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秦王政不喜刀兵
此时众人寒暄已毕,开始进入正题。
蒙武当先挑衅道:“春申君请赵国少将军和魏使到楚国,莫非有意与我秦国为难?”
项燕早得了春申君的吩咐,当先跳出来道:“少将军和魏使之事,乃是赵国、魏国和我楚国之事,不劳蒙将军费心。”
蒙武正欲再言,盖聂却起身行到蒙武身边,探头到蒙武耳边说李左车是游历到此,入春申君府乃是偶然,只需探听魏使所为何来即可。蒙武听了大感意外,不过他对盖聂是绝对信任的,因此也就放下了李左车。
张耳见项燕对蒙武如此强硬,心中大喜,赶忙附和道:“秦国虽强横霸道,也不能随意干涉楚国和魏国之间的交往,我为魏使,自然身负使命而来,只是此事却不方便说与蒙将军听。”
蒙武哼哼两声道:“你魏国还能有什么使命,无非就是打不过我秦国了,来让楚国人替你挡刀,你魏国好坐收渔利。只是不知魏国准备用几座城池说服春申君?”蒙武这句话十分厉害,短期来看秦魏之战对楚国的确没有直接的影响,若此时出兵魏国,只是替魏国人挡刀而已,说魏国人坐收渔利也不算不对。
张耳哑然,出使之时魏王并未授权张耳以地贿楚,只想让楚国明白魏楚本是唇齿关系,说动楚国来援。
春申君哈哈大笑道:“蒙将军未免有些大言欺人;据我所知,秦军连番攻伐韩魏,已是师老兵疲,且粮草大大不足,实在已没有什么战斗力;我还听说连老将王龁都战死了;我若是魏王,此时反击,必有所获。”
蒙武心中一惊,不知春申君从何处得了秦军虚实,看来楚国果然时时在关注秦军动向,不可不防。此时断不能示弱于楚,不然楚国不肯坐观,秦军便再也不能轻易进攻魏国。
蒙武道:“我大秦据有关中巴蜀数千里膏腴之地,又有南郡巫郡船运之利,军粮可供百万大军之需。当年我们在长平与赵国相持三年而有余粮,攻击小小魏国岂会粮草不足?君上身为楚国令尹,当为楚国计,不可信小人蒙蔽之言,令楚国受损。”
魏国已是惊弓之鸟,边将日日坐守城池只盼秦人不来进攻,哪里还会有人去研究秦人的动向。魏王也不知此时秦军已然疲弱,不敢轻易进攻。只以为秦人安静了几天,只怕就要大举来犯,赶紧派了张耳到楚国求援。
魏王不知道秦军虚实,张耳自然也不知,因此听了春申君之言,不由大喜,顺着春申君之言道:“这几年秦人欺我太甚,我王十分恼怒,如今得知秦军疲惫,正欲进取。只是我魏国连年征战,力量不足,特遣张耳来楚国求助,我王另派了使者去见赵王和韩王,约定日期合纵伐秦,将秦国历年侵占诸国土地都讨回来。”
春申君捻须大笑道:“昨日我入宫拜见大王,大王正有伐秦之意,只是我王身体不适,令我全权负责合纵伐秦之事。既是魏王也有伐秦之意,我也派两个使者前往韩赵二国加入合纵,我四国一同起兵,且看秦人如何应对。”
蒙武本是来示威的,只盼镇住了楚国好继续伐魏。如今一听二人当面说三晋与楚国要合纵伐秦,心中大惊。蒙武是蒙骜之子,自然知道秦军一切虚实,深知此时若是四国伐秦,秦国必然应对艰难。
蒙武领兵伐魏多年,深知自信陵君被罢黜之后魏军毫无斗志,苟延残喘而已,并不信魏国敢逆势伐秦。如今张耳所言正是秦军当前真实状况,不由也担心魏国情急拼命,真要拼起来魏国还有大军二十余万,加上韩赵楚之兵,自己前线五六万人如何抵挡。
蒙武思索一番道:“君上三思,山东诸国合纵伐秦非止一次,又有哪一次能成功的。昔年鄢郢大战之后,宣太后念故国之情严令昭襄王不得继续伐楚,我秦国自此之后再不攻伐楚国,非不能也,实不愿违背宣太后遗命。”
