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再到湄洲岛
第687章 再到湄洲岛
一年多后,李多鱼再次来到湄洲岛,发现相比起去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由于这座岛相对靠近“金”门,一度是重要的海防前线,岛上的战壕、工事非常多。
前几年,甚至还驻扎着军队,再加上这座岛大多数都是平原,沿海这片区域大多都是浅海。
地理位置决定这座岛不大可能发展成像担担岛这样以渔业为主的渔村。
再加上先前岛上有驻军,严重阻碍了本地的发展,导致岛民只能依靠捕鱼种地瓜等农作物解决温饱和生计问题。
李多鱼记得很清楚,以前只要一有人说起这座岛,就会立马联想到那句“只长石头不长草,海风吹着石头跑。”的歌谣。
而这句歌谣讲的就是湄洲岛,再加上驻军的缘故,湄洲岛以前可以说是禁区,除了原本的岛民,外面的人想上岛都是不可能的。
在来湄洲岛的路上,陈元善也给李多鱼讲了很多关于湄洲岛的往事。
其中就有讲到了一些冲突,因为信仰妈祖的,不单单只有沿海的渔民。
海外省的渔民大多全都是妈祖的信徒,那时候,由于海外省的渔船比较好。
时不时就半夜三更来到湄洲岛,然后偷摸摸前往祖庙拜妈祖。
本地那叫一个头疼,因为对方只是渔民,抓也不是放也不是。
好像那会因为这个矛盾,当地就打算把祖庙直接给拆了,这样海外省的渔民就不会过来了。
可那会听到要拆祖庙,当地的村民,乃至市里面都着急了起来。
恰好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恰好有一位叫王苗的新闻记者听说了这件事。
这才反应到了上面,这才把事情给压了下来,后面由于跟对岸的关系缓和
除了这些外,陈元善还讲了不少关于湄洲岛的往事。
可这个大环境,李多鱼还是清楚的,事实上,不单单湄洲岛,当初整个闽省的沿海地带都是一样的。
没有任何大工厂,大家一直都在温饱边缘挣扎着,好在多山靠海,这才不至于被饿死。
要不是两岸关系缓和,外加改开这些大事件,哪怕在外的华侨有心也帮不到闽省。
如今细细想来,只能说一个稳定的环境对发展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李多鱼的钓鱼船这才一靠岸,湄洲岛码头附近的商贩,立马朝渔船看了过来。
自打祖庙香火重燃后,最先受益的则是靠近码头的这个村,原本不少捕鱼种地瓜的村民直接在码头这边做起了小本生意。
在码头摆摊卖吃的,卖蜡烛、香和纸钱,有些则卖一些海鲜干货,甚至还开了好几家海鲜小吃店。
有些甚至当起了野导游,专门给那些香客带路,并教他们应该怎样去拜妈祖。
当他们看到那艘白色钓鱼船后,一个个脸上都是羡慕的表情。
“卧槽,这船也太好看了吧,这又是哪位华侨的船。”
也有不少乞讨的小孩已经就位,一位大男孩对着其中一个小孩说道:“等会我们围过去,你一定要哭出来啊。”
香火重燃的这几年,这群小孩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那就是只要穿的破破烂烂,然后围着这些进香的游客,一直在那喊“妈祖会保佑你,感谢你的好心意。”
有些游客会觉得他们太可怜,就会施舍一点钱给他们,有些游客觉得他们太烦了,也会随便拿点意思。
尤其是那些国外华侨,出手都特别的大方,很多时候,直接给的就是外汇。
就曾经有个乞讨的孩子,有次拿到过百元的外汇,后来还因为这笔钱,经常乞讨的两帮人互殴了起来。
看到这艘白色钓鱼船后,码头这帮摊贩都很开心,对他们来说,这绝对是一只好宰的大肥羊。
而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年轻人喊道:“我去,这不是李总的船吗?”
听到这话后,大家纷纷朝他看了过来,好奇道:“李总是哪位,很出名吗?”
“李多鱼啊!”
“李多鱼是谁?”
