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小说 >捉妖小仵作 > 捉妖小仵作
错误举报

第864章 风雨飘摇

    第864章 风雨飘摇
    “哦,人回来了?”听着心腹的消息,杨渊源将手中文书放下,靠坐在椅背上,眉梢微挑,言语温和,“王家小子现在何处?”
    杨渊源瞧着与往常无差,但心腹却觉得,此刻的主子在憋着坏。
    他斟酌着语言,“王二郎君回城后,身边只带了一个人,不是谢家二娘子,也不是在陈家待着的那个小子,是另一位年岁稍长的年轻男子,瞧着有些眼生。”
    “哦?”杨渊源身体微微往前倾,“王家那小子,竟舍得与谢家的小姑娘分开?”
    心腹心下无奈,他这主子看好戏的心思,不要太明显,“确实不曾见到谢家二娘子,属下在调查的时候发现,有好几拨人在暗中关注,为免打草惊蛇,属下没敢再深入探查。”
    杨渊源挥手,待心腹退出了书房。
    他这才揉了揉眉心,即使再无心无情,这段时日明里暗里的麻烦,也叫杨渊源有些疲惫,尤其是那个邢尚书,就像狗遇到骨头似的,逮着他不放。
    而这一切的源头,便是王玄之和道一。
    他与两人之间,有交易、有恩情掺杂在其中,事情也远没到结束的时候,所以他时刻叫人注意王谢两家的动静,倒也说得过去。
    另外几拨人嘛,越不过京里那几拨人。
    杨渊源都不用去查,只是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是一个无心无情的人,没有最简单的喜怒哀乐。
    对这世间的一切,看得明白,但心里没有任何的波动,譬如近来在大理寺,诸多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并非十恶不赦之人,旁的人听了,会有同情、共情等等心绪,但他只是按照律法,以及根据犯人所爱苦难,给了最中正的一个结果,心中没有任何的波澜。
    多数人的种种想法不一而论,最多在提到此事时,唏嘘几句,却不会为着旁人,做更多的事情。
    再如他护着杨东亭,只是他知晓对方与自己血脉相亲,他应当护着而已。
    但道一和王玄之在他看来,是不一样的。
    道一更如自然的道法一般,多是凭心而动。这样的人,若是为善,则天下太平,若是为恶,则世道不安。
    王玄之又不一样,他理解懂得他人的苦难,尊重敬畏着每一条生命,他有诸多情,也有义,不会盲目的同情他人,他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在他不能再以大理寺卿身份做事时,他断然舍弃多少官员趋之若鹜的官职,没有半丝留恋,推举自己上位,也不过是觉得他合适这个位置罢了。
    虽然那小子什么都没说,但杨渊源看得分明。
    王玄之想护住的,是世间的每一寸角落。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让个世道变好。
    或者是王玄之整个人,都是以爱堆积出来的,他的每一寸骨血,都在一点点的浇筑着这个世间。
    思及此处,杨渊源忽然有点期待。
    一个以爱行走在世间的人,能开出何等惊艳世人的花朵来。
    王玄之回京,关于他的各种言论,在各家院中絮絮低语着。
    “.”
    “啪!”空荡的太极殿内,一道白玉镇纸在王玄之脚边,如冬日冰霜随心凝结的冰花,伴随而来的,还有高座上位的圣人的震怒,“王玄之,你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吗?”
    圣人的胸膛起伏不定,手里握着另一块镇纸。
    王玄之抬首又垂眸,“太子之事,乃是下臣抓到‘五字部’一个活口,对方招供的,兹事体大,下臣不敢耽搁,亦不敢传信,但同道一商议,她继续查‘五字部’下落,下臣回京同陛下禀告。”
    圣人喘着粗气,竟从太子的事上分了神,“道一,可是谢家二娘,也是安道你的未婚妻,她不过是一位小小的女郎,如何能担此任?”
