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三天限期
第133章三天限期
徐捕头唾沫星子横飞的说个不休,何家安只是默默的出神。任由徐捕头又恨又怨的嗦,他只是静静的思索着。
二百斤红铜应该也不算什么吧?李知府再穷也不至于连铜都买不起吧?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只怕是二百斤白银他也拿得起。
他何必把这个任务分摊给下面的知县呢?这简直就是不顾一切的节奏。不怕别人举报他吗?
吴知县也是,区区六十斤红铜交上去就是了,何苦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若不是病急乱投医,怎么会火急火燎的去请他?
难道红铜很金贵?金贵到用钱都买不着?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李知府的疯狂,和吴知县的焦燥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好了。何家安微微的翘起唇角,这可真是人的运气来了城墙都挡不住。
何家安前几天还在盘算怎么能挣大钱,想不到机会这么快就送到眼前了。
想起铁匠铺的废铁渣和瓷器店的矿石,何家安忍不住想要仰天大笑,他用指甲使劲的掐自己的指肚,生生的用痛感把喜悦感给压了下去。
不过何家安到底忍不住轻笑了一声,这一声倒不是笑别人,而是笑他自己。
真不知道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八字别说一撇,连一点都没有呢,怎么就抑制不住的高兴起来了?
听到何家安轻轻的似笑似叹的一声,徐捕头才止住了滔滔不绝的抱怨,转头问道:“兄弟,你有什么办法吗?”
“什么事啊?”何家安跟傻似的,人家说了这么半天敢情你一个字也没听着?
“就是大人的事啊。”
“哦,这也不算是咱们吴大人的事,说到底还是李知府的事,上次我就说过‘终无大碍’。”
“三天,弄不到红铜大人的乌纱都要保不住了,还‘终无大碍’?”
“呵呵,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说‘终无大碍’就是‘终无大碍’。”
“对对对,你是小神仙嘛,你说的一定灵,一定灵。”
很快轿子就被抬进了知县的后衙,徐捕头先下轿,转身掀起帘轿请何家安下轿。
何家安弯腰钻出轿子,迈过轿杆,抬头见吴知县连帽子都没带就从屋里跑了出来。
“小神仙,你可来了,我就等着你救命了。”吴知县半点架子也没有,双手合十,颇有几分虔诚的样子。
何家安没想到这个吴知县竟然都急到这个份上了,他笑道:“吴兄不必如此,有什么话进屋说。”
“快请快请。”吴知县赶紧的亲自掀起门帘请何家安进去。
何家安还真就不客气,大摇大摆的就走了进去。看他这个托大的模样,吴知县莫名的有点安心。
他知道徐捕头一定跟他讲过事情的经过了,他既然如此镇定想必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走进客厅何家安发现空荡荡的大厅居然连一个下人都没有,跟他上次来时截然不同。
何家安径自走到主座下首的第一张椅子上坐下,他坐下以后才发现他身后只有吴知县一个人跟了进来,徐捕头连门都没进。
吴知县也没有去主座上坐,而是坐在了何家安的下面。何家安一下站了起来:“吴兄,你理当上坐。”
“家无常礼,你我兄弟何需论那些俗套?”吴知县坚决的跟何家安隔着一张小小的方几就坐下了。
何家安见他如此说便也坐下了,他笑问:“吴兄,可是为那六十斤红铜着急?”
“正是。”吴知县真的是连强颜欢笑的心都没了,本来东乡就是个穷乡僻壤之地,让他三天时间弄六十斤红铜简直就是要他的老命。
“说来奇怪,朝廷要罚便罚银子好了,为何要罚红铜?”何家安从没听说过罚款还指定必须交红铜的,用金子、银子、铜板不行吗?
“兄弟你是有所不知啊。”吴知县说着亲自提壶给何家安倒了一盏茶,又给自己倒了一盏茶。
“若是罚金罚银,便是真的罚钱,只要交了钱就没事了。若是罚红铜,那就不是钱能办得到的事了。”
都道仕途险恶,这里面的道道儿还真多。何家安不解的问道:“这又是为何?”
