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大国院士 > 大国院士
错误举报

第957章 实验数据分析完成!

    第957章 实验数据分析完成!
    大质量高能量的暗物质粒子究竟是如何从原始宇宙保留到今天的,这不仅仅对徐川来说是个谜题,对于整个理论物理学界来说也是个谜题。
    不过问题虽然存在,但对于目前的研究来说并不影响。
    虚空场·暗物质理论在35tev到125tev能级的对撞实验中得到了高度的验证,宇宙中的确存在着不同质量不同能级的暗物质粒子。
    这些粒子在寻常的观测与对撞实验中近乎不可察觉,但在超过17tev能级的对撞实验中,却能够观测到一丝踪迹。
    且在不同高能级的对撞实验中,不同种类的暗物质粒子衍生折射出来的对撞数据是不同的。
    这些东西都从侧面验证了徐川提出来的理论,暗物质粒子不仅仅存在于宇宙,且它们的种类丰富多样,可能比人们所推测的更多。
    不同的暗物质粒子构成了不同形态的暗物质,对宇宙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35tev、50tev、75tev、100tev
    一次次不同能级的对撞实验数据快速的完成了分析,一张张的达里兹图不断的送进crhpc机构理事长的办公室里面。
    作为惰性中微子与大质量暗物质粒子对撞探测实验的总负责人,徐川又回到了最为忙碌的状态。
    尽管如今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工作已经不需要他亲自参与,庞大无比的实验数据也决定了他不可能亲自对每一个分段的数据都进行仔细的筛选分析。
    但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也作为一名学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必须要站在最关键的位置上对整体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
    当然,除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工作进行整体的严格控制与检测外,徐川在做的还有另一件事。
    即探索大质量高能量的暗物质粒子究竟是如何从原始宇宙保留到今天的这一谜题。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如果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找到大质量高能量的暗物质粒子是如何从原始宇宙保留到今天的,或许很多当今物理学界未解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比如类似于银河系一类蕴含了数千亿颗恒星的星系,之所以能够存在于宇宙中,与暗物质有着莫大的关系。
    其星系内部核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是维持星系不散的关键之一。
    但银河系的核心黑洞人马座a这颗超大质量的黑洞很显然无法通过寻常的中小型黑洞一般,由恒星完成超新星爆发后坍缩形成。
    正常情况下,恒星的质量是有极限的。
    这个上限主要是由于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和引力作用之间的平衡决定的,差不多在300倍太阳质量左右。
    当恒星的质量超过这个极限时,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不足以抵抗自身的引力,导致恒星塌缩,最终可能形成黑洞。
    而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的质量达到了惊人的450万倍太阳质量左右。
    如此庞大质量的河系中心黑洞,很显然不可能是通过恒星超新星爆发或坍缩构成的。
    或许也有人会认为,在河系的中心星际尘埃或恒星等物质非常充沛,人马座a可能是通过快速的吞噬这些物质,或者是与其他黑洞不断的合并后才拥有如此庞大的质量的。
    不可否认,这的确是有可能的。
    但黑洞间的吞并不足以完全解释这个问题,因为银河中心的造星运动至今都相当的剧烈。
    如果是黑洞之间的合并或者大规模的吞噬了河系中心的星级尘埃与恒星才形成的黑洞,那么银河系中心的物质应该已经非常匮乏了才对。
    但天文学界观测到的事实很显然和这一推论不相符合。
    而如果是从暗物质的角度来考虑,那么超大质量的黑洞形成与河系中心繁华的造星运动都可以完美的得到解释。
    因为它消耗的并不是常规的可见物质,而是积累在如银河系般河系中心的大质量暗物质团块。
    对于如何完美的解释这些理论,并且对其做出符合逻辑的数学计算,是徐川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七月初,刚过完小暑,金陵正式进入每年夏季最炎热天气的时候,crhpc机构理事长的办公室中,一份最新的对撞实验验收报告送到了徐川的手中。
    “教授,这是整理出来的完整分析报告。”
    办公室中,助理敲了敲门走了进来,将手中的报告文件轻轻的递了过来,接着道:“另外具体的电子版本已经通过邮件发送到您的邮箱里面了。”
    徐川点了点头,顺手接过文件后问了一句:“南大联合魔都交通大学提交的125tev能级对撞实验的分析报告,验收报告会安排好了吗?”
