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接触
第339章 接触
“能否告知第五探索舰队情况?他们是否找到了稳定落脚点,现在状况如何?”
一阵商议后,一道信息再次从护航舰中发出,试图旁敲侧击的得到一些新的情报-实在是此前的事情太过诡异,让任何的一丝不合理之处,都会被无限放大。
“对方目前状况一切良好,并且已找到适宜生存的宜居星球,位于天苑四系统,也就是你方坐标中的**星群****星系统之中.”
对方倒是回答的很快,除去无线电信号跨越恒星系统所需的片刻时间,几乎是立即回答,而这一些信息,则也迅速被再次进行分析。
“确实与第五舰队最后传来的坐标接近,数据库中显示为橙色矮星,出现条件合适宜居星球概率不低,真实性应该没有问题。”
“但依然无法证明对方与那些被操控者无关,原计划暂时不变,由临时改造的小型无人穿梭机与对方探测器接触,后方战舰随时保持待命。”
在等待探测器飞到目标地点的同时,林易的动作也没有停下-在这座恒星系统之中,也有一条较边缘位置的小行星带,正处在侦查星虿所在的轨道附近。
侦查星虿体内并没有太多的营养物质储备,但能量还是管够的,并且实在不行也有一些暂时发挥不上用处的组织可以溶解,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
而这些探测器则没有经过改进,都是光学红外双波段隐身外加电火箭引擎驱动的隐身版,只是内部去掉了原本的一系列复杂结构,只留下了基础的观测复眼,被动接受光学与红外信号。
所有的空间全部被用来储存营养物质,以供应其外壳下的一层太空版菌毯组织迅速增殖,形成一系列可以自给自足的结构组织。
附近,已经有合适的小行星被选定为目标,此时,探测器组织随着弹射系统的启动,悄无声息的从侦查星虿身侧弹出,并向着小行星飞掠而去。
配套的电火箭引擎喷射出微不可查的离子射流,在远处的观测系统中,完美的融入宇宙背景辐射,无法显现出任何光信号与红外热辐射信号。
而前方,那个自身一直在发出位置信号,准备与对方建立交流的那枚改进型探测器也与对方越来越接近,很快就会被对方所接收。
对方的战舰上,已经脱离出一个较小的结构,其并没有经过什么特殊处理的外壳在恒星的光照下分外显眼,而从外形推断,是埃兹基战舰搭载的小型穿梭机无疑。
由于大小限制,这种小型穿梭机无法携带太多推进工质,也并没有安装任何形式的反应堆,而是仅仅由太阳能电池组驱动电火箭引擎进行有限的短距离航行。
大部分情况下,它们的主要作用都是在战舰之间运输人员物质,有些有特殊需求的具有有限的大气层内往返能力,但也一般是简单的加装降落伞,将一部分载舱转化为传统化学推进器,并没有好出多少。
这一枚似乎是较大的型号,一般在埃兹基运输舰上搭载,如果和第五探索舰队搭载的型号没有区别的话,内部空间到确实足够装下这枚探测器。这些探测器的大小与袋角石三型相仿,只是因为用途不同,不需要安装一系列复杂的结构,电火箭引擎的工质需求也远小于传统化学推进器,内部空间相对来说不小,能容纳足够的物质。
而此时,内部的类成虫盘结构已经在大量营养物质之中初步成型,只等与对方真正接触后蛹化为一系列的信号传输结构,转播来自远在天苑四迪克拉星的第五探索舰队成员的信号。
那艘小型穿梭机已经到达了位置,此时,机腹位置,一对似乎额外安装的舱门结构缓缓打开,随即,一条巨大的折叠机械臂从中伸出,末端附着向探测器结构的表面。
整套结构似乎与后世航天飞机释放卫星的结构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用途更广,运载量也更大,不止能释放,也能捕获一些相对较小的结构,如现在的探测器。
随后,两片舱门再次合拢,内壁上,几道灯光随之亮起,照亮其内部,而透过探测器表面的观测复眼,内部的结构清晰呈现在林易眼前。
内部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埃兹基人个体,以对方现在的情况,小心谨慎一些倒也正常,但林易还是有些失望,毕竟直接寄生变得不再可行。
事实上就算有人,这对与几乎占据整個主体部分下方的巨大舱门也让气密隔舱类似的设计不再现实,内部肯定没有包含气体的生命循环系统,自然也就很难侵入。
不过此时这都不是重点。内部,一系列似乎是通过简单的改造连接其上的机械臂已经从上方各处凑来,将整个探测器结构团团包围。
有些机械臂的末端安装着类似摄像头的结构,不必说,必然是包括不止一个波段的观测与扫描,想要将探测器结构的里里外外看个清清楚楚。
不过,相对后世人类以及现在的埃兹基文明这样的机械科技路线文明,巢群的生物科技实在特立独行,对方大抵看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随后,则是更加奇怪,但依然能看出光学观测结构特征的结构开始在探测器表面的细微处查看起来,也不知道到底想要搞些什么,或许是某种放大或显微结构,方便进行更微观程度的精细观察。
在一番折腾后,这些机械臂也纷纷向后缩去,仅留下几条更加奇怪的机械臂缓缓伸出,接近了探测器结构的头部外骨骼,似乎又准备做些什么。
复眼的视野中,一根末端似乎有些类似.锤子?的结构,缓缓凑近了探测器的外壳,随即,机械臂末端微微向上抬起,似乎是缓缓开始了蓄力
林易猛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某个同样发生在被暂时捕获的某种探测器结构上的经典一幕,难道要在这里再次复刻?
