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寿春御敌
永嘉元年,顾荣等人逐渐从内部瓦解陈敏叛军,江东叛军各部纷纷转而支持朝廷,陈敏众叛亲离,自己和家人相继被杀,江东始定。同年,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的辅佐下同西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祐和唐邑公司马纮南渡至建邺。司马睿和王导逐渐收揽南下士族精英,同时在江南侨置北方诸州收留南迁移民,自此晋室政治中心逐渐南移。司马睿在王导的辅佐下大力延揽之前被西晋朝廷排斥的江南士族,顾荣、贺循、陆晔等人陆续被授予官职。远在辽东的慕容廆此时也开始自立为大单于。
永嘉二年,匈奴人刘渊在平阳称帝,因其自称祖上是冒顿单于与汉家和亲公主,故取刘姓为汉姓,立国号为汉。刘渊又追尊蜀汉末帝刘禅为孝怀皇帝,并祭祀汉高祖刘邦以降的汉代皇帝。从此,刘渊以夺取天下取代晋室为己任,不断派兵袭击洛阳。
永嘉三年,大权在握的东海王司马越不顾群臣反对派王敦南下任扬州刺史,从此王敦再未返回洛阳。司马睿在王敦和王导为代表的琅琊王氏辅佐下逐渐在江南站稳脚跟,但也导致了王导居中辅政、王敦在外总揽军权各处平叛的局面,而且朝中要职大多也被王家族人占据。东夷校尉李臻因与平州牧不和被杀,周边鲜卑部族于是趁乱杀入,致使辽东郡各县陷落。
永嘉五年,司马越病死,洛阳在刘渊大军攻击下岌岌可危。晋怀帝司马炽下令各地勤王,但王敦、王澄等江东诸公消极救援,坐观北方战事吃紧。匈奴汉国大将石勒带兵扫荡中原各地,先向南攻下襄阳,继而沿汉水东出攻克江夏方才回军。三月,众人推举司徒王衍为元帅统军,但其因惧怕推辞不受,带着十余万晋军精锐一路东逃,最后在洛阳以东几百里外的苦县被石勒大军追上全军覆没,随军诸王和官兵无一幸免,连同周围一带百姓死者超过二十万。七月,洛阳陷落,晋怀帝被俘,城中王公以下军民三万余人被杀。慕容廆率部平定辽东叛乱,但从此晋室对平州诸郡统治开始名存实亡。
阵阵寒风将厚重的雾气从海上吹来笼罩在整个岛上,岸边的一块礁石上坐着一个中年人,借着清晨的微光缓缓翻动着手中的帛书,一旁的妇人正拿了件外套帮他披好。刘秋眯着眼睛看着孙筠给他的这些年北方商栈送来的消息汇总和孙家在海上的生意安排,始终不发一言。孙筠帮他把外套披好才说道:“今日大雾,说好的船不知道还要多久才到。江北处处凋敝,商栈被我撤得都差不多了,先前怕你看了心乱不利于养病,故而都被我收到现在才给你,不会又怪我吧。”
刘秋只顾翻看帛书,连头都没抬就说道:“师父要是治不好我,难不成你一辈子都不给我看?”
孙筠忍不住埋怨刘秋两句,“还不是前些年你不住的咳血,咳到连命都快保不住了,连师父都要我少知会你这些烦恼事。”
刘秋不想再和她互相埋怨,转而问起岸上的家人,“这次我们离开会稽,夫人可想好了要去哪里,翾风和两个孩子都告诉了没有?”
孙筠虽然记不得今早出门后是第几次说起,不过还是和缓的说道:“不是都说过了,现在顾公和陆晔他们都在建邺做官,我就让翾风带着孩子们一道去了。”
海上吹来的风有些散乱,孙筠踮着脚尖朝迷雾中望去,好一会儿才隐约望见一点黑影。孙筠朝黑影打了个口哨,很快浓雾之后也传来口哨声。没用多久,一艘漆黑的大船从雾后缓缓出现在眼前,孙筠冲着上面挥了挥手,很快就跳下来几个小伙,拎起岸上的行李就往船上搬。一众人上船出发,雾气已有些消散,露出有些阴沉的天空。刘秋望着渐远的小岛,脸上觉察出些凉意,再伸出手来方才发现原来是空中飘落着稀疏的碎雪,不禁感叹道:“想不到连会稽都下雪了。”
一个多月后,建邺。
天空灰蒙蒙的,细密的雪正下得紧,地上和水面上却积不下丝毫。建邺没有城墙,只用竹篱四周围着权且充作屏藩。船在篱门外停下,夫妻二人换上一艘小舟一路向东驶去。夫妻二人换上蓑衣斗笠,站在船头望着纷飞的湿雪和两旁街道匆匆的行人,心中涌起些许凉意。重游东吴故都,孙筠的手牵着夫君越发有些紧,让刘秋不免有些吃痛。
到了顾荣宅邸门前,两人刚一下船就看见出来迎接的翾风,问过才知到孙筠的干爹已病重多日。为免打扰这位重病中的老人,翾风已和顾荣家人打过招呼,待过两日身子好些天气暖些了再带刘秋夫妻过去探望。三人来到别院,远远就听见两个孩子的嬉闹声。二人脱去蓑衣进了房门,翾风叫过两个孩子,“泮儿、励儿,快见过你爹和你娘。”
大些的姑娘已有十岁,看见孙筠先叫了声娘,然后才怯生生地喊了刘秋声爹。小些的男孩才三、四岁,便也学着姐姐叫了。刘秋将两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孙筠想起来问道:“夫君可还记得励儿的名字如何取的?”
刘秋缓缓道:“名字是我取的怎能不记得,当年我以巽风纷乱便为女取名为‘泮’以水济之,又为男取名为‘励’想让他能够在这乱世勿要馁志,以志劝勉。”
翾风让侍女将两个孩子送到厢房,回来时奉了热茶给孙筠道:“老爷、夫人,妾照看两个孩子数年,今终可向夫人复命了。”
孙筠把茶搁在几上,忙扶起她,“你自己的儿子什么照顾不照顾的,以后他由你自己带着。而且我的身份从未公开,若不便时连泮儿都要烦你帮我带着。”
翾风眼中含着泪花,轻声谢道:“妾多谢夫人雅量。”
孙筠让侍女给刘秋和翾风各奉上热茶才又问道:“我和老爷虽一直有各处的消息送到,可是毕竟不比你身在建邺要方便些,近来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翾风坐在一旁答道:“先前江州太守不服琅琊王节制,如今已被王将军带兵平定。不过巴蜀一带流民又在湘州叛乱,很快就了到荆州和江州,自然又是王敦率陶侃等人进剿。不过更要紧的是北面有消息说石勒已在备兵准备从淮水南下,王爷和王导都在抽调兵马回援,只是王敦、陶侃等将都被牵制在江州一线,现在还派不出统兵的将领。”
孙筠听了有些不屑,“他王家现在不仅王敦和王澄在阵前被封了将军,就连后方的王导也能顶着个将军头衔,可是对付几个流民和不听话的官员都抢着去,一听是胡人的骑兵大军全都各种理由抽不出身来,还有脸说江东的基业离不开他王家。”
刘秋没有理会孙筠的怒气,只是在旁低声吟道:“北风其凉,雨雪其滂。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这诗吟的没有来由,让孙筠有些不明所以,到底还是翾风猜到老爷的心思,试探性地问道:“看来老爷还是看重当年和琅琊王与王家的情谊,想要为他们北去带兵?”
