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八月扬州城
扬州连接长江与黄河,是极重要的交通要冲,商旅往来频繁,人口众多,因此在城内也是运河纵横交错,形成一种特殊的交通景致。
而这城里的特产不少,其中之一便是颇负盛名的“扬州镜”扬州所产的铜镜可说是大唐第一,深受达官贵人们的喜爱,百姓们也争相竞购,甚至当今圣上将自己的生辰订为“千秋节”还喜欢在这一日赐给朝廷百官们铜镜,就是特别吩咐扬州镜坊制作的,还特别定名为“千秋镜”
在扬州城,制作铜镜的镜坊不胜枚举,然而其中最顶尖有名的,就要数“灵镜作坊”了。
人来人往的热闹街道上,一名年轻男子正站在灵镜作坊紧闭的坊门前,双眉微蹙,不明白大白天的,作坊怎会没做生意?
百思不得其解的他,见到身旁恰巧有位中年男子经过,拦下男子,直接询问:“请问大叔,这灵镜作坊怎么没有开门做生意?”
“喔,这家镜坊已经歇业好一阵子喽,你若是要买铜镜,还是赶紧去找别家买吧。”中年男子好心劝道。
“歇业?”他讶异的再度皱紧眉心“那在里头工作的人呢?大叔可知都到哪去了?”
“这我可就不清楚了。”
虽然没得到明确的消息,内心窒闷,他还是诚挚道谢“多谢大叔。”
“哈哈,这没什么。”中年男子此刻倒是注意起他的样貌来“年轻人,你是打哪儿来的?听你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看他的样子约二十多岁,面貌俊雅,文质彬彬,不像商人,倒像是个读书人。
“在下来自大海之东的‘日本’。”他客气回答。
“日本?喔是那个什么‘遣唐使’吗?”中年男子像见到什么珍禽异兽似的,双眼瞬间发亮看着他“我还记得十多年前时,扬州城内也来了一批从日本渡海过来的使者,说是遣唐使。”
“的确,在下正是遣唐使的从员之一。”他微笑应答。
年轻男子叫做鞍作真一,今年二十四,是日本遣唐使节团的译语,负责此行的沟通翻译。
当今天皇派遣他们来到大唐,除了向大唐皇帝朝贡之外,还肩负着吸收大唐文化,将之带回日本的任务,因此除了使节团外,随着他们前来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学问僧、锻冶工人、铸造工人、工匠等等的学习生。
这一回的遣唐使船总共来了四艘,成员共有五百九十四人,在七月初时抵达长江口岸,经过重重关卡,八月进到扬州城,得等到朝廷发下准许进京的文书后,才能启程前往长安城。
不过他们并没有被限制行动,可以自由在城内行走,因此一逮到空档,鞍作真一就特地来到灵镜作坊,希望能见到他的大哥——鞍作淳郎。
上一回遣唐使入唐是在开元五年,已是十六年前的事,而他大哥就是跟随前一次的遣唐使船入唐,以铸生的身份留在扬州城学习铸镜技术,学习的地方正是灵镜作坊。
他本以为好不容易能见到大哥一面,让大哥随着他们这一次的遣唐使船回日本,却没想到灵镜作坊歇业,大哥也不知去向。
中年男子兴致勃勃的又和他交谈一阵子后,就离开去办自己的事情。而他站在灵镜作坊的门前,无奈一叹。看来只能暂时回到扬州官府替他们安排的官设旅店“平桥馆”过几日再来探查消息。
之后,鞍作真一每隔几日就来探访灵镜作坊,但它始终大门深锁。他也曾试着询问附近的商家,希望能问到里头人们的去向,却没有人知道。
大哥到底在哪?真希望大哥能听到他们前来的消息赶紧出现,他们兄弟已经十六年没见面,他真的很想念大哥呀。
不过他从八月待到十月,始终一无所获。十月中旬,大唐准许遣唐使节团入京的文书终于到达扬州城,他只好暂时放弃寻找大哥,随着使节团踏上进京之路,先完成朝贡的任务再说。
