贼,只要确定李学武能听得懂就行。
    因为他自信能控制住李学武,李学武懂了,就等于他懂了。
    有李学武把关各项业务,他便可以高枕无忧。
    杨骏便看出了这一点,对李学武的看法愈加的深刻。
    ——
    “缸体材料和加工工艺是我们这一次研发二代发动机最大的进步。”
    王志看了一眼杨骏,迟疑着隐晦地提到了奉城一机厂的数控加工中心。
    正因为有了这种大杀器,红星厂的设计团队才有信心推出二代发动机。
    你说数控车床有多金贵,金贵的不是车床,而是其具有的精度。
    据说啊,当初霍先生搞进来一台,怕没有人会用,特别“请”了一位“三哥”工程师当老师。
    当然了,这都是传言,不足为道。
    但对于数控车床的看重是真的。
    “动力方面能提升多少?”李学武敲了敲发动机图纸问道:“油耗能减少多少?生产环节会不会产生更多成本?”
    “还有,”他指了图纸上的几处细节问道:“这些零部件能够实现供应链采购吗?还是需要我们自产?”
    “我们更倾向于自产。”
    王志看了一眼总工夏中全,坦然地讲道:“为了保证发动机的设计精度,最好是交给……嗯,是这样。”
    交给谁他没说,数控技术在红星厂内部属于保密项目,奉城那边只有技术小组和保密车间的技工知道。
    京城这边是技术处和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和工程师们知道。
    虽然知道的人很多,但关键性和重要性是不用强调的。
    红星厂保卫组保密科不是吃素的,查到了真要动手的。
    因为有杨骏在场,所以他含糊了一下,继续讲道:“不仅仅是发动机,二代底盘技术和传动技术。”
    工程师配合地准备好了相关的图纸,王志点着上面解释道:“这些精密零部件最好都要执行这一生产标准,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设计指标。”
    “相比较一代发动机,革新了设计思路,吸取了先进经验,使用了新的缸体材料和生产技术的二代发动机至少能提升百分之三十的动力,以及减少百分之二十五的燃油消耗……”
    李学武手扶着额头,听着他的介绍,心里也在盘算着具体的数据。
    你是不是觉得提升百分之三十的动力,减少百分之二十五的燃油消耗,这数据有点太过于夸张了?
    二代比一代提升了这么多?
    关于这一点,李学武还是能够理解的,不是红星羚羊二代发动机有多牛哔,而是一代发动机太垃圾了。
    完全仿制的威利斯发动机,仅在当时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了提升。
    也就是说,将近三十年前的技术了,不然红星厂也不能快速吃透它。
    这款发动机唯一的优点就是简单,简单到红星厂这种零基础的小白借着时代的红利攒了一波技术就给吃了下去。
    而在吃透这一发动机设计思路和技术的红星厂发动机研究所推陈出新,借助不断引进的先进技术,快速点满了科技树,开始走自主研发。
    生产条件因为李学武的灵机一动,从原本的捉襟见肘,成了现在的绰绰有余,项目这边弹冠相庆。
    因为生产条件的提升,设计难度被大大降低了,至少在生产工艺方面,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基础。
    王志所强调的,这些精密零部件必须交由数控车床来生产,就是这个原因。
    当初设计的时候就是以实现数控生产为依据,现在要交付设计了,自然也要强调这一生产思路。
    当然,真要实现了这一思路,那提升的差距可不就是这么大嘛!
    原本百公里十五个油,现在十一个多一点,差距大不大?
    原本六十匹马力,现在将近八十匹,提升的大不大?
