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穿到民国当法医 > 穿到民国当法医
错误举报

第243页

    赵晓宁一个小姑娘去学校找说法,根本不会引起重视,更别提能调查出什么。
    如果证明赵晓明在学校里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导致了他受到极大刺激,最终因为恐惧而死亡。
    这所学校的名声也彻底完了,校董们是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的。
    “我们这样进去调查肯定不行,学校一定会包庇的。”齐铭道。
    白向墨也明白这一点,哪怕有华兴作为靠山,也是不能硬来的。
    这样一所贵族学校,背后的势力绝对不弱,多半还有洋人作为靠山。
    现在的上海滩,华人在自家地盘话语权远远没有那些洋人大。
    “你有什么办法吗?”
    “你亲我一口,我就告诉你。”
    白向墨直接送给他一拳,“这种时候要严肃。”
    “我跟一位校董关系不错,看能不能安排我们的人进去,再进行暗中调查。”
    “安排我进去吧。”白向墨道,“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而且想要接触学生,最好就是去做老师。”
    齐铭手底下确实有不少人,可能干这种事的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
    就算混进去也就能当学校勤杂工,难以接触那群孩子。
    贵族学校里的歧视链是比较严重的,他们都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不屑与底层人接触。
    “不行。”齐铭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虽说不知道是什么事,可卧底调查终究是有危险的。
    “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
    齐铭依然不肯,可看白向墨一脸期待的样子又不好直接拒绝,道:“这事我得再想想。”
    第二天一大早,白喜儿从赵家回来了。
    “小姑,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这段时间都在赵家那边吗?还是发生了什么事?”
    白喜儿道:“晓宁想委托你们帮她调查晓明的真正死因。他并不是简单地生病,肯定是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才导致的。”
    赵晓宁现在还要守灵,电话里又怕说不清楚,所以白喜儿主动跑这一趟。
    “石头,齐先生,你们能不能帮帮她?她愿意出高价。晓明就这样没了,实在是太蹊跷了。”
    白向墨望向齐铭,齐铭点点头:“她不说我们也会查的,晓明也是我们的弟弟。”
    白喜儿顿时红了眼,“谢谢,我代表晓宁谢谢你们。”
    “小姑,你那几件换洗的衣服,就过去陪陪晓宁吧。她现在肯定不好受,你在身边会好一些,学校那边我会帮你请假。”
    白喜儿也是这么想的,赵晓宁现在情况特别糟糕,她可不想再出什么事。
    “小姑,赵晓宁的爸爸还没有回来吗?”
    白喜儿表情顿时变得有些一言难尽,“他原本已经赶回来了,可半路上说是货出了点问题,他又回去了。哎,估计至少要晚上一两天吧。”
    白向墨闻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还好有他们在,否则赵晓宁本来精神状态就不好,再加上叔叔伯伯婶婶们的咒骂,恐怕也会扛不下去。
    自从被律师警告之后,那四个人就再也没有出现。
    不过他们还是会派自己的孩子过来看看,也确实只是看看而已,没有调皮捣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希望赵晓宁跟他的父亲说一声,我需要对赵晓明进行验尸,看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赵晓宁还太小,没有决定的权利。
    而且如果她这么做了,肯定会被骂的。
    白向墨还是希望这个‘恶人’由他们的父亲担任,而不是明明有父亲却还得让一个小女孩扛起这一切。
    “我已经跟她提过,她可以接受尸检。”
    赵晓明入殓的时候,身体表面已经看不出什么,不过若是受到伤害,还是有可能通过尸检发现一些线索。
    齐铭最终同意白向墨潜入贵族学校,他被安排成了教授小学自然课的老师。
    这所学校说的都是英文,外国老师特别地多,这也是这所学校的卖点之一。
    在如今,不少人都觉得洋人的东西更加厉害,洋人老师居多的学校也就会是个好学校。
    这所学校确实建得非常漂亮,全部都是白色的欧式建筑,配上西方式的园林,好似在城堡花园中上学一般。
    白向墨并没有教授赵晓明那个班级,因为若是特意指定班级,一开始就会被人怀疑。
    包括那位校董,都不知道白向墨进到学校具体是来干什么的,他只安排人进去,其他一概不问,齐铭也一概不答。
    白向墨还改了名字,用的是非常烂大街的英文名杰克,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白向墨刚进去的时候,他依照齐铭的叮嘱,并不急着进行调查,而是先跟同事们打好关系。
    白向墨很快认识了一个热心的体育老师,两人的课程都是比较轻松的,又不是班主任不用管什么事,学校安排的宿舍又是挨着的,所以关系很快就热络起来。
    “学校管理得很严格。”白向墨上了几天的班,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体育老师深以为然,“我们学校教导孩子还是很有一套的,利用严格的制度进行管理。只要送进来的,不管多熊,最后都成了父母的乖宝宝。”
    “我平时上课,也没有觉得厉害在哪里啊?好像跟别的学校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