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不值得研究?!
第387章 不值得研究?!
说起副主编刘勇,就必须说起人民文学的康主编。因为两人之间发生了比较有趣的故事——
作协开研讨会,书记处的书记们全部在场,还有主席团委员。以及创作研究部门、现代文学馆、鲁迅学院等单位领导,组成的这会议。
也别说会议没用,对网络文学的监管意见,就经过这样的研讨会,草拟出初步的规章。
只有变成“自己人”的形状,网文作家才能批量进入鲁院学习。茅盾文学奖才能专门为网文开辟一个新人文学奖。
现场四十多人,只有七名作家。其余人等是什么身份呢?康主编和副主编刘勇就不说了,人民文学的主副编辑。
单独提出几位让同学们看看情况。
第二排里个子最高的是华博士,社科院教授,同时也是鲁省理工大学教授,从事民俗学专业博士后研究。
坐华博士旁边的女士,头发白也难掩气质。狄主任,专门研究鲁迅与萧红的,目前是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同时还多次担任林斤澜短篇小说奖评委会主任。
林斤澜和汪曾祺,两老在地球上并称为文坛双壁。平行世界即便没汪老并称,林老的含金量丝毫没有降低。如果说汪曾祺擅长散文和杂文的话,那么林斤澜就是国内的短篇圣手。散文《春风》选上了初中教科书,但相信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印象。读者和路人谈论也少,连带着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知名度也不高,所以顾陆前面给自己定下目标时,压根没算上。
“狄主任对萧红老师的研究,应该是我们国内最详细的了吧。黑手的描写太具有冲击性了。以身体某些部位当做意向,非常值得推进的研究方向。”陈教授夸奖,“我没记错的话,《手》是萧红老师为数不多描写中学生活的作品吧?”
“是唯一的,算是为数不多。”狄主任笑着说,“《手》是萧红老师唯一一篇描写中学生活的作品。”
狄主任坐下,在场众人还看着文件,还有《手》的复印稿件。[在我们的同学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手:蓝的,黑的,又好像紫的;从指甲一直变色到手腕以上。]开篇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
这类复印用来做研究,不进行商业用途,是完全没问题的。甚至于很多出题老师,用来做试卷,讲究的才给个一两百,不讲究的,压根不告诉你。
大概过了十多分钟,等到基本所有人都看完。又进行了一番讨论,内容还是比较有干货的。太干,就不摘录了,怕大家噎着。
会议主持人秘书长田孟戈,用眼神和手势提醒下一位老师可以开始自荐了。
“下一个就我来分享吧,我今天的题目是国内一個比较冷门的作家。”康主编起身,先把手里复印的稿件,纷纷派发给众人。
派发给自家副社长刘勇时,康主编故意躲开了眼神接触。
冷门?有多冷门,狄主任、华博士等人纷纷低头看稿件题目“论顾陆对边缘人[侏儒]意向使用的改变。”
副标题:初步梳理顾陆目前的创作阶段
果然,老登你还是没忍住吧!刘勇努力让嗤笑放心里而不挂脸上。毕竟是顶头上司,逼急了狗急咳咳……怎么办?可调侃的眼神还是要的,刘勇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既想调侃又要注意尺度,咦?这不和谈恋爱差不多吗?又要逗又要担心对方炸毛。
人是能轻松感受到别人炙热目光的,康主编感受到了,但直接忽略掉,“《跳舞的一寸法师》和《侏儒》,前者是顾陆在2013年写的作品,后者是这个月才刊登在《人民文学》的作品。”
