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动手
就在褚遂良离京出发去齐州的当天下午,皇宫甘露殿李治忍不住对着正在教他治国的长孙无忌问道:
“舅舅,如今朝中已经稳定下来了,咱们何时对付李佑和李恪?”
李治是相当着急,一天不扳倒李佑和李恪,他就一天难以心安。
“不着急。”
长孙无忌说道。
“怎能不急?”
“那陛下现在想怎么做?是一点一点地收回李佑的权利,还是等一个机会直接把李佑贬为庶人?”
“什么机会?”
“当然是李佑犯错的机会。”
“那咱们不能随便找个理由给他安上罪名吗?就像舅舅清楚朝中不忠之人一样。”
李治不解地问道。
“陛下,朝中的那些人本身就有小过错,我只不过是把他们的小过错给放大了而已。可是据臣所知,李佑近年来根本没有触犯过任何大唐的律法。并且李佑也从不理会朝政之事,与京城的官员也没有来往,我想要诬陷他都不知道如何诬陷。”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忽悠李治说道。
诬陷李佑还不简单,就看没底线到什么程度而已。
如果你硬要没有一点事实依据就说李佑造反,那也是可以的。比如找一个跟李佑完全不相识的人,硬说认识李佑并且举报李佑蓄意谋反,到时候调查的时候再做点手脚不就妥了,反正黑的白的都是由他们说了算。
长孙无忌之所以不着急对付李佑,还不是为了能让他的人有时间在朝中站稳脚跟,所以长孙无忌才想拖延时间。
本来长孙无忌以为李治生性温良,是不会想出没底线的办法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李治温良的外表只是他装出来的而已。
这时李治说道:
“舅舅,褚遂良不是和李佑相熟吗?而且朕还听说褚遂良今天已经去齐州了,朕觉得可以从这方面作文章。”
“哦?你说说。”
“找人诬陷李佑和褚遂良蓄意谋反,褚遂良今日正是去找李佑汇合,然后调查的时候栽赃一下不就好了?”
一向温良的李治竟然说出了这么没底线的话来,而且现在李治依旧是一副天真的模样,这让长孙无忌顿时有些诧异。
长孙无忌没有多想,毕竟这也不是多高深的计谋。不过李治这话一出,他就不好推诿了。
“陛下,臣今晚回去就着手准备。”
“好。”
李治差点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不过办成此事之后,陛下不可立即为那些被罢官的官员平冤昭雪。”
“这是为何?”
李治是知道五姓七望权利过大会造成什么后果的,如今放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李佑和李恪一旦倒台,他们的作用就没了,当然要第一时间换了他们。
“陛下,齐王现在的声望如日中天,咱们本就是栽赃陷害。事成之后必定民怨四起,这个时候恢复他们的官职,恐怕又要引起新的动荡,所以必须要让关陇集团和五姓七望在朝中把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可以慢慢调整。”
长孙无忌接着忽悠道。
李治有些疑惑,
这不都是你做的嘛?跟我李治有什么关系。等李佑死了,我再为他平冤昭雪,怎么会有动荡呢?
不过李治还是点了点头说道:
“舅舅言之有理。”
“臣告退。”
“嗯。”
长孙无忌回到府里的时候,王泽布已经在长孙府等候多时了。
王泽布一见到长孙无忌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长孙兄,咱们下一步计划是不是要开始了?”
“是的。”
“打算怎么做?”
然后长孙无忌就把计划说了出来。
王泽布听完立刻表示道:
“让王元振去齐州,我王氏对李佑恨之入骨,让王元振亲手把李佑押回京城方可解恨。”
王泽布之所以这么积极,才不是因为要亲手报仇雪恨,而是想在李佑的产业上做点猫腻。
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一眼就看出了王泽布的心思,不过他也需要有人为此事背锅。等以后长孙无忌腾出手,有的是办法对付太原王氏。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好,那就让你们亲手报仇雪恨。”
“哈哈哈,这一天我们可是等了很久了。”
王泽布也笑了。
这时长孙无忌却收起脸上的笑容说道:
“王兄,你让五姓七望的人都收敛一点,这才刚掌权,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吞钱庄的银子,你真以为陛下是瞎子吗?”
“长孙兄,我当然知道轻重,我吞的是李佑的那一部分。就当是李佑赔偿给我们的,国库的那部分我可分文没动。再说李佑马上就要栽了,这也没什么吧?”
王泽布依旧笑着说道。
长孙无忌心里已经给王氏判了死刑,虽说这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王泽布竟然没和长孙无忌说一声,这是长孙无忌忍不了的。刚掌权就这样,那以后还得了?
“我的意思是要你们收敛一点,做得隐蔽一点不行吗?”
“知道了,下次注意。”
王泽布嘴上这样说,心里才没当回事。
两天后的早朝上,一名御史出列说道:
“陛下,齐王李佑蓄意谋反,请陛下下令彻查。”
此话一出,武将那边顿时有些躁动,程咬金也是眼皮一跳,不过依旧默不作声。
李治正坐在龙椅上装作吓了一跳,说道:
“莫要胡言乱语,你有何证据?”
“陛下,第一,齐王一直在大量购买粮食。第二,齐王大肆购买或开发铁矿。第三,两天前,褚遂良已经去了齐州投奔齐王。”
“这也不能表明齐王要造反啊?”
李治又问道。
“但是齐王有巨大的嫌疑,所以臣才恳请陛下下令彻查。”
御史说完之后,王元振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应当彻查。如果齐王没有不臣之心,那也可以还齐王一个清白。”
王元振说完,官员们纷纷请求李治彻查李佑。
李治‘被逼无奈’地说道:
“朕不相信齐王会蓄意谋反,王尚书,朕令你去齐州彻查此事,还齐王一个清白。”
“臣遵旨。”
“舅舅,如今朝中已经稳定下来了,咱们何时对付李佑和李恪?”
