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麴义的野望
公孙瓒大意之下,下令左右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左翼负责率领五千骑兵的是严纲,右翼则是单经率领,单经接到公孙瓒命令出征迎敌,不过看着麴义不过八百人就在阵前,反而是步军五万人在后面,他就感觉到不对劲,因此故意慢严纲一步,想要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如果严纲真的有个万一,他也好及时支援,或者抽身而出去保护公孙将军。
在单经心里面的想法就是,打仗可以输,公孙将军一定要安然无恙。
不过那也只是他的一种战场直觉而已,有一万骑兵为为主力,貌似在宽广地带也应该没什么可以阻挡得了骑兵冲锋。
不过左翼的严纲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直接领兵往麴义那八百士兵冲过去,严纲现在神情异常兴奋,甚至他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大脑都在颤抖,只要一想到用他的、刀看到这些懦弱、不堪一击的冀州兵身上,那种种害怕、恐惧、甚至绝望的表情,他的整个灵魂都好像飘起来了一样,以至于他绕过单经跑开,只听着单经隔着数十步距离在对着他大声喊些什么才,他一点都没有注意到。
其实单经只是想要告诉严纲,“你跑得太快了。”
界桥这里作战,要说现在麴义不紧张那是假的,当初他投身韩馥,为的就是能够出人头地,每日里与他选的这批士兵同甘共苦,一起训练,一起回营,当公孙瓒主动挑衅冀州的时候,他以为他成名的机会到了,主动向韩馥请战,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韩馥是准了他参战,可是韩馥不过是认为他日夜训练的部队当作普通步兵看待而已,大战一起的时候,甚至韩馥手下顺便一个厉害的部将都要比他兵还多,韩馥自然是毫无所料的败了。
韩馥与公孙瓒大战失败以后,更是对公孙瓒畏惧不已,麴义心中失望至极,他的主公才不要是这样的怂包。
恰逢袁绍派人过来劝韩馥让冀州,麴义心思现在不在韩馥身上,仔细计量,发现袁绍才是他想要的那个明公,当天晚上就去与袁绍留在冀州的使者高干、荀堪见面,商量投靠之事,袁绍现在正是缺人,高干、荀堪两人也希望能有人作内应,以应对变局,好帮助袁绍拿下冀州,立下从龙之功,三人当即一拍即和。
后来袁绍安然得冀州,随便封了麴义一个官,就几乎把他给忘在脑后了。
之后过了几个月,到了初平二年冬季的时候,袁术那时候势力很大,任命纪灵为豫州刺史,屯兵在阳城,一次纪灵出兵攻打董卓的时候,袁绍借此机会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
袁术派遣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协助纪灵回救阳城,公孙越却不小心在作战的时候被流矢射中身亡。
那时候,公孙瓒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听闻这个消息,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说道:“我弟弟的死是袁绍惹出来的!”
公孙越是他唯一一个一直以来就相处得非常好的弟弟,小时候浮现出照顾,成年之后更是与他一同从军,两人之间可以说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一气之下再也顾不得青州的黄巾军,率兵攻打袁绍,当时袁绍新得冀州,民心未附,公孙瓒仓促发兵,而且所率的骑兵又极多,常常作战效率极快,攻势凌厉,一时间威震河北,许多冀州郡县纷纷望风而降,袁绍吓得害怕,拔擢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勃海太守,实际上却暗中调度兵力,以期拖延时间好和公孙瓒决战。
对于这一次界桥之战,袁绍其实事先是十分犹豫的,尽管他调查到他自己的兵力比起公孙瓒要多上一万人,不过他可是知道公孙瓒还有一万骑兵,在平原上决战,一万骑兵对步兵能产生多大的能量,袁绍不想自知,他甚至想过,干脆派兵就这这样守住界桥就好,至于反攻,现在的他根本没有那个勇气。
不过也正是开战前几天双方还没有约定决战时间的时候,在袁绍帐下默默无闻一直苦等机会的麴义,自我感觉他的机遇来了。
在一次议会的时候,那时候他一个人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根本没有任何人察觉,就连当初说好取得冀州之后的高干、荀堪两个人在拿下冀州给袁绍引荐了一下之后,就再也没有关注过他了,这说起来也不能怪两人不仁不义,恰恰相反,他们两人已经仁至义尽,在军中还是在朝堂上,没有人会关注一个卑微渺小的人,甚至因为这件事,袁绍军中的部将甚至有人嘲笑麴义。
“这家伙运气真好,仗着主公手下谋士荀堪、外甥高干引荐就轻易得到一个军司马的职务,真是让人羡慕。”
“可不是么,这家伙明明一点功劳都没没有,凭什么坐到这个位置,哪像我等,皆是在战场立功,凭借真本事得来的职务。”
“要我说,这家伙肯定是拿了什么好处给那两位,要不然一点本事没有,会得到那么高的职位,想想都觉得可疑。”
类似这样的言论,麴义听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每听到一次,他都气得暗自握紧拳头,他发誓,早晚有一天,他一定要光明正大的,坐到武将最前一排的位置,让这些贱人看看,他麴义绝对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袁绍军中,能够参与军议又是武将出身的,最起码也要是军司马及其以上的职务,才有聆听军事议论的资格,所以每次军议,麴义总是坐在最角落的位置。
