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除夕夜
韦元三年冬,大雪。
除夕夜。
皇城中心宣道口的工部尚书府灯火通明,大小奴仆奔走其中,热热闹闹挂灯笼的有之,跑来跑去传菜布饭的有之,穿梭其间打马传信的亦有之,但真正守岁的正房静悄悄的,主子老小全都脸色难看地望着风雪掩月的大门。
宫里差人传话了,谢尚书要陪到下半夜,许是三更才到家。
口谕一到,谢府的欢闹就下降了一度。
每年年节这日,谢府都要出次事。
大前年工部尚书谢鼎被皇帝点名斟酒,在一片同僚反敌的红眼白眼里,胆战心惊地立在天子身侧,天子像望一只温顺且讨厌的狗,连笑都吝惜摆一个,失手就泼了他一身酒。当晚谢大人是裤脚沾酒,飘着回来的。
前年因修皇陵傲气不入宫,直接被内侍架去文武百官面前计算开支费用。
去年则因主张修运河,被皇帝带去杖二十了。
皮开肉绽的,最后还是由同窗好友送回来的。
那位好友前脚还没走,后脚皇帝派的慰问团就来了,当归灵芝人参鹿茸,什么大补抬来什么。若是休沐一过,谢大人还没好全,仗着那身伤闹脾气,没有按时按点到官衙点卯,皇帝就派护城军来请了。谢大人望着那排排整齐的补品,当即就心耿地捂着开花的屁股,当着传信太监的面老泪纵横,硬是装出一副起身撞柱以鉴君心的忠君样子。
那一刻,在这个朝代莫名浮沉了十五年的谢怡蕴,才没脸地捂住眼睛,确认眼前这个牛鬼神蛇的男人是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这个家族。是以,她第一次流露出老妖怪的性格,滴水不漏又进退得宜地把她爹的同窗好友兼皇上眼前人儿送走。且,吩咐管家谢福把赏赐拿下去炖了,让厨娘好好地煮,最好煮出个十来个花样,让那一位知道尚书府对他的恭敬程度。
谢福低伏着身子,唯唯诺诺地点头,被突如其来发威的二小姐怔懵了。
众所周知,二小姐可是个不管事的。
但眼下,似乎比西二院的周姨娘还凶。
见状,谢怡蕴暗了神色,冷眼盯过去,看到他疾步忙碌起来,才朝宫里随赐的,被这一幕吓得变了脸色的太医颔颔首,道:“劳烦大人费心了。”
太医揩了揩额头的汗后,回礼道:“不敢,不敢。”
谢怡蕴安安静静地受了,下颌一扬,她爹房里的人就侧出身子,做了个“请”的姿势。
至今她都记得那晚台前积着的,厚厚的一层雪。
她束手立在腊梅树下,望着漫天雪花飞舞,心肺被凉得有点寒。
这几年她爹冒得快,因着有点真才实学,被疑心病重的新皇用得也狠,与之相对的,遭打压也群臣里的俊秀,除了宣德侯府,便没有旗鼓相当地招皇帝恨的了。
谢尚书浸淫官场多年,侍奉过两位陛下,自认为揣测圣意有一手,因此想偷鸡摸狗,在新皇的眼皮子底下干点于国于民有利的事,但手还没伸出,这位今上便连上位者的体面都不顾了,逆鳞毫不遮掩地就施展在臣子身上。
直到现在,谢尚书都感觉贴在背后的襟衣冷汗津津的。
这厢养了一晚上的伤,顺道把心给妥帖了的谢尚书,隔日见到了前来看他的谢怡蕴,脑子终于捋了清楚,抬起眼睛,抠着发干的喉,不好意思地朝女儿说:“儿啊,为父这次要靠你一靠了。”
你不知道,那一位的刀,明晃晃地在脖子上挂着。
以前是刀背的一面,现在——
刀已经没肉一寸了。
稍一不慎,就是咔嚓一声。
人头落地。
谢怡蕴见了谢大人那胆小受怕的模样,也是相当无语。
她爹这官是越做越回去了。
以前还是还是个平顺县小小县令的时候,心系百姓的同时,还不忘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卯足了力气往上爬。等成了所谓的人上人,脑袋反倒不灵光了,在上位者明显表露出的厌恶里,那颗为百姓跃动的心反而跳得更凶,更猛,更藏不住。
头破血流的样子,辣得她眼睛疼。
伸手从小丫鬟手里接过药,亲眼看谢大人喝完了,嘴角歪了歪,这才真正拉了拉嘴角。这药是她亲手抓的,亲手熬的,药效绝不掺假,因此谢大人脸上的褶皱痕子更真实了,都快把眼睛给遮没了。但那眼缝里的光,一刻没停地落在她身上。
亮晶晶,亦惨兮兮。
谢怡蕴与他静静对视了几秒后,问:“当真?”
