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技止此耳
当自家大儿记仇的目光盯着自己时,朱元璋不得不用尴尬的笑容来掩饰自己的心虚。
他也不知道,早上为什么会鬼使神差地踢那一脚。
虽然因此开心了大半天,但如今被自家大儿堵到这谨慎殿里,虽然不怕出现儿子打老子的忤逆之举,但以朱极那小心眼,朱元璋感觉今天自己少不得又要被气得肝颤。
“技止此耳!”
这是朱极临来前专门翻书查到的一句,盯着朱元璋看了片刻,朱极面色如常吐出这四个字来。
这是啥意思?国瑞爷表示一脸懵。
虽然感觉自家大儿没说啥好话,但朱元璋却非常享受这一刻。反正踢的那一脚是真的畅快,而且还让这混账小子如今无话可说。尤其是那些内侍后来回禀朱极说想笑就笑的时候,他国瑞爷是真的笑了。
“咳咳,极儿,这么晚了不在府中歇着,还来找咱,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开心归开心吧,朱元璋到底还是觉得被朱极这么一直盯着有些别扭,于是主动开口缓和跟自家大儿的关系。
与朱元璋一样,当着亲爹的面说完那四个字之后朱极也觉得异常开心。
从认亲至今,他还是第一次站在文化领域的高度上对自家亲爹展开猛烈的抨击。
这种感觉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他忽然有些理解朱标那厮平素憨厚文弱的样子了——无形装叉,最为致命!
“哦,此次征兵大都督府那些人想把他们的亲戚也塞进去,我想请道旨意,再要百来个名额让他们自己分。”
听朱极这么一说,朱元璋愣了一下,稍作思索便点头赞同道:
“想来都是奔着咱当然说的前程去的,既然你提出来,那咱便允了。这些事情,能摆在明面上处置自然是最好的。”
“此次征兵意义非凡,因此我希望都察院和吏部能派些人手,在直隶与江浙三地全程查察,杜绝有人胡乱伸手。”
其实谁都清楚,这第一次征兵虽然只是派往东瀛戍守,但四年过后必然会有一批人会留在军中听用,甚至有可能以此为基础一跃而入武备学堂。
普通百姓或许不太清楚里头的道道,可官场上这群老油条如何不明白朱元璋父子就是这个打算。
朱极正是因此而来,他不想自己的心血因为裙带关系搞得一团糟。
谁都知道征兵是自己的意思,正好都察院那些个御史们看自己也不太顺眼,借着此次征兵的机会让他们发泄发泄也算两全其美。
听自家大儿这么有想法,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朱极可并非只是让朱元璋监察征兵这件事才来的。
这些天与刘基闲谈的过程中,朱极多少还是发现如今大明的监察制度仅仅停留在京师一地,对偌大一个国家而言,这点督查风纪的力量简直小得可怜。
此外朱元璋这位皇帝赋予都察院的权力也过于局限,只有弹劾的权力,只会过度放纵那些御史言官风闻奏事,最终沦为权力争斗中的工具。
“依我看,都察院的衙署应该延伸到州府,并且要单独形成一个不被当地官吏制约的体系。对那些贪官污吏,都察院也不应停留在风闻奏事的程度,大可将人带到他们的衙门里讯问。”
听朱极这么说,朱元璋顿时笑着摇了摇头。
想法固然好,未免太天真。
士大夫么,最擅长的就是过嘴瘾,最怕的就是德行有亏。
就如今都察院那些人,别看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若是真如朱极所言给他们讯问的权力,只怕到时候全成了闷嘴葫芦。
若是按朱极的想法做,那就都成了那帮子文人笔下的酷吏,试问天下有几个敢领这等“美誉”的?
“这件事你就别管了,咱自有手段。你还是说说,若是此次征兵遇上那些要伸手的,你准备怎么处置吧?”