整个大厅里面数十个人在那里议论军事,他感觉只有自己是多余的那个人,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拼命低着头,双手握紧紧贴着膝盖,只因为他不能让人看到,他对于权力与那个第一排位置的渴望炙热的眼神。
这几天袁绍数天召开军议,从袁绍和其手下谋士的嘴里,他也渐渐感到了冀州局势的紧张。
(本章完)
在单经心里面的想法就是,打仗可以输,公孙将军一定要安然无恙。
不过那也只是他的一种战场直觉而已,有一万骑兵为为主力,貌似在宽广地带也应该没什么可以阻挡得了骑兵冲锋。
不过左翼的严纲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直接领兵往麴义那八百士兵冲过去,严纲现在神情异常兴奋,甚至他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大脑都在颤抖,只要一想到用他的、刀看到这些懦弱、不堪一击的冀州兵身上,那种种害怕、恐惧、甚至绝望的表情,他的整个灵魂都好像飘起来了一样,以至于他绕过单经跑开,只听着单经隔着数十步距离在对着他大声喊些什么才,他一点都没有注意到。
其实单经只是想要告诉严纲,“你跑得太快了。”
界桥这里作战,要说现在麴义不紧张那是假的,当初他投身韩馥,为的就是能够出人头地,每日里与他选的这批士兵同甘共苦,一起训练,一起回营,当公孙瓒主动挑衅冀州的时候,他以为他成名的机会到了,主动向韩馥请战,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韩馥是准了他参战,可是韩馥不过是认为他日夜训练的部队当作普通步兵看待而已,大战一起的时候,甚至韩馥手下顺便一个厉害的部将都要比他兵还多,韩馥自然是毫无所料的败了。
韩馥与公孙瓒大战失败以后,更是对公孙瓒畏惧不已,麴义心中失望至极,他的主公才不要是这样的怂包。
恰逢袁绍派人过来劝韩馥让冀州,麴义心思现在不在韩馥身上,仔细计量,发现袁绍才是他想要的那个明公,当天晚上就去与袁绍留在冀州的使者高干、荀堪见面,商量投靠之事,袁绍现在正是缺人,高干、荀堪两人也希望能有人作内应,以应对变局,好帮助袁绍拿下冀州,立下从龙之功,三人当即一拍即和。
后来袁绍安然得冀州,随便封了麴义一个官,就几乎把他给忘在脑后了。
之后过了几个月,到了初平二年冬季的时候,袁术那时候势力很大,任命纪灵为豫州刺史,屯兵在阳城,一次纪灵出兵攻打董卓的时候,袁绍借此机会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
袁术派遣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协助纪灵回救阳城,公孙越却不小心在作战的时候被流矢射中身亡。
那时候,公孙瓒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听闻这个消息,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说道:“我弟弟的死是袁绍惹出来的!”
公孙越是他唯一一个一直以来就相处得非常好的弟弟,小时候浮现出照顾,成年之后更是与他一同从军,两人之间可以说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一气之下再也顾不得青州的黄巾军,率兵攻打袁绍,当时袁绍新得冀州,民心未附,公孙瓒仓促发兵,而且所率的骑兵又极多,常常作战效率极快,攻势凌厉,一时间威震河北,许多冀州郡县纷纷望风而降,袁绍吓得害怕,拔擢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勃海太守,实际上却暗中调度兵力,以期拖延时间好和公孙瓒决战。
对于这一次界桥之战,袁绍其实事先是十分犹豫的,尽管他调查到他自己的兵力比起公孙瓒要多上一万人,不过他可是知道公孙瓒还有一万骑兵,在平原上决战,一万骑兵对步兵能产生多大的能量,袁绍不想自知,他甚至想过,干脆派兵就这这样守住界桥就好,至于反攻,现在的他根本没有那个勇气。
不过也正是开战前几天双方还没有约定决战时间的时候,在袁绍帐下默默无闻一直苦等机会的麴义,自我感觉他的机遇来了。
在一次议会的时候,那时候他一个人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根本没有任何人察觉,就连当初说好取得冀州之后的高干、荀堪两个人在拿下冀州给袁绍引荐了一下之后,就再也没有关注过他了,这说起来也不能怪两人不仁不义,恰恰相反,他们两人已经仁至义尽,在军中还是在朝堂上,没有人会关注一个卑微渺小的人,甚至因为这件事,袁绍军中的部将甚至有人嘲笑麴义。
“这家伙运气真好,仗着主公手下谋士荀堪、外甥高干引荐就轻易得到一个军司马的职务,真是让人羡慕。”
“可不是么,这家伙明明一点功劳都没没有,凭什么坐到这个位置,哪像我等,皆是在战场立功,凭借真本事得来的职务。”
“要我说,这家伙肯定是拿了什么好处给那两位,要不然一点本事没有,会得到那么高的职位,想想都觉得可疑。”
类似这样的言论,麴义听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每听到一次,他都气得暗自握紧拳头,他发誓,早晚有一天,他一定要光明正大的,坐到武将最前一排的位置,让这些贱人看看,他麴义绝对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袁绍军中,能够参与军议又是武将出身的,最起码也要是军司马及其以上的职务,才有聆听军事议论的资格,所以每次军议,麴义总是坐在最角落的位置。
整个大厅里面数十个人在那里议论军事,他感觉只有自己是多余的那个人,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拼命低着头,双手握紧紧贴着膝盖,只因为他不能让人看到,他对于权力与那个第一排位置的渴望炙热的眼神。
这几天袁绍数天召开军议,从袁绍和其手下谋士的嘴里,他也渐渐感到了冀州局势的紧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