哦?顾陆都上桌吃饭了?华博士心里的想法,同时代表了在现场大部分人的观点。
文学性、资历、名气,顾陆也只满足最后一项。要上桌至少得满足两项吧,看看前面的萧红、马识途、老舍等,都是以名字成为文学奖项的存在。
现场多了好多皱成一团的眉宇,但考虑到康主编的身份,没有人说什么。不看僧面看佛面啊。那么谁是僧谁是佛?当然僧是僧,佛是佛。
现场只有一人目光是不一样的,广外的陈教授。怎么回事老弟,抢饭碗来了?陈教授认真地看着。
康佛开口了,“现代我们国内作品中最为出名的侏儒形象应该是安雪儿吧。迟子建《群山之巅》,塑造的安雪儿,身为侏儒的原来被镇子里的人视为仙人,但被强爆之后又遭到村民们的鄙夷。迟子建用侏儒的身份设计了一个命运上的绝对弱者。顾陆前期一寸法师阿绿的思维和迟子建相同,都是绝对的弱者,可多年后的《侏儒》采用的写法却是错位的,侏儒矮丑……”
讲述出来和稿子上稍微有点不同,准确来说更加口语化。
伴随着康主编的讲述,不那么认真的人们也认真了不少。一方面是确实言之有物,另一方面他们分心看完了,一寸法师和侏儒两篇文。两者之间的进步,真有点夸张。
噼里啪啦讲述一大堆,康主编讲到了后半段。
“我个人浅浅的把顾陆目前的创作生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说故事阶段’。讲好故事是一个作家的基本功,如钱德勒、毛姆、老舍等等作家,都是讲故事的好手。顾陆的第一个阶段就如此,无论是童话小说小王子,还是科普作品平面国。顾陆写作最大的主旨,还是有趣。不过从顾陆的科幻小说,对科技发展的判断,已流露出他对这方面的敏感。”
“所以第二个阶段,我认为就可以从《侏儒》开始,‘看世界阶段’小说中融入对书籍的思考。”康主编说,他讲完环视周围一圈。想确定众人的反馈,括弧,跳过刘勇。
啪啪啪——
掌声一片。
这不是关键,因为当下的环境,哪怕是依托答辩都有掌声。主要是众人的表情,康主编挺满意,大多人都是边鼓掌边点头的,特别是华博士。
为什么华博士的点头更有价值呢?因为他个子高,脖子长,点头像长颈龙,看起来一目了然。
“康主编对顾陆的研究,应该是我们国内最先锋,以及第一个有完整体系的了吧。”狄主任开始商业互吹,好像连词都没改,后面的话才是很的感言:“而且,我们也是真的要关注青年作家了。很优秀!”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如果不是陈教授性格好,他现在指定生气!因为他曾经把自己研究顾陆的论文,装订成册还在内部出版过。什么叫第一个,最先锋?!
陈教授好像哑巴吃黄连,当然他不是哑巴,一会一定要好好说道说道。
“《一寸法师》中玩弄的文字就已经非常有技巧了。诡谲和癫狂的氛围跃然纸上,而《侏儒》反倒是有点返璞归真了。”华博士说,“听完康主编的稿件,我感觉顾写作最大的不同,应该是会把辩证思考加入写作。”
“这篇文章之前好像还有骂战,好像严锋还跑出来夸过,的确值得夸。”
“盛名之下无虚士,曾经被人人日报盛赞为华夏第一学生作家。”刘勇申请加入夸夸群。
不过也是有小意见的,《延河》的林主编开口了。经常投稿被拒绝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延河》是陕省那边最好的文学刊物,再说明白点,是西北圈的。有人的地方不一定有江湖侠义,但一定有抱团取暖,顾陆应当是有着川渝文学圈外加北大的支持。
“咳,写作生涯从这个短篇分野稍微有点武断吧。”林主编说。他说话前喜欢干咳一声,仿佛是为了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再开口。
他继续说:“就一篇《侏儒》说明不了什么。作家谁还没有灵感爆棚的时候。”
很好,现场四十多人大多数已做好看戏的准备了。如没必要,站什么队?