蒙武见春申君沉思,续道:“秦未伐楚,而楚国一次在邯郸相助赵魏杀伤我秦国许多勇士,又随信陵君一起兵临函谷关。这两次之后我秦国从未发兵报仇,皆因秦楚两国罢兵,都有好处:我秦国得了三晋一些土地,楚国开发东部,攻灭鲁国,成为山东强国。楚国两次出兵攻秦,空耗楚国兵马钱粮,好处都被三晋所得,君上为楚国令尹,当为楚国计。”
春申君装模作样的沉吟,李左车此时站出来道:“蒙将军所言尽是欺人之谈,若是楚国坐视三晋灭亡,不久之后秦国必举天下之力伐楚,那时楚国便想合纵也无能为力。蒙将军之言,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蒙武哈哈大笑道:“我听闻武安君数日之间消灭匈奴骑兵二十万,我父击定太原郡之后也不敢犯武安君疆界,少将军如此灭武安君威风,若是武安君知道了,只怕不乐。”
李左车看着蒙武在那笑,不为所动,淡淡道:“我赵国自然不惧秦人,若是秦军与我祖父同等兵力对阵,秦军必然不敌。如今秦人占了关中巴蜀鄢郢之地,又占了三晋旧地,其势之强已不是一国所能抗衡,若不合纵伐秦,我祖父便是孙吴再世,也回天乏术。”
春申君接口道:“少将军言之有理,如今秦国太强,难得遇到秦军疲弱之机,自当趁此机会合纵伐秦,以绝后患。我已奉王命,正该如此行事。”
张耳不知这是春申君听了小姑娘分析之后的诈言,听得有如此良机,大喜道:“我王有言,如今关东诸国楚国最强,若楚王有意合纵,我王请奉楚王为纵约长,我魏国兵马任由君上调度。”
蒙武鼻子都气歪了,往日秦使到楚国,楚人都是唯唯诺诺的唯恐有半分怠慢之处。如今自己堂堂秦国大将到了楚国,先是被逼坐了末席,又被楚魏两国当着自己的面要合纵伐秦;那赵国少将军李左车在侧,分明也是有意促成合纵的意思。蒙武到底是个武人,修养再好也比不过苏秦张仪等舌辩之士,又不敢发作,一时面红脖子粗,僵在当场。
春申君见蒙武大囧,十分得意,不由暗暗对小姑娘竖起大拇指,感谢她点破了蒙武的底细。
于是春申君、李左车、张耳都举爵痛饮,小姑娘和公主也得了许多敬酒。小姑娘偷眼去看盖聂,只见他依然是眼观鼻鼻观心坐在那里毫无表情,不由暗暗称奇。
久之,蒙武乘隙道:“君上听我一言,秦楚皆是大国,皆有一统天下之望,若是你我两国提前大战,只有他国得利。”
春申君道:“若是我不出兵,坐视三晋灭亡,久之楚国也不保。”
蒙武道:“君上之言差矣,我秦国可以攻伐三晋,难道楚国就不能攻伐齐国吗,齐国天下之富,若是楚国得了齐国,便是秦国灭了三晋,两国也只是分庭抗礼之势。到时候两国以鸿沟为界,各守疆界,岂不是好过两虎相争,便宜了三晋和齐国。”
春申君不由脱口道:“齐国有鱼盐之利,为天下之富,可惜落在田建手里,毫无作为。我若伐齐,可得全胜。”
张耳刚兴奋了不过一刻,听春申君之意又想放弃合纵转而去伐齐,心下大乱,便要开言。
不料春申君又道:“我大王宅心仁厚,齐国自田建为王之后与我楚国交好,若是无端去攻伐齐国,师出无名。若是不伐齐国,坐视三晋灭亡也非我王之意。”
蒙武听春申君语气松动,连忙抓住机会道:“君上所虑者秦国吞并三晋而已,如今我王日渐年长,宅心仁厚,多有休兵养民之意。只是大权握在吕相手中,我王行事多有掣肘。君上若肯息了刀兵,只需等几年我王亲政之时,必然停止攻伐,休养生息。既有和平共处之机,又何必多动刀兵徒伤国本。”
“哦?秦王政不喜刀兵?”春申君颇有不信之色。