吴知县叹口气,慢慢的给他讲述这其中的原委。朝廷是真的需要红铜,需要大量的红铜,纯度越高越好。
因为在市井中流通最广泛的钱币既不是金锭也不是银锭,而是铜钱,也就是那种外圆内方的穿孔钱。
铜钱是用红铜和锌铸成的合金,为什么要用红铜和锌呢?因为这两样金属稀缺,所有的红铜矿和锌矿都控制在朝廷手里,不容易造假。
但是矿产一年比一年低,新矿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得到的,铜钱的磨损也一天比一天消耗的大。
所以一有官员犯错,朝廷就常常会罚他交红铜。红铜根本就是弄不到的,因为民间的红铜太少了,平常百姓家根本就没有,富贵人家也不过就有个灯台、帘钩而已。
红铜理论上不值钱,事实上搞不到,后来就发展成了整治人的一种手段。罚金罚银便是真的罚钱的意思,罚红铜那就是往死里整的意思。
表面上看罚红铜其实是罚的很轻,红铜跟白银折算的话,一两白银能换十斤红铜。
像李知府这次被罚二百斤红铜,若是换成银子去交罚款才二十两而已,这算什么罚?
二十两银子对平常百姓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起码够一个农户人家全家两年的开销,但对一个官员来说可能连一顿饭钱都不够。
可是就这价值区区二十两银子的红铜就把李知府逼的要疯,因为他自己也知道他是没有可能弄得到的。
到限期交不出红铜,结果可想而知,轻则罢官重则入狱。
所以上面限他二十天交齐红铜,他急忙把任务往下发,只限下面的县令三天时间。
与此同时他也在向别处求援,只要能弄到红铜就能保住一切,弄不到就一切都完蛋了。
吴知县愁就愁这个限期上,二十天之内李知府是有权力收拾他们这些县令的,而给他们的限期只有三天。
徐捕头唾沫星子横飞的说个不休,何家安只是默默的出神。任由徐捕头又恨又怨的嗦,他只是静静的思索着。
二百斤红铜应该也不算什么吧?李知府再穷也不至于连铜都买不起吧?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只怕是二百斤白银他也拿得起。
他何必把这个任务分摊给下面的知县呢?这简直就是不顾一切的节奏。不怕别人举报他吗?
吴知县也是,区区六十斤红铜交上去就是了,何苦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若不是病急乱投医,怎么会火急火燎的去请他?
难道红铜很金贵?金贵到用钱都买不着?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李知府的疯狂,和吴知县的焦燥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好了。何家安微微的翘起唇角,这可真是人的运气来了城墙都挡不住。
何家安前几天还在盘算怎么能挣大钱,想不到机会这么快就送到眼前了。
想起铁匠铺的废铁渣和瓷器店的矿石,何家安忍不住想要仰天大笑,他用指甲使劲的掐自己的指肚,生生的用痛感把喜悦感给压了下去。
不过何家安到底忍不住轻笑了一声,这一声倒不是笑别人,而是笑他自己。
真不知道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八字别说一撇,连一点都没有呢,怎么就抑制不住的高兴起来了?
听到何家安轻轻的似笑似叹的一声,徐捕头才止住了滔滔不绝的抱怨,转头问道:“兄弟,你有什么办法吗?”
“什么事啊?”何家安跟傻似的,人家说了这么半天敢情你一个字也没听着?
“就是大人的事啊。”
“哦,这也不算是咱们吴大人的事,说到底还是李知府的事,上次我就说过‘终无大碍’。”
“三天,弄不到红铜大人的乌纱都要保不住了,还‘终无大碍’?”