康主编还未开口,陈教授就率先发话了。
“我对小顾研究也有好几年了,所以对小顾的问题应该是比较有发言权。”陈教授说,“康主编对小顾作家生涯的分野确实太粗鲁了一点。详情看我两年前发的的论文《从顾陆作家生涯转折点研究<聊斋>》能看出来。”
“?”你到底是哪头的!康林两个主编都迷糊了。
“至于灵感爆棚,林主编应该没看过《一夜天才》吧?就是被法兰西外交部门盛赞的文章。传记小说——”陈教授说,“小顾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对文章节奏的安排,水平在《侏儒》之上。前面没多久被央媒命名为外交四部曲的作品。《不朽的逃亡者》和《南极争夺战》是五年前小顾的作品。”
“一篇文章确实说明不了什么,包括少年中国说在内,小顾有七八篇,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陈教授反问。
好的,康林两位教授都明白了,陈教授是都反对。
实话实说,有部分成名文学从业者对顾陆“代国写文”是羡慕妒忌恨的,林主编是其中之一。因此他没看过外交四部曲,更关键的是他也不敢否定,那是国家对顾陆的肯定。
“我认为明年的鲁迅文学奖,小顾必定获奖。”陈教授还嫌不够的补充一句。
语罢,康主编没说话。
林主编想说话,可一时半会嘴巴里没词儿。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我记得铁主席(铁凝)说过,文学讨论就是要带着火药味。看来我们的讨论是走上正轨的!”会议主持者秘书长田孟戈开口打破了尴尬。
并且还主动递话,“没想到陈教授不光是对西班牙文学有研究,还对顾陆有这么深入的研究啊!”
“肯定的,我从2013年就开始研究小顾的作品。”陈教授假装谦虚,掐了一个指尖宇宙的手势,“至今快六年了,也不算深入吧。只能说比大多数人知道得多一点。”
在点我是吧?康主编也是无语,没事在顾陆身上下这么些年功夫干甚?
康主编心中的困惑,借由另一个主编之口说出了。
“研究顾陆,研究五六年?顾陆目前还只是畅销书作家吧。”林主编说。
你这是看不起顾陆吗?你这是否定劳资的论文,你这是否定我们广外的课题!
断人前途如杀人父母,毁人课题如把早八改成早六,陈教授虽然语气控制得很好,但还是能看出他激动了。
“《小王子》《福尔摩斯先生》《献给阿尔吉侬的束》《平面国》,另外在霓虹发售的新作我不清楚,但这四个中长篇,风格截然不同。遮上作家名字甚至感觉是四个人写的。”陈教授说,“这种一本书彻底换一个笔锋的行为,难道不是孤例?文学界的孤例都不值得研究,还有什么值得研究?!”
今天林主编是真的上头了,因为他对顾陆不甚了解,而对面的陈教授对顾陆非常了解。这个争辩完全是拿自己的短处进攻别人的长处。
好像有道理……康主编心想,不说中长篇,就短篇也是完全两种风格的。
貌似确实值得研究啊!
没错的,在数十年之后,顾学最伟大的研究学者这个头衔,最强大的敌人,是陈教授自己启发的。
“会议结束了,我一定好好看看陈教授的论文。”康主编说。
林主编深吸一口气,“我也是多谢陈教授的科普,否则根本不知道,原来这位少年天才的研究价值这么高。”
很好,陈教授瞧着两位主编都没再说什么,他目的达到了,说了一句不客气就坐下了。
下一位还是秘书长提醒,活动流程他拿捏得非常到位。下位起身讨论的作家是沈从文,沈从文也是个全才啊。前面写小说,后面被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工作,直接写出了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当时是填补了这一个版块的空白。
人物的传奇性就注定了写作生涯非常值得讨论。
本月的研讨会,总共进行了四个小时。
有十六位进行了现场分享——刚开始的四五位有半小时左右的讨论时间,后面就比较快了。再剩下的都是把稿子交上去,事后分享。
说是事后分享,但小伙伴们都知道,看没看谁知道呢?