“自然,我王时时在关中各处巡视,见民生多艰,十分怜惜,对吕相多番征伐十分不满。朝中众臣多有与王意见相合者,我王得以扣了一些军粮迫使大军回撤,若是关东诸国联兵而来,我王必然被迫出兵,那时两败俱伤。若依了蒙武之意,我回国之后必然促使我王和吕相下令不再进攻三晋,待我王亲政之后再说。”
张耳知道蒙武必然是诈言,蒙武身为武将,又是主将蒙骜之子,恨不得天天打仗,哪肯支持秦王休兵。只是魏国势弱,张耳言轻,一切还得楚王和春申君决断,是以也不多言。
春申君对蒙武所言秦王不喜刀兵之事好像颇有兴趣,又问了许多细节,蒙武显然早有准备,对答如流,春申君好像被说服了,面露犹豫之色。
末了春申君言道只要秦国保证三年之内不攻伐三晋,楚国可以暂时不出兵,若是秦国有异动,楚国必然联合三晋伐秦,蒙武应承了春申君,于是众人欢饮一番,尽欢而散。
张耳专程留下提醒春申君蒙武必是诈言,春申君道自己也不信秦人,只是楚国开战准备尚未完成,正好先以缓兵之计拖着秦人,待楚国准备好了便合纵攻秦。
张耳哪里料到楚王不愿出兵,春申君也是大言欺蒙武的,对春申君竭力为魏国争取到三年和平大为感激。
蒙武出府之后也暗暗庆幸,虽不能镇住楚国,好歹稳住了楚国和三晋合纵之事。只要熬到今年夏粮下来,大秦铁骑又何惧什么合纵。
一场宴会下来,各方都决定什么都不做,都以为自己取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
回到馆驿之后蒙武问盖聂对付小姑娘可有把握,盖聂摇摇头。
蒙武半生都在战阵上度过,战阵杀伐与剑道也有相通之处,对盖聂的剑术佩服得五体投地,难以相信剑圣盖聂难以胜过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盖聂道:“剑术到了剑道的层次,并不是依靠勤奋和阅历可以决定高下,重要的是“悟”,那小姑娘一挡在张耳身前,我便感受到小姑娘的剑道境界并不在我之下,隐隐还有过之。前些时日那小姑娘杀了秦宫众多侍卫,我亲自去看过伤痕,以我的剑法,也难以做到。”
蒙武听得似懂非懂,感叹这世上怎么突然就冒出来这样一个大高手,剑术如此之高,足以影响到很多事。若是这小姑娘起了杀心,杀了自己的老爹蒙骜这类关键大将,仗就没法打了。
盖聂却让蒙武无须担心,小姑娘看似是站在李左车身边,李左车左右不了小姑娘的行动,而且从始至终小姑娘对秦国从未表现出恶意。盖聂身为剑道绝顶高人对天道也有所感悟,感觉到小姑娘和自己一样都想要尽快结束乱世,并不会对诸国有所偏袒。
蒙武听了盖聂解释悬着的心才放下:盖聂本是赵人,却收了秦国公室中人赢去疾为首徒,赢去疾如今是黑衣卫校尉,在秦王政身边极受重用。
盖聂认为只有秦国才能一统华夏,结束诸国混战的乱世。蒙武与盖聂相交甚深,自然知道盖聂赞同秦国征伐关东诸国,如今听说小姑娘跟盖聂是一类人,自然不会与秦国为难。
第二日小姑娘向春申君请辞,春申君以小姑娘提点镇住了蒙武,正欲留几人多盘桓几日,小姑娘以楚地无事请辞。春申君问日后行止,小姑娘言道先去新郑见韩非,日后之事见了韩非再说。
春申君在宴席之上说合纵攻秦并非戏言,只是此时楚王无意出兵,合纵之事可以先推动起来,遂遣项燕去见韩王,正好与众人同行。
春申君准备了许多珠宝玉器,小姑娘坚辞不受,同了项燕的使团共赴新郑。
郢都到新郑不过五百里路程,沿途都是大路,车马十分便捷,众人一路游玩一路行走,也不过用了三日。
到了新郑项燕自投馆舍,小姑娘带了众人直接到司寇府中来寻韩非。
蒙武当先挑衅道:“春申君请赵国少将军和魏使到楚国,莫非有意与我秦国为难?”