“呵呵,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说‘终无大碍’就是‘终无大碍’。”
“对对对,你是小神仙嘛,你说的一定灵,一定灵。”
很快轿子就被抬进了知县的后衙,徐捕头先下轿,转身掀起帘轿请何家安下轿。
何家安弯腰钻出轿子,迈过轿杆,抬头见吴知县连帽子都没带就从屋里跑了出来。
“小神仙,你可来了,我就等着你救命了。”吴知县半点架子也没有,双手合十,颇有几分虔诚的样子。
何家安没想到这个吴知县竟然都急到这个份上了,他笑道:“吴兄不必如此,有什么话进屋说。”
“快请快请。”吴知县赶紧的亲自掀起门帘请何家安进去。
何家安还真就不客气,大摇大摆的就走了进去。看他这个托大的模样,吴知县莫名的有点安心。
他知道徐捕头一定跟他讲过事情的经过了,他既然如此镇定想必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走进客厅何家安发现空荡荡的大厅居然连一个下人都没有,跟他上次来时截然不同。
何家安径自走到主座下首的第一张椅子上坐下,他坐下以后才发现他身后只有吴知县一个人跟了进来,徐捕头连门都没进。
吴知县也没有去主座上坐,而是坐在了何家安的下面。何家安一下站了起来:“吴兄,你理当上坐。”
“家无常礼,你我兄弟何需论那些俗套?”吴知县坚决的跟何家安隔着一张小小的方几就坐下了。
何家安见他如此说便也坐下了,他笑问:“吴兄,可是为那六十斤红铜着急?”
“正是。”吴知县真的是连强颜欢笑的心都没了,本来东乡就是个穷乡僻壤之地,让他三天时间弄六十斤红铜简直就是要他的老命。
“说来奇怪,朝廷要罚便罚银子好了,为何要罚红铜?”何家安从没听说过罚款还指定必须交红铜的,用金子、银子、铜板不行吗?
“兄弟你是有所不知啊。”吴知县说着亲自提壶给何家安倒了一盏茶,又给自己倒了一盏茶。
“若是罚金罚银,便是真的罚钱,只要交了钱就没事了。若是罚红铜,那就不是钱能办得到的事了。”
都道仕途险恶,这里面的道道儿还真多。何家安不解的问道:“这又是为何?”
吴知县叹口气,慢慢的给他讲述这其中的原委。朝廷是真的需要红铜,需要大量的红铜,纯度越高越好。
因为在市井中流通最广泛的钱币既不是金锭也不是银锭,而是铜钱,也就是那种外圆内方的穿孔钱。
铜钱是用红铜和锌铸成的合金,为什么要用红铜和锌呢?因为这两样金属稀缺,所有的红铜矿和锌矿都控制在朝廷手里,不容易造假。
但是矿产一年比一年低,新矿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得到的,铜钱的磨损也一天比一天消耗的大。
所以一有官员犯错,朝廷就常常会罚他交红铜。红铜根本就是弄不到的,因为民间的红铜太少了,平常百姓家根本就没有,富贵人家也不过就有个灯台、帘钩而已。
红铜理论上不值钱,事实上搞不到,后来就发展成了整治人的一种手段。罚金罚银便是真的罚钱的意思,罚红铜那就是往死里整的意思。
表面上看罚红铜其实是罚的很轻,红铜跟白银折算的话,一两白银能换十斤红铜。
像李知府这次被罚二百斤红铜,若是换成银子去交罚款才二十两而已,这算什么罚?
二十两银子对平常百姓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起码够一个农户人家全家两年的开销,但对一个官员来说可能连一顿饭钱都不够。
可是就这价值区区二十两银子的红铜就把李知府逼的要疯,因为他自己也知道他是没有可能弄得到的。
到限期交不出红铜,结果可想而知,轻则罢官重则入狱。
所以上面限他二十天交齐红铜,他急忙把任务往下发,只限下面的县令三天时间。
与此同时他也在向别处求援,只要能弄到红铜就能保住一切,弄不到就一切都完蛋了。
吴知县愁就愁这个限期上,二十天之内李知府是有权力收拾他们这些县令的,而给他们的限期只有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