虽说此次前来的遣唐使节团人员共有五百多人,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启程进京,约略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员被准许,其他人员则继续留在扬州城,等待上京之人从长安城回来,再一起回国。
身为使节团译语的鞍作真一,当然在准许上京的名单之中,而从扬州城到长安城,又是一条漫漫长路。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是十二月下旬—
“哇!主子您瞧,这一面铜镜好漂亮”
寒冷的冬日,两座暖炉正冒着暖烘烘的热气,布置典雅的房内温度始终维持在温暖的状况,就是为了保护这娇贵的主子,免得主子一不小心受凉病倒了。
李绮儿坐在妆台前,披散着一头黑长发,由着丫鬟帮她梳发绑髻,一脸慵懒娇困的模样。
她承袭了母亲姣好的样貌,肤白胜雪,五官细致艳丽,是个能让所有男子为之倾倒的美人。只可惜脸上总是略带病气,身形也偏瘦一些,仿佛强风一吹,就能将她柔弱的身子给吹飞了。
待过完年她就要十七岁了,是这座“绮宅”的主子。绮宅位于长安城东的永嘉坊内,比邻当今皇上李隆基所建的兴庆宫,环境非常的清幽宁静。
兴庆宫原是李隆基尚未登基为帝之前所住的宅邸,五年前扩建完成命名兴庆宫,自此他便由大明宫移到兴庆宫,而一些重要的国家仪式,还是在大明宫举行。
另一名丫鬟安儿将一面铜镜拿到李绮儿面前,一脸欣喜道:“惠妃娘娘对主子真好,有什么好东西,总是立刻送来给主子,这一面可是扬州上好的贡镜,比主子之前那几面铜镜都还要漂亮。”
那是一面黄金琉璃镜,背面是十二瓣的菱花形状,佐以金色的底,再以黄、墨绿、浅绿围绕而成一组纹样奇特的花瓣。十二片花瓣分成前后两层展开在镜背上,形成一面精美绝伦的十二方形镜。
安儿赞叹连连,李绮儿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只因她早已看过太多珍奇异宝,区区一面镜子,引不起她多看一眼。
除了黄金琉璃镜之外,房内还有好几箱才刚送进来的木箱子,里头放满了新制的绫罗衣裳、新打造的珠钗首饰等等,全是因为快过年了,特地为她量身准备的新行头。
她意兴阑珊,还连连打呵欠,姿态又娇又媚,美得令人忍不住心生怜惜“你喜欢,那就赏给你吧。”
“什么?奴婢可不敢受呀。”安儿一脸的惊吓,小心的将黄金琉璃镜放回镜匣内“这镜子太贵重,不是奴婢用得起的,主子您可别折煞奴婢。”
如此贵重的镜子,只有帝王以及达官贵人的女眷们才用得起,她们这些身份低下的奴仆可是无福消受。
“有什么贵重的?在我看来,它就只是一面铜镜,有或没有,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李绮儿慵懒一笑。
无论再珍贵或难得的宝物,她全不看在眼里,因为这些都只是冷冰冰的身外之物,无任何意义。
“那到底什么东西对咱们绮儿来说,才是重要的?”一名女子的嗓音突然在房门边响起,隐含着好奇。
李绮儿听到那熟悉的嗓音,瞬间精神一振,也不管丫鬟根本还没替她绑好髻,马上起身奔至那名女子面前,一头黑亮秀发如瀑布般的垂散下来,此刻的她美得如仙子一般。“娘。”
武惠妃张开手,笑着将她环抱在怀里,母女俩抱了好一会,她才握住女儿的手,往床边走去。“瞧瞧你,都日上三竿了,还没打扮好,像是才刚睡醒似的。”
“人家的确是才刚醒来呀。”李绮儿顺势撒娇。
武惠妃身穿暗红色的宽袖曳地华服,头上插着无数支雕工细腻的金钗,佐以一朵大红牡丹,三十几岁的她正是成熟美艳,那灿烂耀眼的光彩,无人能出其右。
