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呼唤
她一进门,母亲便很惊喜的迎了过去,刚才满脸的焦急与愁容也在倾刻间烟消云散。随后母亲又嗔怒道:“你这孩子,去哪儿了怎么也不给家里打声招呼啊?叫我一晚上没合眼。”
母亲的话语显得很平静,但她却直直的愣在了那里。在她的记忆中,母亲从来都不是那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人。小时候看着别人的母亲将自己的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她羡慕得不得了,跑回家吵着嚷着要母亲给自己扎辫子戴花,可母亲总是忙里忙外顾不上她小小的请求,她只能自己梳着高一个低一个的辫子上学去。后来,她长大了,每每想要做什么而去征求母亲意见的时候,却总叫一句“随便你”的话打发了。
渐渐地,她将母亲定格为:一个缺少温情、细腻,对孩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的人。以后她有什么事也很少会跟母亲说。昨天,学校放寒假,她连告也不告诉母亲,便自己坐车回家了。
已是寒冬腊月了,这是山中最冷的季节。小河早被冻结,田沟里也结了厚厚的冰,树木脱光了叶儿,只留下几根赤裸裸的枝条在寒风中呼啸。正好前天下过一场暴雪,两天的阳光使那些莹白的雪花变得残缺不全,但仍旧不足矣让它们完全融化,遗下的惨白在傍晚的寒风中变得坚硬不堪,脚踩在上面又滑又硬,不时发出“啪啪”之声。
天慢慢的暗了下来,红红的太阳已从半天空落到了山的后边,此刻,它又红又大,像极了一个大红的盘子,透露出的点点红光也丝毫没有耀眼之感。像许多人一样,被一辆车放下来后,她便立在这桥头默默等着下一趟车的到来了。平日里这儿的车便少,何况今天路又滑、人又多呢?几个小时后,车终于等来了,可里边早叫乘客挤得插不进脚,车里嘈杂声不断;车外一群人还是争先恐后的涌了过去,司机并没停车,只伸出头嚷嚷一声“装不下了!”便又艰难的向前驶了去。
天终于黑了下来,刚刚那半轮红日已不知何时叫大山给吞咽了下去,四周被一片沉寂的黑暗吞噬了。看来,车是不会来的了。等车的人群已纷纷散去,或是投亲靠友,或是自己找车,桥头的人越来越少,他们仍旧固执的等着,仿佛在守望一份希望。阵阵寒风不时从河面吹来,落在身上,如刀割般疼痛难忍,她不禁打了个寒颤,一种莫大的恐惧随之袭来。
“这里没有商店又没人家,找不到人又打不了电话,要是等不到车该怎么办呢?”她焦急的想着。“要是真的等不到车,我就走回去!”这是唯一的办法“可是山路足有20多里,天又黑,路又窄,一个人行吗?”“这么冷的天,会不会遇上觅食的野兽呢?”“”她越是想着心中便越是害怕。种种的设想让她再也无法静下心来。
突然,一辆货车停在了她面前,车上跳下一个女孩来,那女孩却径直向她走来,定眼一看,才发现竟是自己的小学同学。“你别等了,这么冷,估计也不会有车,这是我舅的车,你就同我一起去他那儿吧!”女孩很热情,司机也招手让她上去。她正着急自己没地方去,可突然的惊喜却又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她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便推辞着怎么也不愿去,可那女孩硬是将她的行李搬上了车。
数次艰难的绕山盘旋之后,车终于在一个陌生的村寨里停了下来。此时,天已一片漆黑,没有星星,也没月亮,家家户户亮起的灯光让她隐隐约约的看到人们正在忙着吃晚饭。
“我家这个时候也该吃晚饭了吧!”她默默的想着,一种淡淡的思家之感也随之越过心头。“要不要打电话告诉家里一下呢?”她在心中琢磨着,可随即她又想“算了,反正平时自己要做什么也总叫一句无用的“随便你”给打发了,况且家里又不知我今天放假!”这样,她心安理得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度过一晚。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母亲见到别的学生回家便一直在准备丰盛的晚餐,可直到天黑了下来也不见她回家。母亲慌了,便去问那个学生,得知她一个人站在桥头等车之时,母亲急了,嘀咕着“这么冷的天,她一个女孩子可怎么办啊”便拿着手电筒冲出了门。母亲边走边焦急的呼唤着她的小名,可一直到了她等车的那个桥头,也不见她的人影。
她惊住了,那样难行的山路,而且是晚上,路上满是冰雪,零下几度的气温,母亲竟不顾一切的寻她而去!而她一直认为母亲不是个细心的人,对自己从来都是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她甚至一度的认为自己的行踪对于母亲来说是无关紧要!
“姐,你知道晚上的山路有多黑、多冷、多滑吗?山路难行,母亲是摔着跤去的。在路上,她遇到了几个货车司机,他们说桥头没人,让母亲不用去,我也劝她别去,可她说你一个女孩子害怕,说什么也要亲自去桥头看看。一路上母亲都在大声呼唤着你的小名,我们多么希望能听到你的一声回应啊!可是”说道这里,妹妹停住了。
顿时,她的眼睛湿润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哗啦啦”掉了一地。她眼前突然出现了小时候的一幅画面:那时她很小,一个人上学总是不敢走山路,母亲总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不停的呼唤着她的小名,母亲唤一声,她便应一声,不觉间就到了校门口
这种记忆多么清晰啊!而就在昨晚,母亲那停止了多年的呼唤声又在各个山川中响彻,只是她却没给母亲回应
从此,她永远的记住了母亲的呼唤,无论快乐或是忧伤,只要她想起那晚上,母亲那声声的呼唤总会在她耳畔荡漾开来。仿佛告诉她:天底下有种母爱看似恬淡,但实质上,却非常深切!
