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穿越夫郎有点甜 > 穿越夫郎有点甜
错误举报

第622页

    反正存银每回寄信,都是厚厚一封。
    小孩儿再怎么长,怎么变,本性还在,活泼开朗嘴巴甜,碎碎念都有文字藏不住的朝气。
    多看两篇小日常的记事,能聊以慰藉。
    给存银的信,就不当众拆开,要他自己看去。
    云程跟叶存山要给京都跟静河村两处写回信,存银看罩着书桌的帐篷里,只有两张椅子,他便回房拆信。
    里面是有两本活页本,一天一张纸的算,叠两个月,也足够厚了。
    存银盯着看了会儿,都没敢翻开。
    上回来信,陆瑛已经会写点琐碎日常,简短但有趣。
    信短,往好了想,陆瑛肯多写了;往坏了想,陆瑛耐性应当不足。
    这次塞白纸是有可能的。
    所以他先看了收信后写的,单独装在信封里的信。
    字怪多的。
    的确是要他学骑马,送他马鞭,要自己在府城请人。
    别的字句,没能吸引存银注意,唯独亲事这里,存银看了好几遍。
    主要笔墨就在这里了。
    陆瑛说自己被催着相看,又说槐城成亲的习俗,还对比了跟京都的哪里不一样,最后问存银:“你该到年岁了?”
    按照大众算法,他确实到了。
    从去年到今年,许多人都问过说过,相隔较远的亲戚还寄来了礼物。
    因为明白自己会多留两年,暂时也没心思,至多不过是有收礼的感动,真为亲事激起心里涟漪还是少。
    但他此时把信扔一边,不想回了。
    如果没理解错的话,陆瑛这个应当是暗示吧?
    暗示他,到成亲的年岁,就不好跟外男书信往来多。
    难怪要他自己学骑马去。
    不写回信,他就闲着。
    开门出来,一到院子,就看见了菜园里已经长出来一截的草。
    草叶是锯齿形的,存银不喜欢这种草,认为不漂亮。
    但现在草还小,挨着挤狱夕在一处,颜色清新娇嫩,看着很有几分可爱,他看多了,也有点喜欢了。
    刚挪过来时,草叶尖尖发黄,看着会死一样,几天没管,又自己活了过来。
    生命力极为顽强,不需要人去精心照料,就能活。
    精细着养,反而都死了。
    存银望着看了会儿。
    心想:那交朋友也该这样,太热情的去贴着,会死的。
    想完,他觉得矫情,就摸回哥嫂房间,问他们吃不吃茶点,“我去做绿豆糕吧?圆圆睡醒了也能吃。”
    圆圆继承了叶存山的小火炉体质,冬天里暖呼呼的,夏季热得很,没见过猫猫狗狗,也自然而然会热得吐舌头。
    从前还小,不明显,到现在过了两岁,一些行为越来越有个人特点,热得她越发喜欢吹风,也越发容易打瞌睡。
    小孩儿不拘着,上午睡,下午睡,想睡都能睡。
    云程说太热,不用做,“想吃叫知新出去买点。”
    也问存银回信写好了没有,“到时一起寄了。”
    一般是驿站那边来人,跟他们说有人要去往槐城,看他们有没有东西捎带。
    但他们准备好了,也能提前送过去,若有人去槐城,就直接捎带了。
    家里忙,府城也人多拥挤,天气还热,云程叫存银别拖着,“出去一趟也累。”
    存银挠挠头,想起来云程还叫他多跟陆瑛说说话。
    于是他回屋,就这么写信:
    成亲好啊,以后有人跟你说话,就不无聊了。
    他看过云程在小云朵上画的颜文字表情。
    存银在下头学着,画了个元宝的样子,往上附带了一个他曾经见云程画的微笑小脸。
    友好和善里,不失阴阳怪气。
    那就不需要大老远的跟我写信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太好分章,所以合一起了qwq
    今天睡过头了,没来得及写很多,明天会补字
    各位读者老爷晚安啊!
    明天见!
    么么哒!
    第184章 槐城收信
    两地差不多同期收信,五月二十,槐城收到了信件。
    是随生辰礼寄来的,有云程画的画,也有存银做的成衣。
    这次收信,陆瑛不在营地,没立刻翻阅。
    年中不忙,也是催婚催得实在厉害,他爹说了不管,随便他回家挨骂,实际还是揪着他回府,张罗人办酒。
    地界环境问题,槐城重武轻文,像陆瑛这种搁在京都要被说不学无术的才识,到了槐城没人在意——识字就行了,看得懂兵书就更好了。
    真被在意的,是够不够勇猛,有没有胆气,能不能打。
    三样占齐了,再有点军功加持,才得人正眼瞧。
    不然就槐城这种常年跟外敌有摩擦的环境,哥儿姐儿们都看不上将军府的草包,只会堵心。
    不崇文,诗会茶会就太文绉酸气。
    陆将军就直接酒会了,酒会要找个合适的名头说出去,太过直白的,等于在槐城也说一次他儿子没人要,这肯定不行。
    名头就是这几次摩擦都完胜的庆功酒。
    陆瑛说了几次不去,依然被摁头参加了。
    是庆功宴,同僚肯定都要邀请,要他们把家里孩子也带上。
    武将并不代表憨傻,明说了要带孩子,就都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带的就都是家里适龄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