李治是相当着急,一天不扳倒李佑和李恪,他就一天难以心安。
“不着急。”
长孙无忌说道。
“怎能不急?”
“那陛下现在想怎么做?是一点一点地收回李佑的权利,还是等一个机会直接把李佑贬为庶人?”
“什么机会?”
“当然是李佑犯错的机会。”
“那咱们不能随便找个理由给他安上罪名吗?就像舅舅清楚朝中不忠之人一样。”
李治不解地问道。
“陛下,朝中的那些人本身就有小过错,我只不过是把他们的小过错给放大了而已。可是据臣所知,李佑近年来根本没有触犯过任何大唐的律法。并且李佑也从不理会朝政之事,与京城的官员也没有来往,我想要诬陷他都不知道如何诬陷。”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忽悠李治说道。
诬陷李佑还不简单,就看没底线到什么程度而已。
如果你硬要没有一点事实依据就说李佑造反,那也是可以的。比如找一个跟李佑完全不相识的人,硬说认识李佑并且举报李佑蓄意谋反,到时候调查的时候再做点手脚不就妥了,反正黑的白的都是由他们说了算。
长孙无忌之所以不着急对付李佑,还不是为了能让他的人有时间在朝中站稳脚跟,所以长孙无忌才想拖延时间。
本来长孙无忌以为李治生性温良,是不会想出没底线的办法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李治温良的外表只是他装出来的而已。
这时李治说道:
“舅舅,褚遂良不是和李佑相熟吗?而且朕还听说褚遂良今天已经去齐州了,朕觉得可以从这方面作文章。”
“哦?你说说。”
“找人诬陷李佑和褚遂良蓄意谋反,褚遂良今日正是去找李佑汇合,然后调查的时候栽赃一下不就好了?”
一向温良的李治竟然说出了这么没底线的话来,而且现在李治依旧是一副天真的模样,这让长孙无忌顿时有些诧异。
长孙无忌没有多想,毕竟这也不是多高深的计谋。不过李治这话一出,他就不好推诿了。
“陛下,臣今晚回去就着手准备。”
“好。”
李治差点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不过办成此事之后,陛下不可立即为那些被罢官的官员平冤昭雪。”
“这是为何?”
李治是知道五姓七望权利过大会造成什么后果的,如今放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李佑和李恪一旦倒台,他们的作用就没了,当然要第一时间换了他们。
“陛下,齐王现在的声望如日中天,咱们本就是栽赃陷害。事成之后必定民怨四起,这个时候恢复他们的官职,恐怕又要引起新的动荡,所以必须要让关陇集团和五姓七望在朝中把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可以慢慢调整。”
长孙无忌接着忽悠道。
李治有些疑惑,
这不都是你做的嘛?跟我李治有什么关系。等李佑死了,我再为他平冤昭雪,怎么会有动荡呢?
不过李治还是点了点头说道:
“舅舅言之有理。”
“臣告退。”
“嗯。”
长孙无忌回到府里的时候,王泽布已经在长孙府等候多时了。
王泽布一见到长孙无忌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长孙兄,咱们下一步计划是不是要开始了?”
“是的。”
“打算怎么做?”
然后长孙无忌就把计划说了出来。
王泽布听完立刻表示道:
“让王元振去齐州,我王氏对李佑恨之入骨,让王元振亲手把李佑押回京城方可解恨。”
王泽布之所以这么积极,才不是因为要亲手报仇雪恨,而是想在李佑的产业上做点猫腻。
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一眼就看出了王泽布的心思,不过他也需要有人为此事背锅。等以后长孙无忌腾出手,有的是办法对付太原王氏。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好,那就让你们亲手报仇雪恨。”
“哈哈哈,这一天我们可是等了很久了。”
王泽布也笑了。
这时长孙无忌却收起脸上的笑容说道:
“王兄,你让五姓七望的人都收敛一点,这才刚掌权,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吞钱庄的银子,你真以为陛下是瞎子吗?”
“长孙兄,我当然知道轻重,我吞的是李佑的那一部分。就当是李佑赔偿给我们的,国库的那部分我可分文没动。再说李佑马上就要栽了,这也没什么吧?”
王泽布依旧笑着说道。
长孙无忌心里已经给王氏判了死刑,虽说这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王泽布竟然没和长孙无忌说一声,这是长孙无忌忍不了的。刚掌权就这样,那以后还得了?
“我的意思是要你们收敛一点,做得隐蔽一点不行吗?”
“知道了,下次注意。”
王泽布嘴上这样说,心里才没当回事。
两天后的早朝上,一名御史出列说道:
“陛下,齐王李佑蓄意谋反,请陛下下令彻查。”
此话一出,武将那边顿时有些躁动,程咬金也是眼皮一跳,不过依旧默不作声。
李治正坐在龙椅上装作吓了一跳,说道:
“莫要胡言乱语,你有何证据?”
“陛下,第一,齐王一直在大量购买粮食。第二,齐王大肆购买或开发铁矿。第三,两天前,褚遂良已经去了齐州投奔齐王。”
“这也不能表明齐王要造反啊?”
李治又问道。
“但是齐王有巨大的嫌疑,所以臣才恳请陛下下令彻查。”
御史说完之后,王元振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应当彻查。如果齐王没有不臣之心,那也可以还齐王一个清白。”
王元振说完,官员们纷纷请求李治彻查李佑。
李治‘被逼无奈’地说道:
“朕不相信齐王会蓄意谋反,王尚书,朕令你去齐州彻查此事,还齐王一个清白。”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