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节
终于,他来到府衙。
吴同知领着一众官员,早在门口等候多时。
他们齐齐作揖:“祝知府大人生辰吉乐,顺遂无虞,皆得所愿。”【2】
百姓齐声高唱:“山色既无尽,公寿亦如山!”
风吹来,花海翻卷,携着唱声飞上九天云霄。
第128章
韩榆面前摆放着成平县董县令的请罪文书。
文书中,董县令痛心疾首地表示没能早日发现李大夫所作所为,以致于上百名无辜百姓遇害。
这让他羞愧难当,自愿将半数身家交于受害者及其家人,以表歉意。
韩榆看了董县令口中的半数身家——一百两,顿时就笑了。
姓董的任成平县县令一职多年,连吃带拿贪心得很,不知得了多少好处。
一百两,他这些天为住在养生堂的那些人购置药材就花了不知多少个一百两。
不过既然他主动提出,韩榆也不跟他客气。
索性大笔一挥,将成平县那批试药人的花销明细整理出来,塞进文书中,和一百两银票一起,原封不动地打了回去。
一百两打发乞丐呢,至少得一千两。
微笑.jpg
韩榆提笔蘸墨,余光瞥见一束兰花,花朵娇艳,叶片修剪得异常整齐。
这是在府衙门口,张同知家小孙子送给他的。
小家伙走路还不稳,抱着一捧花,跌跌撞撞走到他面前,奶声奶气地说:“给府府大人~”
韩榆蹲下来,接过他的花,还没道谢,就被小家伙吧唧一口。
“府府大人,生辰好!”
莫非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喜欢说叠词?
邈邈观观锦锦是这样,徽州府那个啵唧他一口的小男孩也是,今儿这个还是。
韩榆不由好笑,把毛笔架在笔山上,伸手戳了那兰花一下。
戳
歪了,摆摆正。
再戳,又歪了。
摆摆正,继续戳。
一下接一下,乐此不疲。
吴同知进来,恰好看到这一幕,急忙捂住嘴,才没失态地笑出声来。
这样的知府大人很有童趣呢。
为了知府大人的面子着想,吴同知抬手敲门:“大人。”
韩榆一下子缩回手,正襟危坐:“什么事?”
面色淡然,仿佛刚才戳花的那个不是他本人。
吴同知忍笑,拿着册子进来:“大人,这上面记录了被拐的那些孩子的姓名年龄和祖籍,家在云远府的都被接回去了,剩下的都是家在外地,几经辗转到这里来的。”
韩榆原本右手搭在左手腕上,闻言接过册子,尚未翻看便问:“还剩多少?”
“外地拐来的共计一千九百八十四人,截止目前已有二百三十六人被领回去了,剩下的都在养生堂。”
韩榆蹙眉:“不是都通知过了?怎么会剩下这么多人?”
莫非是他们家离这里太远,还没得到消息?
吴同知欲语还休,最终选择了较为隐晦的说法:“这些人中大多为女子。”
韩榆翻册子的动作一顿。
他又想到那天在密室,那个姑娘所说的话,以及释然和故作坚强的眼神。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吧?”
上次还是多个寨子被清剿,匪寇抢来的女子不被家人接纳,无处可去,这才留在了养生堂。
这次人更多,足足有一千多人。
吴同知无声叹息,点头称是:“下官过来,正是
想问大人该如何安置她们。”
都是年岁正好的姑娘家,如何能看着她们无家可归?
韩榆不假思索道:“养生堂。”
“可是几处养生堂都住满了,怕是后续无法再收容更多的人了。”
原先一家养生堂是完全够用的,奈何被拐来的人太多,房间太少住不下,知府大人又在别处开设了几家养生堂。
现如今,六家养生堂几乎满员,吴同知特来问询韩榆的打算。
“红杏楼不是被查抄了......”韩榆话说一半,又摇头,“不行,那地方鱼龙混杂,附近还有青楼楚馆,不适合孩童和女子居住。”
吴同知深以为然:“大人所言极是,不若另择一处,正式建一所养生堂?”
将所有人集中在一起,易于统筹管理,官府也方便拨款。
“好主意,正好前阵子从红杏楼拉了十几万两赃银回来,账上宽裕得很。”韩榆抚掌,“这件事便交给吴大人您去办了。”
吴同知苦笑,他这是又往自个儿的身上揽了件差事?
