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内鬼洪承畴?
显然,多尔衮这次召集众大臣商议,是想直接将内鬼逼出来。
这样,既可以省心省力,也能够体现他多尔衮的威望。
与神态轻松的满州大臣和蒙古大臣相比,成为内鬼目标的汉臣却是神色各异。
有神情凝重的,有故作镇定的,还有略显紧张的,但内心都无法平静,生怕牵连到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还是没有一人主动站出来认罪。
“我大清不是明国,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要有任何侥幸,以为能瞒天过海。”
“我多尔衮惜才,若能主动投诚,以你之能,在我大清必有一席之地。”
“可若还是冥顽不灵,那便是自寻死路。”
多尔衮已经渐渐的要失去耐心,他这是在提醒奸细,满清的监查甚严。
从沈阳传消息回京师,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认真仔细的彻查,一定能查出来。
“本王以为,三顺王是可以排除嫌疑的。”有些玩世不恭的多铎突然出声道。
他口中的三顺王指的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因为他们封号中都带有“顺”字,所以统称三顺王。
听了这话,英俄尔岱连忙附和道:“豫亲王所言极是,三顺王为我大清建立诸多功勋,给明国造成巨大损失,他们是真心为我大清效力的,自然不可能是泄露情报的内鬼。”
这种说辞也迅速得到了其他不少满臣的赞同,如果这三人在这个时候反水,那脑袋得灌进了多少水才能做出这种事情。
然后马国柱、金砺、张存仁等人相继被排除嫌疑,最后只剩下范文程、洪承畴、祖大寿几人没什么人帮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看起来好像都有嫌疑。
作为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开始为建虏效力的老臣,临了还被怀疑通敌,范文程顿时急了,他连忙站起来自辩道:“回睿亲王殿下,诸位亲王、郡王、贝勒,微臣自天命三年便投至太祖麾下,距今已有近三十年,历经三朝。”
“这些年来,微臣为大金、大清尽心尽力,丝毫不敢懈怠,也是亲眼见证从大金到大清的一步步壮大。”
“如今,大清一统天下之势已不可挡,微臣几十年来与明国都毫无瓜葛,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在此时转投注定要覆亡的朱明啊,请睿亲王殿下和众位大人明察。”
听到范文程说得如此恳切,多尔衮连忙出声道:“本王相信范大学士不会做出如此背主求荣之事。”
范文程听到后不由大喜,连忙跪下,悲声叩谢,并发誓绝无二心,必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多尔衮默默点头,又安抚了几句。
他之所以主动站出来给范文程开脱,一方面是因为范文程有大才,值得拉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范文程背叛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他人怀疑范文程的根本原因,不过是认为范文程与豫亲王多铎之间有嫌隙,认为范文程担心豫亲王报复,所以才出此下策,准备逃到明国去避祸。
这个理由看似还说得通,但仔细一推敲,可能性真的不大。
范文程从大金到大清,已经快三十年了,他的一切都在大清,没有理由抛弃大清的一切去转投明国。
何况如今的明国都自顾不暇,哪有能力护佑一个深陷大清的人?范文程是聪明人,不可能做出这么愚蠢的选择。
如果他真担心多铎的报复,最好的方式是努力化解与多铎的矛盾,以取得多铎的谅解。
毕竟那件事情计较起来,也并非他范文程的原因,是皇太极想找借口削弱自己三兄弟的实力,即便没有那次抢妻事件,皇太极也会想办法找其他由头。
所以,多铎被重罚的结果,不是范文程一个奴才能够改变的。
除此之外,他也可以努力的展现自己的价值,只要对大清的作用越大,我多尔衮惜才,自然可以保他平安,这不比转投明国的风险要小得多?范文程不可能想不到。
所以,范文程背叛的可能性真的很小。
范文程的嫌疑被多尔衮亲自洗脱了,现在只剩下洪承畴和祖大寿了。
祖大寿连忙站出来,很是无辜的道:“回睿亲王殿下,微臣自大军出征时,才知此次是为南略明国,根本不可能在三月初就泄密。”
多尔衮笑着点了点头,出声安抚了几句,但并未帮祖大寿说话。
祖大寿是松锦之战战败后投降的,距今也只有两年时间,时日尚短,对故国有旧情也很正常。
不过众人都知道,祖大寿说的应该是实话,自他归顺大清后,虽然被授予了汉军正黄旗的官职,但本人却长期被软禁在家中,确实不太可能那么早获悉如此重要的情报,也很难将情报传递到明国。
最后,只剩下洪承畴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的身上。
洪承畴是松锦之战中明军主将,没有主动投降,是松山城被大清军攻破后俘虏的。
被押到盛京后,还假装绝食数日,拒不肯降,后经范文程和先帝的好生劝诫,才勉为其难的归顺。
从这里可以看出,洪承畴对故国还是有旧情的。
正如此,先帝对其并不十分信任,所以在先帝时期,洪承畴一直未受重用,先帝对其也多有防范。
直到先帝崩逝,睿亲王掌权才重新出仕。
可仅仅几个月时间,就出现今日泄密之事,是巧合?还是有预谋?