“对。”
“考虑清楚了?”她挑眉。
“是。”
罢,摊上这样的老爹,算她倒霉了。
谢怡蕴回去当晚就着手画起了大运河的工程图。
这河没个十年八年挖不成,但只要开始挖了,即便折在今上手上,下一任皇帝也会捡起来,当作政绩浓墨重彩的一笔,哼哧哼哧地干下去。而沿线数十万百姓耕种灌溉也会便利得多,但喝着运河水,吃着新米的百姓,不会感恩这个为国家大计差点被皇帝磨死的尚书大人,他们只会歌颂上位者的恩德,对他感恩戴德。
但这些事,还是得有人去做,不是吗?
三个月后收笔完工。
收到图纸的谢大人捻着山羊胡须,顿时老神回附,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越长越惊天的小女儿转,国事家事天下事天下事,件件大事,是时候替女儿相男人了。
婚备嫁娶耗去一两年,他还能留住她一阵。
若被人凭白拱了,他都没地方找人哭。
谢怡蕴见状,拉拉嘴角,利落回屋去。
这辈子待在谢家,护住谢家一大家子就可以了。
但她爹不同,是个行动派,一个人暗暗列了四五家儿郎,斟酌来,斟酌去,就没有斟酌中意。要么才情有余,就是长得太丑;要么家事清明,就是只剩下个唬人的纸皮架子;要么两项俱兼,就是太纨绔。
挑来挑去谢尚书都生气了,女儿就该是谢家的!
但女儿大了,终归是要嫁的。
谢怡蕴是乾德五十四年,元宵那日来到这个陌生朝代的,那时她爹正值事业上升期,休沐的日子还没过,就被上司差出去办公。她娘见外面乱花多又多,怕极惧极,想着借生育的机会把不着家的丈夫勾回家,但还是落了空。一心扑在往上爬的谢大人,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空理会这个哭得少,叫得少的小女儿,若不是谢宋氏非追着他要他抱一抱,只怕谢怡蕴长到一两岁都没沾到亲爹的手。
渐渐的,她娘对她的兴致也少了。
谢怡蕴的第一眼,第一声,都献给了抱她长大的奶妈妈,甄镜。
第二眼,则给了长姐。
当时她被甄妈妈抱在怀里,七八个脑袋囫囵凑下来,晃得眼花缭乱,转头想清净几秒,但眼皮还没搭下来,就看到了绑着高高发辫的长姐谢怡澜。八岁大的小姑娘像见到新奇的玩具一般,好奇地在她脸上戳来戳去,最后发现她是活的,还不耐地蹙着眉,便伸头过来对她亲了亲,脸上似灌了蜜般,讨娇得很。然后二话不说开启长姐模式,傻头傻脑地承担起召唤谢大人归家的重担。
尚在襁褓中,谢怡蕴就瞧过一次她娘耍大刀的技艺,浑圆纯熟,令尚不能开口说话的她叹为观止。
那日谢大人提脚准备去衙门办公,因着下乡让村民种新米的事,十天里八天在外,谢宋氏收到她爹眼线递过来的消息后,心口慌得来回渡个不停,最后心一狠,抱起澜姐就去大门口堵人。见到谢大人后,二话不说,大公无私,正义凛然地就把女儿往他怀里一推,嘴里念道:“去这么久,孩子怪想的,非要闹着见一见你。”
说罢,便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一副拿她没有办法的样子。
见状,谢大人脸上的肌肉都僵了。
这是他和正经夫人的第一个孩子,亦是他第一次当父亲,外加那时和夫人新婚期,难免格外看重些。偏偏这孩子也灵性,知道买巧取乖,讨他关心。望着女儿清透纯真的眼睛,他那脚啊,迈得滞重,到了衙里办公都觉得挂心。
虽说当时硬着心气走了,可夜里还是回来抱了抱,亲了亲。
经此一役,她娘就更坚定了舍得着孩子,套得着郎的战略。
她娘也试过她。
还一岁咿呀学语的时候,谢怡蕴被甄妈妈抱去布庄制衣裳,小厮问刻什么制式,送到哪家府门,谢怡蕴伸出白嫩嫩的手指遥手一指,对面酒家幌子上明白无误地写着一个谢字。
此情此景,甄妈妈的眼泪花儿直接就泛出来了,亮晶晶的,怪吓人。
不得了,家里出了个惊为天人,聪慧的姐儿。
这事儿得告诉夫人。
谢怡蕴亦十分后悔因心疼甄妈妈嗓子疼,给自己招揽的费心事。
她娘谢宋氏望着粉妆玉琢,独自坐在床上砸吧喝羊奶的女儿,心一横,疾步抱去谢大人办公的书房。见见心上人之余,还可以探探虚实,她也觉得这个孩子怪异得很。