而她就是当年的宫女阿武,九年前李隆基将始终无子的王皇后给废了之后,本要不顾一切的立她为后,却受到众臣们的阻止,在历经一番拉锯战,他最终封她为惠妃,皇后之位空下,但她在宫中所得到的各种礼节规制都等同皇后,至今依旧得到皇上的专宠。
武惠妃坐到床旁,李绮儿也跟着坐在床边,她向原本帮女儿梳头的丫鬟伸出手,丫鬟赶紧将玉梳奉上,她要亲自帮女儿梳头。
“你还没告诉我,对你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她一边轻柔的梳发,一边柔声问道。
“当然是身子健康。”李绮儿毫不犹豫的回答。
从她有记忆开始,自个儿一直是个病娃娃,得关在房内养病,无论吃了多少珍贵补药调养身子,还是大病小病不断。
虽然近几年她的身子已经好转不少,不再像童年时大半都是病恹恹的,但只要稍不注意,还是很容易染上风寒,又得躺在床上好一阵子不可。
就因为体弱多病,所以她像是被关在绮宅内,鲜少踏出大门,但其实她已经快闷坏了,非常向往外头的世界,想要无拘无束的天南地北到处走。
如果她拥有一副健康的好身子,不知该有多好?偏偏娘可以给她世上所有的稀世珍宝、荣华富贵,唯一给不了她的,就是她期盼不可得的好身子。
武惠妃梳发的动作顿了一下,才继续梳理,对女儿感到非常惭愧“是娘不好,没给你生下一个健健康康的身子,害你这十六年来,总是无时无刻的在受罪。”
李绮儿正是当年诈死的上仙公主,他们依照缘尘子的吩咐,将她秘密养在宫外。说也神奇,一将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养在外头,不到三日,她的状况就明显好转,不但喝得下奶水,也终于恢复些许生气。
但她的身子骨天生虚弱,虽然勉强躲过早夭之劫,他们还是小心翼翼的养育着,就怕出了差错,让她无法长大成人。
“娘,这不能怪你,要怪就怪我的命不好吧。”李绮儿无奈一笑。
“谁说你的命不好?你可是大唐公主,也是娘的心头肉。”
这些年来,武惠妃总共为李隆基生下四男三女,长男夭折,长女绮儿在缘尘子的帮助下好不容易保住性命,而接下来的次男活不到一年也突然夭折,幸好之后的三男四男顺利成长,次女三女也健康的长大。
她对自己所生的孩子都是万般珍惜照护,可面对命运最乖舛的长女,她自是最心疼不舍,有什么好东西都先往绮儿这边送,只希望能够弥补无法将女儿带在身边养育的遗憾。
所以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出宫来探望绮儿,要不是怕女儿的命格抵挡不了宫中尔虞我诈的秽气,早在她好不容易被立为惠妃,正式掌握后宫大权时,就想把女儿带回宫,并且恢复其上仙公主的名号。
扬州连接长江与黄河,是极重要的交通要冲,商旅往来频繁,人口众多,因此在城内也是运河纵横交错,形成一种特殊的交通景致。
而这城里的特产不少,其中之一便是颇负盛名的“扬州镜”扬州所产的铜镜可说是大唐第一,深受达官贵人们的喜爱,百姓们也争相竞购,甚至当今圣上将自己的生辰订为“千秋节”还喜欢在这一日赐给朝廷百官们铜镜,就是特别吩咐扬州镜坊制作的,还特别定名为“千秋镜”
在扬州城,制作铜镜的镜坊不胜枚举,然而其中最顶尖有名的,就要数“灵镜作坊”了。
人来人往的热闹街道上,一名年轻男子正站在灵镜作坊紧闭的坊门前,双眉微蹙,不明白大白天的,作坊怎会没做生意?
百思不得其解的他,见到身旁恰巧有位中年男子经过,拦下男子,直接询问:“请问大叔,这灵镜作坊怎么没有开门做生意?”
“喔,这家镜坊已经歇业好一阵子喽,你若是要买铜镜,还是赶紧去找别家买吧。”中年男子好心劝道。
“歇业?”他讶异的再度皱紧眉心“那在里头工作的人呢?大叔可知都到哪去了?”