项燕早得了春申君的吩咐,当先跳出来道:“少将军和魏使之事,乃是赵国、魏国和我楚国之事,不劳蒙将军费心。”
蒙武正欲再言,盖聂却起身行到蒙武身边,探头到蒙武耳边说李左车是游历到此,入春申君府乃是偶然,只需探听魏使所为何来即可。蒙武听了大感意外,不过他对盖聂是绝对信任的,因此也就放下了李左车。
张耳见项燕对蒙武如此强硬,心中大喜,赶忙附和道:“秦国虽强横霸道,也不能随意干涉楚国和魏国之间的交往,我为魏使,自然身负使命而来,只是此事却不方便说与蒙将军听。”
蒙武哼哼两声道:“你魏国还能有什么使命,无非就是打不过我秦国了,来让楚国人替你挡刀,你魏国好坐收渔利。只是不知魏国准备用几座城池说服春申君?”蒙武这句话十分厉害,短期来看秦魏之战对楚国的确没有直接的影响,若此时出兵魏国,只是替魏国人挡刀而已,说魏国人坐收渔利也不算不对。
张耳哑然,出使之时魏王并未授权张耳以地贿楚,只想让楚国明白魏楚本是唇齿关系,说动楚国来援。
春申君哈哈大笑道:“蒙将军未免有些大言欺人;据我所知,秦军连番攻伐韩魏,已是师老兵疲,且粮草大大不足,实在已没有什么战斗力;我还听说连老将王龁都战死了;我若是魏王,此时反击,必有所获。”
蒙武心中一惊,不知春申君从何处得了秦军虚实,看来楚国果然时时在关注秦军动向,不可不防。此时断不能示弱于楚,不然楚国不肯坐观,秦军便再也不能轻易进攻魏国。
蒙武道:“我大秦据有关中巴蜀数千里膏腴之地,又有南郡巫郡船运之利,军粮可供百万大军之需。当年我们在长平与赵国相持三年而有余粮,攻击小小魏国岂会粮草不足?君上身为楚国令尹,当为楚国计,不可信小人蒙蔽之言,令楚国受损。”
魏国已是惊弓之鸟,边将日日坐守城池只盼秦人不来进攻,哪里还会有人去研究秦人的动向。魏王也不知此时秦军已然疲弱,不敢轻易进攻。只以为秦人安静了几天,只怕就要大举来犯,赶紧派了张耳到楚国求援。
魏王不知道秦军虚实,张耳自然也不知,因此听了春申君之言,不由大喜,顺着春申君之言道:“这几年秦人欺我太甚,我王十分恼怒,如今得知秦军疲惫,正欲进取。只是我魏国连年征战,力量不足,特遣张耳来楚国求助,我王另派了使者去见赵王和韩王,约定日期合纵伐秦,将秦国历年侵占诸国土地都讨回来。”
春申君捻须大笑道:“昨日我入宫拜见大王,大王正有伐秦之意,只是我王身体不适,令我全权负责合纵伐秦之事。既是魏王也有伐秦之意,我也派两个使者前往韩赵二国加入合纵,我四国一同起兵,且看秦人如何应对。”
蒙武本是来示威的,只盼镇住了楚国好继续伐魏。如今一听二人当面说三晋与楚国要合纵伐秦,心中大惊。蒙武是蒙骜之子,自然知道秦军一切虚实,深知此时若是四国伐秦,秦国必然应对艰难。
蒙武领兵伐魏多年,深知自信陵君被罢黜之后魏军毫无斗志,苟延残喘而已,并不信魏国敢逆势伐秦。如今张耳所言正是秦军当前真实状况,不由也担心魏国情急拼命,真要拼起来魏国还有大军二十余万,加上韩赵楚之兵,自己前线五六万人如何抵挡。
蒙武思索一番道:“君上三思,山东诸国合纵伐秦非止一次,又有哪一次能成功的。昔年鄢郢大战之后,宣太后念故国之情严令昭襄王不得继续伐楚,我秦国自此之后再不攻伐楚国,非不能也,实不愿违背宣太后遗命。”
蒙武见春申君沉思,续道:“秦未伐楚,而楚国一次在邯郸相助赵魏杀伤我秦国许多勇士,又随信陵君一起兵临函谷关。这两次之后我秦国从未发兵报仇,皆因秦楚两国罢兵,都有好处:我秦国得了三晋一些土地,楚国开发东部,攻灭鲁国,成为山东强国。楚国两次出兵攻秦,空耗楚国兵马钱粮,好处都被三晋所得,君上为楚国令尹,当为楚国计。”