    已经很大了,这个时间,路虎用了一款直列六缸3.5l的发动机,动力也才135匹,这可是四缸发动机啊。
    他这么说着,李学武就这么听着,心里却是在想着数控加工中心的事,以及奉城一机厂数控车床的研发项目。
    从小鬼咂答应给数控加工中心的那天起,红星厂就已经组织了相关的设计领导小组。
    目的是快速攻克这一设计难题,甚至不惜找关系调用了轻机械研究所的数据和研究成果。
    老李为此还给对方拨付了5万元的借阅费。
    咋说呢,这钱的值不值就得看奉城一机厂在多快时间内拿下这个项目了。
    轻机械那边是搞研究的,奉城一机厂那边是从实际生产出发。
    两边都有数控车床的研究基础,双剑合璧的效果到底行不行,李学武的心里也挂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华清这边出了不少教授和工程师过去做支援,也是为了学习技术。
    国内目前应该是没有数控加工中心的,就算是有,那也是保密项目。
    红星厂的这台机器,可以算得上是镇厂之宝了,绝对能吸引到大批的高精尖人才来学习和打工。
    王志汇报完,夏中全等人又讲了一下红星羚羊二代的生产设计情况。
    内部更新了设计,更广泛地应用了新材料,包括特种钢和塑料等等。
    甚至连座椅都应李学武的要求和思路进行了重新设计。
    工程师特别带来了一张,就架在了木头椅子上让李学武试一试。
    李学武倒是没着急去试坐,而是又问询了外观设计和其他技术升级的情况。
    换代必须有新意,可不能学日系和德系汽车,嘴里喊着换代,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把高端车的技术下探。
    这叫泥马换代?
    叫技术贬值更好一些吧!
    红星羚羊二代在外观整体设计上延续了一代的硬朗作风,但也增添了不少城市和时代中国风元素。
    比如手摇玻璃的技术,比如软装密封条技术,比如内置音响喇叭等。
    夏中全对汽车设计的了解还是从李学武这开始的,他在给李学武汇报的时候特别注意了外观上的内容。
    李学武总体来说还是满意的,细究了几个点,特别强调了相关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实施预备方案。
    因为这款车是从去年开始立项设计的,到今年拿出设计方案,真正实现量产或者改款,应该在明年三月。
    也就是说,一代羚羊仅仅会生产八个月左右,以超低的价格和廉价的质量先突破市场,给二代羚羊铺路。
    二代羚羊在生产技术和设计成本的增持下,售价不会明显提升,但会更加地细化销售市场。
    高端和低端会根据配置和实际需要来拉开售价,更能体现货真价实。
    当然,二代羚羊的设计生产方案和计算公式都拿出来了,三代羚羊也早都已经开始立项了。
    三代羚羊的发动机设计思路不会走目前这一款发动机的底了,毕竟技术和思路都太老了,跟不上发展了。
    有这两款发动机垫底,红星厂未来还有三年时间来实现技术突破。
    相信更广泛的国外技术加持,再加上红星厂越来越多,越来越雄厚的设计基础,这个项目不会等很久的。
    “哎呦——”
    就在李学武他们研究和讨论二代羚羊具体生产指标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呼声。
    众人回头,原来是工作组组长杨骏,他因为不会操作,被突然放倒的座椅靠背吓了一跳。
    “哈哈哈哈——”
    ——
    “听说你们还在设计一款更大型的吉普车?”
    鸿运一号车上,杨骏打量着车厢里的装饰和布局,嘴里却问起了题外话。
    他好像跟定了李学武似的,走到哪跟到哪,就连外勤也是一样。
    李学武今天有计划去联合储蓄银行调研,他听说后便叭叭地跟了上来。
    尤其是听说这次调研用了厂里的鸿运一号车,他更是对这次外勤感兴趣了。
    拥有桌板的座位,李学武坐在一边,他坐在了对面。
    彭晓力则是坐在了李学武的身边,把各种材料递交过去方便李学武审阅。
    之所以用这台车,一是这次出外勤的人多,二是这台车今天没人用。
    如果用自己的车,杨骏跟着不太合适,要借用其他人的轿车,他又懒得开这个口。
    所以,移动办公用车便驶出了红星厂的大门,往位于城里的联合储蓄银行京城分行驶去。
    联合储蓄银行有总行一座,位于亮马河工业区,新建的办公大楼。
    分行三座,分别是京城分行、津门分行、钢城分行。
    有人问了,红星厂的联合储蓄银行不是才开张嘛,服务方向和规模都特别的狭窄,怎么就弄出分行了?
