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锦衣良缘 > 锦衣良缘
错误举报

第165页

    一时间,雅室里只有翻书声。
    姜令窈仔细看了苏淑贤的过往,她出身燕京苏家,家中世代都在燕京为官,算是书香门第,最厉害的是她祖父,官拜工部都水清吏司,正五品。
    但她父亲文不成武不就,只补了个光禄寺署丞,从七品的小官,也是看在她祖父致仕才给的荫封。
    从七品在外地或许不低,但这里是燕京,一个砖头扔下来,能砸伤三个侍郎,从七品真是毫不起眼。
    苏家高不成低不就,却也是书香门第,而薛定山当时不过是个穷苦进士,家中只是耕读之家,以后到底有什么前程谁也不知。
    但即便如此,也勉强算是门当户对,便是去翰林院修书,也是正七品的编修,且能经常出入宫闱,被皇帝看见,总比在光禄寺看酒要强得多。
    总的来说,若非她嫁给了薛定山,后来薛定山又那么“出色”,她大抵都不会出现在锦衣卫的案头。
    姜令窈很简单就看完了苏淑贤的前半人生,然后便把卷宗翻了回去,重新看苏淑贤在苏家时的过往。
    苏家家族人口简单,并不算大家族,她是父亲的嫡长女,下面还有几个庶妹,而她父亲一共有三名妾室,其中一名妾室下面标注了一行小字。
    姜令窈仔细一看,上面写的是:妾室王氏娘家俱亡,苏家赡养其侄儿。
    看到这里,姜令窈突然想起刚才闻礼的话。
    说夫人在娘家时有青梅竹马的表哥,这个王氏的侄儿,会不会就是那个表哥?
    姜令窈在卷宗上画圈批注,然后便抬头看向段南轲,只看段南轲面色越发深沉起来。
    “姚大人,段大人,下官这里有线索。”
    姜令窈把王氏侄儿一事说完,便道:“两位大人可有线索?”
    姚沅拍了一下手上的书册,叹了口气:“正阳伯的儿子和儿媳都没什么事端,人也年轻,卷宗一眼就能看到头,并无线索。”
    段南轲却抬起头,看向两人:“薛定山倒是有些奇怪之处。”
    段南轲起身来到两人身边,把那书册放到桌上,指着其中一页道:“你们看这里,天佑二年,薛定山在老家林州的祖宅大火,他家中族人多有伤亡,十不存一,当时他特地跟先帝请命,道妻子苏氏刚难产生下孩子,母子二人皆是身体孱弱,从燕京回林州路途遥远,特请母子二人留在燕京守孝,先帝很宠幸他,便恩准了。”
    “薛定山回了林州,一边料理家里事,一边要替父母守孝,因此瘦得几乎脱了形,还曾大病一场,就是这一场大病,让他几乎忘记了年少时的许多事,家中的亲临也不太记得。”
    “因先帝很是喜爱他,并未让他守孝太久,天佑三年便夺情召他回京,不过彼时人苍老消瘦许多,同走之前那般意气风发迥然不同。”
    面容虽未大变,但整个人的精气神确实大相径庭。
    但他家中这般惨事,论谁都会如此,倒也并未引起多大波澜。
    段南轲皱眉道:“一个人遭逢大难,真的会失去过往记忆?甚至不认识家中伺候多年的老仆?”
    “他不认识那些老仆,却知晓燕京的官宦人家,甚至御前奏对也无问题,甚至比以往更得先帝喜爱。”
    “这不奇怪吗?”
    姜令窈觉得有什么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可那闪光实在太快,她并未迅速把握住。
    她微微蹙起眉头,张口想要说什么,却偏偏什么都说不出来。
    段南轲停下翻书的手,认真看向她。
    姜令窈道:“我总觉得,我们已经找到了本案的关键,但我又说不上来。”
    段南轲温言道:“莫急,还有几人并未审问,待到全都审问完,线索还会出现更多。”
    姜令窈眉头舒展开来,冲他浅浅一笑。
    坐在边上的姚沅默默喝了口茶。
    不错,好茶。
    三人又商议了一会儿案情,郑峰便快步进入,道:“大人,经查昨日王管事确实曾夜禁后出府买玉液酒。”
    段南轲点头,道:“那便把他羁押房内,待得案情明朗再议。”
    到了此时,外面的宴会也接近尾声。
    没了宴会的寿星登场,无论正阳伯夫人还是长子都沉着一张脸,宴席上的宾客也闹不起来,不过匆匆吃了几口饭便陆续告退。
    母子三人也在回主院的路上。
    姜令窈看着手里那份证词,道:“若伯爷确实是此时死亡,那么府中有嫌疑者皆不会是凶手,如此便会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几人用钱权让府中其他下人代为杀人,另一种则是行凶者就是为了财,无论哪一种行凶者定都是府中人,而且同那几位主家逃不开干系。”
    段南轲道:“姜大人此言甚是。”
    姚沅也适时开口:“许仵作这些年来就没误判过,我们全可以按初检的结论来审问。”
    几人商议一番,决定先审问孟欣月。
    孟欣月显然才知家中出了这么大的事,她眼眶泛红,很是不知所措,甚至在进了雅室后还下意识叫了姜令窈:“窈窈。”
    两个人虽说一直不对付,却也是从小便认识玩到大的,她会寻求姜令窈的安慰,也在情理之中。
    此时是正经审问,姜令窈不好说别的,只温声安慰:“欣月你别怕,一会儿我会审问你,你知道什么便说什么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