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林家铺子招了个人(五)
所以刚开始霍秋水和文博向这四人提出帮忙的时候,他们一声都没吭。
杨家是四里八乡的好说话的人,即使他们看在“仁义”的名声上不计较,可这些小伙在老家还有兄弟姐妹和父母健在,就不能不考虑一下。
自己做的事一旦传回老家得了一个“瞎胡混”的名声,在老家到个点支烟从街的最东头走到最西头都燃不完的小县城,自己还未婚嫁的弟弟妹妹的终生大事都得受牵连,实在是不划算得紧。
一看这势头,霍秋水才感觉到文博提出的那个看似简单易行的方案的棘手程度。
晓以“大义”不行,那就只能用现实的利益来撬动人心了。
话说他小时候听老爹半发牢骚地说过“能用钱来解决的事都不算是个事”,虽然他原先觉着这么做有点下作用来没用过,不过这事关系到邱华的幸福,他怎么也得试试。
霍秋水很是大气地说道,“这样吧。你们是我们公司的老员工,也算是知道我向来是不说空话的。谁要是帮了这个忙,我允诺奖励给他进公司以来的跟过的最大单的项目的所得的收入的一半。”
这奖励够丰厚了吧?
在找这几个人到办公室来之前,霍秋水专门看过他们做过的项目,如果这事做得漂亮,一个人差不多能拿到好几十万,这也算是为了邱华下的血本。
出乎他的意料,眼前的这几人都没有任何的意向。
这让霍秋水很是头疼,一方面得顾及到邱华,另一方面还得照顾到文博在老家的亲人。还真是有用钱也办不了的事。
公司有公司微信群qq群,霍秋水知道不同的部门也有各自的群,甚至经常在一起合作的员工之间也有特别微型的qq群,方便文件和压缩软件的传送和商讨工作上的事宜。
他找的这几个人如果有意向,或者是有什么要求,大可通过公司的微信群账号加他的微信来讨价还价。
可是一连等了两三天霍秋水都没有等到消息。
一开始他还半天看一下微信或qq的“好友”这一栏,到第三天时,他甚至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看一眼屏幕。但就是没有他想要的答案。
“这他娘的比工程竞标还难搞!”霍秋水甚至在心里发出了类似于哀嚎的悲鸣,他在心中还想过如果谁把价码翻一翻他都接受。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他回到家有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一个“我是易君”的好友申请在“通讯录”里的“新的朋友”里闪起。
刚从工地上回来风尘仆仆的霍秋水连脸都没来得及洗一把,就赶忙接受了申请。
在确定是和公司群里的账号对得上后,他等了半晌,才看见对方发来了一个消息,
“霍总,你说的这事牵涉太大,一不小心就会连家中弟妹的终生幸福都搭上。做过的最高额的工程的收入的一半太少,我要百分之百。”
这个易君霍秋水很有印象,是s大的校友,有相当的人品,来自农村,是公司里非常能扛事的人。
公司接的活有些需要加夜班,有的同样来自农村的同事吃不了那苦直接辞职不干;只有他,从公司稍微步入正轨时就进的公司,只要钱给到位,他加班什么的从不带半点含糊。
他做的项目也相当地漂亮,公司的一些大活和重要的活总是比较容易派给他。他挣到的抽成也不菲。
可以说,如果他把这事做好了,得到的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只要把事办好,钱多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霍秋水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只要你能做到不露破绽,完全可以。”
相谈一番定下来后,霍秋水只问了一句,
“即使是你拿到你所做的最大单项目的佣金,也顶不了多大的事,你这样做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不要用你想要买房的话来糊弄我。我知道你早在几年前s市房价大涨前就已经按揭了自己的房子。”
易君说,“霍总说的不差。我家的情况霍总是知道的,老家那头穷得翻不了身,两个弟弟的婚事到现在还没有着落。”
“我算了下,按照老家现在的房价水平,这一笔钱足够给两个弟弟一人买一套房外带简单装修。”
“现在农村在城里买房的人家很是凤毛麟角,这样一来可以解决他俩的婚姻问题,也少了我老爹他们将来跑到s市给我和我将来的媳妇找事。一举多得。”
“这笔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其给我家带来的负面效应。”
霍秋水听到这,不得不佩服这人是个明白人,活得通透,不是那种“死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
易君的话也让他放心,在男人们的世界,涉及到钱的交易,只要不违法,极少有不遵守规矩的。
当然了,林金也在伙计们注意不到的时候让霍秋水和文博接通了牛肉档口的监控。
就在那一天上午,霍秋水和林金还有文博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到了海西林家牛肉档口的易君。
只见他穿着上身穿着白t恤,下身穿着牛仔裤,脚上半趿着一双半胶鞋,妥妥的一副不加修饰的s大土木系男学生的通常打扮。
只见他到了档口,用浓浓的家乡口音问只身在那的杨红,“这牛肉咋卖的?”