年轻人一脸嫌弃地看着他们:“你们真的是没见过世面,咱们省的青年创业家代表,经常上报纸的,你现在摊位上卖的那些海带丝、烤鱿鱼,还有丁香鱼,全都是李总的闽龙公司生产的。”
其中一位大妈,赶紧拿起罐头问道:“我卖的这些罐头,还有这些鱿鱼丝都是他生产的?”
年轻人点头道:“没错,这些都是李总那家闽龙公司生产的,我现在正给他打工呢。”
有人反应了过来:“是不是担担岛那位?”
年轻人点头道:“没错。”
“你早说嘛,你说担担岛那位,我们肯定知道啊,你说李总,我们哪里知道。”
大家看着钓鱼船上的身影,还是有点不愿相信:“你们李总,怎么看起来那么年轻,感觉都还没三十啊。”
“你懂个锤子,人家那叫年轻有为,等人家到你这个岁数,产业也不知道做多大了。”
见李多鱼站在船头正在抛船绳,穿着人字拖的年轻人第一时间小跑了过去。
“李总,我来帮你固定,你把船绳丢过来,我来绑就可以了。”
李多鱼见到这个年轻人后,感觉有点眼熟的样子,随后问道:“你是不是加工厂的那个小郑。”
年轻人挠挠头道:
“李总记得我啊,没错,我是加工厂第五组的小郑,这一段时间举办妈祖庆典,被村里人叫回来帮忙了。”
李多鱼很想吐槽,就你操的那一口莆田腔,想忘掉你还是比较难的。
闽省十里八乡不同音,要想分别是哪里人,直接听口音是最快的。
李多鱼问道:“最近忙吗?”
年轻人回道:“最近确实比较忙,有很多华侨和领导来,村里接待的人手都不够。”
等李多鱼踏上码头后,在附近摆摊的摊贩不知道为啥,对他特别的热情。
有好几位都笑着打招呼道:
“李总好。”
这让李多鱼有些恍惚,自己有那么出名吗,连湄洲岛这边的人都认得自己。
有位摆摊的大姐还招呼道:“刚熬出来的地瓜粥,李总要不要吃一碗。”
“大姐,不用了,我来的时候吃过了。”
李多鱼瞥了眼摆在摊贩上的闽龙食品:“大姐,这些东西在你们这边好卖吗?”
“好卖非常好卖。”大姐笑得眼睛都快闭起来了:“尤其是那些华侨,都是整件整件的买,游客也非常喜欢,搞得我们现在手里都没货了。”
“销量这么好啊。”
“那肯定的,你们闽龙公司生产的东西,就是比别人家的好吃,我先前也卖过鹭岛牌的,但真没有你们闽龙的好吃,现在都改卖你们家的。”
“评价这么高啊。”
自己的产品被肯定,李多鱼也是很开心的,随身抽出了一张便签,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钢笔,写了一张提货单给大姐。
“大姐,要是货不够卖的话,你直接拿这张条子,到上面这个地址去找一个叫安玉良的经理拿货,他会给你单独安排的。”
拿到条子后,大姐手都激动到颤抖了,平常她想拿货的话,也不知道转几手了。
那些渠道商还一直不停在涨价,尤其电视广告播出后,丁香鱼罐头的价格又涨了。
所以到她这里利润就变得很低,现在拿到李总的条子后,就等于拥有了一手货源,这简直就是天降横财啊!
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语无伦次地说道:“李总,我叫蔡金.您要不要坐一会,我给您泡茶水喝.晚上到我家来吃饭。”
李多鱼摆摆手。
“不用那么客气。”
周边摊贩羡慕到眼睛都红了,有些人真的很想抽自己两巴掌,刚刚自己要是主动点的话,说不定,拿到条子的就是他们了。
错失暴富的机会啊,只要有货源,那简直就是翻倍再挣钱啊!