刘秋喝了口热茶,“也不全是为他,还记得我们先前在襄平请吃饭的那两个文书么?他们举家往辽东逃难,一路上光是妻子都死了多少,虽然这两人整天都一副不拘小节的样子,可是他们曾说过的一句话让我非常难忘,皇帝权威再高也不如能够保他一家平安的一方官员来得实在。如今北方大乱,到处都是避乱的难民。如果我们能够稳定住江南的局势,等于给了很多人一条活路,而不只是帮哪个王爷或者士族出力。”
孙筠虽然总算听懂了他的想法,不过一想到刘秋又要远行总不免难过,“这么些年一家人好容易团聚在一起,你就又想让大家分离啊。”
刘秋没想到她反应这么大,也只好安抚道:“不过就刚有个念头罢了。就算我想,司马睿和王导他们也得愿意用我不是。”
孙筠又道:“我现在可是连水上的生意都放给八哥和川儿他们去做了,就为了在家陪你和孩子,结果你倒又要出去。”
不过刘秋现在显然对水上的生意并不陌生,“外面现在哪里还有那么多生意可做,现在王敦在江州和荆州与流民交战,石勒已开始进入淮水,洛阳和长安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必再贩货去卖,除了青州、冀州和扬州几个临海的地方也只能到辽东去换些东西回来了。”
提到辽东孙筠便想到慕容廆,“如今晋室的战火已波及到平州,那里也不是快乐平静的乐土了,慕容廆虽替朝廷消灭了叛军,不过或许再过几年那里便是慕容部的天下了。”
翾风又想到那两个文书,“不知道两个演傩戏的人会不会如他们说的那样再度逃亡,东出朝鲜县南去三韩呢。”
建邺的雪下下停停足有半月,难得有个晴天,虽然竹叶上还有些残雪,不过阳光洒下来总算能够暖和些,这让刘秋和孙筠总算见到了顾荣。病了许久,老人满是沧桑的脸上终于被日光照出些气色。孙筠让婢女到外室等候,和翾风两人帮他把头垫高。顾荣颤颤巍巍地抓这刘秋的手道:“盼了这些年,可算把你给等回来了。”
自从上次离开山阳后刘秋就一直没机会看望老人,心中不免愧疚,“常年在外奔波,一直没顾上回来看望,是晚辈失礼了。”
顾荣轻轻拍了拍刘秋的手,“这不怨你,筠儿和我说过你长久病着,一直没办法来。”
刘秋眼圈有些红,便叫了声“干爹”。顾荣满是皱纹的脸上终于挤出些笑容,“我也知道,前些年错投陈敏,让你们一时不敢来见我。可是你和筠儿也要知道,江东士族自从吴亡后地位便一落千里,手里又没有权力,谁来都能发号施令。如今琅琊王虽然南下江东,也保举一些从前的南方士族做官,可是最终不过是给王家作陪嫁衣裳罢了。琅琊王虽和王导同岁,如今却以‘仲父’相称,可见如今王家的势力大到什么程度。”
孙筠听了不免在旁劝道:“吴国没了三十多年一直不都是这样,干爹还是好生养病吧。”
顾荣很勉强地伸出干枯的手来摇晃两下,“现在周边皆有战事,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琅琊王当然要四处调兵去应对,财力和粮草、兵士都会捉襟见肘,可是这时也是他不得不考虑动用江东官员和人才的时候,更是我们为自己争取机会的时候。”
孙筠探过身来疑惑地问道:“难道干爹也和夫君一般希望他去北面战场?”
顾荣的眼神中闪出些光亮,“怎么,秋儿也有此打算?”
刘秋在旁解释道:“晚辈倒是以为如今天下大乱,就算边远的平州和巴蜀如今都不太平,我们如果能尽力稳定住江东,不光可以容留大批百姓,也能避免荆州、湘州这些地方的流民变乱。”
顾荣的手抓得更紧了些,“看来是干爹的眼光浅了。当年你师父东去入海,我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我便问他为何不留你在山上作神仙,反倒让你下山吃了这许多苦,谁知他却答说以道济世。当时我以为你一直不愿做官只作些法术示人,如今倒是明白些了。”
刘秋被顾荣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晚辈其实并没想那么多,干爹这样说倒让我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正说话间,外面的侍女进来报信,振威将军王导来了。孙筠给翾风使了个眼色,二人便先行告辞退了出去。不多时王导推门而入,见了刘秋便惊道:“上次下邳一别数年,如今居然能在顾军司这里见到承露,害我和处仲平白为兄长担心许久。如今北方士族大多南迁,很多王公或病或战死后分封的爵位无人承继,早先山阳公故去一直寻不到公子以致爵位空悬,如今且待我回去后禀告王爷报予朝廷由兄长袭爵。”
刘秋心中暗想现在皇帝都在匈奴人手里生死未卜,我这便山阳公袭封的事情还真不知道该报给谁,但表面上还是说道:“愚兄也是流离许久方才投到顾军司门下,将军难得来府上探望,切莫因为在下的一些小事误了公事。”
王导又向顾荣赔礼道:“晚辈和公子故友重逢多聊了几句,军司还勿见怪。不过诚如兄长所说,现在顾公病重,江东很多事务都停滞不前,等着您尽快到府衙中处理,琅琊王这才托臣来此探视,望军司早日康复。”
顾荣躺在床上强撑着施礼道:“将军请恕老朽重病无法下床行礼,也请代我向王爷致谢。年纪大了,久病在床确实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痊愈,刚才将军颇多溢美之词让老臣心生惭愧,如今北方人才不断南下,怎可因我一个老迈之人废弛衙署之事。”
王导上前手扶顾荣,缓缓道:“王爷南下不久,在吴地还需要军司和当地士族多加支持。也正是顾公不弃,江东才有现在的局面。”
顾荣又辞谢道:“老臣谢王爷不弃,只是现今将军总揽江东政事,今日前来怕是还有其他要事吧。”
顾荣这句“总揽政事”让王导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不过仍然说道:“军司哪里话,很多事情王爷仍旧还是需要您分忧。恐怕您也听闻北方石勒现今已向东扫荡青、兖二州,正秣马厉兵南下奔袭豫州。豫州是长江门户,先前吴魏曾在此长期争夺,恐怕我们难免要和石勒大军在此正面冲突。如今王爷虽已征调出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可是左将军和龙骧将军等都在外进剿叛军,一时抽不出带兵的大将,故才来此叨扰想求军司引荐一人带兵北上挡住石勒大军。”
顾荣看了看王导又看看刘秋并没有正面回答。王导这边则继续道:“下官也是许久都未想到人选,不过今日在此见到兄长便立时有了人选。”
不想顾荣却对王导说道:“将军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承露从未在朝中任职,也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当年不过是和左将军在东夷校尉府下听差,将军切莫轻易用人。”
王导怎会让顾荣含糊过去,“顾公与我这兄长交往尚浅,还不知我兄处仲历来对承露赞许有加,当年远在辽东我这两位兄长曾多次并肩作战,无论水军还是陆军都有涉猎,怎能说无法带兵。”
刘秋这边也施礼道:“难得二十几年前的往事将军还能记着,只是当年多亏左将军阵前献计,愚兄当时常搞不清情势,不过沾了将军的光得了些虚名。”
王导这边又继续道:“若说左将军是一面之词确实难以服众,不过前日鲜卑单于慕容廆遣使前来,提到兄长在辽东阵前迎敌亦赞不绝口,不仅能使出点燃石炭调虎离山的奇谋,居然还能于阵前对敌且所向披靡。甚至连那使者都说兄长若为王爷所得必如虎添翼,何愁战事不决。”
想不到慕容廆居然派人南下江东,刘秋不免客气道:“在下惭愧,前些年游历辽东在单于城中帮着守了次城,不想却被使者添油加醋成这样。”
王导见火候已差不多,又故意对顾荣道:“老军司可否帮王爷游说我这位兄长几句啊。”
顾荣咳了一声方才又替刘秋解释道:“也不怪承露疑虑,如今石勒铁骑南北劫掠纵横无敌,之前不仅大破乃兄王司徒麾下十余万精锐,就连江汉要地襄阳、江夏亦皆克。面对这样的虎狼之师,不知王爷做了哪些准备与之抗衡,可有水军支持甚至骑兵对阵?”