春申君装模作样的沉吟,李左车此时站出来道:“蒙将军所言尽是欺人之谈,若是楚国坐视三晋灭亡,不久之后秦国必举天下之力伐楚,那时楚国便想合纵也无能为力。蒙将军之言,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蒙武哈哈大笑道:“我听闻武安君数日之间消灭匈奴骑兵二十万,我父击定太原郡之后也不敢犯武安君疆界,少将军如此灭武安君威风,若是武安君知道了,只怕不乐。”
李左车看着蒙武在那笑,不为所动,淡淡道:“我赵国自然不惧秦人,若是秦军与我祖父同等兵力对阵,秦军必然不敌。如今秦人占了关中巴蜀鄢郢之地,又占了三晋旧地,其势之强已不是一国所能抗衡,若不合纵伐秦,我祖父便是孙吴再世,也回天乏术。”
春申君接口道:“少将军言之有理,如今秦国太强,难得遇到秦军疲弱之机,自当趁此机会合纵伐秦,以绝后患。我已奉王命,正该如此行事。”
张耳不知这是春申君听了小姑娘分析之后的诈言,听得有如此良机,大喜道:“我王有言,如今关东诸国楚国最强,若楚王有意合纵,我王请奉楚王为纵约长,我魏国兵马任由君上调度。”
蒙武鼻子都气歪了,往日秦使到楚国,楚人都是唯唯诺诺的唯恐有半分怠慢之处。如今自己堂堂秦国大将到了楚国,先是被逼坐了末席,又被楚魏两国当着自己的面要合纵伐秦;那赵国少将军李左车在侧,分明也是有意促成合纵的意思。蒙武到底是个武人,修养再好也比不过苏秦张仪等舌辩之士,又不敢发作,一时面红脖子粗,僵在当场。
春申君见蒙武大囧,十分得意,不由暗暗对小姑娘竖起大拇指,感谢她点破了蒙武的底细。
于是春申君、李左车、张耳都举爵痛饮,小姑娘和公主也得了许多敬酒。小姑娘偷眼去看盖聂,只见他依然是眼观鼻鼻观心坐在那里毫无表情,不由暗暗称奇。
久之,蒙武乘隙道:“君上听我一言,秦楚皆是大国,皆有一统天下之望,若是你我两国提前大战,只有他国得利。”
春申君道:“若是我不出兵,坐视三晋灭亡,久之楚国也不保。”
蒙武道:“君上之言差矣,我秦国可以攻伐三晋,难道楚国就不能攻伐齐国吗,齐国天下之富,若是楚国得了齐国,便是秦国灭了三晋,两国也只是分庭抗礼之势。到时候两国以鸿沟为界,各守疆界,岂不是好过两虎相争,便宜了三晋和齐国。”
春申君不由脱口道:“齐国有鱼盐之利,为天下之富,可惜落在田建手里,毫无作为。我若伐齐,可得全胜。”
张耳刚兴奋了不过一刻,听春申君之意又想放弃合纵转而去伐齐,心下大乱,便要开言。
不料春申君又道:“我大王宅心仁厚,齐国自田建为王之后与我楚国交好,若是无端去攻伐齐国,师出无名。若是不伐齐国,坐视三晋灭亡也非我王之意。”
蒙武听春申君语气松动,连忙抓住机会道:“君上所虑者秦国吞并三晋而已,如今我王日渐年长,宅心仁厚,多有休兵养民之意。只是大权握在吕相手中,我王行事多有掣肘。君上若肯息了刀兵,只需等几年我王亲政之时,必然停止攻伐,休养生息。既有和平共处之机,又何必多动刀兵徒伤国本。”
“哦?秦王政不喜刀兵?”春申君颇有不信之色。
“自然,我王时时在关中各处巡视,见民生多艰,十分怜惜,对吕相多番征伐十分不满。朝中众臣多有与王意见相合者,我王得以扣了一些军粮迫使大军回撤,若是关东诸国联兵而来,我王必然被迫出兵,那时两败俱伤。若依了蒙武之意,我回国之后必然促使我王和吕相下令不再进攻三晋,待我王亲政之后再说。”