而就在这时候,那群穿着破破烂烂的小孩又拿着碗出来,打算围着李多鱼讲好听话。
有个六七岁的小孩,一把鼻涕一把泪:“我们没有吃的,给我们买点吃的吧。”
可他们才刚上场,就被小郑骂了回去:“滚!赶紧到一边去,吃得都快比我好了,还学人家装小乞丐。”
作为村里人,小郑很清楚这帮小乞丐一直都是有人在背后组织,且目的性非常明确。
就是上来一直围着对方,让对方都不好走路,有些甚至还毛手毛脚的偷钱。
这两年由于香客和华侨不少,还真让这群小乞丐赚了不少钱,有些是家庭真的比较困难。
可有些小孩生活条件原本就不错,可就是故意穿的破破烂烂出来乞讨。
私底下,年纪小小就开始抽烟,甚至抽的还是进口烟,毛都还没长齐也整天大鱼大肉,还搞起了帮派来,整天到处打架。
被小郑这么一骂,这群小乞丐也很聪明,明白眼下这位老总,是他们不能惹的。
小郑说道:“李总,您也是来开会的吗?”
“没错,是来开会的。”
“那我刚好知道他们在哪里开会,我带你们一起去。”
跟着一起来的陈元善,本还想给李多鱼带带路,介绍一些人给他认识,可没想,一上岸就有人鞍前马后了。
有钱就是好啊!
在前往祖庙的路上,李多鱼四处观望了下,跟去年相比,变化还是有的。
码头附近多了不少新盖的房屋出来,可跟担担岛还是没法比,毕竟发展算是比较晚。
虽然地方组织很重视妈祖文化,可他们好像更愿意把资金用在了祖庙的门面上。
虽然还没有到九月九那天,可有些香客已经提前来祭拜了,沿途有座公厕,都已经开始排队了。
尤其是写着女的那一边,感觉都排了二十多个,还有不少女人在外面喊:“里面好了没,快点啊!”
李多鱼不禁问道:“咱们岛上的公厕是不是很少。”
小郑回道:“没错,最近香客多了后,我们村里人也都在抱怨,公厕都给香客占用了,他们白天都没地方上厕所。”
“没有多建一两座吗?”
小郑挠挠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李多鱼微微皱眉,公厕这么少,要是等到农历九月九那天,数万人集体上岛的话,排队上厕所的场面,估摸着真的会很壮观。
男的到还好,随便找块石头,或者到沙滩那边去就可以,可女人就遭罪了,要是闹肚子拉裤子里也不是不可能。
在小郑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一栋挂着红星的建筑前,看起来就像是以前驻军用的房屋,而现在被暂时拿来当成会议室了。
上面还挂着一条简易横幅,上面写着一些字。
【妈祖千年祭工作筹备组】
李多鱼虽然有理事身份,但却不是这次千年祭筹备组的工作人员。
这次筹备组是市里面牵头的,里面有各个工作小组,有专门负责重新规划修建祖庙的。
有负责修建妈祖女神像的,还有专门负责接待的,另外还有一个华侨圈子。
可以这样说,这次的活动,上面的领导也非常重视,听说九月九那天,大领导也很有可能亲自来,所以李多鱼充其量就只是个小咔拉米,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
到了会议室后,里面摆了个回字形的会议桌,已经有不少人落座。
李多鱼进来后,随便找了个比较靠后的位置坐下来,可没想,才刚坐下来,就有人朝着他挥手道:
“嗨,多鱼,你是理事啊,你的位置在这里!”