王导的舌头顿时如同打了结般地吞吐起来,“现今各方战事吃紧,一时仓促只筹集了五万步卒和一月粮草,战船和马匹虽然没有,但运送粮草的船还是有的。”
顾荣看了眼刘秋,这边就埋怨道:“北人南来历来惧我战船之利,从前武帝对吴那么大的优势都要一缓再缓,今年石勒进至江夏仍不敢东来依旧是畏惧水战,不想如今王爷与将军经营江东数年居然连几艘战船都筹措不到。江南缺马,如果不能凭借水战抗衡骑兵,步军再多也只是阵前待宰的羔羊。”
王导只好赔笑道:“王爷南渡不久,万事皆在草创,就连建邺的城墙也只能暂以竹篱替代,少量的战船都被左将军调往上游,一时不足也是有的。”
顾荣没有理会王导,只是对刘秋道:“将军的提议承露以为如何?”
刘秋自然懂得顾荣的意思,也跟着推托道:“愚兄在外游历数年,对是否应王爷征召北去抗敌还要思虑一段时间,以免力有不逮失了江北要地反误了王爷和将军。”
王导方才被顾荣一顿数落早已失了脸面,也不好再一味力劝,只好找了个借口向顾荣辞行而出。
虽然没有当面答应王导,但顾荣一边让孙筠着手收归水上商船和人手的管理,一边又去信给南面的陆玄等人。几月后吴郡和会稽等地的众人陆续到来,顾荣便把刘秋等人找来一同商议。这时刘秋方才发现不仅陆玄、八哥、孙川都已远道前来,就是肥庄都也到场,诸人之中刘秋的两位二位夫人只有肥庄身边坐着女眷,再仔细看去居然是当年的袁氏。如今肥庄的胡子已有些稀疏,不过袁氏却还半老徐娘多少有些风采。
刘秋和孙筠忙上去给陆玄行礼,翾风亦跟在后面给众人见礼。八哥仿佛让人看到当年那个健硕的陆公,而如今孙川显然已经成为东吴遗族年青一代的佼佼者,至于陆玄则已须发斑白,好在精神依旧矍铄。
大家明白此次东吴遗族的又一次齐聚还是为了一同对抗即将南下的石勒,毕竟琅琊王现在的军队虽然数量尚可,但实力和早先王衍所率的晋军精锐还差得远,就算把孙家藏了这么久的水军算上也很难说能否挡住石勒的大军。
会议刚一开始陆玄便说道:“今天难得召大家来齐,所为事宜各位也已知晓,现今石勒铁骑如同在草原上一般如入无人之境,而他的大军即将南下,大家今日总要商量个对策守住江东才好。如今除了贺彦先久病会稽,乌头在夏口水上盯着动静,其他人该到的都到了。”
顾荣此时仍未痊愈,被孙筠和翾风一左一右扶着,只见他缓缓说道:“虽然上次王导前来游说被我等拒绝,不过如今事态紧急,琅琊王还是征召秋儿为伏波将军,已定下七日后率五万步卒北上。我与王导力争才让他从王敦手里调了荆州前线的龙骧将军陶侃和他手下两千水军还有四艘战船共同与你共同北上。但他到阵前三日后须西返荆州,除非秋儿无法在前方带兵他才会留在那里接替你的职务,毕竟荆州一带杜弢的叛军实力也不容小觑。”
顾荣说完有些疲累便停下休息,一边陆玄见状继续道:“既然调的是荆州陶侃和他的水军,那么还是常驻夏口的八哥来给大家介绍下那边的情况。”
八哥清了清喉咙,“诸位,小人虽然一直都无名无姓只有个诨号,可是现在的孩子已经长大,便按照诨号的意思取名李老八,以后孩子就姓李了。”
看见陆玄冲他微笑,李老八便继续道:“大概十年前诸王之乱开始时陶侃便离开伏波将军孙秀随朝廷官员南下荆州平乱,从此仕途不断高升直至龙骧将军兼领武昌太守。去年石勒从襄阳一路攻至江夏,与武昌近在咫尺。不过匈奴的军队只能攻进大山脚下的安陆,却对汉水汇入长江的夏口毫无办法。那里处在云梦之中时常泛滥,即使旱季也多沼泽和泥地,甚至还经常爆发瘟疫,北方的军队在那里难以施展。陶将军自知难用手里有限的步卒抵挡石勒,于是四处征调大船想在武昌上游建立水上防线。”
“所以你们就和陶侃联系了?”陆玄在旁问道。
李老八点点头,“以前陶将军在伏波将军手下作掾属时我们曾见过几次,他知道我是顾军司手下的人,所以就借了些大船和水手给他,一来二去我们就熟了,不过我并未把家里的事情和他讲过。”
刘秋显然更关心陶侃的带兵能力,便问道:“龙骧将军是否亲自统领过水军?”
李老八答道:“自然,现今左将军坐镇豫章而将北面武昌水陆防卫都交给陶将军,当然是对他统领水军的能力十分放心。先前石勒从江汉撤军后江夏一带就被流民占据,不过最后都被陶侃以水军阻住。”
陆玄又问孙筠道:“筠儿之前一直在淮水一带,近来可曾派人去了解那里的情形?”
孙筠在顾荣身后答道:“前月雪停后我便派了几人渡江北去,早先大量人口南迁,就已有很多人离开那里,如今外面都在疯传匈奴大军南下,那里的百姓几乎都跑光了。”
陆玄见几人说完,便问刘秋道:“五万步卒、二千水军还有四艘战船,秋儿考虑了这些日子想必已有些眉目,不知准备在哪里拒敌?”
