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汉末作军阀 > 汉末作军阀
错误举报

第47章 颖川书院

    第47章 颖川书院
    许寒一行从南阳出发三天后,因为辎重过多,而且朝廷没有规定什么时候到,许寒也乐在悠闲,一路慢慢悠悠。
    “叔至啊,咱们这是走到哪里了?”许寒别头问着一旁的陈到。
    “主公,这里以是颖川地界,还有两天的路程就要到京城了”
    “颖川?这是不是有个颖川学校啊!”许寒随口就蹦出一句话
    “主公说的可是颖川书院?颖川书院离咱们还有百里地。”
    “命令全军,目的颖川书院行军。今晚我们拜访拜访颖川的才子们。叔至,仲康,你们二人随我先行。公明,元俭率军在后,到书院附近安营扎寨。”说完许寒就一马当先而去,陈到,许褚紧随其后。
    因为骑着快马,一路没有停歇,很快就来到了书院门口。
    话说颖川四大世家,颖川长社钟氏,颖阴荀氏,颖川许陈氏,舞阳韩氏合成四大世家。而颖川书院是汉末时期许多文人士子的“避难所”随着住进颖川书院避难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渐有了名气。曹操手下的荀彧也是颖川荀家之人,而他的祖父荀淑则是颖川书院的院长。后来荀彧更是为曹操举荐了郭嘉,戏志才,钟繇,陈群。这些人无一列外都是颖川学院的学子。
    所以既然路过颖川地界,顺道拜访一下颖川书院是很有必要的。
    颖川书院本是荀氏的一处别庄,后来被用于作为学院。
    赫赫有名的颖川书院没有好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兽面的门环。只有一排低矮刷的洁白的围墙,一扇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写着“颖川书院”四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黑与红的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走到门口,被一个小童拦住去路。“将军留步,请问到书院可有事情?”
    “小童,烦请通报院长,大汉平寇将军许寒拜访。”
    “可是近屡次打败黄巾军的平寇将军?你是个英雄,学院里的人最近都在讨论你。说乱世之中当如你一样,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
    你在这等等,我去给院长通报”说完小童跑进书院。
    随着大门往里看去,一条青石板路,正对着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青花瓦当,屋中央摆着一个大香案,香案后就是孔夫子的画像,香案上的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支檀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两旁摆满着矮几和蒲团,矮几上放满了书卷。许寒几乎都能想象到学子们摇头晃脑读书的劲。正想着入神,小童的声音把许寒拉回现实。
    “将军,院长请您进去说话。”在小童的引导下,许寒来到院长的后院。
    只见一个穿着青色长袍,两鬓斑白但是精神抖擞的老人坐在一颗郁郁葱葱的松树下,煮着茶。
    “荀院长,后生许寒有礼了。”许寒朝着老人作揖
    “将军,请入座。将军突然造访本院可有要事?”
    “后生奉旨回京,路过书院,早听说,颖川书院人杰地灵,至朝廷党锢后,无数杰出的士子人才都汇集书院,今因黄巾之祸陛下解除党锢,故而许寒前来叨扰院长,拜访书院各个名师学子,寻志同道合之同志。”
    “将军屡次击溃黄巾乱军,为汝南南阳百姓造福,学院学子也有不少人对将军信服,但将军亲近宦官,世家学子皆对将军颇有不满。将军希望在本学院得到的还需要将军自己寻找啊!”院长喝着茶说着
    ……
    书院学子众多,许寒一个一个拜访了一些,没有遇到一个后世听说过的,这些学子观点谈吐也十分有限,并不能勾起许寒的兴趣。
    夜里,许寒正在懊恼,自己都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吧。院长不为自己引荐肯定对自己还是心有芥蒂,自己亲近宦官的事让很大一批世家望族对自己有意见自己是知道的。老院子至少还和自己说了一些。学院里很多世家子弟,看到许寒几乎都是绕路走,背后风言也有不少。
    可是自己印象中的几位颖川书院的寒门大才在哪里呢,怎么能让他们现身呢?
    许寒坐在油灯前思考一晚。
    次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悦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许寒将后世明代东林书院的名联写出来贴到学一门读书的大屋门口。然后在门口摆上一方矮桌,许寒端坐中央,身后立起一张横幅,写到“读书不忘救国”。
    前来晨读的学子们纷纷驻足“好对啊。上联风雨声和读书声相融合,有诗意更有深意,正像比风雨飘摇下朗朗读书的颖川书院。家事国事天下事更是提倡人们读书不忘救国。告诉着在这天下风雨飘摇之际的读书人,应该家事国事都要关心。”
    看着驻足的学子越来越多,许寒知道火候到了,于是站起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我大汉之王朝风雨飘摇,内有黄巾之祸,外有强敌环饲,许寒不才陪读学童者也,但也位卑未敢忘忧国。今听闻颖川多天骄才子,故前来讨教救国之策,寻觅志同道合之士,共赴国难。请各位不吝赐教。”
    “没想到,近来名声鹊起的平寇将军竟然有如此才华,不说这门前对联,单是方才话语中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也不是一个陪读学童能说出的啊。”
    “士族之人皆知道许寒亲近宦官,却忽略许寒在汝南,南阳二地剿山匪,建村庄,收流民,垦荒地,兴水利,使二地民生快速恢复。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做事。若其能看得起吾,吾定要与其共赴这国难啊!”许寒没注意到人群中两个衣衫单薄略显瘦小的青年低声说着。
    不过更多的是士家学子对许寒的声讨“许子明,汝可知我大汉最大毒瘤并非黄巾乱军,而在朝堂之上,宦官乱权,蒙蔽圣听,而你却与宦官张让同流合污,做宦官之外援。还在此妄想与吾等讨论国事,岂不可笑否??”一个士子当下开始嘴轰许寒,周围一片附和之声。
    许寒现在是有苦说不出,自己亲近宦官,到并非自己本意。实在被逼无奈,但又不能当众说明。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