    这是银行工作的规则,有了分行才能管理储蓄所,比如城里的储蓄所和亮马河工业区的储蓄所。
    总行大楼那边楼下也有一间储蓄所,但主要用做办公。
    对应的,有了津门分行,就能在津门孵化储蓄所了,钢城也是一样。
    设立分行的另一个原因,红星联合储蓄银行要与港城东方时代银行跨接国际汇兑业务,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
    李学武要看的不是总行那边的办公环境有多好,而是要看分行的工作环境。
    从分行的经营状况就能看出现在联合储蓄银行的战斗力。
    杨骏并没有问此行的目的,反而关心起了汽车工业。
    也许是王志等人在汇报过程中的刻意隐瞒和避讳,让他有些收敛。
    即便李学武没有提醒他注意保密,他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你说的应该是坦途吧?”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继续着手里的工作,嘴里则是介绍道:“目前还在设计当中,没有生产计划。”
    “我也是听说的,”杨骏打量着车窗外闪过的街景,解释道:“上次你们搞的那个供应链大会上,对吧?”
    “对,那是坦途概念车的第一次亮相。”
    李学武将批阅好的文件交给了彭晓力,自己则拧好了钢笔挂在胸前。
    他端起茶杯说道:“没想到您还喜欢汽车啊,对这个有兴趣?”
    “就是好奇而已,毕竟看过红星羚羊一代了嘛!”
    杨骏微笑着说道:“今天听你们讲羚羊二代的优秀,我是个人感官啊,觉得你们厂真是真人不露相。”
    “没您说的那么夸张。”
    李学武笑着喝了一口热茶,放下茶杯道:“无非是技术的总结和堆叠,还需要自我提升,实现设计语言的创造能力。”
    “你说的这些个——”杨骏点了点他,微微摇头道:“有的我听懂了,有的我是一点都没听懂。”
    “呵呵,不是我故弄玄虚。”
    李学武轻笑了一声,道:“我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是有理想的,所以在组织协调相关工作的时候喜欢总结和归纳一些词汇,显得另类了一些。”
    “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开拓思路的人。”
    杨骏夸了他一句,笑着问道:“你们厂汽车工业上市是有阶梯层级的吧,就是层序递进的这种关系。”
    “您真是慧眼独具,高明!”
    李学武反过来赞了一句,微笑着解释道:“吉普车一般会在上半年公布,年中量产,摩托车一般会定在下半年公布,年底量产。”
    “其他汽车会与相关的发布和量产任务区别开,以方便应对特殊情况,就是这样。”
    “嗯,工作上讲究方式方法。”
    杨骏点点头,看着李学武问道:“你觉得红星厂的未来应该怎么发展才是对的?”
    “或者说具体点,”他坦然地问道:“你是如何评价红星厂管委会班子成员工作能力的?”
    “对这一次管委会成员的调整,你有没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突然了。”
    李学武并未被对方的坦白所惊讶,只是语言和表现出来的而已。
    他早就预料到对方会试探自己,或者旁敲侧击。
    心里有所准备,应对起来并没有负担和压力。
    “关于红星厂未来的发展,我不知道您看过我们厂的《三年计划》和《五年规划》没有。”
    他认真地介绍道:“这两份工业发展思路和指导文件是我们厂集体讨论、总结和归纳的宝贵思想结晶。”
    “我相信这两份材料一定很能够解答您的第一个问题。”
    李学武顿了顿,待对方点头确定后,这才继续回答他第二个问题。
    “关于如何评价红星厂管委会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力。”
    他长出了一口气,略作思考过后坦然地讲道:“我们厂的情况您是了解的,班子成员数相对较少。”
    “在面临主管更多工作,负责更多业务的同时,所有厂领导都过多地承担了一定的管理风险。”
    李学武并没有避讳这个问题,更没有像车里其他跟随调研的同志想的那样,点领导的名依次评价。
    他不避讳管委会的现实情况,又没有具体的指向性,讲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有做的好的,也有欠缺管理经验和面对新鲜事物反应能力的。
    听起来客观公正,甚至能说出几个实际的例子,必然对外贸易经验的欠缺,一些事情处理的能力不足等。
    在举例的过程中,他是有直白地讲了相关领导的名字,但也分析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客观情况。
