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小说 >度韶华 > 度韶华
错误举报

801.第801章 番外之春耕

    第801章 番外之春耕
    女帝陛下容光焕发地回了宫。
    接连操劳数日的陈丞相,绝口不提自己的忙碌:“皇上难得出宫小住散散心,怎么不在皇庄里多住几日,这么早就回来了?”
    姜韶华笑道:“散了七八日,已经足够了。接下来朝廷要忙春耕的事,朕总得回来。”
    春耕是头等大事。以前在南阳郡的时候,每年春耕都是王府最忙碌的时候。
    去岁春耕,姜韶华忙于稳住朝堂收拢人心。今年,总算有时间也有精力盯着春耕了。
    陈丞相清楚女帝陛下雷厉风行的脾气,立刻拿出忙了几日的章程:“老臣和几位尚书还有王中书令商议过了,这是最终定下的高产麦种分配条陈。请皇上过目。”
    姜韶华接了条陈,仔细看了一回,然后道:“平州还没恢复元气,再多拨两成粮种。豫州百废待兴,也要格外照顾些。高产粮种再翻一倍。”
    人心都是偏的。女帝陛下也不例外。正大光明地就给自己的心腹手下谋些好处。
    陈丞相笑着应下。
    姜韶华想了想又道:“京城在朕脚下,朕也得给京城百姓一些实在的好处。京城每家每户,都发一亩地的粮种。”
    这确实是大手笔了。
    大梁京城约有六十多万人口,其中有耕地的百姓,占了七成。每户一亩地的粮种,那就得拨七八万亩的粮种下去。
    不过,女帝陛下考虑的没错。皇宫就在京城里,京城百姓离天子最近,安稳和人心也是最要紧的。
    陈丞相点点头。
    女帝陛下张张口,朝臣官员们都得奔走忙碌起来。京兆府最忙碌,先贴公告,然后拨派人手,分到每个坊市,挨家挨户地发粮种。
    不用银子,白得了一亩地粮种,而且还是长宁伯培育出来的高产粮种。百姓们得了这么实在的好处,个个满心欢喜。
    京城百姓间也有了新风尚,街坊邻居亲眷好友到了一处闲话,必要对女帝陛下歌功颂德一番。
    “咱们的皇上心地仁善,一心为咱们考虑着想。”
    “有这样的皇上,我们这些百姓可算有福了。”
    “你们听说没有,皇上为了修河堤,将内务府的银子都快掏空了。听说太皇太后就是心疼银子,被气病了。”
    “嗐!她爱病就病着,老天保佑我们皇上身体康健就行了。”
    做完月子回宫当差的陈舍人,笑着将这些民间闲话说给天子听。天子不由得一笑:“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发粮种发对了。”
    陈舍人笑着接了话茬:“也可见百姓淳朴。有一亩地的高产粮种,百姓们的一颗心便都彻底向着皇上了。”
    姜韶华一笑:“是啊!百姓们是最易满足的。苛捐杂税少一些,征发劳役少一些,有田耕种,能吃上一口饱饭,便是好日子了。”
    就这么简单的要求,对大梁百姓来说,也很艰难。
    北方经历了几年天灾战乱,南方屡屡有水灾。内乱平了,还有虎视眈眈的外敌。想要百姓安居乐业,任重而道远。
    姜韶华忽然低声道:“朕想巡视大梁。”陈舍人一愣:“皇上,这可不是等闲小事。”
    以前在南阳郡,郡主可以半年在王府半年在外巡视。
    现在郡主做了天子,先不说天子离开京城会引来多少动荡难安。就说大梁这么广阔的疆土,想全部巡视一遍,那得多久的功夫?
    一年两年?
    甚至可能更久!
    这可不比在南阳郡的时候,南阳王府有陈冯两位长史撑着就足够了。堂堂天子扔下龙椅和一摊子国朝政事,跑出京城四处巡查,想想那样的情景,陈舍人头皮都快炸了。
    “皇上肯定是在说笑。”陈舍人一脸期盼。
    姜韶华正色应道:“朕什么时候拿这等大事来说笑过。”
    陈瑾瑜立时苦了脸,双手合十,像拜菩萨一般:“皇上,这可不行。臣求求你,早些打消这个念头。坐了龙椅,可不能像年少时那样,说走就骑马走了。大梁朝堂离不得皇上,宫廷也少不了皇上。”
    姜韶华被陈舍人的苦瓜脸逗乐了:“朕不怕江山不稳,你倒是先怕上了。”
    “放心吧!这几年朕肯定不会走。内乱刚平,还有柔然这个心腹大患虎视眈眈,朕要先灭了柔然。”
    “这一场国战,光是练兵备战,就得忙活几年。”
    “朕得等宝儿长大了,正式册立太子。大梁有储君坐镇朝堂,有丞相打理政务,六部调理得妥当。朕这个天子才会离开京城,个几年功夫,将大梁各州郡巡视一圈。”
    这么一算,少说也得是十年八年以后的事了。
    陈舍人稍稍松口气。
    这样谋算,倒是有几分可行了。
    姜韶华笑着看过来:“你真打算明年就外放?康哥儿还小,你舍得下孩子么?”
    陈舍人笑道:“我打小就是祖父养大的。康哥儿身边有乳娘有管教妈妈,还有一堆丫鬟盯着,再有祖父看顾,没什么不放心的。”
    姜韶华想了想道:“陈丞相每日要忙着国朝政务,有大半时间都住在宫里。这样,等你外放离京,朕将康哥儿接进宫里来。到时候和宝儿作伴。”
    陈舍人顿时眉开眼笑:“皇上这般抬举康哥儿,臣代儿子谢皇上隆恩。”
    这在宫中也有先例。譬如当年的郑宸……呸呸呸,提起反贼不吉利。李博元那个短命鬼也不能提。姜颐就更别说了。
    这么一比,还是王中书令最靠谱。以后康哥儿长大了,有王中书令一半出息,她都得谢天谢地。
    姜韶华被陈舍人逗得乐个不停:“你可别小瞧自家儿子。说不定,将来他比你强得多。”
    陈舍人也笑了起来:“托皇上吉言,臣就等着他功成名就的那一日了。”
    一旁的陆真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羡慕不已。在众人看来,她已是大梁最幸运的女子。一步登天平步青云。
    其实,她比陈舍人还差得远哪!
    好强的陆真,在心里默默许下宏愿。将来,她一定要赶上陈舍人,甚至争取超越陈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