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我比崇祯大一岁 > 我比崇祯大一岁
错误举报

第二百三十四章:战损比

    总而言之,能够提前示警的时间越长,根据地群众的生命财产才越有保障。
    老巢的安全不成问题,黄毅才能安心出征。
    带上了一百六十青年炮兵和十四门团炮,他更加对将要发生的战斗充满必胜的信心。
    哦对了!必胜还不是最高追求,还要必赚,必然大赚。
    这不是盲目自信, 而是有历史验证的。
    黄毅少年时期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当时都委屈得眼里噙着泪。
    后来读有关资料,了解了满清的历史,才明白了泱泱中华之所以沦落到被列强欺凌就是因为满清的愚民统治。
    入关的建奴跟殖民者属于一丘之貉,都是无底线欺辱汉人的。
    愚昧落后的满清挨打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纵然如此,八里桥之战的屈辱依旧让所有的中国人痛心疾首。
    当时英法联军仅仅是七八千人,简直是孤军深入到了中国腹地。
    英法洋鬼子面对的是好几万满清军队,满清的将领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僧格林沁。
    在火炮、火枪、康格列夫火箭肆虐下满蒙骑兵算个屁, 英法联军仅仅死了五个人, 伤了三四十,打掉了成千上万的满蒙骑兵。
    还有资料描绘那一战满蒙骑兵打得多么勇猛顽强,简直是匪夷所思。
    敌人才死了五个?己方成千上万,这种战损比,满清军队有可能是勇猛顽强吗?
    黄毅比英法联军还要具备优越性,因为他不仅仅有火炮,还有一支能打敢拼的骑兵。
    突击、阻击、追击都能战而胜之,当然要以最小的战损比,大赚特赚一把!
    正兵三千多,加上集结起来一百七十几个小部落的两千三百多骑兵,踏上征途的革命队伍比较庞大。
    黄毅已经在考虑给自己的军队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是叫根据地革命新军简称新军好, 还是叫兴和城革命卫队好呢?
    后来想想最好别叫革命新军或者革命卫队, 免得被封建集团忌讳。
    就俩字“新军”!哦不,三个字“兴和军”也是可以考虑的。
    这一次发动春季攻势, 根据地人民医院的院长李永泰派遣了六个徒弟随军。
    李永泰虽然已经喜欢上了蒸蒸日上的根据地, 但还是朝思暮想着落叶归根。
    刚开始时,根据地从无到有, 真的比较艰苦。
    所以黄毅跟那些被解救的汉民定下三年之约, 目的是给他们希望。
    因为有希望的人才会有干劲更加能够忍受。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根据地从无到有,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很多人喜欢上了这里,愿意在根据地落地生根。
    李永泰也喜欢根据地积极向上的氛围,但是依旧放不下故园草木,他知道根据地需要好医生,特别是能够做手术的外科大夫。
    所以他简直是竭尽所能教徒弟,一点点都不藏私!
    他这一年多一共带了二十四个徒弟,八个是黄毅挑选的十一二岁的少年。
    十六人是李永泰从解救的汉民中挑选的有学医天赋的,这些徒弟有的是以前在生药店学徒,有的是跟着长辈学过医,有些基础。
    跟着李永泰一段时间,又经常有缝合、拆线的活儿干,徒弟们或许有一大半不能把脉开方子,但是人人都会简单的外科手术。
    治疗个伤风感冒头疼脑热也不成问题!
    随军的六人当然是李永泰徒弟中学得最扎实的,仅仅是不如李永泰的儿子李平安。
    殊不知李永泰的表现越好,黄毅越是舍不得他离开, 已经在琢磨怎么才能留下这个医术高明的杏林圣手。
    对这样的人万万不能用下三滥的手段, 也不能威逼利诱。
    是不是可以引诱他进行科学试验, 如土法培养青霉素,或者检验血型尝试输血救命?
    黄毅手机里保存了最正确的土制青霉素方法,这也是在网络上讨论得最凶的穿越大杀器。
    只可惜需要开辟新天地立足的黄毅太忙了,没法静下心来搞青霉素,哦对了,也是因为没家伙事儿。
    这得等玻璃的研发进度加快,能够做出玻璃量杯、玻璃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等等试验用品。
    等到工具全了,根据地城池也应该全部完成,存粮应该能够满足几个月的消耗。
    这时黄毅就要抽时间继续开金手指,带领李永泰、李平安和学医的少年刘大元、张和兴、潘多学等等研究识别血型、输血,培养提取青霉素。
    ……
    大草原上,不是自己人就是敌人。
    率领大军往东推进的黄毅依旧是采取屏蔽战场的手段,把行军路上二十五里方圆内发现的人口全部抓捕。
    多出七支望远镜用来观察效果太好。
    虎啸谷、黄大勇、黄大鹏等等布置人马时有望远镜窥探,有约定的旗语联络,好几次都是悄无声息形成包围,一个又一个小部落被全灭!
    哦不!别误会,全灭不表示全杀了,全部抓俘虏了也算是消灭了这个部落。
    哦!对了,建奴尽可能不要俘虏,只要人头。
    弓马娴熟的骑兵超过四千,铁甲骑士超过一半,这么多人存了心围捕视野里的小部落、零散牧民家庭,当然事半功倍。
    苏布地、色楞残部、固噜思奇布、万丹伟征等等喀喇沁台吉的位置黄毅基本上清楚。
    一开始搜索前进时比较仁慈,尽可能开启威逼模式抓俘虏少杀伤。
    接近到距离苏布地老巢不足三百里之时,草场越来越好,放牧的部落越来越多。
    亲自参与探查的黄毅终于在一条河流附近发现了连绵不绝的蒙古包。
    每消灭一个小部落都会审问俘虏了解周围部落的位置和实力。
    所以黄毅能够断定被发现的应该是秃拉光台吉的部落,这是个大部落,人口恐怕有好几千。
    秃拉光部没有集中而是在分散放牧,由此可见秃拉光根本不知道黄毅率领数千人马前来讨伐。
    黄毅又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占大便宜!
    只不过秃拉光部分散在十几里方圆的牧场,黄毅没本事也没这么多兵力完成包围,当然做不到全灭。
    肯定会有不少漏网之鱼逃脱,这一战过后再也做不到“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