    不能说李学武在针砭时弊,可也不能说他徇私舞弊,包庇事实。
    能在这种场合,较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厂领导在一些工作上的不足,在车上众人看来已经殊为不易了。
    这可不是组织生活会议,当着工作组的面,李学武可称为胆大妄为了。
    可细究起来,他并没有攻击谁,更没有掀红星厂的老底,或者家丑外扬。
    杨骏听的很仔细,甚至在笔记本上做了相关的记录。
    李学武讲的并不空泛,从各项业务、项目以及相关的变革,他都有讲到哪些领导做了工作,哪些领导做了配合,哪些领导有认知和经验上的不足。
    其实就算他说了不好的话,以这么详细的举例和实际情况,相关的领导听见了也不能说出什么来。
    可贵的是,李学武并没有给谁上眼药,一视同仁。
    甚至他还评价了管委会主任李怀德在处理飞行器安置业务上的失误。
    这件事厂里很多人都清楚,李学武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讲了出来,甚至剖析了李主任出现这种失误的原因。
    红星厂骤然从轧钢厂向集团型企业发起冲击,两年时间兼并了十七家企业,吸纳了超过七万名职工。
    在这种快速崛起的过程中,管理层出现失误是很正常的事。
    李学武在评价相关工作后果,还提出了加深思想和业务学习的意见。
    在拥有了独立的教育体系后,李学武强调了干部重新走进课堂,培养一批扎实肯干的基层骨干等项目。
    甚至他还建议组织管委会领导定期开展专项业务知识学习活动。
    比如对外贸易,比如技术革新等等,闭着眼睛走老路,会掉沟里的。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掌握新的管理能力。
    随着他的介绍和回答的深入,杨骏记录的手也快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也认真严肃了许多。
    车厢内有不少人也在记录着李学武的讲话,这些政策和工作很有可能在未来会实现。
    红星厂谁人不知,李学武就是思想和政策的风向标。
    从李怀德掌握管委会以后,年底的总结一定是李学武在搞,年初的工作计划也是李学武在带头搞。
    甚至相关制度和变革,也是由李学武在公开场合第一个发表讲话。
    你可以理解为李怀德用他来做实验,或者让他顶在前面。
    但实际上,李学武做的任何报告和讲话,都是与管委会领导汇报过的,是征求了他们意见和建议的。
    再一个,如果没有这份能力,管委会又怎么能让他走到台上发表讲话呢。
    绝对的前瞻性,广阔的视角,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全厂无人不服。
    就像杨骏看到的那样,李学武就坐在李怀德的身边,任何会议上。
    “对于这次人事调整……”他迟疑了一下,讲道:“如果您要问我的意见,我想说稳定胜于一切。”
    “因为红星厂的今天是所有同志呕心沥血的成果。”
    李学武认真地讲道:“我当然是希望红星厂越来越好。”
    “有相对稳定的管理环境,政策得以延续,管理思路不会发生变更等等。”
    说到这里,他还示意了对面的杨骏,道:“您应该能理解我说的这种……风险,对吧?”
    ——
    红星联合储蓄银行京城分行,听名头应该是很大的单位。
    实际上呢?
    一幢三层方楼,一楼的一半是联合储蓄银行交道口储蓄所,剩余部分以及楼上则是京城分行的办公场所。
    这处房产并不是以红星厂的名义来收购的,而是联合储蓄银行独立完成收购并进行改造和运营的。
    按照股本投入,红星厂营造总行大楼以及京城和钢城的几处储蓄所。
    京城分行以及其他分行的办公场所是联合储蓄银行自我发展的产物。
    之所以把京城分行放在交道口,不仅是因为这里居住着更多的红星厂职工,这里更是东城的生活中心。
    你要说商业中心,那还得往南走,大商场那边才是商业中心呢。
    早得到通知的分行长和相关管理人员已经在大门口等着了。
    瞧见鸿运一号,不用看车身上的涂装便知道,这是红星厂的车。
    因为这台车目前在京城仅有两台,一台在厂里,一台在海里。
    海里的那台据说已经用上了,效果很好,不然也不会有订单下来。
    这一台一定就是厂里的,所以掌声已经响起来了,横幅也拉起来了。
    看着对面的李学武皱眉头,杨骏微笑不语,直到下车的时候才问了红星厂送给z先生的那台车。
    李学武并没有再回答他这个问题,在车上两人已经说的够多了。
    相信今天这一次问答,他很好地满足了对方的好奇心,那明天就不用再屁股后头跟着他了吧?
