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与张蒙所料不差,自己在小殿阴差阳错救下的正是骑都尉鲍信。
鲍信捂着肋下,靠在车厢边上,微微喘气,据他说,自己受了点轻伤。
“嘿、嘿嘿,殿里的狗贼,是董贼手下悍将李傕,他以弩射暗箭偷袭,不然我怎会受制于他。”鲍信龇牙咧嘴,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因为忿怒,“好在张君出手相助,救命之恩鲍某没齿难忘。”
现世的张蒙与鲍信见过几面,但不熟悉,直至今日才第一次搭上话。
夜半时分,四野冷寂茫茫,唯见辟雍方向红光泛天。
张蒙想着叔父所说那几个不知所云的词,知道依照今夜态势,再无可能去辟雍调查了,可心里放不下,便问鲍信:“鲍君,你可知道那小殿里供奉的乃是何人?”
鲍信一愣,先问:“你不知道?”而后想到缘由,“是了,你岁数小自是不知。”
张蒙听了,拱手道:“愿闻其详。”
鲍信走两步坐在断裂的车辕上,呼着气想了一会儿,方才缓缓道:“你看到殿中央那人形的大陶俑没?那是前朝的窦皇后。”
“窦皇后?”张蒙有些意外,努力搜罗相关的回忆,可惜寥寥无几,“哪个窦皇后,孝章皇帝的皇后还是孝桓皇帝的皇后?”
本朝以来有两个窦皇后,分别是汉章帝刘炟的原配章德皇后与汉桓帝刘志的第三任皇后桓思皇后,她们均为开国云台三十二将之一窦融的后代。
鲍信笑了笑,道:“章德皇后不是与孝章皇帝合葬在敬陵,怎么会在这里。这里供奉的是桓思皇后,她死于冷宫,虽说最后仍得以陪葬宣陵,但地位甚低,昔日近侍伴当不愿主人受委屈,特立此小殿,单独享受香火。”
扶风窦氏自西汉时就逐渐兴盛,本朝开国又跟随光武帝以军功起家,终以从龙之功平步青云,成为一等一的显赫家族。
窦融曾孙窦宪凭借妹妹的汉章帝皇后地位,权倾朝野,可以说是本朝最早出现的外戚重臣。虽然后来跋扈恣肆过度,被汉章帝的儿子汉和帝刘肇逼迫自杀,但他的妹妹还是得到了合葬的待遇。
即便经受这一次大难,扶风窦氏实力犹存,等到窦融的玄孙窦武时,再度因妹妹被汉桓帝立为皇后,任大将军,变成又一个窦氏外戚。然而窦武卷入了与宦官的斗争,以至于最终遭到宦官攻击,兵败而死,扶风窦氏受牵连死难者甚众,遭致灭顶之灾。
宦官扶持了旁系宗室刘宏继位为帝,即汉灵帝。窦武的妹妹窦妙被尊为太后,可由于与宦官发生龃龉,忧郁而死。可是宦官依然怀恨在心,用衣车载窦妙的尸体放置在城南市舍数日不下葬,极尽羞辱,乃至百般阻挠窦妙与汉桓帝合葬之事,哪怕得以合葬,也是排在了汉桓帝前两任皇后的后面。
鲍信说到这里,叹息道:“本朝百年各派政争,你死我活、此消彼长,至窦武时,终成外戚与宦官对立之势。窦武为前驱死,只道是大将军能继承前人遗恨,彻底扫荡群阉,可惜天不假年,一朝身死,纵然宦官覆败又有何用?后继者不足与谋,功亏一篑啊!”
张蒙闻言,问道:“后继者不足与谋,大将军的后继者......鲍君指的是谁?”
鲍信道:“还能是谁?袁绍袁本初也!”语气颇含愤懑,“若不是他一意孤行,我何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张蒙继续问道:“此次十常侍覆灭,袁本初居功至伟,正该大展宏图才是啊,可听鲍君这么说,事实似有出入?”
鲍信恨恨道:“辛苦一场,全都便宜了外人!”