看到这人后,李多鱼有那么点无语,总感觉每次参加大活动,都特别容易撞上这个林阿宽。
李多鱼本来只想低调的,可没想到,压根就低调不了一点,林阿宽这人真的就是一个嘴上长喇叭的人类。
跟李多鱼打完招呼后,就立马向着周边的华侨们介绍起李多鱼来。
“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省的青年创业家代表.非常的年轻,真的只用了几年时间,就成为咱们省最大的水产养殖公司。
我给你们的那些烤鳗鱼,还有丁香鱼罐头,全都是李总这边生产的。
他还是我们祖庙的理事,据说他们担担岛的天后宫也非常的灵.去年李总当大头家时,直接带着整个岛的经济起飞了。”
李多鱼被他夸得脸都有些红了,而这些华侨也在上下打量着李多鱼。
“年轻有为啊。”
紧接着,他们就掏出了名片来:“李总,我叫张维刚搞钢铁的,认识一下。”
(本章完)
一年多后,李多鱼再次来到湄洲岛,发现相比起去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由于这座岛相对靠近“金”门,一度是重要的海防前线,岛上的战壕、工事非常多。
前几年,甚至还驻扎着军队,再加上这座岛大多数都是平原,沿海这片区域大多都是浅海。
地理位置决定这座岛不大可能发展成像担担岛这样以渔业为主的渔村。
再加上先前岛上有驻军,严重阻碍了本地的发展,导致岛民只能依靠捕鱼种地瓜等农作物解决温饱和生计问题。
李多鱼记得很清楚,以前只要一有人说起这座岛,就会立马联想到那句“只长石头不长草,海风吹着石头跑。”的歌谣。
而这句歌谣讲的就是湄洲岛,再加上驻军的缘故,湄洲岛以前可以说是禁区,除了原本的岛民,外面的人想上岛都是不可能的。
在来湄洲岛的路上,陈元善也给李多鱼讲了很多关于湄洲岛的往事。
其中就有讲到了一些冲突,因为信仰妈祖的,不单单只有沿海的渔民。
海外省的渔民大多全都是妈祖的信徒,那时候,由于海外省的渔船比较好。
时不时就半夜三更来到湄洲岛,然后偷摸摸前往祖庙拜妈祖。
本地那叫一个头疼,因为对方只是渔民,抓也不是放也不是。
好像那会因为这个矛盾,当地就打算把祖庙直接给拆了,这样海外省的渔民就不会过来了。
可那会听到要拆祖庙,当地的村民,乃至市里面都着急了起来。
恰好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恰好有一位叫王苗的新闻记者听说了这件事。
这才反应到了上面,这才把事情给压了下来,后面由于跟对岸的关系缓和
除了这些外,陈元善还讲了不少关于湄洲岛的往事。
可这个大环境,李多鱼还是清楚的,事实上,不单单湄洲岛,当初整个闽省的沿海地带都是一样的。
没有任何大工厂,大家一直都在温饱边缘挣扎着,好在多山靠海,这才不至于被饿死。
要不是两岸关系缓和,外加改开这些大事件,哪怕在外的华侨有心也帮不到闽省。
如今细细想来,只能说一个稳定的环境对发展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李多鱼的钓鱼船这才一靠岸,湄洲岛码头附近的商贩,立马朝渔船看了过来。
自打祖庙香火重燃后,最先受益的则是靠近码头的这个村,原本不少捕鱼种地瓜的村民直接在码头这边做起了小本生意。
在码头摆摊卖吃的,卖蜡烛、香和纸钱,有些则卖一些海鲜干货,甚至还开了好几家海鲜小吃店。
有些甚至当起了野导游,专门给那些香客带路,并教他们应该怎样去拜妈祖。
当他们看到那艘白色钓鱼船后,一个个脸上都是羡慕的表情。
“卧槽,这船也太好看了吧,这又是哪位华侨的船。”
也有不少乞讨的小孩已经就位,一位大男孩对着其中一个小孩说道:“等会我们围过去,你一定要哭出来啊。”
香火重燃的这几年,这群小孩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那就是只要穿的破破烂烂,然后围着这些进香的游客,一直在那喊“妈祖会保佑你,感谢你的好心意。”
有些游客会觉得他们太可怜,就会施舍一点钱给他们,有些游客觉得他们太烦了,也会随便拿点意思。
尤其是那些国外华侨,出手都特别的大方,很多时候,直接给的就是外汇。
就曾经有个乞讨的孩子,有次拿到过百元的外汇,后来还因为这笔钱,经常乞讨的两帮人互殴了起来。
看到这艘白色钓鱼船后,码头这帮摊贩都很开心,对他们来说,这绝对是一只好宰的大肥羊。
而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年轻人喊道:“我去,这不是李总的船吗?”
听到这话后,大家纷纷朝他看了过来,好奇道:“李总是哪位,很出名吗?”
“李多鱼啊!”
“李多鱼是谁?”