(本章完)
“能否告知第五探索舰队情况?他们是否找到了稳定落脚点,现在状况如何?”
一阵商议后,一道信息再次从护航舰中发出,试图旁敲侧击的得到一些新的情报-实在是此前的事情太过诡异,让任何的一丝不合理之处,都会被无限放大。
“对方目前状况一切良好,并且已找到适宜生存的宜居星球,位于天苑四系统,也就是你方坐标中的**星群****星系统之中.”
对方倒是回答的很快,除去无线电信号跨越恒星系统所需的片刻时间,几乎是立即回答,而这一些信息,则也迅速被再次进行分析。
“确实与第五舰队最后传来的坐标接近,数据库中显示为橙色矮星,出现条件合适宜居星球概率不低,真实性应该没有问题。”
“但依然无法证明对方与那些被操控者无关,原计划暂时不变,由临时改造的小型无人穿梭机与对方探测器接触,后方战舰随时保持待命。”
在等待探测器飞到目标地点的同时,林易的动作也没有停下-在这座恒星系统之中,也有一条较边缘位置的小行星带,正处在侦查星虿所在的轨道附近。
侦查星虿体内并没有太多的营养物质储备,但能量还是管够的,并且实在不行也有一些暂时发挥不上用处的组织可以溶解,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
而这些探测器则没有经过改进,都是光学红外双波段隐身外加电火箭引擎驱动的隐身版,只是内部去掉了原本的一系列复杂结构,只留下了基础的观测复眼,被动接受光学与红外信号。
所有的空间全部被用来储存营养物质,以供应其外壳下的一层太空版菌毯组织迅速增殖,形成一系列可以自给自足的结构组织。
附近,已经有合适的小行星被选定为目标,此时,探测器组织随着弹射系统的启动,悄无声息的从侦查星虿身侧弹出,并向着小行星飞掠而去。
配套的电火箭引擎喷射出微不可查的离子射流,在远处的观测系统中,完美的融入宇宙背景辐射,无法显现出任何光信号与红外热辐射信号。
而前方,那个自身一直在发出位置信号,准备与对方建立交流的那枚改进型探测器也与对方越来越接近,很快就会被对方所接收。
对方的战舰上,已经脱离出一个较小的结构,其并没有经过什么特殊处理的外壳在恒星的光照下分外显眼,而从外形推断,是埃兹基战舰搭载的小型穿梭机无疑。
由于大小限制,这种小型穿梭机无法携带太多推进工质,也并没有安装任何形式的反应堆,而是仅仅由太阳能电池组驱动电火箭引擎进行有限的短距离航行。
大部分情况下,它们的主要作用都是在战舰之间运输人员物质,有些有特殊需求的具有有限的大气层内往返能力,但也一般是简单的加装降落伞,将一部分载舱转化为传统化学推进器,并没有好出多少。
这一枚似乎是较大的型号,一般在埃兹基运输舰上搭载,如果和第五探索舰队搭载的型号没有区别的话,内部空间到确实足够装下这枚探测器。这些探测器的大小与袋角石三型相仿,只是因为用途不同,不需要安装一系列复杂的结构,电火箭引擎的工质需求也远小于传统化学推进器,内部空间相对来说不小,能容纳足够的物质。
而此时,内部的类成虫盘结构已经在大量营养物质之中初步成型,只等与对方真正接触后蛹化为一系列的信号传输结构,转播来自远在天苑四迪克拉星的第五探索舰队成员的信号。
那艘小型穿梭机已经到达了位置,此时,机腹位置,一对似乎额外安装的舱门结构缓缓打开,随即,一条巨大的折叠机械臂从中伸出,末端附着向探测器结构的表面。
整套结构似乎与后世航天飞机释放卫星的结构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用途更广,运载量也更大,不止能释放,也能捕获一些相对较小的结构,如现在的探测器。
随后,两片舱门再次合拢,内壁上,几道灯光随之亮起,照亮其内部,而透过探测器表面的观测复眼,内部的结构清晰呈现在林易眼前。
内部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埃兹基人个体,以对方现在的情况,小心谨慎一些倒也正常,但林易还是有些失望,毕竟直接寄生变得不再可行。
事实上就算有人,这对与几乎占据整個主体部分下方的巨大舱门也让气密隔舱类似的设计不再现实,内部肯定没有包含气体的生命循环系统,自然也就很难侵入。
不过此时这都不是重点。内部,一系列似乎是通过简单的改造连接其上的机械臂已经从上方各处凑来,将整个探测器结构团团包围。
有些机械臂的末端安装着类似摄像头的结构,不必说,必然是包括不止一个波段的观测与扫描,想要将探测器结构的里里外外看个清清楚楚。
不过,相对后世人类以及现在的埃兹基文明这样的机械科技路线文明,巢群的生物科技实在特立独行,对方大抵看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随后,则是更加奇怪,但依然能看出光学观测结构特征的结构开始在探测器表面的细微处查看起来,也不知道到底想要搞些什么,或许是某种放大或显微结构,方便进行更微观程度的精细观察。
在一番折腾后,这些机械臂也纷纷向后缩去,仅留下几条更加奇怪的机械臂缓缓伸出,接近了探测器结构的头部外骨骼,似乎又准备做些什么。
复眼的视野中,一根末端似乎有些类似.锤子?的结构,缓缓凑近了探测器的外壳,随即,机械臂末端微微向上抬起,似乎是缓缓开始了蓄力
林易猛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某个同样发生在被暂时捕获的某种探测器结构上的经典一幕,难道要在这里再次复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