“是,下官领命。”
韩榆勾唇:“无需抠抠搜搜,若无意外,这养生堂会延续很多年。”
送走一代人,又会迎来新的一代。
多年如一日地傲然屹立,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
吴同知想象了一下,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好,下官定会尽心而为。”
“还有事吗?”韩榆放下册子问。
吴同知眼神飘向书桌上的兰花,笑着说:“其实今日为大人您
庆贺生辰,是百姓们最先提出来的。”
“正月上旬,大人您还在忙着追捕犯人,下官在回家的路上被几个百姓拦下。”
“他们说知府大人自从来云远府,便一直劳心劳力,大家感激不尽,想送些寻常吃食您都不肯收,思来想去,决定联合府城所有的百姓为您庆贺生辰。”
韩榆眉梢微挑,目光移向兰花。
“下官以为这是个好主意,便擅自将大人的生辰告诉了他们。”
接下来几天,府城百姓团结一致,在知府大人眼皮子底下挂红绸,插兰花。
韩榆问及,还美其名曰这是云远府当地的风俗,只为在元宵节这天讨个吉利。
知府大人英明一世,偏偏这次被大家给糊弄过去了。
直到今日,府城上下,从官员到百姓,天没亮就开始忙活了。
采摘还挂着露水的兰花,将花瓣装满竹篮,等待知府大人出门。
在知府大人露面那一刻,孩子们跳着笑着,撒上生辰这天的第一捧花。
从韩宅到府衙,遍地都是百姓诚挚的祝愿。
吴同知回忆完,眼角的笑纹舒展开来:“大家都很想知道,大人可喜欢今日他们为您准备的惊喜?”
“喜欢。”韩榆十指交叉收紧,毫不犹豫地道,“这是本官收到最好的礼物。”
他为云远府做这一切,尽管有相当功利的心思,是奔着功绩去的,但也不会拒绝当地百姓捧给他的一腔真心。
更遑论,他是真的震撼到了。
撒了一路
的花瓣,整齐划一的祝福话语,不知要采摘多少兰花,更不知他们练习多久才能说得那样整齐洪亮。
总之,很喜欢。
会铭记一辈子的那种。
“下官会将您的意思转达给百姓的。”吴同知接过韩榆已批复好的公文,“大人您忙,下官先回去了。”
韩榆默许了吴同知的行为,在他走后,又伸手戳了那兰花两下。
力道很轻,带着些许的珍视意味。
半晌,韩榆喉咙里溢出短促的低笑,自言自语道:“你们为我用心,日后我得更加用心才是。”
他从不屈居人下,方方面面都不愿逊人一筹。
韩榆收回手,继续伏案处理公务。
正午时分,韩二送来午饭,又匆匆离去。
这些天,韩字部在府城四处奔走,巡察明里暗里的一切人和事,以防变故突发,打得人措手不及。
只是目前为止,云远府一片风平浪静,连那些个地痞流氓都不怎么闹事了,治安比越京都要好上几分。
这不仅没让韩榆松了口气,反而越发警惕起来。
比起无事发生,韩榆更相信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张天生前的痕迹太过干净,干净到让人觉得诡异的程度。
韩榆让人把他的几个住处翻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任何的私人物品,往来信件之类的东西。
吴同知领着一众官员,早在门口等候多时。
他们齐齐作揖:“祝知府大人生辰吉乐,顺遂无虞,皆得所愿。”【2】
百姓齐声高唱:“山色既无尽,公寿亦如山!”
风吹来,花海翻卷,携着唱声飞上九天云霄。
第128章
韩榆面前摆放着成平县董县令的请罪文书。
文书中,董县令痛心疾首地表示没能早日发现李大夫所作所为,以致于上百名无辜百姓遇害。
这让他羞愧难当,自愿将半数身家交于受害者及其家人,以表歉意。
韩榆看了董县令口中的半数身家——一百两,顿时就笑了。
姓董的任成平县县令一职多年,连吃带拿贪心得很,不知得了多少好处。
一百两,他这些天为住在养生堂的那些人购置药材就花了不知多少个一百两。
不过既然他主动提出,韩榆也不跟他客气。
索性大笔一挥,将成平县那批试药人的花销明细整理出来,塞进文书中,和一百两银票一起,原封不动地打了回去。
一百两打发乞丐呢,至少得一千两。
微笑.jpg
韩榆提笔蘸墨,余光瞥见一束兰花,花朵娇艳,叶片修剪得异常整齐。
这是在府衙门口,张同知家小孙子送给他的。
小家伙走路还不稳,抱着一捧花,跌跌撞撞走到他面前,奶声奶气地说:“给府府大人~”
韩榆蹲下来,接过他的花,还没道谢,就被小家伙吧唧一口。
“府府大人,生辰好!”
莫非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喜欢说叠词?
邈邈观观锦锦是这样,徽州府那个啵唧他一口的小男孩也是,今儿这个还是。
韩榆不由好笑,把毛笔架在笔山上,伸手戳了那兰花一下。
戳
歪了,摆摆正。
再戳,又歪了。
摆摆正,继续戳。
一下接一下,乐此不疲。
吴同知进来,恰好看到这一幕,急忙捂住嘴,才没失态地笑出声来。
这样的知府大人很有童趣呢。
为了知府大人的面子着想,吴同知抬手敲门:“大人。”
韩榆一下子缩回手,正襟危坐:“什么事?”
面色淡然,仿佛刚才戳花的那个不是他本人。
吴同知忍笑,拿着册子进来:“大人,这上面记录了被拐的那些孩子的姓名年龄和祖籍,家在云远府的都被接回去了,剩下的都是家在外地,几经辗转到这里来的。”
韩榆原本右手搭在左手腕上,闻言接过册子,尚未翻看便问:“还剩多少?”