张耳知道蒙武必然是诈言,蒙武身为武将,又是主将蒙骜之子,恨不得天天打仗,哪肯支持秦王休兵。只是魏国势弱,张耳言轻,一切还得楚王和春申君决断,是以也不多言。
春申君对蒙武所言秦王不喜刀兵之事好像颇有兴趣,又问了许多细节,蒙武显然早有准备,对答如流,春申君好像被说服了,面露犹豫之色。
末了春申君言道只要秦国保证三年之内不攻伐三晋,楚国可以暂时不出兵,若是秦国有异动,楚国必然联合三晋伐秦,蒙武应承了春申君,于是众人欢饮一番,尽欢而散。
张耳专程留下提醒春申君蒙武必是诈言,春申君道自己也不信秦人,只是楚国开战准备尚未完成,正好先以缓兵之计拖着秦人,待楚国准备好了便合纵攻秦。
张耳哪里料到楚王不愿出兵,春申君也是大言欺蒙武的,对春申君竭力为魏国争取到三年和平大为感激。
蒙武出府之后也暗暗庆幸,虽不能镇住楚国,好歹稳住了楚国和三晋合纵之事。只要熬到今年夏粮下来,大秦铁骑又何惧什么合纵。
一场宴会下来,各方都决定什么都不做,都以为自己取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
回到馆驿之后蒙武问盖聂对付小姑娘可有把握,盖聂摇摇头。
蒙武半生都在战阵上度过,战阵杀伐与剑道也有相通之处,对盖聂的剑术佩服得五体投地,难以相信剑圣盖聂难以胜过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盖聂道:“剑术到了剑道的层次,并不是依靠勤奋和阅历可以决定高下,重要的是“悟”,那小姑娘一挡在张耳身前,我便感受到小姑娘的剑道境界并不在我之下,隐隐还有过之。前些时日那小姑娘杀了秦宫众多侍卫,我亲自去看过伤痕,以我的剑法,也难以做到。”
蒙武听得似懂非懂,感叹这世上怎么突然就冒出来这样一个大高手,剑术如此之高,足以影响到很多事。若是这小姑娘起了杀心,杀了自己的老爹蒙骜这类关键大将,仗就没法打了。
盖聂却让蒙武无须担心,小姑娘看似是站在李左车身边,李左车左右不了小姑娘的行动,而且从始至终小姑娘对秦国从未表现出恶意。盖聂身为剑道绝顶高人对天道也有所感悟,感觉到小姑娘和自己一样都想要尽快结束乱世,并不会对诸国有所偏袒。
蒙武听了盖聂解释悬着的心才放下:盖聂本是赵人,却收了秦国公室中人赢去疾为首徒,赢去疾如今是黑衣卫校尉,在秦王政身边极受重用。
盖聂认为只有秦国才能一统华夏,结束诸国混战的乱世。蒙武与盖聂相交甚深,自然知道盖聂赞同秦国征伐关东诸国,如今听说小姑娘跟盖聂是一类人,自然不会与秦国为难。
第二日小姑娘向春申君请辞,春申君以小姑娘提点镇住了蒙武,正欲留几人多盘桓几日,小姑娘以楚地无事请辞。春申君问日后行止,小姑娘言道先去新郑见韩非,日后之事见了韩非再说。
春申君在宴席之上说合纵攻秦并非戏言,只是此时楚王无意出兵,合纵之事可以先推动起来,遂遣项燕去见韩王,正好与众人同行。
春申君准备了许多珠宝玉器,小姑娘坚辞不受,同了项燕的使团共赴新郑。
郢都到新郑不过五百里路程,沿途都是大路,车马十分便捷,众人一路游玩一路行走,也不过用了三日。
到了新郑项燕自投馆舍,小姑娘带了众人直接到司寇府中来寻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