刘秋向陆玄作了一揖,“不瞒师父,晚辈确实已有些打算。石勒率骑兵从北方直攻吴地,必定走寿春到合肥这条陆路,这是从前魏吴、晋吴争夺的主战场。寿春地处淮水岸边,东西南三面皆有水路,附近还有八公山可为依托,最适合用步卒和水军对抗骑兵。”
看见陆玄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刘秋又继续道:“具体我想等到了寿春看过地形再说。只是石勒如今气势正盛,晋军士卒又是临时征召,不只欠缺训练士气也有不足,倒时若败了可有保全之策?此外,王家族人面对匈奴屡次逃跑,我真怕到时王敦再带着南方全部的军队脱离战场。”
王敦和王澄此前都和王衍一样置洛阳的安危于不顾,确实很难让人放心,就连陆玄也不得不说:“我已从海上调来十几艘伪装成商船的战船,其中数艘布置到巢湖,剩下的留在芜湖,都由筠儿指挥在后接应你。至于王敦,他手上有三、四成兵力在陶将军手上,想带全部大军逃跑并不容易。”
顾荣见陆玄布置妥当心中暗许,不过还是说道:“这样布置确实比较稳妥,只是毕竟我们都在王爷府衙为官,众多官吏中只有王导独居中枢,王府中的很多消息于我们这些属官并不畅通,这样还是不太稳妥。”
一旁从未开口的肥庄这时道:“我虽按几位大人的吩咐在东门外青溪附近建了馆舍以乐伎招徕王公贵族打听消息,可是毕竟我们在这边还没什么名气,成效并不很好。”
边上的袁氏也说道:“我们这边色艺俱佳的姑娘是不少,可是青溪旁边就是乌衣巷,王公大族多居于此,府中蓄养的歌姬、乐伎并不比我们这里的差,若想吸引他们前来当真困难。”
众人听了也都一筹莫展,过了好一会却见翾风说道:“诸位大人,妾原先在洛阳石崇府上时与颇多朝中官员相识,就算是琅琊王和王家族人也都不算陌生。故而妾愿意出来试试,邀请信官员到此游乐。此外妾还听说左将军的妾室宋袆亦在城中,她一直以绿珠弟子自居。妾愿请她献技,到时恐怕建邺一带的文人骚客都要趋之若鹜呢。”
顾荣看看陆玄和肥庄,见他们都持赞成的神色,便转身对刘秋道:“翾风所言确是可行,如此就可借前来游玩的士族子弟得到王府内的一些消息,只是秋儿难免要割爱了。”
刘秋怎会因此推托,只是说道:“此危急之秋怎可因私废公,只是要麻烦王老板和袁氏多帮忙照顾了。”
陆玄于是说道:“如今我已年老,很多事情早已想脱手给你们来做,这也是今次我和军司要把大家都召集来的用意。夏口和会稽的封地本就是山阳公自家的封地,自然应由秋儿打理,孙家水上的家当理当也该交还给三公主,今后就靠你们夫妻二人操持了。”
顾荣在一旁也点头赞成,刘秋夫妻接手家业的事也就这样定了。孙家水上的银钱一直由肥庄打点,这时也马上表示孙筠可随时清点账目。
七日后,西出城外的长江码头,陶侃和他的船队已等候多时,孙筠和翾风由孙川陪着都夹在顾荣一众送行的队伍中遥遥向刘秋登上的战船送别。刘秋与陶侃多年未见,免不了先是客气一番。只是刘秋见陶侃顺江带来的战船最大也不过双层,难免有些失望。陶侃只好敷衍说是淮水一带河道狭窄大船难行,且西面战事吃紧没有多少余船可供调动。
一行人从水路北行,数日后到达寿春,刘秋让军兵依山傍水扎营,又远近撒出兵士征粮,并说匈奴大军即将以此地为战场,要各处竞相向南逃遁。陶侃见了疑惑地但问刘秋原因,没想到刘秋只答若不放心可自带兵与石勒对阵军前,若肯帮忙则回建邺时让王导尽快多运辎重前来。陶侃当然不会傻到自己留在寿春面对石勒,自然不再多问,到了三日之期连忙和随从一道南返。
半月过去,八公山上的桃花、樱花已在盛开,衬着山下的淮水显得分外秀丽。而此时石勒的军队也已到了,但石勒本人并未来,只是其侄石虎带领的一支二千人骑兵在淮水西岸扎营,而石勒的大军却在西面几百里外的葛陂驻扎。孙筠放心不下,让手下把船队泊在巢湖,自己带着李老八装扮成晋兵北出合肥到寿春来看望刘秋。
到了军营,孙筠本想问他如何退敌,可刘秋却带着二人出营去登八公山。此时春花正盛,几条河水如丝带般环绕山脚,寿春城也在山南不远处,从山顶俯瞰下去确实别有一番景致。
刘秋指着西岸千步开外处的营地道:“夫人可识得那处营地吗?”
孙筠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我这次便是听闻石勒的前锋部队抵达才连忙赶来,那里莫不是石虎的军队?”
刘秋点点头,“然也”,又问道:“夫人能否看出石虎带了多少军队前来?”
孙筠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怕是也就两三千人的样子。”
刘秋微微笑道:“石勒手中兵力不下十万却只派两千人作前锋又在岸边驻扎多日不前,二位以为何故?”
李老八在旁说道:“总不会是在葛陂忙着造船吧。”
刘秋神秘一笑,“这次只说对了一半。”
孙筠被他磨得有些冒火,于是嗔道:“就我们几人,夫君就别卖关子了。”
刘秋徐徐说道:“石勒带兵作战都是匈奴在草原的办法,只四处劫掠而不占领,去年他带兵攻破荆襄就是如此,除了因为石勒手下动辄十万大军行动没有强大的后勤补给只能靠抢,还因为南方河道众多不利骑兵,军中又常发瘟疫,故而抢得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免得军中爆发疫情。如今石勒驻军葛陂,虽有造船原因,但恐怕他还是怕驻军南面军中流行疫病而大量减员。匈奴的军队没有像样的后勤辎重,像他这样的大军葛陂驻扎已有月余,恐怕正在饿肚子。所以晋军刚到寿春时我便派人各处去征粮,又放出即将大战的消息让百姓逃走,这样石勒更加难以就近筹到粮食。”
刘秋刻意给了孙筠一个眼神又继续道:“之前陶侃南返时我就让他帮忙催促王导多调集粮草辎重到前线,后面我亦数次派人南去催粮,相信再过几日运粮的船只便可抵达。”
孙筠起初并没听明白刘秋南去催粮的意思,不过最终还是明白了刘秋的用意,“真有你的,也就数你鬼点子多。”
刘秋望着遍山的桃花道:“夫人见笑,我虽被封了伏波将军,手里没有骑兵也就罢了,居然连像样的战船都没几艘,想来也只能如此了。”
几日后,二十几艘驳船从南面水路而来,由淮水下游沿着西岸逆水缓缓向上游石虎营地附近驶去,船上满载着货物离着很远就能看出是大包的粮食。岸边的匈奴人当然不会放过到手的粮食,于是弓箭不断向船上射去,领路的几艘驳船上的水手见匈奴来攻,纷纷把船搁浅在岸边投水而去。匈奴人见船工逃跑,更加肆无忌惮,几个胆子大的更是爬上船去查看,用刀划开货物果然全是粮食。
这一发现让军中缺粮的匈奴人大喜,于是一声发喊都跑去争抢,后面几只船上的人见状也纷纷弃船逃走,匈奴营中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又跑出上千人来岸边抢粮,一些人甚至扛着整包的粮食往回走,更多的则是直接划开麻包抓着大把谷物塞到嘴里,岸边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正在此时,后面十几艘驳船忽然迅速划了过来,趁匈奴兵丁还没反应过来已一字排开将侧面连成一线,顷刻间漫天的箭雨便向岸边洒来,匈奴人来不及反应,很快几百具尸体就倒在水中。石虎虽下令后撤,但营地后方各处水路皆有大批晋军渡水而来,数万步兵如蚁群般向石虎大营聚拢过来。