年轻人一脸嫌弃地看着他们:“你们真的是没见过世面,咱们省的青年创业家代表,经常上报纸的,你现在摊位上卖的那些海带丝、烤鱿鱼,还有丁香鱼,全都是李总的闽龙公司生产的。”
其中一位大妈,赶紧拿起罐头问道:“我卖的这些罐头,还有这些鱿鱼丝都是他生产的?”
年轻人点头道:“没错,这些都是李总那家闽龙公司生产的,我现在正给他打工呢。”
有人反应了过来:“是不是担担岛那位?”
年轻人点头道:“没错。”
“你早说嘛,你说担担岛那位,我们肯定知道啊,你说李总,我们哪里知道。”
大家看着钓鱼船上的身影,还是有点不愿相信:“你们李总,怎么看起来那么年轻,感觉都还没三十啊。”
“你懂个锤子,人家那叫年轻有为,等人家到你这个岁数,产业也不知道做多大了。”
见李多鱼站在船头正在抛船绳,穿着人字拖的年轻人第一时间小跑了过去。
“李总,我来帮你固定,你把船绳丢过来,我来绑就可以了。”
李多鱼见到这个年轻人后,感觉有点眼熟的样子,随后问道:“你是不是加工厂的那个小郑。”
年轻人挠挠头道:
“李总记得我啊,没错,我是加工厂第五组的小郑,这一段时间举办妈祖庆典,被村里人叫回来帮忙了。”
李多鱼很想吐槽,就你操的那一口莆田腔,想忘掉你还是比较难的。
闽省十里八乡不同音,要想分别是哪里人,直接听口音是最快的。
李多鱼问道:“最近忙吗?”
年轻人回道:“最近确实比较忙,有很多华侨和领导来,村里接待的人手都不够。”
等李多鱼踏上码头后,在附近摆摊的摊贩不知道为啥,对他特别的热情。
有好几位都笑着打招呼道:
“李总好。”
这让李多鱼有些恍惚,自己有那么出名吗,连湄洲岛这边的人都认得自己。
有位摆摊的大姐还招呼道:“刚熬出来的地瓜粥,李总要不要吃一碗。”
“大姐,不用了,我来的时候吃过了。”
李多鱼瞥了眼摆在摊贩上的闽龙食品:“大姐,这些东西在你们这边好卖吗?”
“好卖非常好卖。”大姐笑得眼睛都快闭起来了:“尤其是那些华侨,都是整件整件的买,游客也非常喜欢,搞得我们现在手里都没货了。”
“销量这么好啊。”
“那肯定的,你们闽龙公司生产的东西,就是比别人家的好吃,我先前也卖过鹭岛牌的,但真没有你们闽龙的好吃,现在都改卖你们家的。”
“评价这么高啊。”
自己的产品被肯定,李多鱼也是很开心的,随身抽出了一张便签,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钢笔,写了一张提货单给大姐。
“大姐,要是货不够卖的话,你直接拿这张条子,到上面这个地址去找一个叫安玉良的经理拿货,他会给你单独安排的。”
拿到条子后,大姐手都激动到颤抖了,平常她想拿货的话,也不知道转几手了。
那些渠道商还一直不停在涨价,尤其电视广告播出后,丁香鱼罐头的价格又涨了。
所以到她这里利润就变得很低,现在拿到李总的条子后,就等于拥有了一手货源,这简直就是天降横财啊!
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语无伦次地说道:“李总,我叫蔡金.您要不要坐一会,我给您泡茶水喝.晚上到我家来吃饭。”
李多鱼摆摆手。
“不用那么客气。”
周边摊贩羡慕到眼睛都红了,有些人真的很想抽自己两巴掌,刚刚自己要是主动点的话,说不定,拿到条子的就是他们了。
错失暴富的机会啊,只要有货源,那简直就是翻倍再挣钱啊!