散会后,不少人都起身捶着自己腰背,随即三三两两的聚拢。倒不是这么“着急”,主要今天的研讨会有点精彩,所以想和朋友一起讨论讨论。
别看都是高知份子,高知也是人。和好友一起,对今日发生的事指指点点,谁也抵挡不住这种诱惑。
(本章完)
说起副主编刘勇,就必须说起人民文学的康主编。因为两人之间发生了比较有趣的故事——
作协开研讨会,书记处的书记们全部在场,还有主席团委员。以及创作研究部门、现代文学馆、鲁迅学院等单位领导,组成的这会议。
也别说会议没用,对网络文学的监管意见,就经过这样的研讨会,草拟出初步的规章。
只有变成“自己人”的形状,网文作家才能批量进入鲁院学习。茅盾文学奖才能专门为网文开辟一个新人文学奖。
现场四十多人,只有七名作家。其余人等是什么身份呢?康主编和副主编刘勇就不说了,人民文学的主副编辑。
单独提出几位让同学们看看情况。
第二排里个子最高的是华博士,社科院教授,同时也是鲁省理工大学教授,从事民俗学专业博士后研究。
坐华博士旁边的女士,头发白也难掩气质。狄主任,专门研究鲁迅与萧红的,目前是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同时还多次担任林斤澜短篇小说奖评委会主任。
林斤澜和汪曾祺,两老在地球上并称为文坛双壁。平行世界即便没汪老并称,林老的含金量丝毫没有降低。如果说汪曾祺擅长散文和杂文的话,那么林斤澜就是国内的短篇圣手。散文《春风》选上了初中教科书,但相信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印象。读者和路人谈论也少,连带着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知名度也不高,所以顾陆前面给自己定下目标时,压根没算上。
“狄主任对萧红老师的研究,应该是我们国内最详细的了吧。黑手的描写太具有冲击性了。以身体某些部位当做意向,非常值得推进的研究方向。”陈教授夸奖,“我没记错的话,《手》是萧红老师为数不多描写中学生活的作品吧?”
“是唯一的,算是为数不多。”狄主任笑着说,“《手》是萧红老师唯一一篇描写中学生活的作品。”
狄主任坐下,在场众人还看着文件,还有《手》的复印稿件。[在我们的同学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手:蓝的,黑的,又好像紫的;从指甲一直变色到手腕以上。]开篇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
这类复印用来做研究,不进行商业用途,是完全没问题的。甚至于很多出题老师,用来做试卷,讲究的才给个一两百,不讲究的,压根不告诉你。
大概过了十多分钟,等到基本所有人都看完。又进行了一番讨论,内容还是比较有干货的。太干,就不摘录了,怕大家噎着。
会议主持人秘书长田孟戈,用眼神和手势提醒下一位老师可以开始自荐了。
“下一个就我来分享吧,我今天的题目是国内一個比较冷门的作家。”康主编起身,先把手里复印的稿件,纷纷派发给众人。
派发给自家副社长刘勇时,康主编故意躲开了眼神接触。
冷门?有多冷门,狄主任、华博士等人纷纷低头看稿件题目“论顾陆对边缘人[侏儒]意向使用的改变。”
副标题:初步梳理顾陆目前的创作阶段
果然,老登你还是没忍住吧!刘勇努力让嗤笑放心里而不挂脸上。毕竟是顶头上司,逼急了狗急咳咳……怎么办?可调侃的眼神还是要的,刘勇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既想调侃又要注意尺度,咦?这不和谈恋爱差不多吗?又要逗又要担心对方炸毛。
人是能轻松感受到别人炙热目光的,康主编感受到了,但直接忽略掉,“《跳舞的一寸法师》和《侏儒》,前者是顾陆在2013年写的作品,后者是这个月才刊登在《人民文学》的作品。”