所幸石虎反应还算快,忙令全军上马向西疾驰才算勉强没被合围。刘秋手下尽是步卒,无法追击骑兵,又怕石勒大队骑兵赶来后被反向包围,于是在追击几十里后便各处下令退兵。直到各路追兵返回刘秋才知道最远的晋兵甚至已经遥遥望见石勒的中军大营,不由暗叫幸运。
这一仗晋军仅在河边就射杀石虎骑兵五六百人,虽对石勒来说只是损了点皮毛,但于这数年对阵汉国屡战屡败的晋军而言已是大大鼓舞了士气,连身在建邺的司马睿都亲自下令嘉奖。而石勒也果如刘秋所言军中极度缺粮,很多士兵最后甚至互相杀戮而食,石勒见进无可进只好带兵北返黄河。
刘秋知道入夏以后河水必会大涨,加之暑气难捱,疫病也会比其他季节更加频繁,石勒更不会南下,于是除了远远向各处派出哨探外又调动大军加紧修建各处营寨堡垒。
永嘉二年,匈奴人刘渊在平阳称帝,因其自称祖上是冒顿单于与汉家和亲公主,故取刘姓为汉姓,立国号为汉。刘渊又追尊蜀汉末帝刘禅为孝怀皇帝,并祭祀汉高祖刘邦以降的汉代皇帝。从此,刘渊以夺取天下取代晋室为己任,不断派兵袭击洛阳。
永嘉三年,大权在握的东海王司马越不顾群臣反对派王敦南下任扬州刺史,从此王敦再未返回洛阳。司马睿在王敦和王导为代表的琅琊王氏辅佐下逐渐在江南站稳脚跟,但也导致了王导居中辅政、王敦在外总揽军权各处平叛的局面,而且朝中要职大多也被王家族人占据。东夷校尉李臻因与平州牧不和被杀,周边鲜卑部族于是趁乱杀入,致使辽东郡各县陷落。
永嘉五年,司马越病死,洛阳在刘渊大军攻击下岌岌可危。晋怀帝司马炽下令各地勤王,但王敦、王澄等江东诸公消极救援,坐观北方战事吃紧。匈奴汉国大将石勒带兵扫荡中原各地,先向南攻下襄阳,继而沿汉水东出攻克江夏方才回军。三月,众人推举司徒王衍为元帅统军,但其因惧怕推辞不受,带着十余万晋军精锐一路东逃,最后在洛阳以东几百里外的苦县被石勒大军追上全军覆没,随军诸王和官兵无一幸免,连同周围一带百姓死者超过二十万。七月,洛阳陷落,晋怀帝被俘,城中王公以下军民三万余人被杀。慕容廆率部平定辽东叛乱,但从此晋室对平州诸郡统治开始名存实亡。
阵阵寒风将厚重的雾气从海上吹来笼罩在整个岛上,岸边的一块礁石上坐着一个中年人,借着清晨的微光缓缓翻动着手中的帛书,一旁的妇人正拿了件外套帮他披好。刘秋眯着眼睛看着孙筠给他的这些年北方商栈送来的消息汇总和孙家在海上的生意安排,始终不发一言。孙筠帮他把外套披好才说道:“今日大雾,说好的船不知道还要多久才到。江北处处凋敝,商栈被我撤得都差不多了,先前怕你看了心乱不利于养病,故而都被我收到现在才给你,不会又怪我吧。”
刘秋只顾翻看帛书,连头都没抬就说道:“师父要是治不好我,难不成你一辈子都不给我看?”
孙筠忍不住埋怨刘秋两句,“还不是前些年你不住的咳血,咳到连命都快保不住了,连师父都要我少知会你这些烦恼事。”
刘秋不想再和她互相埋怨,转而问起岸上的家人,“这次我们离开会稽,夫人可想好了要去哪里,翾风和两个孩子都告诉了没有?”
孙筠虽然记不得今早出门后是第几次说起,不过还是和缓的说道:“不是都说过了,现在顾公和陆晔他们都在建邺做官,我就让翾风带着孩子们一道去了。”
海上吹来的风有些散乱,孙筠踮着脚尖朝迷雾中望去,好一会儿才隐约望见一点黑影。孙筠朝黑影打了个口哨,很快浓雾之后也传来口哨声。没用多久,一艘漆黑的大船从雾后缓缓出现在眼前,孙筠冲着上面挥了挥手,很快就跳下来几个小伙,拎起岸上的行李就往船上搬。一众人上船出发,雾气已有些消散,露出有些阴沉的天空。刘秋望着渐远的小岛,脸上觉察出些凉意,再伸出手来方才发现原来是空中飘落着稀疏的碎雪,不禁感叹道:“想不到连会稽都下雪了。”
一个多月后,建邺。
天空灰蒙蒙的,细密的雪正下得紧,地上和水面上却积不下丝毫。建邺没有城墙,只用竹篱四周围着权且充作屏藩。船在篱门外停下,夫妻二人换上一艘小舟一路向东驶去。夫妻二人换上蓑衣斗笠,站在船头望着纷飞的湿雪和两旁街道匆匆的行人,心中涌起些许凉意。重游东吴故都,孙筠的手牵着夫君越发有些紧,让刘秋不免有些吃痛。
到了顾荣宅邸门前,两人刚一下船就看见出来迎接的翾风,问过才知到孙筠的干爹已病重多日。为免打扰这位重病中的老人,翾风已和顾荣家人打过招呼,待过两日身子好些天气暖些了再带刘秋夫妻过去探望。三人来到别院,远远就听见两个孩子的嬉闹声。二人脱去蓑衣进了房门,翾风叫过两个孩子,“泮儿、励儿,快见过你爹和你娘。”
大些的姑娘已有十岁,看见孙筠先叫了声娘,然后才怯生生地喊了刘秋声爹。小些的男孩才三、四岁,便也学着姐姐叫了。刘秋将两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孙筠想起来问道:“夫君可还记得励儿的名字如何取的?”
刘秋缓缓道:“名字是我取的怎能不记得,当年我以巽风纷乱便为女取名为‘泮’以水济之,又为男取名为‘励’想让他能够在这乱世勿要馁志,以志劝勉。”
翾风让侍女将两个孩子送到厢房,回来时奉了热茶给孙筠道:“老爷、夫人,妾照看两个孩子数年,今终可向夫人复命了。”
孙筠把茶搁在几上,忙扶起她,“你自己的儿子什么照顾不照顾的,以后他由你自己带着。而且我的身份从未公开,若不便时连泮儿都要烦你帮我带着。”
翾风眼中含着泪花,轻声谢道:“妾多谢夫人雅量。”
孙筠让侍女给刘秋和翾风各奉上热茶才又问道:“我和老爷虽一直有各处的消息送到,可是毕竟不比你身在建邺要方便些,近来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翾风坐在一旁答道:“先前江州太守不服琅琊王节制,如今已被王将军带兵平定。不过巴蜀一带流民又在湘州叛乱,很快就了到荆州和江州,自然又是王敦率陶侃等人进剿。不过更要紧的是北面有消息说石勒已在备兵准备从淮水南下,王爷和王导都在抽调兵马回援,只是王敦、陶侃等将都被牵制在江州一线,现在还派不出统兵的将领。”
孙筠听了有些不屑,“他王家现在不仅王敦和王澄在阵前被封了将军,就连后方的王导也能顶着个将军头衔,可是对付几个流民和不听话的官员都抢着去,一听是胡人的骑兵大军全都各种理由抽不出身来,还有脸说江东的基业离不开他王家。”
刘秋没有理会孙筠的怒气,只是在旁低声吟道:“北风其凉,雨雪其滂。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这诗吟的没有来由,让孙筠有些不明所以,到底还是翾风猜到老爷的心思,试探性地问道:“看来老爷还是看重当年和琅琊王与王家的情谊,想要为他们北去带兵?”
