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 > 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
错误举报

第一百零三章 祸国之道?

    看着朱元璋逐渐失去期待的面孔,朱极讪笑一声,而后迅速地转移了话题。
    “今早水师传来战报,镇海侯吴祯率军在加贺地区登岛,与廖永忠南北夹击东瀛之京都,准备一举打破足利尊氏的根基。”
    周德兴迁延战事的后果极其恶劣,不仅给了石见以南地区的东瀛诸侯们反应的时间,更是让原本乱作一团的东瀛有了空前的凝聚力。
    虽然以东瀛如今的国力也不足以让廖永忠带领的歩军步履维艰,但一统东瀛全境的战略目标在短时间内也注定难以实现。
    好在有吴祯带领的数万水师不断从东瀛边境四处寻找突破口,如今对其京都形成合围之势,一旦拿下,势必会对东瀛各地负隅顽抗的诸侯们形成气势上的碾压。
    对于这样的结果朱元璋并不意外,而且如今虽说进度缓慢,但只要廖永忠不像周德兴那样脑子饭抽,胜利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心知朱极有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东瀛这块肥肉确实值得他关注。朱元璋微微颔首,脸上浮起一抹浅笑:
    “如此一来,也是时候遣人过去挖那座银山了。”
    拿下京都,意味着整个东瀛南部全都在大明的掌控之中,有如此广阔的后方,足以保证石见银山的顺利开采。
    不过,这事儿显然不是朱极父子三人坐在饭桌上能决定的。
    以此前朱极的估算,开采银山需要至少二十万人。不谈人从哪里来,单就这些人的吃喝嚼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都需要从中书省到各部的紧密配合才能完成。
    翌日早朝,文臣们惊讶地发现,多日不见的朱极居然再次与太子肩并肩站在御阶上接受朝臣的叩拜。
    教坊司清场的余波尚未散去,朱极面对的自然是诸多审视的目光。
    没错,很多人都不相信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在教坊司那种销魂窝里还能坐怀不乱,就算有人证也不信。
    保持玩味的同时他们也有些好奇,又不是朔望朝,这位大都督府司马来做什么。
    依旧是一通习惯性的奏事。
    许是失去了武将们的捧场,又或许被朱元璋好生整饬过一遍,如今的朝堂奏事倒是少了当初那般热闹。
    当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务由朱元璋裁决之后,正准备恭送皇帝的官员们忽然听到朱元璋慢条斯理的宣告:
    “自大军开赴东瀛已有旬月,如今我大明已尽收东瀛半数疆土。严达,即刻召集人手,由水军右卫送往东瀛对石见银山进行细致地勘测。”
    银山?
    这已经是今年朱元璋在朝堂上第二次提及银矿了。
    不明就里的人只以为这是天降祥瑞于大明,但深知内幕的却明白,这一切都能那位站在御阶上闭着眼睛打盹的大皇子有绝对的关系。
    虽说工部派人勘测矿藏的储量品位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朱元璋此时完全不顾这个。
    自家大儿说有,那就肯定是有的。之所以安排人手前去查探,只不过是为后续派遣人手做充分的准备而已。
    朱元璋乾纲独断继续安排道:
    “根据雍王判断,石见银山每年净利在百万两白银以上,胡惟庸,征调民夫筹集辎重的事情咱交给你,务必在工部勘测结果传回之后,即刻派人前去开采。”
    多日不见,在朱元璋有意打击下,胡惟庸倒是听话了不少。
    毕恭毕敬地出班应承之后,这位权势被一再分割的丞相脸上还硬挤出笑容向朱极示意。
    虽说因为早时的印象对胡惟庸并没有什么好观感,但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朱极到底还是还以微笑。
    “此外,占据东瀛之后,以我大明如今的兵力想要保证这片飞地的掌控,必须要派驻兵力前往镇守。”
    “这些时日咱也想过了,若以军户之制镇守东瀛,以今日之海上交通,难保其不成化外之民。是以此番咱要改一改这派驻东瀛的大军兵制。”
    听朱元璋这么一说,诸多朝臣心中顿时一凛。
    如果说攻下东瀛占据年产百万两的银山是重头戏,那现在修改兵制可就是重中之重了。
    “往后东瀛镇守十卫五万人,每年征调国中二十以上精壮男子三万,以四年为期。期满后放归原籍,不再充任军户,若有军功者,可予以拔擢。刘仁,征兵之事,由你配合大都督府施行。”
    朱元璋斩钉截铁的嘱咐让朝臣们面面相觑。
    藏兵于民,这可是一招险棋啊。
    用得好固然可以大幅度增强大明的军事实力,但如果用不好,放归的士卒祸乱乡里事小,若有心怀不轨之人起事,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陛下,这兵制,是否要再考虑考虑?”
    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但宋濂到底还是鼓足了勇气站出来劝谏。
    宋濂很清楚以朱元璋的胆魄还做不出这么惊世骇俗的决定,所以幕后那个祸国殃民的主使,必然是依旧站在御阶上打盹的朱极。
    这天下是朱元璋的,但未来终究是自己学生的。宋濂不想让朱标继位后收拾如今朱元璋造成的烂摊子,因此他必须要将自己认为是祸端的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老子有云,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军中将士多有血勇,贸然放归乡里,难免啸聚成寇,此实祸国之道也。”
    面对这个最近总是喜欢跟自己唱反调的老儒,朱元璋是又敬又恨。
    敬的自然是宋濂在士林中的地位,恨的却是他老是跟自己在朝堂上作对。
    偏生碍于太子的情面,又不能冲这老东西发火。
    目光在宋濂身上停留了须臾,朱元璋看着面前有如小鸡啄米般耷拉着脑袋的朱极,没好气地站起身来,绕过御案便朝朱极屁股上来了一脚。
    “是不是祸国之道,让他好好跟你们说说。咱还有事,先走了。”
    看着一个趔趄差点趴在地上的朱极,朱元璋眼中露出些许快意。如此朝强忍着笑意的朝臣们吩咐过之后,竟是二话不说直接走下御阶回了谨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