张蒙适时引出话题:“外人可是董卓?”
鲍信一听,脸色陡变,看向张蒙的眼神炯炯生光:“张君,你怎知此事?”
张蒙自然不会如实交代,只道:“雒阳上下已被董卓控制,谁人不知?董卓非善类,大将军主政时,我记得一直驻扎在城外。可是今番破例进城,定是得到了朝廷的特许。朝廷这么做,我看是引狼入室。”
鲍信一拍大腿,不防扯动伤口,引起一阵剧烈的咳嗽,在张蒙的帮抚下总算缓过劲来,满脸相见恨晚之色:“张君,你能这样想,是大明白人!不看别的,就看董卓入城后立杀丁原、驱逐大将军府旧属乃至吞并禁军等举动,分明图谋不轨,意欲独揽大权!我也被董卓控制下的朝廷拒之城外,只能单枪匹马进城。咳咳,一路所见所闻,当真触目惊心啊!满城旗帜,标的看似是我大汉,实则统统写成了‘董’字!”转而扼腕叹息,“我千辛万苦见到袁本初,劝他绝不可与董卓合作,宜尽早与太傅合力,将董卓赶走,可惜袁本初刚愎自用,不听我言!”
张蒙道:“袁本初怎么说?”
鲍信摇着头道:“他只推说董卓不过西北一武夫,在京师毫无根基,不敢乱来,不足为惧......却没想过贪心不足蛇吞象,董卓这种人越是没有根基,做起事来自然会越加没有章法,不计后果。”
张蒙边听边想:“这鲍信是个明白人,他能想到的风险,袁绍不会想不到。但是他与袁绍毕竟不一样,袁绍是这次事变的最大功臣,叔父又是朝中第一权臣,按常理来说他的前途大有可为。董卓是他叔父主导引入的外援,如果他站到了董卓的对立面,就等同于站到了他叔父的对立面,这样不符合他的利益,所以他对董卓抱有幻想是真,对权势太过期待眷恋也是真。”
鲍信这时恻笑两声:“他以为他想要的,太傅会给他吗?”
张蒙又想:“是了,曹操说过,袁绍与袁隗虽为叔侄,其实政治观点相左......唉,即便如此,功名利禄就在眼前,不要说袁绍,换作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放过。”
鲍信道:“我只觉袁本初行将就木,道不同不相为谋,便赶紧出城,谁知被躲在袁本初宅邸外的董卓探子察觉,竟遭追杀。所幸我在雒阳混迹数十年,对城中地理烂熟于胸,才能几次死中求活,堪堪逃出了城。”咽了口唾沫,仿佛回到了当时的巨大紧张中,“天杀的董贼不依不饶,兵马紧追,我一路狂奔,到了辟雍附近,走投无路躲进了桓思皇后的小殿......嘿嘿,后面的事,你都知道了。”
张蒙慨然道:“鲍君深明大义,我甚是佩服。袁本初不辩是非,必生恶果。”
鲍信道:“我之前在城中遇见了曹孟德,他当还没逃亡,不知如何打算?若能替我说动袁本初回心转意,犹未晚也。”寻即自嘲般笑了几声,“唉,罢了!罢了!我自顾不暇,还管得了他曹孟德、他袁本初?嘿嘿......”
张蒙暗想:“大势不可逆,后续事宜恐怕还是会朝着原本的历史发展,我也无法改变,姑且不谈。只是叔父说的那些还没个说法,未免遗憾......”于是转回话头:“鲍君,小殿里有个老者,你认识吗?”
鲍信思索片刻,应道:“哦,你说的应当是前朝窦皇后身边的体己人,是个老宦官,年纪很老,眼睛都瞎了,平日里就做些给来访者香火、引导供奉的差事。”进而道,“其实你若想知道有关窦皇后的事,你祖父是最清楚的,何须问我这个外人。”
张蒙心想:“祖父可从来没和我说过任何有关窦皇后的事。”便问:“何出此言?”