刘秋喝了口热茶,“也不全是为他,还记得我们先前在襄平请吃饭的那两个文书么?他们举家往辽东逃难,一路上光是妻子都死了多少,虽然这两人整天都一副不拘小节的样子,可是他们曾说过的一句话让我非常难忘,皇帝权威再高也不如能够保他一家平安的一方官员来得实在。如今北方大乱,到处都是避乱的难民。如果我们能够稳定住江南的局势,等于给了很多人一条活路,而不只是帮哪个王爷或者士族出力。”
孙筠虽然总算听懂了他的想法,不过一想到刘秋又要远行总不免难过,“这么些年一家人好容易团聚在一起,你就又想让大家分离啊。”
刘秋没想到她反应这么大,也只好安抚道:“不过就刚有个念头罢了。就算我想,司马睿和王导他们也得愿意用我不是。”
孙筠又道:“我现在可是连水上的生意都放给八哥和川儿他们去做了,就为了在家陪你和孩子,结果你倒又要出去。”
不过刘秋现在显然对水上的生意并不陌生,“外面现在哪里还有那么多生意可做,现在王敦在江州和荆州与流民交战,石勒已开始进入淮水,洛阳和长安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必再贩货去卖,除了青州、冀州和扬州几个临海的地方也只能到辽东去换些东西回来了。”
提到辽东孙筠便想到慕容廆,“如今晋室的战火已波及到平州,那里也不是快乐平静的乐土了,慕容廆虽替朝廷消灭了叛军,不过或许再过几年那里便是慕容部的天下了。”
翾风又想到那两个文书,“不知道两个演傩戏的人会不会如他们说的那样再度逃亡,东出朝鲜县南去三韩呢。”
建邺的雪下下停停足有半月,难得有个晴天,虽然竹叶上还有些残雪,不过阳光洒下来总算能够暖和些,这让刘秋和孙筠总算见到了顾荣。病了许久,老人满是沧桑的脸上终于被日光照出些气色。孙筠让婢女到外室等候,和翾风两人帮他把头垫高。顾荣颤颤巍巍地抓这刘秋的手道:“盼了这些年,可算把你给等回来了。”
自从上次离开山阳后刘秋就一直没机会看望老人,心中不免愧疚,“常年在外奔波,一直没顾上回来看望,是晚辈失礼了。”
顾荣轻轻拍了拍刘秋的手,“这不怨你,筠儿和我说过你长久病着,一直没办法来。”
刘秋眼圈有些红,便叫了声“干爹”。顾荣满是皱纹的脸上终于挤出些笑容,“我也知道,前些年错投陈敏,让你们一时不敢来见我。可是你和筠儿也要知道,江东士族自从吴亡后地位便一落千里,手里又没有权力,谁来都能发号施令。如今琅琊王虽然南下江东,也保举一些从前的南方士族做官,可是最终不过是给王家作陪嫁衣裳罢了。琅琊王虽和王导同岁,如今却以‘仲父’相称,可见如今王家的势力大到什么程度。”
孙筠听了不免在旁劝道:“吴国没了三十多年一直不都是这样,干爹还是好生养病吧。”
顾荣很勉强地伸出干枯的手来摇晃两下,“现在周边皆有战事,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琅琊王当然要四处调兵去应对,财力和粮草、兵士都会捉襟见肘,可是这时也是他不得不考虑动用江东官员和人才的时候,更是我们为自己争取机会的时候。”
孙筠探过身来疑惑地问道:“难道干爹也和夫君一般希望他去北面战场?”
顾荣的眼神中闪出些光亮,“怎么,秋儿也有此打算?”
刘秋在旁解释道:“晚辈倒是以为如今天下大乱,就算边远的平州和巴蜀如今都不太平,我们如果能尽力稳定住江东,不光可以容留大批百姓,也能避免荆州、湘州这些地方的流民变乱。”
顾荣的手抓得更紧了些,“看来是干爹的眼光浅了。当年你师父东去入海,我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我便问他为何不留你在山上作神仙,反倒让你下山吃了这许多苦,谁知他却答说以道济世。当时我以为你一直不愿做官只作些法术示人,如今倒是明白些了。”
刘秋被顾荣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晚辈其实并没想那么多,干爹这样说倒让我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正说话间,外面的侍女进来报信,振威将军王导来了。孙筠给翾风使了个眼色,二人便先行告辞退了出去。不多时王导推门而入,见了刘秋便惊道:“上次下邳一别数年,如今居然能在顾军司这里见到承露,害我和处仲平白为兄长担心许久。如今北方士族大多南迁,很多王公或病或战死后分封的爵位无人承继,早先山阳公故去一直寻不到公子以致爵位空悬,如今且待我回去后禀告王爷报予朝廷由兄长袭爵。”
刘秋心中暗想现在皇帝都在匈奴人手里生死未卜,我这便山阳公袭封的事情还真不知道该报给谁,但表面上还是说道:“愚兄也是流离许久方才投到顾军司门下,将军难得来府上探望,切莫因为在下的一些小事误了公事。”
王导又向顾荣赔礼道:“晚辈和公子故友重逢多聊了几句,军司还勿见怪。不过诚如兄长所说,现在顾公病重,江东很多事务都停滞不前,等着您尽快到府衙中处理,琅琊王这才托臣来此探视,望军司早日康复。”
顾荣躺在床上强撑着施礼道:“将军请恕老朽重病无法下床行礼,也请代我向王爷致谢。年纪大了,久病在床确实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痊愈,刚才将军颇多溢美之词让老臣心生惭愧,如今北方人才不断南下,怎可因我一个老迈之人废弛衙署之事。”
王导上前手扶顾荣,缓缓道:“王爷南下不久,在吴地还需要军司和当地士族多加支持。也正是顾公不弃,江东才有现在的局面。”
顾荣又辞谢道:“老臣谢王爷不弃,只是现今将军总揽江东政事,今日前来怕是还有其他要事吧。”
顾荣这句“总揽政事”让王导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不过仍然说道:“军司哪里话,很多事情王爷仍旧还是需要您分忧。恐怕您也听闻北方石勒现今已向东扫荡青、兖二州,正秣马厉兵南下奔袭豫州。豫州是长江门户,先前吴魏曾在此长期争夺,恐怕我们难免要和石勒大军在此正面冲突。如今王爷虽已征调出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可是左将军和龙骧将军等都在外进剿叛军,一时抽不出带兵的大将,故才来此叨扰想求军司引荐一人带兵北上挡住石勒大军。”
顾荣看了看王导又看看刘秋并没有正面回答。王导这边则继续道:“下官也是许久都未想到人选,不过今日在此见到兄长便立时有了人选。”
不想顾荣却对王导说道:“将军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承露从未在朝中任职,也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当年不过是和左将军在东夷校尉府下听差,将军切莫轻易用人。”
王导怎会让顾荣含糊过去,“顾公与我这兄长交往尚浅,还不知我兄处仲历来对承露赞许有加,当年远在辽东我这两位兄长曾多次并肩作战,无论水军还是陆军都有涉猎,怎能说无法带兵。”
刘秋这边也施礼道:“难得二十几年前的往事将军还能记着,只是当年多亏左将军阵前献计,愚兄当时常搞不清情势,不过沾了将军的光得了些虚名。”
王导这边又继续道:“若说左将军是一面之词确实难以服众,不过前日鲜卑单于慕容廆遣使前来,提到兄长在辽东阵前迎敌亦赞不绝口,不仅能使出点燃石炭调虎离山的奇谋,居然还能于阵前对敌且所向披靡。甚至连那使者都说兄长若为王爷所得必如虎添翼,何愁战事不决。”
想不到慕容廆居然派人南下江东,刘秋不免客气道:“在下惭愧,前些年游历辽东在单于城中帮着守了次城,不想却被使者添油加醋成这样。”
王导见火候已差不多,又故意对顾荣道:“老军司可否帮王爷游说我这位兄长几句啊。”
顾荣咳了一声方才又替刘秋解释道:“也不怪承露疑虑,如今石勒铁骑南北劫掠纵横无敌,之前不仅大破乃兄王司徒麾下十余万精锐,就连江汉要地襄阳、江夏亦皆克。面对这样的虎狼之师,不知王爷做了哪些准备与之抗衡,可有水军支持甚至骑兵对阵?”