母亲的话语显得很平静,但她却直直的愣在了那里。在她的记忆中,母亲从来都不是那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人。小时候看着别人的母亲将自己的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她羡慕得不得了,跑回家吵着嚷着要母亲给自己扎辫子戴花,可母亲总是忙里忙外顾不上她小小的请求,她只能自己梳着高一个低一个的辫子上学去。后来,她长大了,每每想要做什么而去征求母亲意见的时候,却总叫一句“随便你”的话打发了。
渐渐地,她将母亲定格为:一个缺少温情、细腻,对孩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的人。以后她有什么事也很少会跟母亲说。昨天,学校放寒假,她连告也不告诉母亲,便自己坐车回家了。
已是寒冬腊月了,这是山中最冷的季节。小河早被冻结,田沟里也结了厚厚的冰,树木脱光了叶儿,只留下几根赤裸裸的枝条在寒风中呼啸。正好前天下过一场暴雪,两天的阳光使那些莹白的雪花变得残缺不全,但仍旧不足矣让它们完全融化,遗下的惨白在傍晚的寒风中变得坚硬不堪,脚踩在上面又滑又硬,不时发出“啪啪”之声。
天慢慢的暗了下来,红红的太阳已从半天空落到了山的后边,此刻,它又红又大,像极了一个大红的盘子,透露出的点点红光也丝毫没有耀眼之感。像许多人一样,被一辆车放下来后,她便立在这桥头默默等着下一趟车的到来了。平日里这儿的车便少,何况今天路又滑、人又多呢?几个小时后,车终于等来了,可里边早叫乘客挤得插不进脚,车里嘈杂声不断;车外一群人还是争先恐后的涌了过去,司机并没停车,只伸出头嚷嚷一声“装不下了!”便又艰难的向前驶了去。
天终于黑了下来,刚刚那半轮红日已不知何时叫大山给吞咽了下去,四周被一片沉寂的黑暗吞噬了。看来,车是不会来的了。等车的人群已纷纷散去,或是投亲靠友,或是自己找车,桥头的人越来越少,他们仍旧固执的等着,仿佛在守望一份希望。阵阵寒风不时从河面吹来,落在身上,如刀割般疼痛难忍,她不禁打了个寒颤,一种莫大的恐惧随之袭来。
“这里没有商店又没人家,找不到人又打不了电话,要是等不到车该怎么办呢?”她焦急的想着。“要是真的等不到车,我就走回去!”这是唯一的办法“可是山路足有20多里,天又黑,路又窄,一个人行吗?”“这么冷的天,会不会遇上觅食的野兽呢?”“”她越是想着心中便越是害怕。种种的设想让她再也无法静下心来。
突然,一辆货车停在了她面前,车上跳下一个女孩来,那女孩却径直向她走来,定眼一看,才发现竟是自己的小学同学。“你别等了,这么冷,估计也不会有车,这是我舅的车,你就同我一起去他那儿吧!”女孩很热情,司机也招手让她上去。她正着急自己没地方去,可突然的惊喜却又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她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便推辞着怎么也不愿去,可那女孩硬是将她的行李搬上了车。
数次艰难的绕山盘旋之后,车终于在一个陌生的村寨里停了下来。此时,天已一片漆黑,没有星星,也没月亮,家家户户亮起的灯光让她隐隐约约的看到人们正在忙着吃晚饭。
“我家这个时候也该吃晚饭了吧!”她默默的想着,一种淡淡的思家之感也随之越过心头。“要不要打电话告诉家里一下呢?”她在心中琢磨着,可随即她又想“算了,反正平时自己要做什么也总叫一句无用的“随便你”给打发了,况且家里又不知我今天放假!”这样,她心安理得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度过一晚。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母亲见到别的学生回家便一直在准备丰盛的晚餐,可直到天黑了下来也不见她回家。母亲慌了,便去问那个学生,得知她一个人站在桥头等车之时,母亲急了,嘀咕着“这么冷的天,她一个女孩子可怎么办啊”便拿着手电筒冲出了门。母亲边走边焦急的呼唤着她的小名,可一直到了她等车的那个桥头,也不见她的人影。
她惊住了,那样难行的山路,而且是晚上,路上满是冰雪,零下几度的气温,母亲竟不顾一切的寻她而去!而她一直认为母亲不是个细心的人,对自己从来都是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她甚至一度的认为自己的行踪对于母亲来说是无关紧要!
“姐,你知道晚上的山路有多黑、多冷、多滑吗?山路难行,母亲是摔着跤去的。在路上,她遇到了几个货车司机,他们说桥头没人,让母亲不用去,我也劝她别去,可她说你一个女孩子害怕,说什么也要亲自去桥头看看。一路上母亲都在大声呼唤着你的小名,我们多么希望能听到你的一声回应啊!可是”说道这里,妹妹停住了。
顿时,她的眼睛湿润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哗啦啦”掉了一地。她眼前突然出现了小时候的一幅画面:那时她很小,一个人上学总是不敢走山路,母亲总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不停的呼唤着她的小名,母亲唤一声,她便应一声,不觉间就到了校门口
这种记忆多么清晰啊!而就在昨晚,母亲那停止了多年的呼唤声又在各个山川中响彻,只是她却没给母亲回应
从此,她永远的记住了母亲的呼唤,无论快乐或是忧伤,只要她想起那晚上,母亲那声声的呼唤总会在她耳畔荡漾开来。仿佛告诉她:天底下有种母爱看似恬淡,但实质上,却非常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