而就在这时候,那群穿着破破烂烂的小孩又拿着碗出来,打算围着李多鱼讲好听话。
有个六七岁的小孩,一把鼻涕一把泪:“我们没有吃的,给我们买点吃的吧。”
可他们才刚上场,就被小郑骂了回去:“滚!赶紧到一边去,吃得都快比我好了,还学人家装小乞丐。”
作为村里人,小郑很清楚这帮小乞丐一直都是有人在背后组织,且目的性非常明确。
就是上来一直围着对方,让对方都不好走路,有些甚至还毛手毛脚的偷钱。
这两年由于香客和华侨不少,还真让这群小乞丐赚了不少钱,有些是家庭真的比较困难。
可有些小孩生活条件原本就不错,可就是故意穿的破破烂烂出来乞讨。
私底下,年纪小小就开始抽烟,甚至抽的还是进口烟,毛都还没长齐也整天大鱼大肉,还搞起了帮派来,整天到处打架。
被小郑这么一骂,这群小乞丐也很聪明,明白眼下这位老总,是他们不能惹的。
小郑说道:“李总,您也是来开会的吗?”
“没错,是来开会的。”
“那我刚好知道他们在哪里开会,我带你们一起去。”
跟着一起来的陈元善,本还想给李多鱼带带路,介绍一些人给他认识,可没想,一上岸就有人鞍前马后了。
有钱就是好啊!
在前往祖庙的路上,李多鱼四处观望了下,跟去年相比,变化还是有的。
码头附近多了不少新盖的房屋出来,可跟担担岛还是没法比,毕竟发展算是比较晚。
虽然地方组织很重视妈祖文化,可他们好像更愿意把资金用在了祖庙的门面上。
虽然还没有到九月九那天,可有些香客已经提前来祭拜了,沿途有座公厕,都已经开始排队了。
尤其是写着女的那一边,感觉都排了二十多个,还有不少女人在外面喊:“里面好了没,快点啊!”
李多鱼不禁问道:“咱们岛上的公厕是不是很少。”
小郑回道:“没错,最近香客多了后,我们村里人也都在抱怨,公厕都给香客占用了,他们白天都没地方上厕所。”
“没有多建一两座吗?”
小郑挠挠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李多鱼微微皱眉,公厕这么少,要是等到农历九月九那天,数万人集体上岛的话,排队上厕所的场面,估摸着真的会很壮观。
男的到还好,随便找块石头,或者到沙滩那边去就可以,可女人就遭罪了,要是闹肚子拉裤子里也不是不可能。
在小郑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一栋挂着红星的建筑前,看起来就像是以前驻军用的房屋,而现在被暂时拿来当成会议室了。
上面还挂着一条简易横幅,上面写着一些字。
【妈祖千年祭工作筹备组】
李多鱼虽然有理事身份,但却不是这次千年祭筹备组的工作人员。
这次筹备组是市里面牵头的,里面有各个工作小组,有专门负责重新规划修建祖庙的。
有负责修建妈祖女神像的,还有专门负责接待的,另外还有一个华侨圈子。
可以这样说,这次的活动,上面的领导也非常重视,听说九月九那天,大领导也很有可能亲自来,所以李多鱼充其量就只是个小咔拉米,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
到了会议室后,里面摆了个回字形的会议桌,已经有不少人落座。
李多鱼进来后,随便找了个比较靠后的位置坐下来,可没想,才刚坐下来,就有人朝着他挥手道:
“嗨,多鱼,你是理事啊,你的位置在这里!”
看到这人后,李多鱼有那么点无语,总感觉每次参加大活动,都特别容易撞上这个林阿宽。
李多鱼本来只想低调的,可没想到,压根就低调不了一点,林阿宽这人真的就是一个嘴上长喇叭的人类。
跟李多鱼打完招呼后,就立马向着周边的华侨们介绍起李多鱼来。
“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省的青年创业家代表.非常的年轻,真的只用了几年时间,就成为咱们省最大的水产养殖公司。
我给你们的那些烤鳗鱼,还有丁香鱼罐头,全都是李总这边生产的。
他还是我们祖庙的理事,据说他们担担岛的天后宫也非常的灵.去年李总当大头家时,直接带着整个岛的经济起飞了。”
李多鱼被他夸得脸都有些红了,而这些华侨也在上下打量着李多鱼。
“年轻有为啊。”
紧接着,他们就掏出了名片来:“李总,我叫张维刚搞钢铁的,认识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