“这我可就不清楚了。”
虽然没得到明确的消息,内心窒闷,他还是诚挚道谢“多谢大叔。”
“哈哈,这没什么。”中年男子此刻倒是注意起他的样貌来“年轻人,你是打哪儿来的?听你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看他的样子约二十多岁,面貌俊雅,文质彬彬,不像商人,倒像是个读书人。
“在下来自大海之东的‘日本’。”他客气回答。
“日本?喔是那个什么‘遣唐使’吗?”中年男子像见到什么珍禽异兽似的,双眼瞬间发亮看着他“我还记得十多年前时,扬州城内也来了一批从日本渡海过来的使者,说是遣唐使。”
“的确,在下正是遣唐使的从员之一。”他微笑应答。
年轻男子叫做鞍作真一,今年二十四,是日本遣唐使节团的译语,负责此行的沟通翻译。
当今天皇派遣他们来到大唐,除了向大唐皇帝朝贡之外,还肩负着吸收大唐文化,将之带回日本的任务,因此除了使节团外,随着他们前来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学问僧、锻冶工人、铸造工人、工匠等等的学习生。
这一回的遣唐使船总共来了四艘,成员共有五百九十四人,在七月初时抵达长江口岸,经过重重关卡,八月进到扬州城,得等到朝廷发下准许进京的文书后,才能启程前往长安城。
不过他们并没有被限制行动,可以自由在城内行走,因此一逮到空档,鞍作真一就特地来到灵镜作坊,希望能见到他的大哥——鞍作淳郎。
上一回遣唐使入唐是在开元五年,已是十六年前的事,而他大哥就是跟随前一次的遣唐使船入唐,以铸生的身份留在扬州城学习铸镜技术,学习的地方正是灵镜作坊。
他本以为好不容易能见到大哥一面,让大哥随着他们这一次的遣唐使船回日本,却没想到灵镜作坊歇业,大哥也不知去向。
中年男子兴致勃勃的又和他交谈一阵子后,就离开去办自己的事情。而他站在灵镜作坊的门前,无奈一叹。看来只能暂时回到扬州官府替他们安排的官设旅店“平桥馆”过几日再来探查消息。
之后,鞍作真一每隔几日就来探访灵镜作坊,但它始终大门深锁。他也曾试着询问附近的商家,希望能问到里头人们的去向,却没有人知道。
大哥到底在哪?真希望大哥能听到他们前来的消息赶紧出现,他们兄弟已经十六年没见面,他真的很想念大哥呀。
不过他从八月待到十月,始终一无所获。十月中旬,大唐准许遣唐使节团入京的文书终于到达扬州城,他只好暂时放弃寻找大哥,随着使节团踏上进京之路,先完成朝贡的任务再说。
虽说此次前来的遣唐使节团人员共有五百多人,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启程进京,约略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员被准许,其他人员则继续留在扬州城,等待上京之人从长安城回来,再一起回国。
身为使节团译语的鞍作真一,当然在准许上京的名单之中,而从扬州城到长安城,又是一条漫漫长路。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是十二月下旬—
“哇!主子您瞧,这一面铜镜好漂亮”
寒冷的冬日,两座暖炉正冒着暖烘烘的热气,布置典雅的房内温度始终维持在温暖的状况,就是为了保护这娇贵的主子,免得主子一不小心受凉病倒了。
李绮儿坐在妆台前,披散着一头黑长发,由着丫鬟帮她梳发绑髻,一脸慵懒娇困的模样。
她承袭了母亲姣好的样貌,肤白胜雪,五官细致艳丽,是个能让所有男子为之倾倒的美人。只可惜脸上总是略带病气,身形也偏瘦一些,仿佛强风一吹,就能将她柔弱的身子给吹飞了。
待过完年她就要十七岁了,是这座“绮宅”的主子。绮宅位于长安城东的永嘉坊内,比邻当今皇上李隆基所建的兴庆宫,环境非常的清幽宁静。
兴庆宫原是李隆基尚未登基为帝之前所住的宅邸,五年前扩建完成命名兴庆宫,自此他便由大明宫移到兴庆宫,而一些重要的国家仪式,还是在大明宫举行。
另一名丫鬟安儿将一面铜镜拿到李绮儿面前,一脸欣喜道:“惠妃娘娘对主子真好,有什么好东西,总是立刻送来给主子,这一面可是扬州上好的贡镜,比主子之前那几面铜镜都还要漂亮。”
那是一面黄金琉璃镜,背面是十二瓣的菱花形状,佐以金色的底,再以黄、墨绿、浅绿围绕而成一组纹样奇特的花瓣。十二片花瓣分成前后两层展开在镜背上,形成一面精美绝伦的十二方形镜。
安儿赞叹连连,李绮儿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只因她早已看过太多珍奇异宝,区区一面镜子,引不起她多看一眼。