    助理快速的点了点头,道:“已经安排好了,就在今天下午两点整。”
    徐川:“行,我知道了,下午两点记得过来提醒我一声。”
    说完,他将注意力收回,重新落到了桌上铺开的稿纸上,翻开了助理的送过来的验收报告。
    从六月中旬到七月初,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左右。
    在各大高校和物理研究机构的协助下,针对惰性中微子与大质量暗物质的对撞实验分析数据进展的速度相当的快。
    毕竟这可是目前理论物理学界最有可能是暗物质粒子之一的基本粒子的探测实验。
    哪怕是自己无法在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仅仅是打螺丝的一份子,也有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试图在这份史诗级的历史丰碑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名字。
    而125tev能级的分析报告这已经并不是第一次有高校或研究机构向他提交了。
    早在三天前,米国那边的哈佛大学联合枫叶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向理事会抢先提交了分析报告。但他们最终完成的达里兹图在昨天内场的验收报告会上被来自其他高校的学者点出了数据问题,最终被打回去重新修改了。
    抓住了这一间隙,同样在进行125tev能级对撞实验数据分析的南大和魔都交通大学联合提交了验收报告申请,这才有了今天的第二场验收报告。
    对于惰性中微子与暗物质的探测来说,125tev能级下的对撞实验已经是最后一个还未完成内场验收报告的数据了。
    如果南大和魔都交通大学这次提交的验收报告顺利通过内场验收,那么徐川将正式对外召开新一轮的报告会,向整个物理学界提交惰性中微子与暗物质粒子的探测报告结果。
    如果失败的话,那么125tev能级的对撞实验分析报告将重新轮回到crhpc机构进行内部竞争。
    以目前各大高校和物理学机构对于这项关键成果的虎视眈眈来说,恐怕被驳回去后,南大和魔都交通大学就再没有机会重新提交验收申请报告了。
    虽然说这两者提交的验收报告他已经看过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在这前沿理论上的分析判断,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
    而且相对比给南大和魔都大学的验收分析报告做详细的检查,他自己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125tev能级的验收报告会在中宫报告厅举办。
    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
    涉及到惰性中微子与暗物质粒子对撞实验的最后一个关键结果,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整个crhpc机构的研究员都来了。
    当然,坐在这里的不仅仅是crhpc机构的内部研究员,也有不远万里赶来这里的其他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甚至是从cern机构那边赶过来的学者。
    这是惰性中微子与暗物质粒子探测对撞实验的最后一场高能级验收报告会,如果它能够顺利完成,那么将意味着人类正式寻找到那过去不可看见的暗物质粒子,了解到它们的特征。
    事实上,早在三天前,由哈佛大学联合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的验收报告会参与的学者人数更多,只不过遗憾的是他们没能够摘下桂冠上的这颗珍珠而已。
    报告会还有十分钟就要开始了,所有人都已经落座,在会议厅内交头接耳的讨论着。
    暗物质粒子的勘探路上走到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去怀疑crhpc能否找到暗物质粒子了。
    大家所等待的,只不过是最后的几场报告会而已。
    看着议论纷纷的会场,坐在席间的威腾张望了一下会场,脸上带着些许疑惑的开口道。
    “他人呢?”
    坐在威腾的身边,弗兰克·维尔泽克教授扭头看了过来,好奇的问道:“谁?”
    威腾指了指座位前排的座位,在那放着铭牌的几个理事会验收代表的位置上,很明显空缺了一个。
    而那空缺的,正是crhpc机构的理事长,也是这次惰性中微子与暗物质对撞探测实验的总负责人,徐川。
    125tev能级的验收报告马上就要开始了,但到现在他那个学生都还没有出现,这不由得让威腾有些疑惑。
    “可能有些急事?”
    维尔泽克想了想后开口道:“再等等吧,他应该不会错过这场验收报告会的,毕竟之前的验收报告会每一场他都参加了,这是最关键的一场了。”
    威腾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在魔都交通大学那边做125tev能级对撞实验验收报告的赵湖教授都已经站到了台上时,徐川才匆匆的推开会议厅的大门走了进来。
    和身旁的其他验收小组的成员打了个招呼后,徐川放下了手中带来的文件,目光落在了台上的报告人身上,轻轻的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可以开始了。
    报告台上,看到徐川终于赶过来的赵湖教授也算是松了口气,正式开始了对125tev能级对撞实验的分析报告。
    早已经准备好了的ppt伴随着汇报的声音一页一页的翻开,对125tev能级对撞实验的数据分析工作再度映入了台下所有听众的眼中。
    和此前提交过同样验收报告会的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类似,在对庞大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时,采用了通过实验数据重建衰变过程的方法,只不过在一些具体的数据以及计算使用的数学工具略有些不同而已。
    这种手段技术是对目前暗物质粒子探测的通用方法。
    因为理论上来说暗物质粒子不具备强相互作用力和电磁相互作用力,仅仅只有微弱无比的弱相互作用力和引力,这使得在对撞实验中很难直接观测到。
    而探测器只能记录其所有对撞衰变产物,即记录它在对撞后产生的衰变特征。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实验数据重建衰变过程,如果符合惰性中微子与暗物质粒子的某种衰变道,则归类为可能被生成事件。
    对于理论物理学界来说,这是最笨的办法,但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在没有制造出能够直接勘探到暗物质粒子的探测装备和技术前,他们只有通过这种侧面的手段,才能了解一些暗物质粒子的特征。
    ppt一页一页的放映着,简洁明了的报告风格和清晰的思路,让台下的学者纷纷点头赞扬。
    会场内,看着台上一开始还有些紧张局促,现在愈发沉稳的报告人,威腾轻声开口道:“看样子这最后一个能级的对撞实验的数据分析工作要有结果了。”
    一旁,维尔泽克教授嘴角带着笑意,点点头附和道:“剩下的,就看徐川什么时候完成最终的整理了。”
    125tev能级的对撞实验数据如果能够顺利的通过这场验收报告会,那么这一次惰性中微子与大质量暗物质粒子的对撞探测实验所有的能级数据就全都完成了分析。
    暗物质粒子的存在,已经是确定了的事情,只等待坐在前排验收团队里面的那个人正式对外宣布,物理学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威腾笑了笑,目光落在了正坐在前排的那个学生身上,笑着开口道。
    “我相信他不会让我们等太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