除夕夜。
皇城中心宣道口的工部尚书府灯火通明,大小奴仆奔走其中,热热闹闹挂灯笼的有之,跑来跑去传菜布饭的有之,穿梭其间打马传信的亦有之,但真正守岁的正房静悄悄的,主子老小全都脸色难看地望着风雪掩月的大门。
宫里差人传话了,谢尚书要陪到下半夜,许是三更才到家。
口谕一到,谢府的欢闹就下降了一度。
每年年节这日,谢府都要出次事。
大前年工部尚书谢鼎被皇帝点名斟酒,在一片同僚反敌的红眼白眼里,胆战心惊地立在天子身侧,天子像望一只温顺且讨厌的狗,连笑都吝惜摆一个,失手就泼了他一身酒。当晚谢大人是裤脚沾酒,飘着回来的。
前年因修皇陵傲气不入宫,直接被内侍架去文武百官面前计算开支费用。
去年则因主张修运河,被皇帝带去杖二十了。
皮开肉绽的,最后还是由同窗好友送回来的。
那位好友前脚还没走,后脚皇帝派的慰问团就来了,当归灵芝人参鹿茸,什么大补抬来什么。若是休沐一过,谢大人还没好全,仗着那身伤闹脾气,没有按时按点到官衙点卯,皇帝就派护城军来请了。谢大人望着那排排整齐的补品,当即就心耿地捂着开花的屁股,当着传信太监的面老泪纵横,硬是装出一副起身撞柱以鉴君心的忠君样子。
那一刻,在这个朝代莫名浮沉了十五年的谢怡蕴,才没脸地捂住眼睛,确认眼前这个牛鬼神蛇的男人是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这个家族。是以,她第一次流露出老妖怪的性格,滴水不漏又进退得宜地把她爹的同窗好友兼皇上眼前人儿送走。且,吩咐管家谢福把赏赐拿下去炖了,让厨娘好好地煮,最好煮出个十来个花样,让那一位知道尚书府对他的恭敬程度。
谢福低伏着身子,唯唯诺诺地点头,被突如其来发威的二小姐怔懵了。
众所周知,二小姐可是个不管事的。
但眼下,似乎比西二院的周姨娘还凶。
见状,谢怡蕴暗了神色,冷眼盯过去,看到他疾步忙碌起来,才朝宫里随赐的,被这一幕吓得变了脸色的太医颔颔首,道:“劳烦大人费心了。”
太医揩了揩额头的汗后,回礼道:“不敢,不敢。”
谢怡蕴安安静静地受了,下颌一扬,她爹房里的人就侧出身子,做了个“请”的姿势。
至今她都记得那晚台前积着的,厚厚的一层雪。
她束手立在腊梅树下,望着漫天雪花飞舞,心肺被凉得有点寒。
这几年她爹冒得快,因着有点真才实学,被疑心病重的新皇用得也狠,与之相对的,遭打压也群臣里的俊秀,除了宣德侯府,便没有旗鼓相当地招皇帝恨的了。
谢尚书浸淫官场多年,侍奉过两位陛下,自认为揣测圣意有一手,因此想偷鸡摸狗,在新皇的眼皮子底下干点于国于民有利的事,但手还没伸出,这位今上便连上位者的体面都不顾了,逆鳞毫不遮掩地就施展在臣子身上。
直到现在,谢尚书都感觉贴在背后的襟衣冷汗津津的。
这厢养了一晚上的伤,顺道把心给妥帖了的谢尚书,隔日见到了前来看他的谢怡蕴,脑子终于捋了清楚,抬起眼睛,抠着发干的喉,不好意思地朝女儿说:“儿啊,为父这次要靠你一靠了。”
你不知道,那一位的刀,明晃晃地在脖子上挂着。
以前是刀背的一面,现在——
刀已经没肉一寸了。
稍一不慎,就是咔嚓一声。
人头落地。
谢怡蕴见了谢大人那胆小受怕的模样,也是相当无语。
她爹这官是越做越回去了。
以前还是还是个平顺县小小县令的时候,心系百姓的同时,还不忘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卯足了力气往上爬。等成了所谓的人上人,脑袋反倒不灵光了,在上位者明显表露出的厌恶里,那颗为百姓跃动的心反而跳得更凶,更猛,更藏不住。
头破血流的样子,辣得她眼睛疼。
伸手从小丫鬟手里接过药,亲眼看谢大人喝完了,嘴角歪了歪,这才真正拉了拉嘴角。这药是她亲手抓的,亲手熬的,药效绝不掺假,因此谢大人脸上的褶皱痕子更真实了,都快把眼睛给遮没了。但那眼缝里的光,一刻没停地落在她身上。
亮晶晶,亦惨兮兮。
谢怡蕴与他静静对视了几秒后,问:“当真?”
