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我在大明观天象 > 我在大明观天象
错误举报

第044章 爵位继承

    正统年间,大明的勋爵承袭制度已趋近完善。
    如今的勋爵承袭制度,以“父死子继”、“先嫡后长”为基本原则,同时还有比较特殊的“兄终弟及”、“隔代世袭”等少见情况。
    自古以来,有关嫡、庶之间争袭爵位,是严重违背伦序的行为,一般庶支很难获得支持,所以庶子夺爵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
    在原本的历史上,英国公张辅在土木堡殉国后,并不是由其嫡子张忠继承爵位,而是由庶长子张懋承袭,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
    在《吏部职掌》中记载,公、侯、伯事故,子孙奏袭,行礼工二部查祭葬毕,本部方与具题,行移该府,该府保勘应否袭爵,取具结状宗图连人送部辨验诰、券明白,请定夺。
    明代的爵位承袭,也并非是由勋臣本人决定,大多是在其故去后,由家中长辈为勋爵子弟向朝廷代请,再由吏部下属的验封司和五军都督府负责勘验,无争议的顺利袭爵,有争议者则驳回。
    薛瑞敢参与英国公府争袭爵位这种大事,无非就是他知道历史走向,知道将来朝廷会让张懋袭爵,而非嫡子张忠,这才主动上门提出合作。
    张忠此人,自幼失怙,缺乏教养,加上张辅常年在外领兵,甚少管束,让他养成了一副荒淫无度、狂躁暴戾的性格,又因其天生肢体残疾,为张辅所不喜。
    在吴氏生下张懋后,老来得子的张辅十分高兴,数次说过“吾后继有人”这种话,吴氏听的多了,不免当真。
    近些年,张辅身体衰老,时日无多,吴氏就开始为儿子谋划起来,常在丈夫耳边吹枕头风,让张辅逐渐动摇。
    张懋虽年幼,却颇为乖巧懂事,在张辅内心里,也是希望幼子袭爵,将英国公府发扬光大。
    但这爵位承袭,又不是由他自个说了算,就算有张忠残疾这个借口,但张忠还有个儿子张杰,按“隔代世袭”的做法,就算让嫡孙张杰继承爵位,也轮不到庶子张懋。
    是以,张辅也非常犹豫,一直没有底气向朝廷上书。
    这次张辅以老迈之躯出征,有一条非去不可的理由,就是为了立下功劳,再上书为庶子张懋请封爵位,这样朝廷应允的概率会大些。
    可谁能料到,这次大军惨败,张辅竟然战死沙场。
    如今,吴氏失去张辅支持,心中甚是惶恐,薛瑞便借着这个机会和吴氏搭上线,等待合适时机,借助英国公府的力量救出父亲。
    在薛瑞离开英国公府的时候,在慈宁宫中举行的一场议会也恰好结束。
    在今早,郕王就带着于谦等留守大臣,前去慈宁宫和孙太后商量对策。
    孙太后本来还想隐瞒消息,可纸包不住火,不到半日,全城就传遍了皇帝被俘的消息,无奈之下,她只能请郕王和大臣们到慈宁宫议事。
    这次的议题,首先讨论的是皇帝被俘的问题如何解决。
    对于孙太后拿金银珠宝换回儿子的做法,大臣们都觉得无用,不过也没阻止,而是提出让朝廷正式派出使者,去同瓦剌太师也先交涉,让对方送还皇帝朱祁镇。
    此事孙太后没意见,不过还是交代使者应多带些财物厚赐也先,增加迎回皇帝的概率。
    第二件事,就是京城该怎么办。
    如今京师三大营全军覆没,可战之兵不到数万,而且都是士气低落的老弱残兵,想靠他们守住京师怕是很难。
    孙太后心中惊惧,认为京师沦陷在即,询问大臣们是否需要迁都南京,以避瓦剌兵锋。
    这个提议遭到了部分大臣的反对,其中以于谦为代表。
    如今大军惨败,若是连朝廷都迁往南京,京师军民也会失去信心,这北京势必守不住。
    若是真让瓦剌占据了京师,虏贼必会以此为据点攻略四方,周边府县无险可守,势必落入瓦剌之手,等其羽翼丰满,便会挥师南下,这大明半壁江山恐怕都要沦陷。
    这岂不是重蹈南宋覆辙?
    将来,作为皇帝的朱祁镇,必将留下千古骂名,而她在九泉之下,也无颜再见列祖列宗。
    孙太后思量再三,加之内臣提醒,终于和大臣们达成共识,京师必须死守!
    接下来,大臣们就如何守住京师,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在孙太后同意后,决定于明日大朝会正式宣布。
    ……
    到了胡府,薛瑞问清师公去向,直奔书房。
    见到他后,胡中放下手中毛笔,问道:“关于朝廷迁都之事,你觉得有几分可能?”
    “没有半分可能!”
    薛瑞断定道:“朝廷只是损失了三大营,又不是败没了全国军队,远的不说,就周边卫所军,便可凑出数万人,还有各地备操军、备倭军,以及诸王护卫,都可入卫京师,这么算下来,凑个二十万军队不在话下,守卫京师绰绰有余。”
    胡中苦笑道:“那你去劝劝你那妹妹吧,她现在正在收拾家当,打算举家逃难去了。”
    “啊?”
    薛瑞顿时傻了眼,问道:“她打算逃去哪?”
    “天津卫。”
    “倒跟我想的差不多。”薛瑞心里十分惊讶。
    在一个月前,他就想了好几个避难地点,天津就是其中之一,没想到胡萦儿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胡萦儿却没考虑一个问题。
    胡中乃是朝中官员,要是逃跑必会被朝廷追责,就以胡中的气节来说,他老人家肯定是不会走的,胡萦儿收拾了也是白搭。
    问了胡府丫鬟,得知胡萦儿正在给哥哥收拾细软,他就直接去了胡承安住处。
    “小翠,手脚麻利些,时间不多了,咱们得抓紧,不然出不了城了。”
    房间里,几个丫鬟忙的脚不沾地,胡萦儿站在一旁,不停的催促。
    见薛瑞进来,胡萦儿赶忙道:“你快些回去让婶婶收拾东西,跟咱们一起去天津吧。”
    “不去,我要留在京城。”
    薛瑞果断摇头。
    胡萦儿愣了一下,没好气道:“你要留在这里等死么,你怕是不知道,我先去让人去打听情况,听说那些公侯伯府,以及尚书侍郎家都在抢着送家眷出城呢,现在城门都堵住了,要是再不快点,怕是就出不了城了。”
    “真的假的?”
    薛瑞预料到会有百姓外出避难,可没想到,竟连这些达官贵胄也急着送家眷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