要知道,洪承畴也是力主大清入主中原的,为了让睿亲王下定决心,甚至历数闯军的弱点,以证明闯军不足为虑,甚至还着手制定了大军入关的路线。
如果他是有预谋的,提前将情报泄露给明国,然后又按照明国朝廷的命令,引诱大清军进入明军提前设下的圈套,说不定就能给予大清军以重创。
若真是如此,这可是一条精心策划的毒计啊。
只是他恐怕怎么都没有想到,还未等到大清军上当,明国的都城就被闯贼给攻破了,这计划还未开始,就胎死腹中。
这样,既可以省心省力,也能够体现他多尔衮的威望。
与神态轻松的满州大臣和蒙古大臣相比,成为内鬼目标的汉臣却是神色各异。
有神情凝重的,有故作镇定的,还有略显紧张的,但内心都无法平静,生怕牵连到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还是没有一人主动站出来认罪。
“我大清不是明国,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要有任何侥幸,以为能瞒天过海。”
“我多尔衮惜才,若能主动投诚,以你之能,在我大清必有一席之地。”
“可若还是冥顽不灵,那便是自寻死路。”
多尔衮已经渐渐的要失去耐心,他这是在提醒奸细,满清的监查甚严。
从沈阳传消息回京师,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认真仔细的彻查,一定能查出来。
“本王以为,三顺王是可以排除嫌疑的。”有些玩世不恭的多铎突然出声道。
他口中的三顺王指的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因为他们封号中都带有“顺”字,所以统称三顺王。
听了这话,英俄尔岱连忙附和道:“豫亲王所言极是,三顺王为我大清建立诸多功勋,给明国造成巨大损失,他们是真心为我大清效力的,自然不可能是泄露情报的内鬼。”
这种说辞也迅速得到了其他不少满臣的赞同,如果这三人在这个时候反水,那脑袋得灌进了多少水才能做出这种事情。
然后马国柱、金砺、张存仁等人相继被排除嫌疑,最后只剩下范文程、洪承畴、祖大寿几人没什么人帮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看起来好像都有嫌疑。
作为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开始为建虏效力的老臣,临了还被怀疑通敌,范文程顿时急了,他连忙站起来自辩道:“回睿亲王殿下,诸位亲王、郡王、贝勒,微臣自天命三年便投至太祖麾下,距今已有近三十年,历经三朝。”
“这些年来,微臣为大金、大清尽心尽力,丝毫不敢懈怠,也是亲眼见证从大金到大清的一步步壮大。”
“如今,大清一统天下之势已不可挡,微臣几十年来与明国都毫无瓜葛,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在此时转投注定要覆亡的朱明啊,请睿亲王殿下和众位大人明察。”
听到范文程说得如此恳切,多尔衮连忙出声道:“本王相信范大学士不会做出如此背主求荣之事。”
范文程听到后不由大喜,连忙跪下,悲声叩谢,并发誓绝无二心,必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多尔衮默默点头,又安抚了几句。
他之所以主动站出来给范文程开脱,一方面是因为范文程有大才,值得拉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范文程背叛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他人怀疑范文程的根本原因,不过是认为范文程与豫亲王多铎之间有嫌隙,认为范文程担心豫亲王报复,所以才出此下策,准备逃到明国去避祸。
这个理由看似还说得通,但仔细一推敲,可能性真的不大。
范文程从大金到大清,已经快三十年了,他的一切都在大清,没有理由抛弃大清的一切去转投明国。
何况如今的明国都自顾不暇,哪有能力护佑一个深陷大清的人?范文程是聪明人,不可能做出这么愚蠢的选择。
如果他真担心多铎的报复,最好的方式是努力化解与多铎的矛盾,以取得多铎的谅解。
毕竟那件事情计较起来,也并非他范文程的原因,是皇太极想找借口削弱自己三兄弟的实力,即便没有那次抢妻事件,皇太极也会想办法找其他由头。
所以,多铎被重罚的结果,不是范文程一个奴才能够改变的。
除此之外,他也可以努力的展现自己的价值,只要对大清的作用越大,我多尔衮惜才,自然可以保他平安,这不比转投明国的风险要小得多?范文程不可能想不到。
所以,范文程背叛的可能性真的很小。
范文程的嫌疑被多尔衮亲自洗脱了,现在只剩下洪承畴和祖大寿了。
祖大寿连忙站出来,很是无辜的道:“回睿亲王殿下,微臣自大军出征时,才知此次是为南略明国,根本不可能在三月初就泄密。”
多尔衮笑着点了点头,出声安抚了几句,但并未帮祖大寿说话。
祖大寿是松锦之战战败后投降的,距今也只有两年时间,时日尚短,对故国有旧情也很正常。
不过众人都知道,祖大寿说的应该是实话,自他归顺大清后,虽然被授予了汉军正黄旗的官职,但本人却长期被软禁在家中,确实不太可能那么早获悉如此重要的情报,也很难将情报传递到明国。
最后,只剩下洪承畴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的身上。
洪承畴是松锦之战中明军主将,没有主动投降,是松山城被大清军攻破后俘虏的。
被押到盛京后,还假装绝食数日,拒不肯降,后经范文程和先帝的好生劝诫,才勉为其难的归顺。
从这里可以看出,洪承畴对故国还是有旧情的。
正如此,先帝对其并不十分信任,所以在先帝时期,洪承畴一直未受重用,先帝对其也多有防范。
直到先帝崩逝,睿亲王掌权才重新出仕。
可仅仅几个月时间,就出现今日泄密之事,是巧合?还是有预谋?
要知道,洪承畴也是力主大清入主中原的,为了让睿亲王下定决心,甚至历数闯军的弱点,以证明闯军不足为虑,甚至还着手制定了大军入关的路线。
如果他是有预谋的,提前将情报泄露给明国,然后又按照明国朝廷的命令,引诱大清军进入明军提前设下的圈套,说不定就能给予大清军以重创。
若真是如此,这可是一条精心策划的毒计啊。
只是他恐怕怎么都没有想到,还未等到大清军上当,明国的都城就被闯贼给攻破了,这计划还未开始,就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