虽然想法被驳回,朱极却没有半点失落。
他很清楚都察院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监察机构,真正无孔不入的,是那群整天神出鬼没的仪鸾司禁军。
虽然还没有改名锦衣卫,但如果有谁小瞧他们的战斗力,那可真就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想到这里,朱极不免带着几分严肃回答朱元璋的问题:
“既然我把好处放到了明面上,那暗地里伸手的,自然要把这手剁了。若是手太长,那就连头也剁了吧,省得砍不干净今后平添麻烦。”
这个回答显然非常对朱元璋的胃口,没有丝毫犹豫,朱元璋直接点头答应:
“就按你说的般,稍后咱便让刘基派人下去,除了征兵,大可将其他事情也巡查一番。”
此来的目的已然达成,朱极便不再继续逗留,向朱元璋躬身一拜后,笑眯眯地继续说了一句技止此耳,便匆匆转身离开了皇宫。
而始终不解其意的朱元璋将刘基叫来吩咐过方才父子二人商议的事情之后,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刘基,今日听到四个字,咱有些琢磨不投,你可知道出处?”
正准备离开的刘基被朱元璋这么一问,自然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朱元璋。当那四个字从朱元璋嘴里吐出来时,刘基忽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朱元璋。
都不用猜,刘基瞬间断定朱元璋从何处听说了这四个字。
联想起早上朱元璋给朱极的那一脚,刘基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面对朱元璋的逼问,刘基只能委婉地回答道:
“陛下,此句微臣也感觉有些熟悉,似是出自《柳河东集》。不过微臣读柳书尚在少年,如今已经白头,早已忘了具体出处。”
刘基还是一如既往地油滑,朱元璋知道他知道,也知道他不想说。
所以他更加确定这是自家那混账大儿骂自己的坏话。
但被那混账东西指着鼻子骂还不知道被骂了什么,朱元璋感觉做人不能这么下贱。哪怕是找骂,自己也要把这几个字给闹明白了。
刘基不说,那就找宋濂。
半个时辰后,朱元璋面色阴沉地回到了谨身殿。
而后皇宫的上空,顿时响起这位九五之尊暴跳如雷的叫骂声。
他也不知道,早上为什么会鬼使神差地踢那一脚。
虽然因此开心了大半天,但如今被自家大儿堵到这谨慎殿里,虽然不怕出现儿子打老子的忤逆之举,但以朱极那小心眼,朱元璋感觉今天自己少不得又要被气得肝颤。
“技止此耳!”
这是朱极临来前专门翻书查到的一句,盯着朱元璋看了片刻,朱极面色如常吐出这四个字来。
这是啥意思?国瑞爷表示一脸懵。
虽然感觉自家大儿没说啥好话,但朱元璋却非常享受这一刻。反正踢的那一脚是真的畅快,而且还让这混账小子如今无话可说。尤其是那些内侍后来回禀朱极说想笑就笑的时候,他国瑞爷是真的笑了。
“咳咳,极儿,这么晚了不在府中歇着,还来找咱,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开心归开心吧,朱元璋到底还是觉得被朱极这么一直盯着有些别扭,于是主动开口缓和跟自家大儿的关系。
与朱元璋一样,当着亲爹的面说完那四个字之后朱极也觉得异常开心。
从认亲至今,他还是第一次站在文化领域的高度上对自家亲爹展开猛烈的抨击。
这种感觉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他忽然有些理解朱标那厮平素憨厚文弱的样子了——无形装叉,最为致命!