除了黄金琉璃镜之外,房内还有好几箱才刚送进来的木箱子,里头放满了新制的绫罗衣裳、新打造的珠钗首饰等等,全是因为快过年了,特地为她量身准备的新行头。
她意兴阑珊,还连连打呵欠,姿态又娇又媚,美得令人忍不住心生怜惜“你喜欢,那就赏给你吧。”
“什么?奴婢可不敢受呀。”安儿一脸的惊吓,小心的将黄金琉璃镜放回镜匣内“这镜子太贵重,不是奴婢用得起的,主子您可别折煞奴婢。”
如此贵重的镜子,只有帝王以及达官贵人的女眷们才用得起,她们这些身份低下的奴仆可是无福消受。
“有什么贵重的?在我看来,它就只是一面铜镜,有或没有,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李绮儿慵懒一笑。
无论再珍贵或难得的宝物,她全不看在眼里,因为这些都只是冷冰冰的身外之物,无任何意义。
“那到底什么东西对咱们绮儿来说,才是重要的?”一名女子的嗓音突然在房门边响起,隐含着好奇。
李绮儿听到那熟悉的嗓音,瞬间精神一振,也不管丫鬟根本还没替她绑好髻,马上起身奔至那名女子面前,一头黑亮秀发如瀑布般的垂散下来,此刻的她美得如仙子一般。“娘。”
武惠妃张开手,笑着将她环抱在怀里,母女俩抱了好一会,她才握住女儿的手,往床边走去。“瞧瞧你,都日上三竿了,还没打扮好,像是才刚睡醒似的。”
“人家的确是才刚醒来呀。”李绮儿顺势撒娇。
武惠妃身穿暗红色的宽袖曳地华服,头上插着无数支雕工细腻的金钗,佐以一朵大红牡丹,三十几岁的她正是成熟美艳,那灿烂耀眼的光彩,无人能出其右。
而她就是当年的宫女阿武,九年前李隆基将始终无子的王皇后给废了之后,本要不顾一切的立她为后,却受到众臣们的阻止,在历经一番拉锯战,他最终封她为惠妃,皇后之位空下,但她在宫中所得到的各种礼节规制都等同皇后,至今依旧得到皇上的专宠。
武惠妃坐到床旁,李绮儿也跟着坐在床边,她向原本帮女儿梳头的丫鬟伸出手,丫鬟赶紧将玉梳奉上,她要亲自帮女儿梳头。
“你还没告诉我,对你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她一边轻柔的梳发,一边柔声问道。
“当然是身子健康。”李绮儿毫不犹豫的回答。
从她有记忆开始,自个儿一直是个病娃娃,得关在房内养病,无论吃了多少珍贵补药调养身子,还是大病小病不断。
虽然近几年她的身子已经好转不少,不再像童年时大半都是病恹恹的,但只要稍不注意,还是很容易染上风寒,又得躺在床上好一阵子不可。
就因为体弱多病,所以她像是被关在绮宅内,鲜少踏出大门,但其实她已经快闷坏了,非常向往外头的世界,想要无拘无束的天南地北到处走。
如果她拥有一副健康的好身子,不知该有多好?偏偏娘可以给她世上所有的稀世珍宝、荣华富贵,唯一给不了她的,就是她期盼不可得的好身子。
武惠妃梳发的动作顿了一下,才继续梳理,对女儿感到非常惭愧“是娘不好,没给你生下一个健健康康的身子,害你这十六年来,总是无时无刻的在受罪。”
李绮儿正是当年诈死的上仙公主,他们依照缘尘子的吩咐,将她秘密养在宫外。说也神奇,一将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养在外头,不到三日,她的状况就明显好转,不但喝得下奶水,也终于恢复些许生气。
但她的身子骨天生虚弱,虽然勉强躲过早夭之劫,他们还是小心翼翼的养育着,就怕出了差错,让她无法长大成人。
“娘,这不能怪你,要怪就怪我的命不好吧。”李绮儿无奈一笑。
“谁说你的命不好?你可是大唐公主,也是娘的心头肉。”
这些年来,武惠妃总共为李隆基生下四男三女,长男夭折,长女绮儿在缘尘子的帮助下好不容易保住性命,而接下来的次男活不到一年也突然夭折,幸好之后的三男四男顺利成长,次女三女也健康的长大。
她对自己所生的孩子都是万般珍惜照护,可面对命运最乖舛的长女,她自是最心疼不舍,有什么好东西都先往绮儿这边送,只希望能够弥补无法将女儿带在身边养育的遗憾。
所以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出宫来探望绮儿,要不是怕女儿的命格抵挡不了宫中尔虞我诈的秽气,早在她好不容易被立为惠妃,正式掌握后宫大权时,就想把女儿带回宫,并且恢复其上仙公主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