    他还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呢!
    李学武冷着脸下了车,彭晓力在下车的时候小声给杨骏介绍了相关的情况,当然也包括这台车的问题。
    领导没回答的,秘书一般不会自作主张。
    只是杨骏跟了几天了,这种简单的问题也不好让对方的话落在地上。
    正因为z先生在一次视察中乘坐了这台鸿运金标汽车,并且在私下里讲到了这台车的来历和使用的意义。
    节约资源、方便工作、利于团结等等,得到了在场众人的认同。
    以至于最近几天厂里接二连三地收到了考察和订车函。
    有相关单位和部门惯会理解和跟风的,就这么几天,已经有了22台的订单。
    鸿运金标车虽然售价比国外的同级别客车便宜,但实打实的几万块钱呢,关键是配置很高级啊。
    可这些单位在了解到红星厂的经营方案后,很痛快地把钱打到了账上,这算是先款后货了吧?
    这年月信用永远比金钱更可贵。
    单位对单位的信任是不容置疑的,以至于后世某个时间段出现了各种各样骗吃骗喝的大骗子。
    没查出来还好,真查出来了,相关的人脸都要丢到姥姥家了。
    “搞这些干什么?”
    李学武在与分行负责人握手的时候还没有发作,只是摆手让工作人员散了,这才训斥了负责人。
    分行的负责人也是吓白了脸,虽然红星厂与联合储蓄银行不是一个体系,更不是一个系统。
    但是,联合储蓄银行的大股东是红星厂,而红星厂负责经济业务活动的除了景副主任外,就属这位李副主任最有发言权了。
    联合储蓄银行总行的行长都要跟他协调和汇报工作,分行长算啥啊。
    李学武倒是没有骂人,只是不耐烦地训斥了他一句。
    已经强调过了,只是来调研的,还是他来的,要是老李来了还情有可原,毕竟老李就喜欢这种排场。
    他用鸿运客车就已经很明确不想搞特殊化了,没想到这个负责人还跟自己玩心眼子。
    既然是调研,就说明李学武对他没有直接的管理权限,搞屁呢。
    他这么隆重地接待李学武,谢兰芝怎么想?李怀德怎么想?其他人又会怎么想?
    从门口开始,因为李学武的不高兴,接待工作变得压抑而小心了起来。
    李学武只是来看看情况的,顺便了解一下分行开展相关工作的进度。
    主要还是评估联合储蓄银行与东方时代银行在五丰行的担保下完成跨境汇兑汇算业务对接的时机。
    这边准备的越是充分,红星厂和东城信用社发力越稳妥,五丰行牵头担保,金融经营资格越容易拿到。
    李学武是不想发脾气的,但以他一个行外人的角度,以及后世所见所闻的感受来看,这里的工作是一团糟。
    他对联合储蓄银行的管理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现场指出问题,现场就发了脾气。
    尤其是资金管理和账务管理缺乏安全保障以及制度管理等问题。
    他就站在办公区,当着好多人的面点了负责人就开了火。
    李学武骂人没有脏字,但十分的严肃和严厉,在指出业务问题的时候还要批评对方思想和态度上的问题。
    这个就很难受了,你完全顶不住,一个行外人都能看出来的问题。
    无地自容,汗如雨下。
    今天李学武说要撤了他,他都不用等总行的命令了。
    李学武出门上车的时候,杨骏倒是凑趣,私下里问了经理怕不怕。
    负责人倒是很坦诚,苦笑着说李副主任只要能骂我,我就不怕。
    工作没做好而已,死不了,下来好好整改就是了。
    杨骏挑了挑眉毛没说话。
    红星厂干部生存和工作的环境很恶劣啊!
    听这话,还有生命危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