鲍信有些惊讶道:“你不知道?当初窦大将军被杀,可是你祖父亲自下的手啊。”
张蒙听到这话,登时错愕。
鲍信捂着肋下,靠在车厢边上,微微喘气,据他说,自己受了点轻伤。
“嘿、嘿嘿,殿里的狗贼,是董贼手下悍将李傕,他以弩射暗箭偷袭,不然我怎会受制于他。”鲍信龇牙咧嘴,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因为忿怒,“好在张君出手相助,救命之恩鲍某没齿难忘。”
现世的张蒙与鲍信见过几面,但不熟悉,直至今日才第一次搭上话。
夜半时分,四野冷寂茫茫,唯见辟雍方向红光泛天。
张蒙想着叔父所说那几个不知所云的词,知道依照今夜态势,再无可能去辟雍调查了,可心里放不下,便问鲍信:“鲍君,你可知道那小殿里供奉的乃是何人?”
鲍信一愣,先问:“你不知道?”而后想到缘由,“是了,你岁数小自是不知。”
张蒙听了,拱手道:“愿闻其详。”
鲍信走两步坐在断裂的车辕上,呼着气想了一会儿,方才缓缓道:“你看到殿中央那人形的大陶俑没?那是前朝的窦皇后。”
“窦皇后?”张蒙有些意外,努力搜罗相关的回忆,可惜寥寥无几,“哪个窦皇后,孝章皇帝的皇后还是孝桓皇帝的皇后?”
本朝以来有两个窦皇后,分别是汉章帝刘炟的原配章德皇后与汉桓帝刘志的第三任皇后桓思皇后,她们均为开国云台三十二将之一窦融的后代。
鲍信笑了笑,道:“章德皇后不是与孝章皇帝合葬在敬陵,怎么会在这里。这里供奉的是桓思皇后,她死于冷宫,虽说最后仍得以陪葬宣陵,但地位甚低,昔日近侍伴当不愿主人受委屈,特立此小殿,单独享受香火。”
扶风窦氏自西汉时就逐渐兴盛,本朝开国又跟随光武帝以军功起家,终以从龙之功平步青云,成为一等一的显赫家族。
窦融曾孙窦宪凭借妹妹的汉章帝皇后地位,权倾朝野,可以说是本朝最早出现的外戚重臣。虽然后来跋扈恣肆过度,被汉章帝的儿子汉和帝刘肇逼迫自杀,但他的妹妹还是得到了合葬的待遇。
即便经受这一次大难,扶风窦氏实力犹存,等到窦融的玄孙窦武时,再度因妹妹被汉桓帝立为皇后,任大将军,变成又一个窦氏外戚。然而窦武卷入了与宦官的斗争,以至于最终遭到宦官攻击,兵败而死,扶风窦氏受牵连死难者甚众,遭致灭顶之灾。
宦官扶持了旁系宗室刘宏继位为帝,即汉灵帝。窦武的妹妹窦妙被尊为太后,可由于与宦官发生龃龉,忧郁而死。可是宦官依然怀恨在心,用衣车载窦妙的尸体放置在城南市舍数日不下葬,极尽羞辱,乃至百般阻挠窦妙与汉桓帝合葬之事,哪怕得以合葬,也是排在了汉桓帝前两任皇后的后面。
鲍信说到这里,叹息道:“本朝百年各派政争,你死我活、此消彼长,至窦武时,终成外戚与宦官对立之势。窦武为前驱死,只道是大将军能继承前人遗恨,彻底扫荡群阉,可惜天不假年,一朝身死,纵然宦官覆败又有何用?后继者不足与谋,功亏一篑啊!”
张蒙闻言,问道:“后继者不足与谋,大将军的后继者......鲍君指的是谁?”
鲍信道:“还能是谁?袁绍袁本初也!”语气颇含愤懑,“若不是他一意孤行,我何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张蒙继续问道:“此次十常侍覆灭,袁本初居功至伟,正该大展宏图才是啊,可听鲍君这么说,事实似有出入?”
鲍信恨恨道:“辛苦一场,全都便宜了外人!”
张蒙适时引出话题:“外人可是董卓?”