王导的舌头顿时如同打了结般地吞吐起来,“现今各方战事吃紧,一时仓促只筹集了五万步卒和一月粮草,战船和马匹虽然没有,但运送粮草的船还是有的。”
顾荣看了眼刘秋,这边就埋怨道:“北人南来历来惧我战船之利,从前武帝对吴那么大的优势都要一缓再缓,今年石勒进至江夏仍不敢东来依旧是畏惧水战,不想如今王爷与将军经营江东数年居然连几艘战船都筹措不到。江南缺马,如果不能凭借水战抗衡骑兵,步军再多也只是阵前待宰的羔羊。”
王导只好赔笑道:“王爷南渡不久,万事皆在草创,就连建邺的城墙也只能暂以竹篱替代,少量的战船都被左将军调往上游,一时不足也是有的。”
顾荣没有理会王导,只是对刘秋道:“将军的提议承露以为如何?”
刘秋自然懂得顾荣的意思,也跟着推托道:“愚兄在外游历数年,对是否应王爷征召北去抗敌还要思虑一段时间,以免力有不逮失了江北要地反误了王爷和将军。”
王导方才被顾荣一顿数落早已失了脸面,也不好再一味力劝,只好找了个借口向顾荣辞行而出。
虽然没有当面答应王导,但顾荣一边让孙筠着手收归水上商船和人手的管理,一边又去信给南面的陆玄等人。几月后吴郡和会稽等地的众人陆续到来,顾荣便把刘秋等人找来一同商议。这时刘秋方才发现不仅陆玄、八哥、孙川都已远道前来,就是肥庄都也到场,诸人之中刘秋的两位二位夫人只有肥庄身边坐着女眷,再仔细看去居然是当年的袁氏。如今肥庄的胡子已有些稀疏,不过袁氏却还半老徐娘多少有些风采。
刘秋和孙筠忙上去给陆玄行礼,翾风亦跟在后面给众人见礼。八哥仿佛让人看到当年那个健硕的陆公,而如今孙川显然已经成为东吴遗族年青一代的佼佼者,至于陆玄则已须发斑白,好在精神依旧矍铄。
大家明白此次东吴遗族的又一次齐聚还是为了一同对抗即将南下的石勒,毕竟琅琊王现在的军队虽然数量尚可,但实力和早先王衍所率的晋军精锐还差得远,就算把孙家藏了这么久的水军算上也很难说能否挡住石勒的大军。
会议刚一开始陆玄便说道:“今天难得召大家来齐,所为事宜各位也已知晓,现今石勒铁骑如同在草原上一般如入无人之境,而他的大军即将南下,大家今日总要商量个对策守住江东才好。如今除了贺彦先久病会稽,乌头在夏口水上盯着动静,其他人该到的都到了。”
顾荣此时仍未痊愈,被孙筠和翾风一左一右扶着,只见他缓缓说道:“虽然上次王导前来游说被我等拒绝,不过如今事态紧急,琅琊王还是征召秋儿为伏波将军,已定下七日后率五万步卒北上。我与王导力争才让他从王敦手里调了荆州前线的龙骧将军陶侃和他手下两千水军还有四艘战船共同与你共同北上。但他到阵前三日后须西返荆州,除非秋儿无法在前方带兵他才会留在那里接替你的职务,毕竟荆州一带杜弢的叛军实力也不容小觑。”
顾荣说完有些疲累便停下休息,一边陆玄见状继续道:“既然调的是荆州陶侃和他的水军,那么还是常驻夏口的八哥来给大家介绍下那边的情况。”
八哥清了清喉咙,“诸位,小人虽然一直都无名无姓只有个诨号,可是现在的孩子已经长大,便按照诨号的意思取名李老八,以后孩子就姓李了。”
看见陆玄冲他微笑,李老八便继续道:“大概十年前诸王之乱开始时陶侃便离开伏波将军孙秀随朝廷官员南下荆州平乱,从此仕途不断高升直至龙骧将军兼领武昌太守。去年石勒从襄阳一路攻至江夏,与武昌近在咫尺。不过匈奴的军队只能攻进大山脚下的安陆,却对汉水汇入长江的夏口毫无办法。那里处在云梦之中时常泛滥,即使旱季也多沼泽和泥地,甚至还经常爆发瘟疫,北方的军队在那里难以施展。陶将军自知难用手里有限的步卒抵挡石勒,于是四处征调大船想在武昌上游建立水上防线。”
“所以你们就和陶侃联系了?”陆玄在旁问道。
李老八点点头,“以前陶将军在伏波将军手下作掾属时我们曾见过几次,他知道我是顾军司手下的人,所以就借了些大船和水手给他,一来二去我们就熟了,不过我并未把家里的事情和他讲过。”
刘秋显然更关心陶侃的带兵能力,便问道:“龙骧将军是否亲自统领过水军?”
李老八答道:“自然,现今左将军坐镇豫章而将北面武昌水陆防卫都交给陶将军,当然是对他统领水军的能力十分放心。先前石勒从江汉撤军后江夏一带就被流民占据,不过最后都被陶侃以水军阻住。”
陆玄又问孙筠道:“筠儿之前一直在淮水一带,近来可曾派人去了解那里的情形?”
孙筠在顾荣身后答道:“前月雪停后我便派了几人渡江北去,早先大量人口南迁,就已有很多人离开那里,如今外面都在疯传匈奴大军南下,那里的百姓几乎都跑光了。”
陆玄见几人说完,便问刘秋道:“五万步卒、二千水军还有四艘战船,秋儿考虑了这些日子想必已有些眉目,不知准备在哪里拒敌?”