哦?顾陆都上桌吃饭了?华博士心里的想法,同时代表了在现场大部分人的观点。
文学性、资历、名气,顾陆也只满足最后一项。要上桌至少得满足两项吧,看看前面的萧红、马识途、老舍等,都是以名字成为文学奖项的存在。
现场多了好多皱成一团的眉宇,但考虑到康主编的身份,没有人说什么。不看僧面看佛面啊。那么谁是僧谁是佛?当然僧是僧,佛是佛。
现场只有一人目光是不一样的,广外的陈教授。怎么回事老弟,抢饭碗来了?陈教授认真地看着。
康佛开口了,“现代我们国内作品中最为出名的侏儒形象应该是安雪儿吧。迟子建《群山之巅》,塑造的安雪儿,身为侏儒的原来被镇子里的人视为仙人,但被强爆之后又遭到村民们的鄙夷。迟子建用侏儒的身份设计了一个命运上的绝对弱者。顾陆前期一寸法师阿绿的思维和迟子建相同,都是绝对的弱者,可多年后的《侏儒》采用的写法却是错位的,侏儒矮丑……”
讲述出来和稿子上稍微有点不同,准确来说更加口语化。
伴随着康主编的讲述,不那么认真的人们也认真了不少。一方面是确实言之有物,另一方面他们分心看完了,一寸法师和侏儒两篇文。两者之间的进步,真有点夸张。
噼里啪啦讲述一大堆,康主编讲到了后半段。
“我个人浅浅的把顾陆目前的创作生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说故事阶段’。讲好故事是一个作家的基本功,如钱德勒、毛姆、老舍等等作家,都是讲故事的好手。顾陆的第一个阶段就如此,无论是童话小说小王子,还是科普作品平面国。顾陆写作最大的主旨,还是有趣。不过从顾陆的科幻小说,对科技发展的判断,已流露出他对这方面的敏感。”
“所以第二个阶段,我认为就可以从《侏儒》开始,‘看世界阶段’小说中融入对书籍的思考。”康主编说,他讲完环视周围一圈。想确定众人的反馈,括弧,跳过刘勇。
啪啪啪——
掌声一片。
这不是关键,因为当下的环境,哪怕是依托答辩都有掌声。主要是众人的表情,康主编挺满意,大多人都是边鼓掌边点头的,特别是华博士。
为什么华博士的点头更有价值呢?因为他个子高,脖子长,点头像长颈龙,看起来一目了然。
“康主编对顾陆的研究,应该是我们国内最先锋,以及第一个有完整体系的了吧。”狄主任开始商业互吹,好像连词都没改,后面的话才是很的感言:“而且,我们也是真的要关注青年作家了。很优秀!”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如果不是陈教授性格好,他现在指定生气!因为他曾经把自己研究顾陆的论文,装订成册还在内部出版过。什么叫第一个,最先锋?!
陈教授好像哑巴吃黄连,当然他不是哑巴,一会一定要好好说道说道。
“《一寸法师》中玩弄的文字就已经非常有技巧了。诡谲和癫狂的氛围跃然纸上,而《侏儒》反倒是有点返璞归真了。”华博士说,“听完康主编的稿件,我感觉顾写作最大的不同,应该是会把辩证思考加入写作。”
“这篇文章之前好像还有骂战,好像严锋还跑出来夸过,的确值得夸。”
“盛名之下无虚士,曾经被人人日报盛赞为华夏第一学生作家。”刘勇申请加入夸夸群。
不过也是有小意见的,《延河》的林主编开口了。经常投稿被拒绝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延河》是陕省那边最好的文学刊物,再说明白点,是西北圈的。有人的地方不一定有江湖侠义,但一定有抱团取暖,顾陆应当是有着川渝文学圈外加北大的支持。
“咳,写作生涯从这个短篇分野稍微有点武断吧。”林主编说。他说话前喜欢干咳一声,仿佛是为了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再开口。
他继续说:“就一篇《侏儒》说明不了什么。作家谁还没有灵感爆棚的时候。”
很好,现场四十多人大多数已做好看戏的准备了。如没必要,站什么队?