因为同一个地方的老乡,杨红瞥了他两眼,“二十元一斤。”
“恁贵,能不能便宜点?十五,咋样?”易成本身就不是存心买肉的,干脆来个漫无边际的大砍价。
“恁不行呢?可以啊。你是要半头牛呢,还是一头牛呢?要是要到这个量就可以十五一斤。少了没得说。”杨红很是熟练地应付着他。
档口的伙计和林老板以前都嘱咐过杨红,“商场无父子”,即使是私下里可以不用分彼此的亲生父子之间,做起生意来也得一分一毫地算清楚,这是这一行的规矩。
更何况眼前的这人只是自己的一个老乡而已,听在外边打工的人说,光在s市这个地方来谋生的老乡没有几百也有几十,这个先例可不能替林金家先破了。
不然以后都来讲情,自己还用不用在s市呆了?林家铺子这种正规而且待遇好的东家可不好找,还是规矩一点的好。
杨家是四里八乡的好说话的人,即使他们看在“仁义”的名声上不计较,可这些小伙在老家还有兄弟姐妹和父母健在,就不能不考虑一下。
自己做的事一旦传回老家得了一个“瞎胡混”的名声,在老家到个点支烟从街的最东头走到最西头都燃不完的小县城,自己还未婚嫁的弟弟妹妹的终生大事都得受牵连,实在是不划算得紧。
一看这势头,霍秋水才感觉到文博提出的那个看似简单易行的方案的棘手程度。
晓以“大义”不行,那就只能用现实的利益来撬动人心了。
话说他小时候听老爹半发牢骚地说过“能用钱来解决的事都不算是个事”,虽然他原先觉着这么做有点下作用来没用过,不过这事关系到邱华的幸福,他怎么也得试试。
霍秋水很是大气地说道,“这样吧。你们是我们公司的老员工,也算是知道我向来是不说空话的。谁要是帮了这个忙,我允诺奖励给他进公司以来的跟过的最大单的项目的所得的收入的一半。”
这奖励够丰厚了吧?
在找这几个人到办公室来之前,霍秋水专门看过他们做过的项目,如果这事做得漂亮,一个人差不多能拿到好几十万,这也算是为了邱华下的血本。
出乎他的意料,眼前的这几人都没有任何的意向。
这让霍秋水很是头疼,一方面得顾及到邱华,另一方面还得照顾到文博在老家的亲人。还真是有用钱也办不了的事。
公司有公司微信群qq群,霍秋水知道不同的部门也有各自的群,甚至经常在一起合作的员工之间也有特别微型的qq群,方便文件和压缩软件的传送和商讨工作上的事宜。
他找的这几个人如果有意向,或者是有什么要求,大可通过公司的微信群账号加他的微信来讨价还价。
可是一连等了两三天霍秋水都没有等到消息。
一开始他还半天看一下微信或qq的“好友”这一栏,到第三天时,他甚至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看一眼屏幕。但就是没有他想要的答案。
“这他娘的比工程竞标还难搞!”霍秋水甚至在心里发出了类似于哀嚎的悲鸣,他在心中还想过如果谁把价码翻一翻他都接受。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他回到家有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一个“我是易君”的好友申请在“通讯录”里的“新的朋友”里闪起。
刚从工地上回来风尘仆仆的霍秋水连脸都没来得及洗一把,就赶忙接受了申请。
在确定是和公司群里的账号对得上后,他等了半晌,才看见对方发来了一个消息,
“霍总,你说的这事牵涉太大,一不小心就会连家中弟妹的终生幸福都搭上。做过的最高额的工程的收入的一半太少,我要百分之百。”
这个易君霍秋水很有印象,是s大的校友,有相当的人品,来自农村,是公司里非常能扛事的人。
公司接的活有些需要加夜班,有的同样来自农村的同事吃不了那苦直接辞职不干;只有他,从公司稍微步入正轨时就进的公司,只要钱给到位,他加班什么的从不带半点含糊。
他做的项目也相当地漂亮,公司的一些大活和重要的活总是比较容易派给他。他挣到的抽成也不菲。
可以说,如果他把这事做好了,得到的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只要把事办好,钱多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霍秋水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只要你能做到不露破绽,完全可以。”
相谈一番定下来后,霍秋水只问了一句,
“即使是你拿到你所做的最大单项目的佣金,也顶不了多大的事,你这样做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不要用你想要买房的话来糊弄我。我知道你早在几年前s市房价大涨前就已经按揭了自己的房子。”
易君说,“霍总说的不差。我家的情况霍总是知道的,老家那头穷得翻不了身,两个弟弟的婚事到现在还没有着落。”
“我算了下,按照老家现在的房价水平,这一笔钱足够给两个弟弟一人买一套房外带简单装修。”
“现在农村在城里买房的人家很是凤毛麟角,这样一来可以解决他俩的婚姻问题,也少了我老爹他们将来跑到s市给我和我将来的媳妇找事。一举多得。”
“这笔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其给我家带来的负面效应。”
霍秋水听到这,不得不佩服这人是个明白人,活得通透,不是那种“死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
易君的话也让他放心,在男人们的世界,涉及到钱的交易,只要不违法,极少有不遵守规矩的。
当然了,林金也在伙计们注意不到的时候让霍秋水和文博接通了牛肉档口的监控。
就在那一天上午,霍秋水和林金还有文博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到了海西林家牛肉档口的易君。
只见他穿着上身穿着白t恤,下身穿着牛仔裤,脚上半趿着一双半胶鞋,妥妥的一副不加修饰的s大土木系男学生的通常打扮。
只见他到了档口,用浓浓的家乡口音问只身在那的杨红,“这牛肉咋卖的?”
因为同一个地方的老乡,杨红瞥了他两眼,“二十元一斤。”
“恁贵,能不能便宜点?十五,咋样?”易成本身就不是存心买肉的,干脆来个漫无边际的大砍价。
“恁不行呢?可以啊。你是要半头牛呢,还是一头牛呢?要是要到这个量就可以十五一斤。少了没得说。”杨红很是熟练地应付着他。
档口的伙计和林老板以前都嘱咐过杨红,“商场无父子”,即使是私下里可以不用分彼此的亲生父子之间,做起生意来也得一分一毫地算清楚,这是这一行的规矩。
更何况眼前的这人只是自己的一个老乡而已,听在外边打工的人说,光在s市这个地方来谋生的老乡没有几百也有几十,这个先例可不能替林金家先破了。
不然以后都来讲情,自己还用不用在s市呆了?林家铺子这种正规而且待遇好的东家可不好找,还是规矩一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