刘秋向陆玄作了一揖,“不瞒师父,晚辈确实已有些打算。石勒率骑兵从北方直攻吴地,必定走寿春到合肥这条陆路,这是从前魏吴、晋吴争夺的主战场。寿春地处淮水岸边,东西南三面皆有水路,附近还有八公山可为依托,最适合用步卒和水军对抗骑兵。”
看见陆玄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刘秋又继续道:“具体我想等到了寿春看过地形再说。只是石勒如今气势正盛,晋军士卒又是临时征召,不只欠缺训练士气也有不足,倒时若败了可有保全之策?此外,王家族人面对匈奴屡次逃跑,我真怕到时王敦再带着南方全部的军队脱离战场。”
王敦和王澄此前都和王衍一样置洛阳的安危于不顾,确实很难让人放心,就连陆玄也不得不说:“我已从海上调来十几艘伪装成商船的战船,其中数艘布置到巢湖,剩下的留在芜湖,都由筠儿指挥在后接应你。至于王敦,他手上有三、四成兵力在陶将军手上,想带全部大军逃跑并不容易。”
顾荣见陆玄布置妥当心中暗许,不过还是说道:“这样布置确实比较稳妥,只是毕竟我们都在王爷府衙为官,众多官吏中只有王导独居中枢,王府中的很多消息于我们这些属官并不畅通,这样还是不太稳妥。”
一旁从未开口的肥庄这时道:“我虽按几位大人的吩咐在东门外青溪附近建了馆舍以乐伎招徕王公贵族打听消息,可是毕竟我们在这边还没什么名气,成效并不很好。”
边上的袁氏也说道:“我们这边色艺俱佳的姑娘是不少,可是青溪旁边就是乌衣巷,王公大族多居于此,府中蓄养的歌姬、乐伎并不比我们这里的差,若想吸引他们前来当真困难。”
众人听了也都一筹莫展,过了好一会却见翾风说道:“诸位大人,妾原先在洛阳石崇府上时与颇多朝中官员相识,就算是琅琊王和王家族人也都不算陌生。故而妾愿意出来试试,邀请信官员到此游乐。此外妾还听说左将军的妾室宋袆亦在城中,她一直以绿珠弟子自居。妾愿请她献技,到时恐怕建邺一带的文人骚客都要趋之若鹜呢。”
顾荣看看陆玄和肥庄,见他们都持赞成的神色,便转身对刘秋道:“翾风所言确是可行,如此就可借前来游玩的士族子弟得到王府内的一些消息,只是秋儿难免要割爱了。”
刘秋怎会因此推托,只是说道:“此危急之秋怎可因私废公,只是要麻烦王老板和袁氏多帮忙照顾了。”
陆玄于是说道:“如今我已年老,很多事情早已想脱手给你们来做,这也是今次我和军司要把大家都召集来的用意。夏口和会稽的封地本就是山阳公自家的封地,自然应由秋儿打理,孙家水上的家当理当也该交还给三公主,今后就靠你们夫妻二人操持了。”
顾荣在一旁也点头赞成,刘秋夫妻接手家业的事也就这样定了。孙家水上的银钱一直由肥庄打点,这时也马上表示孙筠可随时清点账目。
七日后,西出城外的长江码头,陶侃和他的船队已等候多时,孙筠和翾风由孙川陪着都夹在顾荣一众送行的队伍中遥遥向刘秋登上的战船送别。刘秋与陶侃多年未见,免不了先是客气一番。只是刘秋见陶侃顺江带来的战船最大也不过双层,难免有些失望。陶侃只好敷衍说是淮水一带河道狭窄大船难行,且西面战事吃紧没有多少余船可供调动。
一行人从水路北行,数日后到达寿春,刘秋让军兵依山傍水扎营,又远近撒出兵士征粮,并说匈奴大军即将以此地为战场,要各处竞相向南逃遁。陶侃见了疑惑地但问刘秋原因,没想到刘秋只答若不放心可自带兵与石勒对阵军前,若肯帮忙则回建邺时让王导尽快多运辎重前来。陶侃当然不会傻到自己留在寿春面对石勒,自然不再多问,到了三日之期连忙和随从一道南返。
半月过去,八公山上的桃花、樱花已在盛开,衬着山下的淮水显得分外秀丽。而此时石勒的军队也已到了,但石勒本人并未来,只是其侄石虎带领的一支二千人骑兵在淮水西岸扎营,而石勒的大军却在西面几百里外的葛陂驻扎。孙筠放心不下,让手下把船队泊在巢湖,自己带着李老八装扮成晋兵北出合肥到寿春来看望刘秋。
到了军营,孙筠本想问他如何退敌,可刘秋却带着二人出营去登八公山。此时春花正盛,几条河水如丝带般环绕山脚,寿春城也在山南不远处,从山顶俯瞰下去确实别有一番景致。
刘秋指着西岸千步开外处的营地道:“夫人可识得那处营地吗?”
孙筠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我这次便是听闻石勒的前锋部队抵达才连忙赶来,那里莫不是石虎的军队?”
刘秋点点头,“然也”,又问道:“夫人能否看出石虎带了多少军队前来?”
孙筠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怕是也就两三千人的样子。”
刘秋微微笑道:“石勒手中兵力不下十万却只派两千人作前锋又在岸边驻扎多日不前,二位以为何故?”
李老八在旁说道:“总不会是在葛陂忙着造船吧。”
刘秋神秘一笑,“这次只说对了一半。”
孙筠被他磨得有些冒火,于是嗔道:“就我们几人,夫君就别卖关子了。”
刘秋徐徐说道:“石勒带兵作战都是匈奴在草原的办法,只四处劫掠而不占领,去年他带兵攻破荆襄就是如此,除了因为石勒手下动辄十万大军行动没有强大的后勤补给只能靠抢,还因为南方河道众多不利骑兵,军中又常发瘟疫,故而抢得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免得军中爆发疫情。如今石勒驻军葛陂,虽有造船原因,但恐怕他还是怕驻军南面军中流行疫病而大量减员。匈奴的军队没有像样的后勤辎重,像他这样的大军葛陂驻扎已有月余,恐怕正在饿肚子。所以晋军刚到寿春时我便派人各处去征粮,又放出即将大战的消息让百姓逃走,这样石勒更加难以就近筹到粮食。”
刘秋刻意给了孙筠一个眼神又继续道:“之前陶侃南返时我就让他帮忙催促王导多调集粮草辎重到前线,后面我亦数次派人南去催粮,相信再过几日运粮的船只便可抵达。”
孙筠起初并没听明白刘秋南去催粮的意思,不过最终还是明白了刘秋的用意,“真有你的,也就数你鬼点子多。”
刘秋望着遍山的桃花道:“夫人见笑,我虽被封了伏波将军,手里没有骑兵也就罢了,居然连像样的战船都没几艘,想来也只能如此了。”
几日后,二十几艘驳船从南面水路而来,由淮水下游沿着西岸逆水缓缓向上游石虎营地附近驶去,船上满载着货物离着很远就能看出是大包的粮食。岸边的匈奴人当然不会放过到手的粮食,于是弓箭不断向船上射去,领路的几艘驳船上的水手见匈奴来攻,纷纷把船搁浅在岸边投水而去。匈奴人见船工逃跑,更加肆无忌惮,几个胆子大的更是爬上船去查看,用刀划开货物果然全是粮食。
这一发现让军中缺粮的匈奴人大喜,于是一声发喊都跑去争抢,后面几只船上的人见状也纷纷弃船逃走,匈奴营中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又跑出上千人来岸边抢粮,一些人甚至扛着整包的粮食往回走,更多的则是直接划开麻包抓着大把谷物塞到嘴里,岸边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正在此时,后面十几艘驳船忽然迅速划了过来,趁匈奴兵丁还没反应过来已一字排开将侧面连成一线,顷刻间漫天的箭雨便向岸边洒来,匈奴人来不及反应,很快几百具尸体就倒在水中。石虎虽下令后撤,但营地后方各处水路皆有大批晋军渡水而来,数万步兵如蚁群般向石虎大营聚拢过来。
所幸石虎反应还算快,忙令全军上马向西疾驰才算勉强没被合围。刘秋手下尽是步卒,无法追击骑兵,又怕石勒大队骑兵赶来后被反向包围,于是在追击几十里后便各处下令退兵。直到各路追兵返回刘秋才知道最远的晋兵甚至已经遥遥望见石勒的中军大营,不由暗叫幸运。
这一仗晋军仅在河边就射杀石虎骑兵五六百人,虽对石勒来说只是损了点皮毛,但于这数年对阵汉国屡战屡败的晋军而言已是大大鼓舞了士气,连身在建邺的司马睿都亲自下令嘉奖。而石勒也果如刘秋所言军中极度缺粮,很多士兵最后甚至互相杀戮而食,石勒见进无可进只好带兵北返黄河。
刘秋知道入夏以后河水必会大涨,加之暑气难捱,疫病也会比其他季节更加频繁,石勒更不会南下,于是除了远远向各处派出哨探外又调动大军加紧修建各处营寨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