    王玄之头压得更低,脊梁直挺,“回陛下的话,世间女子多因世道,而困于内宅之境,但她们能定后宅,如男儿安前院,可见世人皆有其可取之处,焉知女子走出后宅,不能大放异彩。”
    见圣人没有回应,王玄之又道:“下臣还有一事,需和圣人请罪,出京之前,圣人交给下臣的令牌,如今在道一的身上,请陛下恕罪。”
    圣人:“.”
    圣人一时竟没了脾气。
    他能让王玄之现在去将令牌追回吗?
    道一的本事,他三年前见过,记忆犹新,这样的人放出京城,与鱼入深水有何区别。
    但该有的愤怒还是要有,圣人的威严不能失,“大胆王玄之!”
    王玄之从善如流的行礼。
    圣人:“.”
    圣人见好就收,“待谢家二娘回京,再一并收拾你俩。”
    不是处置,那便不严重。
    王玄之揖礼,“陛下,太子事关重大,还请你早作决断。”
    圣人:“.”
    圣人沉默良久,叹息道:“大郎是朕一手带大的,他近几年与从前无甚差别,朕不可能因你一己之言,便怀疑太子,你先下去,容朕好生想想。”
    王玄之表示理解,若非他这几年跟着道一,这等子神异之事,他只当是自家阿翁写的手札,用来糊弄后辈的,圣人一时难以接受,也是正常的。
    “下臣告退!”
    “安道.”
    圣人还想再说什么,最终只是挥挥手。
    除圣人的暗卫,王玄之没有惊动旁的人,又悄悄的离开了太极殿。
    圣人在殿里枯坐许久,正当外间候着的张德,踌躇着是否要冒着提头的风险进去时,圣人疲惫的声音,自殿内传来,“来人,笔墨伺候.”
    张德再次出殿时,月已上中天。
    风拂过他的身上,身上阵阵发凉,张德这才发现,自己后背全湿了。
    他望着漆黑的天空,高悬着的明月,一刻钟未耽搁,安排宫人伺候圣人。
    翌日,圣人下了一道敕旨:着人去稽胡宣太子回京。
    一旨惊起千层浪。
    不明白圣人好好的抽什么风。
    太子在稽胡仗打得挺好的,这时候叫他回来做什么?
    难不成是圣人身体不行,要提前养天年了?
    顶着臣子的各种打量眼神,圣人气不打一处来,偏生又不能明言。
    只能在心里迁怒,惹出此事的王玄之,暗道将来给他找个什么样的麻烦。
    嗅觉灵敏的如杨渊源、李尚书等明眼人,却知晓,此事与王玄之脱不了干系。
    王玄之回京,圣人便下敕旨,这不明摆着的吗?
    只是圣人和王玄之,背着他们这些朝臣做了什么?
    有什么是他们这些在朝堂上扎根的臣子,不能解决的?
    圣人不厚道啊!
    当事人中的另一位,提着礼物,先去了谢陈两家。
    欲去其他好友家中家访时,他才知晓,杨渊源当时接到消息,便将他的侄子杨东亭,陆云、阮思、王操之,末了还带上了已经大婚的许东亭,美其名曰,文臣武将,所向披靡。
    据说当时许东亭,抱着大肚子的莲珊,哭得不成人样。
    不用说,这些都是杨渊源搞出来的事,没在信里提,想必是故意整他的。
    王玄之.
    王玄之很想告诉杨渊源,文武臣在朝堂上能打起来,多亏了他们这样的文臣。
    最终,他只是隐晦的提醒杨家,又与谢家同时闭门不出,使得还想探风声的人,只能扼腕叹息。
    还有细心的人发现,不甚着调,似在瞎混日子的陈舒光,不知何时,绷紧了面皮,身量在悄悄的拔高,好似在积蓄着力量,随时能扑上去,将眼前的人咬上一口。
    叫人瞧着心惊胆颤。
    在这种旦夕起风雨的日子里,王玄之将小潼安顿在家中,等着凌虚子上门。
    闲暇间,他温柔如水的目光,会掠过皇城的重重城墙.
    尾巴收得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