“哦,此次征兵大都督府那些人想把他们的亲戚也塞进去,我想请道旨意,再要百来个名额让他们自己分。”
听朱极这么一说,朱元璋愣了一下,稍作思索便点头赞同道:
“想来都是奔着咱当然说的前程去的,既然你提出来,那咱便允了。这些事情,能摆在明面上处置自然是最好的。”
“此次征兵意义非凡,因此我希望都察院和吏部能派些人手,在直隶与江浙三地全程查察,杜绝有人胡乱伸手。”
其实谁都清楚,这第一次征兵虽然只是派往东瀛戍守,但四年过后必然会有一批人会留在军中听用,甚至有可能以此为基础一跃而入武备学堂。
普通百姓或许不太清楚里头的道道,可官场上这群老油条如何不明白朱元璋父子就是这个打算。
朱极正是因此而来,他不想自己的心血因为裙带关系搞得一团糟。
谁都知道征兵是自己的意思,正好都察院那些个御史们看自己也不太顺眼,借着此次征兵的机会让他们发泄发泄也算两全其美。
听自家大儿这么有想法,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朱极可并非只是让朱元璋监察征兵这件事才来的。
这些天与刘基闲谈的过程中,朱极多少还是发现如今大明的监察制度仅仅停留在京师一地,对偌大一个国家而言,这点督查风纪的力量简直小得可怜。
此外朱元璋这位皇帝赋予都察院的权力也过于局限,只有弹劾的权力,只会过度放纵那些御史言官风闻奏事,最终沦为权力争斗中的工具。
“依我看,都察院的衙署应该延伸到州府,并且要单独形成一个不被当地官吏制约的体系。对那些贪官污吏,都察院也不应停留在风闻奏事的程度,大可将人带到他们的衙门里讯问。”
听朱极这么说,朱元璋顿时笑着摇了摇头。
想法固然好,未免太天真。
士大夫么,最擅长的就是过嘴瘾,最怕的就是德行有亏。
就如今都察院那些人,别看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若是真如朱极所言给他们讯问的权力,只怕到时候全成了闷嘴葫芦。
若是按朱极的想法做,那就都成了那帮子文人笔下的酷吏,试问天下有几个敢领这等“美誉”的?
“这件事你就别管了,咱自有手段。你还是说说,若是此次征兵遇上那些要伸手的,你准备怎么处置吧?”
虽然想法被驳回,朱极却没有半点失落。
他很清楚都察院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监察机构,真正无孔不入的,是那群整天神出鬼没的仪鸾司禁军。
虽然还没有改名锦衣卫,但如果有谁小瞧他们的战斗力,那可真就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想到这里,朱极不免带着几分严肃回答朱元璋的问题:
“既然我把好处放到了明面上,那暗地里伸手的,自然要把这手剁了。若是手太长,那就连头也剁了吧,省得砍不干净今后平添麻烦。”
这个回答显然非常对朱元璋的胃口,没有丝毫犹豫,朱元璋直接点头答应:
“就按你说的般,稍后咱便让刘基派人下去,除了征兵,大可将其他事情也巡查一番。”
此来的目的已然达成,朱极便不再继续逗留,向朱元璋躬身一拜后,笑眯眯地继续说了一句技止此耳,便匆匆转身离开了皇宫。
而始终不解其意的朱元璋将刘基叫来吩咐过方才父子二人商议的事情之后,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刘基,今日听到四个字,咱有些琢磨不投,你可知道出处?”
正准备离开的刘基被朱元璋这么一问,自然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朱元璋。当那四个字从朱元璋嘴里吐出来时,刘基忽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朱元璋。
都不用猜,刘基瞬间断定朱元璋从何处听说了这四个字。
联想起早上朱元璋给朱极的那一脚,刘基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面对朱元璋的逼问,刘基只能委婉地回答道:
“陛下,此句微臣也感觉有些熟悉,似是出自《柳河东集》。不过微臣读柳书尚在少年,如今已经白头,早已忘了具体出处。”
刘基还是一如既往地油滑,朱元璋知道他知道,也知道他不想说。
所以他更加确定这是自家那混账大儿骂自己的坏话。
但被那混账东西指着鼻子骂还不知道被骂了什么,朱元璋感觉做人不能这么下贱。哪怕是找骂,自己也要把这几个字给闹明白了。
刘基不说,那就找宋濂。
半个时辰后,朱元璋面色阴沉地回到了谨身殿。
而后皇宫的上空,顿时响起这位九五之尊暴跳如雷的叫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