“外地拐来的共计一千九百八十四人,截止目前已有二百三十六人被领回去了,剩下的都在养生堂。”
韩榆蹙眉:“不是都通知过了?怎么会剩下这么多人?”
莫非是他们家离这里太远,还没得到消息?
吴同知欲语还休,最终选择了较为隐晦的说法:“这些人中大多为女子。”
韩榆翻册子的动作一顿。
他又想到那天在密室,那个姑娘所说的话,以及释然和故作坚强的眼神。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吧?”
上次还是多个寨子被清剿,匪寇抢来的女子不被家人接纳,无处可去,这才留在了养生堂。
这次人更多,足足有一千多人。
吴同知无声叹息,点头称是:“下官过来,正是
想问大人该如何安置她们。”
都是年岁正好的姑娘家,如何能看着她们无家可归?
韩榆不假思索道:“养生堂。”
“可是几处养生堂都住满了,怕是后续无法再收容更多的人了。”
原先一家养生堂是完全够用的,奈何被拐来的人太多,房间太少住不下,知府大人又在别处开设了几家养生堂。
现如今,六家养生堂几乎满员,吴同知特来问询韩榆的打算。
“红杏楼不是被查抄了......”韩榆话说一半,又摇头,“不行,那地方鱼龙混杂,附近还有青楼楚馆,不适合孩童和女子居住。”
吴同知深以为然:“大人所言极是,不若另择一处,正式建一所养生堂?”
将所有人集中在一起,易于统筹管理,官府也方便拨款。
“好主意,正好前阵子从红杏楼拉了十几万两赃银回来,账上宽裕得很。”韩榆抚掌,“这件事便交给吴大人您去办了。”
吴同知苦笑,他这是又往自个儿的身上揽了件差事?
“是,下官领命。”
韩榆勾唇:“无需抠抠搜搜,若无意外,这养生堂会延续很多年。”
送走一代人,又会迎来新的一代。
多年如一日地傲然屹立,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
吴同知想象了一下,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好,下官定会尽心而为。”
“还有事吗?”韩榆放下册子问。
吴同知眼神飘向书桌上的兰花,笑着说:“其实今日为大人您
庆贺生辰,是百姓们最先提出来的。”
“正月上旬,大人您还在忙着追捕犯人,下官在回家的路上被几个百姓拦下。”
“他们说知府大人自从来云远府,便一直劳心劳力,大家感激不尽,想送些寻常吃食您都不肯收,思来想去,决定联合府城所有的百姓为您庆贺生辰。”
韩榆眉梢微挑,目光移向兰花。
“下官以为这是个好主意,便擅自将大人的生辰告诉了他们。”
接下来几天,府城百姓团结一致,在知府大人眼皮子底下挂红绸,插兰花。
韩榆问及,还美其名曰这是云远府当地的风俗,只为在元宵节这天讨个吉利。
知府大人英明一世,偏偏这次被大家给糊弄过去了。
直到今日,府城上下,从官员到百姓,天没亮就开始忙活了。
采摘还挂着露水的兰花,将花瓣装满竹篮,等待知府大人出门。
在知府大人露面那一刻,孩子们跳着笑着,撒上生辰这天的第一捧花。
从韩宅到府衙,遍地都是百姓诚挚的祝愿。
吴同知回忆完,眼角的笑纹舒展开来:“大家都很想知道,大人可喜欢今日他们为您准备的惊喜?”
“喜欢。”韩榆十指交叉收紧,毫不犹豫地道,“这是本官收到最好的礼物。”
他为云远府做这一切,尽管有相当功利的心思,是奔着功绩去的,但也不会拒绝当地百姓捧给他的一腔真心。
更遑论,他是真的震撼到了。
撒了一路
的花瓣,整齐划一的祝福话语,不知要采摘多少兰花,更不知他们练习多久才能说得那样整齐洪亮。
总之,很喜欢。
会铭记一辈子的那种。
“下官会将您的意思转达给百姓的。”吴同知接过韩榆已批复好的公文,“大人您忙,下官先回去了。”
韩榆默许了吴同知的行为,在他走后,又伸手戳了那兰花两下。
力道很轻,带着些许的珍视意味。
半晌,韩榆喉咙里溢出短促的低笑,自言自语道:“你们为我用心,日后我得更加用心才是。”
他从不屈居人下,方方面面都不愿逊人一筹。
韩榆收回手,继续伏案处理公务。
正午时分,韩二送来午饭,又匆匆离去。
这些天,韩字部在府城四处奔走,巡察明里暗里的一切人和事,以防变故突发,打得人措手不及。
只是目前为止,云远府一片风平浪静,连那些个地痞流氓都不怎么闹事了,治安比越京都要好上几分。
这不仅没让韩榆松了口气,反而越发警惕起来。
比起无事发生,韩榆更相信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张天生前的痕迹太过干净,干净到让人觉得诡异的程度。
韩榆让人把他的几个住处翻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任何的私人物品,往来信件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