鲍信一听,脸色陡变,看向张蒙的眼神炯炯生光:“张君,你怎知此事?”
张蒙自然不会如实交代,只道:“雒阳上下已被董卓控制,谁人不知?董卓非善类,大将军主政时,我记得一直驻扎在城外。可是今番破例进城,定是得到了朝廷的特许。朝廷这么做,我看是引狼入室。”
鲍信一拍大腿,不防扯动伤口,引起一阵剧烈的咳嗽,在张蒙的帮抚下总算缓过劲来,满脸相见恨晚之色:“张君,你能这样想,是大明白人!不看别的,就看董卓入城后立杀丁原、驱逐大将军府旧属乃至吞并禁军等举动,分明图谋不轨,意欲独揽大权!我也被董卓控制下的朝廷拒之城外,只能单枪匹马进城。咳咳,一路所见所闻,当真触目惊心啊!满城旗帜,标的看似是我大汉,实则统统写成了‘董’字!”转而扼腕叹息,“我千辛万苦见到袁本初,劝他绝不可与董卓合作,宜尽早与太傅合力,将董卓赶走,可惜袁本初刚愎自用,不听我言!”
张蒙道:“袁本初怎么说?”
鲍信摇着头道:“他只推说董卓不过西北一武夫,在京师毫无根基,不敢乱来,不足为惧......却没想过贪心不足蛇吞象,董卓这种人越是没有根基,做起事来自然会越加没有章法,不计后果。”
张蒙边听边想:“这鲍信是个明白人,他能想到的风险,袁绍不会想不到。但是他与袁绍毕竟不一样,袁绍是这次事变的最大功臣,叔父又是朝中第一权臣,按常理来说他的前途大有可为。董卓是他叔父主导引入的外援,如果他站到了董卓的对立面,就等同于站到了他叔父的对立面,这样不符合他的利益,所以他对董卓抱有幻想是真,对权势太过期待眷恋也是真。”
鲍信这时恻笑两声:“他以为他想要的,太傅会给他吗?”
张蒙又想:“是了,曹操说过,袁绍与袁隗虽为叔侄,其实政治观点相左......唉,即便如此,功名利禄就在眼前,不要说袁绍,换作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放过。”
鲍信道:“我只觉袁本初行将就木,道不同不相为谋,便赶紧出城,谁知被躲在袁本初宅邸外的董卓探子察觉,竟遭追杀。所幸我在雒阳混迹数十年,对城中地理烂熟于胸,才能几次死中求活,堪堪逃出了城。”咽了口唾沫,仿佛回到了当时的巨大紧张中,“天杀的董贼不依不饶,兵马紧追,我一路狂奔,到了辟雍附近,走投无路躲进了桓思皇后的小殿......嘿嘿,后面的事,你都知道了。”
张蒙慨然道:“鲍君深明大义,我甚是佩服。袁本初不辩是非,必生恶果。”
鲍信道:“我之前在城中遇见了曹孟德,他当还没逃亡,不知如何打算?若能替我说动袁本初回心转意,犹未晚也。”寻即自嘲般笑了几声,“唉,罢了!罢了!我自顾不暇,还管得了他曹孟德、他袁本初?嘿嘿......”
张蒙暗想:“大势不可逆,后续事宜恐怕还是会朝着原本的历史发展,我也无法改变,姑且不谈。只是叔父说的那些还没个说法,未免遗憾......”于是转回话头:“鲍君,小殿里有个老者,你认识吗?”
鲍信思索片刻,应道:“哦,你说的应当是前朝窦皇后身边的体己人,是个老宦官,年纪很老,眼睛都瞎了,平日里就做些给来访者香火、引导供奉的差事。”进而道,“其实你若想知道有关窦皇后的事,你祖父是最清楚的,何须问我这个外人。”
张蒙心想:“祖父可从来没和我说过任何有关窦皇后的事。”便问:“何出此言?”
鲍信有些惊讶道:“你不知道?当初窦大将军被杀,可是你祖父亲自下的手啊。”
张蒙听到这话,登时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