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唐河湾 > 唐河湾
错误举报

第51章 荣归故里

    第51章 荣归故里
    田林山成了轰动南都市区的青年作家,一时间报纸上有名,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真是全市显著万人称道。消息传遍了芦滩村,梁广发听到以后异常震惊,失声说道:“咦,田家这个小子又高升一步了,竟混到南都,跃进龙门,赶上我家小玉了。”
    此时他不禁后悔当年干涉拆散了女儿和田林山的恋情,仰天长叹一声:“唉,我办事一向精打细算,看人看物总是入木三分,这一回可是走错了一步棋,看错了一个人哪。”
    妻子金喜凤听见了这句话,埋怨起来:“你现在后悔也晚了。”
    梁广发忽然悲上心头:“小玉今年二十八岁了,早已错过了婚龄,至今还没有确定男友,好小伙都结罢婚了,还上哪里找啊?”
    “你挑来拣去,也没替闺女找个好女婿。”
    梁广发回想一下,居然面露喜色地说:“听说田林山还没有结婚呢,以前小玉和他有恋情,现在都没有结婚,这莫非是上天有意安排好的,一个唱一个写,那是天生的一对儿啊!”
    “你这是白日做梦,那年小玉跟田林山分手以后,陈红丽就跟他加强来往确定恋爱关系了,两个人就要结婚了。”
    “陈家这个姑娘比我还有眼光啊,一个女大学生竟然选中一个穷小子,最终盼到他有出息了,哎呀,风水从咱家跑到陈家了。”
    “你只会赚钱,不会为闺女打算。”
    梁广发往饭桌前一坐,吩咐妻子:“拿酒来,再炒一盘菜,我要借酒消愁。”
    “你自己拿去吧,这会儿我心里正烦着呢,不想伺候你。”
    梁广发自备酒菜,自斟自饮,连喝几杯,喝得飘飘然,晕乎乎,醉歪歪。回想那当年事,又叹息一声:“借酒浇愁不当用,喝了半斤还发愁……”
    田林山陪同钱永辉来到古城县,文联主席接到电话,派人接待,在县委招待所摆下酒宴。饭后两人谢绝车送,一起步出城外,来到唐河的上游赵河岸边,从这里沿河向南,朝芦滩村走去。
    唐河水七绕八拐,缓缓南流,两岸杨柳苍翠,野草碧绿,牧童放牧牛羊,笛声悠扬婉转。附近的村舍掩映在树影之间,辽阔的原野上,稻田绿汪汪,油菜花儿黄。石桥横跨河面,小路起伏田间,一派诗情画意,四处田园风光。钱永辉感叹万千地说:“唐河风景如此美丽,真是一个好地方啊,让我一步三叹,陶醉迷恋。”
    田林山说:“我在唐河岸边生活二十多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家一户都有深厚的感情,离开家乡以后,我耳边响着蛙鸣声,眼前流动唐河水,乡亲们的生活场景时常浮现脑际,这些情感都自然流露在作品中的字里行间。”
    钱永辉说:“我们就写一部反映唐河村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吧。”
    “真是不谋而合呀,好!一言为定。”
    “书名就叫《唐河岸边人家》,你看怎么样?”
    “很好,富有诗意的名字,但愿我们的作品不负生活的馈赠,不负乡亲的希望。”
    两人来到芦滩村,立刻受到支部书记朱秀清地盛情接待,他现在还兼任中共梨园乡副书记,梨园乡人民政府副乡长,中共古城县委员会委员,古城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都市劳动摸范。他把钱永辉安排在村委住下,并陪同前往附近的扶贫村。
    田林山回到家里看望父母。田老汉一见儿子锦衣荣归,高兴得眼含泪花,他说:“我儿终于出人头地了,咱家祖祖辈辈都是和牛马犁黄土地打交道,唯有你会舞文弄墨,跳进了龙门。”
    田林山说:“只要爹妈心里高兴,儿子花费的苦工也算值得,以后的成果会越来越多。”
    田母叮嘱儿子:“自从你在外求学,红丽每隔几天就来给咱家帮忙,地里家里都操心,还花工资给你爹你妈买衣服,我觉得她就像个亲生闺女,你去看看她吧,别让她挂念了。”
    田老汉对儿子说:“红丽这闺女对我俩这样好,还是因为你呀,为了等你,她放弃了几个家有实力的小伙子,等你几年都成大姑娘了,你千万不要自作清高去当陈世美啊,今天就去跟她表示心意,商量一下结婚的事儿。”
    夜晚,田林山带着那本新出饭的传记,来到陈红丽的家里,她的父母原来就听从女儿的选择,没有任何干涉,现在田林山载誉而归,他们更是热情相待,陈红丽闻声走出闺房,迎接田林山回到屋里。
    陈红丽的房间里有个小型书架,上面摆满了古今中外文学著作、教育读本、历史典籍,唯独把田林山的几本书放在枕边。田林山问:“这么多天了,几本书还没看完吗?”
    “早就看完了,但我喜欢看,晚上休息前总要翻一下。”
    田林山知道这是陈红丽对她思念的一种表达方式,把爱情寄托在几本书页里,他激动地说:“这两年我漂泊在外,让你挂念了。”
    陈红丽真诚地说:“都是你让我那么迷恋的。”
    田山从皮包里掏出那本传记《空军英雄杜凤瑞》送给她:“看这本书,只当送给您一件礼物。”
    陈红丽接过新书,心里更加高兴:“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哪。”她说:“我爱慕你,不仅是因为你写出了几本作品,而是因为你以普通农民的身份,依靠自己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做出了惊人的成绩,从农村走向城市,成为省内声名远播的作家,比起那些从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实在不简单。”
    “漫长的文学道路上,我才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有很远很远,为了搞好文学创作,我依然需要马不停蹄地拼搏进取。”
    陈红丽翻看《空军英雄杜凤端》这夲新作,说:“以前我曾听父亲讲过杜凤瑞的事迹,那时小学语文课夲上还有一篇课文,还有连环画册和报告文学专集,现在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把这位烈士忘记了,这夲书不仅起到青年思想教育作用,还为家乡增添光彩和荣誉。”
    书上有杜凤瑞的简历,他是南都方城县人,一九三三年生在一个贫农家庭,一九四七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担任通讯员和司号员,参加宛东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次荣立战功。一九五二年三月被选调为飞行员,先后到长春、济南、太原航空学校,学习航空飞行技木。一九五五年被分配到福建前线某部飞行大队。一九五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七年被评为优等射手。一九五八年八月赴闽执行战斗任务,战机飞向蓝天。十月十日驾机参战,掩护长机,击落敌机两驾。由于飞机受到重创,跳伞空降时中弹牺牲,年仅二十五岁。
    田林山惋叹地说:“杜凤端牺牲的时候多么年青啊!现在我们生长在和平的年代,生活条件这么优越,国家政策深入民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祖国多做贡献呢!”
    “趁年轻有为,多写几本书吧,我等着你下一本作品呢。”
    田林山说:“今夜的月亮真圆,我们去唐河边吧,我想和你并肩欣赏唐河月色,领略一下诗情画意。”
    陈仁丽欣然同意,把书放在枕边,和他并肩走去。
    唐河岸边月光溶溶,夜风习习,圆月升上树梢,蛙声响在稻田,夜色明净悠远,田野清新空旷。田林山和陈红丽并肩漫步在垂柳如丝的小路上,向美丽的地方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