“对。”
“考虑清楚了?”她挑眉。
“是。”
罢,摊上这样的老爹,算她倒霉了。
谢怡蕴回去当晚就着手画起了大运河的工程图。
这河没个十年八年挖不成,但只要开始挖了,即便折在今上手上,下一任皇帝也会捡起来,当作政绩浓墨重彩的一笔,哼哧哼哧地干下去。而沿线数十万百姓耕种灌溉也会便利得多,但喝着运河水,吃着新米的百姓,不会感恩这个为国家大计差点被皇帝磨死的尚书大人,他们只会歌颂上位者的恩德,对他感恩戴德。
但这些事,还是得有人去做,不是吗?
三个月后收笔完工。
收到图纸的谢大人捻着山羊胡须,顿时老神回附,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越长越惊天的小女儿转,国事家事天下事天下事,件件大事,是时候替女儿相男人了。
婚备嫁娶耗去一两年,他还能留住她一阵。
若被人凭白拱了,他都没地方找人哭。
谢怡蕴见状,拉拉嘴角,利落回屋去。
这辈子待在谢家,护住谢家一大家子就可以了。
但她爹不同,是个行动派,一个人暗暗列了四五家儿郎,斟酌来,斟酌去,就没有斟酌中意。要么才情有余,就是长得太丑;要么家事清明,就是只剩下个唬人的纸皮架子;要么两项俱兼,就是太纨绔。
挑来挑去谢尚书都生气了,女儿就该是谢家的!
但女儿大了,终归是要嫁的。
谢怡蕴是乾德五十四年,元宵那日来到这个陌生朝代的,那时她爹正值事业上升期,休沐的日子还没过,就被上司差出去办公。她娘见外面乱花多又多,怕极惧极,想着借生育的机会把不着家的丈夫勾回家,但还是落了空。一心扑在往上爬的谢大人,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空理会这个哭得少,叫得少的小女儿,若不是谢宋氏非追着他要他抱一抱,只怕谢怡蕴长到一两岁都没沾到亲爹的手。
渐渐的,她娘对她的兴致也少了。
谢怡蕴的第一眼,第一声,都献给了抱她长大的奶妈妈,甄镜。
第二眼,则给了长姐。
当时她被甄妈妈抱在怀里,七八个脑袋囫囵凑下来,晃得眼花缭乱,转头想清净几秒,但眼皮还没搭下来,就看到了绑着高高发辫的长姐谢怡澜。八岁大的小姑娘像见到新奇的玩具一般,好奇地在她脸上戳来戳去,最后发现她是活的,还不耐地蹙着眉,便伸头过来对她亲了亲,脸上似灌了蜜般,讨娇得很。然后二话不说开启长姐模式,傻头傻脑地承担起召唤谢大人归家的重担。
尚在襁褓中,谢怡蕴就瞧过一次她娘耍大刀的技艺,浑圆纯熟,令尚不能开口说话的她叹为观止。
那日谢大人提脚准备去衙门办公,因着下乡让村民种新米的事,十天里八天在外,谢宋氏收到她爹眼线递过来的消息后,心口慌得来回渡个不停,最后心一狠,抱起澜姐就去大门口堵人。见到谢大人后,二话不说,大公无私,正义凛然地就把女儿往他怀里一推,嘴里念道:“去这么久,孩子怪想的,非要闹着见一见你。”
说罢,便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一副拿她没有办法的样子。
见状,谢大人脸上的肌肉都僵了。
这是他和正经夫人的第一个孩子,亦是他第一次当父亲,外加那时和夫人新婚期,难免格外看重些。偏偏这孩子也灵性,知道买巧取乖,讨他关心。望着女儿清透纯真的眼睛,他那脚啊,迈得滞重,到了衙里办公都觉得挂心。
虽说当时硬着心气走了,可夜里还是回来抱了抱,亲了亲。
经此一役,她娘就更坚定了舍得着孩子,套得着郎的战略。
她娘也试过她。
还一岁咿呀学语的时候,谢怡蕴被甄妈妈抱去布庄制衣裳,小厮问刻什么制式,送到哪家府门,谢怡蕴伸出白嫩嫩的手指遥手一指,对面酒家幌子上明白无误地写着一个谢字。
此情此景,甄妈妈的眼泪花儿直接就泛出来了,亮晶晶的,怪吓人。
不得了,家里出了个惊为天人,聪慧的姐儿。
这事儿得告诉夫人。
谢怡蕴亦十分后悔因心疼甄妈妈嗓子疼,给自己招揽的费心事。
她娘谢宋氏望着粉妆玉琢,独自坐在床上砸吧喝羊奶的女儿,心一横,疾步抱去谢大人办公的书房。见见心上人之余,还可以探探虚实,她也觉得这个孩子怪异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