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诏狱第一仵作 > 诏狱第一仵作
错误举报

第926页

    叶白汀看着尤太贵妃,十分客气:“太贵妃娘娘,现在可能为我等解惑?”
    尤太贵妃就叹了口气:“今夜你们锦衣卫是怎么了,为何所有事都要问一问本宫?不管这位三皇子是谁,是好是坏,同皇上结缘还是结仇,关本宫什么事?本宫只是深宫妇人,先帝去后,除却长乐宫,早已无容身之地,能知道什么,管得了什么?”
    叶白汀却不着急,话音不疾不徐:“此人自称三皇子,乃是先帝遗留在民间的孩子,出生在二十四年前,锦衣卫追溯所有事实证据,他最早出现,是在江南……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太贵妃不觉得熟悉?”
    “熟悉?难不成此人竟和本宫有关?”
    “那一年,太贵妃似乎怀有身孕,随先帝下江南,于江南行宫小产,失去了腹中骨肉。”
    叶白汀一句话,令现场再一次安静无声。
    所有人反应都不一样,有些人心知肚明,早知道会有这一天,提前准备好了,见秘密挑破也丝毫不慌,有些则心思开始活泛,开始猜测不同的事实方向……
    难道真有皇子的存在?
    官员们开始思考,并警惕身边人,是不是人群中有对方势力,接下来要如何选择,怎样的支持皇上态度才是最好。
    百姓们则更为震撼,原来这‘妖妃’还生过孩子?什么小产不小产,少说那些废话,外面的戏楼子,茶馆里的说书段子,他们看的多了,没准就是什么狸猫换太子,太子换狸猫,就是暗搓搓搞事,为了所谓的‘大计’!
    今晚可真太刺激了!
    尤太贵妃仍然神色淡淡:“本宫不知你在暗示什么,当娘的没了孩子,最难受最痛苦的,难道不是本宫自己?那孩子和本宫没有母子缘分,早早去了,本宫也因此次意外,再也不能怀胎生子,若真的曾经有个健康在世的孩子,怎会忍得住不找?锦衣卫查案,就这点本事么?怀疑的方向如此可笑,你们指挥使方才和皇上说,今夜当着所有人的面前,讲说命案事实,可过去这么久,都在说什么往事,说什么以往的人,怎么不提死者刑明达,韩宁侯夫人产单色,女官尹梦秋,一直在提这个三皇子,有什么用?”
    “当然是因为,这是一切的根由。”
    叶白汀道:“三皇子长成今日阴戾脾性,非一日之功,贩卖乌香,操控科举,买卖官阶,他手底下的商行,花船,水军,与瓦剌勾结,过往在京城做出的种种恶劣行径,锦衣卫皆有证据在握,可纵他有些许聪明大胆,十一岁时就敢算计皇上和指挥使,但这么多势力,只他一人,就能搭建么?有个在朝的官员心腹就可以?”
    众人想了想,连连摇头,那必是不能够的。权势压人,有时财丰都不能够往前一步,甚至会成为别人眼里的肥肉,要是在权力顶端没个靠山,无人相护,断不可能不为人知的走到今日!
    是谁在和他狼狈为奸?哪一位……娘娘?
    这种狼子野心,这样狼子野心视人民如草芥之人,必须得制止,真让他们成功了,那今日大昭繁华盛景……怕是永远都看不到了!
    “这所有一切的根源,都要从二十四前说起,这位三皇子的身世,恐怕自己都理不清楚,今日,我北镇抚司承圣上令,随指挥使引领,给大家一个答案!”
    叶白汀见仇疑青点头,视线掠过现场,继续扬声道:“大家稍安勿躁,且听我以理一理。本次宫中发生命案,死者有三,其一,通政使司刑明达,其二,韩宁侯夫人单氏,其三,女官尹梦秋,此三人看似没什么关系,平日生活少有交集,但事实并非如此,二十四年的江南行宫,这几人都在,且来往甚密,都曾直面经历过,尤太贵妃当年的‘小产’事件。”
    别说底下官员,百姓们都觉得很可疑,一下死了三个人,都和当年的事有关,那就是知道三皇子身世了?是被灭口的?
    “察觉到这层关系,指挥使就觉得不对,带领锦衣卫上下往下深查,发现了更多不对劲的地方。比如先帝携后宫中人下江南之前,尤太贵妃就传出有孕,因屡次‘被惊动’,‘被陷害’,赐死了很多宫人,包括先帝的嫔妃;在江南行宫,尤太贵妃小产,事情闹得很大,当日伺候的众人,多数被先帝赐死,包括宫女和在场官夫人;自江南行宫归京后,宫中又有一批大清洗,范围之广,命殒人数之多,令人发指,甚至连平乐长公主,都因此事牵连,被先帝罚禁足寺庙,永世不可出。”
    他一字一句,说的很慢,大家也能跟着他的思路拓展思考。在宫中伺候贵人是得小心仔细,做不好很容易被罚,可这一批一批的死人,在哪儿都不常见……尤太贵妃这胎,是不是有问题?不但有问题,还怕别人知道!
    叶白汀:“查案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叫兰露的宫女,她是二十四年前,伺候在尤太贵妃身边的宫女,尤太贵妃在江南行宫的‘小产’,据说也是她直接造成——可有人对这个名字熟悉?”
    “我……下官记得!”
    人群中,有人举起了手:“下官当年初出茅庐,还是个官场新人,对身边的事都很谨慎,时时不忘观他仔细,当年在江南为官,有幸进行宫协理过几次事务,见过这位宫女数次,也听不少人提到过同样的疑问……她小腹鼓起,似有孕,可她不但不藏不掖,明知别人在议论,还嚣张反讽,一点都不怕事情闹大,下官当时就觉得奇怪,后来她被先帝赐死,下官便慢慢忘了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