康主编还未开口,陈教授就率先发话了。
“我对小顾研究也有好几年了,所以对小顾的问题应该是比较有发言权。”陈教授说,“康主编对小顾作家生涯的分野确实太粗鲁了一点。详情看我两年前发的的论文《从顾陆作家生涯转折点研究<聊斋>》能看出来。”
“?”你到底是哪头的!康林两个主编都迷糊了。
“至于灵感爆棚,林主编应该没看过《一夜天才》吧?就是被法兰西外交部门盛赞的文章。传记小说——”陈教授说,“小顾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对文章节奏的安排,水平在《侏儒》之上。前面没多久被央媒命名为外交四部曲的作品。《不朽的逃亡者》和《南极争夺战》是五年前小顾的作品。”
“一篇文章确实说明不了什么,包括少年中国说在内,小顾有七八篇,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陈教授反问。
好的,康林两位教授都明白了,陈教授是都反对。
实话实说,有部分成名文学从业者对顾陆“代国写文”是羡慕妒忌恨的,林主编是其中之一。因此他没看过外交四部曲,更关键的是他也不敢否定,那是国家对顾陆的肯定。
“我认为明年的鲁迅文学奖,小顾必定获奖。”陈教授还嫌不够的补充一句。
语罢,康主编没说话。
林主编想说话,可一时半会嘴巴里没词儿。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我记得铁主席(铁凝)说过,文学讨论就是要带着火药味。看来我们的讨论是走上正轨的!”会议主持者秘书长田孟戈开口打破了尴尬。
并且还主动递话,“没想到陈教授不光是对西班牙文学有研究,还对顾陆有这么深入的研究啊!”
“肯定的,我从2013年就开始研究小顾的作品。”陈教授假装谦虚,掐了一个指尖宇宙的手势,“至今快六年了,也不算深入吧。只能说比大多数人知道得多一点。”
在点我是吧?康主编也是无语,没事在顾陆身上下这么些年功夫干甚?
康主编心中的困惑,借由另一个主编之口说出了。
“研究顾陆,研究五六年?顾陆目前还只是畅销书作家吧。”林主编说。
你这是看不起顾陆吗?你这是否定劳资的论文,你这是否定我们广外的课题!
断人前途如杀人父母,毁人课题如把早八改成早六,陈教授虽然语气控制得很好,但还是能看出他激动了。
“《小王子》《福尔摩斯先生》《献给阿尔吉侬的束》《平面国》,另外在霓虹发售的新作我不清楚,但这四个中长篇,风格截然不同。遮上作家名字甚至感觉是四个人写的。”陈教授说,“这种一本书彻底换一个笔锋的行为,难道不是孤例?文学界的孤例都不值得研究,还有什么值得研究?!”
今天林主编是真的上头了,因为他对顾陆不甚了解,而对面的陈教授对顾陆非常了解。这个争辩完全是拿自己的短处进攻别人的长处。
好像有道理……康主编心想,不说中长篇,就短篇也是完全两种风格的。
貌似确实值得研究啊!
没错的,在数十年之后,顾学最伟大的研究学者这个头衔,最强大的敌人,是陈教授自己启发的。
“会议结束了,我一定好好看看陈教授的论文。”康主编说。
林主编深吸一口气,“我也是多谢陈教授的科普,否则根本不知道,原来这位少年天才的研究价值这么高。”
很好,陈教授瞧着两位主编都没再说什么,他目的达到了,说了一句不客气就坐下了。
下一位还是秘书长提醒,活动流程他拿捏得非常到位。下位起身讨论的作家是沈从文,沈从文也是个全才啊。前面写小说,后面被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工作,直接写出了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当时是填补了这一个版块的空白。
人物的传奇性就注定了写作生涯非常值得讨论。
本月的研讨会,总共进行了四个小时。
有十六位进行了现场分享——刚开始的四五位有半小时左右的讨论时间,后面就比较快了。再剩下的都是把稿子交上去,事后分享。
说是事后分享,但小伙伴们都知道,看没看谁知道呢?
散会后,不少人都起身捶着自己腰背,随即三三两两的聚拢。倒不是这么“着急”,主要今天的研讨会有点精彩,所以想和朋友一起讨论讨论。
别看都是高知份子,高知也是人。和好友一起,对今日发生的事指指点点,谁也抵挡不住这种诱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