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公文
“更何况,比起在陛下的后宫,臣相信……在前朝,臣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谢云初神色坦然。
萧知宴薄唇抿成线,紧攥手中的凤血玉佩,前倾的身子缓缓靠回隐几,眼底的炙热也跟着冷了下来:“今日除夕家宴之上,皇族宗亲对后位关心的紧,既然谢大人不敢沾染,总得设法替朕分忧才是。”
谢云初语声徐徐:“陛下初登基,后位倒是不着急,毕竟陛下属意之人不在大邺,不过殿试之后,可以先行选秀充盈后宫,早日开枝散叶才是正理。”
“谢云初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开枝散叶……呵!”萧知宴心底的怒气分明如沸水般,唇角却笑开来,眼神寒芒毕现,暗哑的语声竟像是带了几分缱绻,轻的诡异,“若我有了骨血,你这位谢太傅怕是会毫不犹豫要了我的命,推幼童上位做傀儡皇帝,你则把持朝政!你攥着老七……指望着顾神医能救治好老七,为的不也是医好了老七,杀我么?”
“陛下多虑了!”谢云初垂下极长的眼睫,遮挡住眼底寒针似的视线。
不等萧知宴发作,谢云望已在门外扬声道:“陛下,陛下与六郎为新政之事忙碌,除夕尚且不肯歇息片刻,微臣挂念陛下龙体安泰,特命人备了早膳,陛下……即便是忙于新政,也当以龙体为重,先用早膳歇息片刻吧!”
萧知宴抬眸朝着紧闭的隔扇望去,听到屋内铜雕瑞兽的火盆之中,烧得暗红的木炭发出轻响,这才看向谢云初,目光微冷:“你这族兄倒是对你关心的很。”
“谢云望说了,这是忧心陛下龙体。”谢云初说。
萧知宴冷笑,拿起桌角的半幅面具带上,扬声道:“有心了,送进来吧!朕同谢大人……一边用膳一边说。”
很快,谢云望带着谢府一众仆从鱼贯而入。
谢云初坐在萧知宴下首的位置,谢云望也留了下来一同与萧知宴和谢云初用膳,三人分餐而食。
早膳用毕,萧知宴用帕子擦了擦唇,漱口后道:“叨扰一夜,朕也该回宫了,虽说初三才早朝,可新政之事要紧,谢大人明日需得进宫与朕再商议商议,盛平初年……第一次早朝,该一鼓作气推行新法。”
“是!”谢云初应声。
谢云初和谢云望一同将萧知宴送到门口,恭送萧知宴的马车离开,谢云望这才长长呼了一口气。
“这陛下倒真是勤政,就连除夕也不肯放松片刻,来臣子府上商讨新政,当真是勤政爱民。”谢云望是由衷敬佩他们这位新帝。
谢云初抿着唇为吭声……
萧知宴这哪里是勤政爱民,这个人是个疯子,他如此着急是为了尽快得到北魏太后,将北魏太后永远困在他的身边。
晨起雾凉,谢云初吸了凉气,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是不是又凉着了?”谢云望回头皱眉望着谢云初,又训斥元宝,“怎么也不给云初披上大氅!”
元宝:“……”
“走走走!快回去!”谢云望忙同谢云初说,“一会儿我让人给你送一碗姜汤,你忘了大夫是怎么说的,你受不得寒,要是自己和身边伺候的人不留心,小心落下咳疾!”
初二这日,谢云初在陆府陪了整整一日,金乌西移之时才从陆府回来。
一进门,就瞧见了谢三爷身边的管事,还有正由谢云住陪着,坐立不安的谢三太太。
谢三爷身边的管事,上前同谢云初行礼后,将谢三太太带着母家嫂子等陆府大门送礼的事情同谢云初说了一遍。
谢三太太当时从应天府来汴京,人是偷偷走的,连贴身嬷嬷和婢女都没有带,在家假装病连谢五郎都不见。
谢三爷回应天后忙着除夕祭祖的事情,直到除夕才发现妻室不见了,审问了谢三太太身边的陪嫁婢女和嬷嬷,这才知道谢三太太人来汴京寻谢云初给陈文嘉求情来了。
担心谢老太爷知道怪罪,谢三爷瞒着谢老太爷派了贴身管事来接谢三太太悄悄回去,谁知要走的时候得知谢三太太的嫂嫂竟然要等初三去状告谢云初收受贿赂。
谢三太太又不是个傻子,虽然心疼娘家侄子,但肯定是更在意自己的儿子。
如今自己的四郎云芝成了吏部尚书,受谢云初管制。
五郎今岁要参加科考肯定是需要谢云初照拂的,哪能真让自己的嫂嫂告倒谢云初,断他们谢氏儿郎的前程。
“人我已经扣在了客栈里,四郎说这是小事不要紧,可我担心惹出乱子来!六郎……眼下该怎么办?”谢三太太陈氏紧张的揪着帕子,看向谢云初。
“不打紧,三婶放心。”谢云初说,“人也不必扣在客栈,要告……就让她去告吧!”
登闻鼓,凡敲就是三十杖,但愿她挨得住。
“可……可她是打算招揽那些被罢官之人的家眷去敲登闻鼓,这是要直达天听的!”谢三太太陈氏还是有些不放心。
“云初说没事,就肯定没事,云初一个尚书令,还能被一介妇人告倒?”谢云芝低声安抚着自己母亲,“母亲日后切不可被舅母蛊惑,跟着胡来了!”
别说谢云初没有贪,即便是谢云初贪了……哪怕贪得比现在更多,皇帝也不会将谢云初怎么样!
因为皇帝还要用谢云初推行新政,与皇室宗亲斗。
新政出自谢云初之手,而且谢云初又是出身士族,可以说没有比谢云初更为合适推行新法之人。
将自己母亲送上回应天的马车,谢云芝同谢云初、谢云望坐在书房内,说起此事。
“要么我让扣着陈家舅母的人先撤了?”谢云芝语声何须道,“压了这么久,我看云望那边儿名单已经不少了,让云初背了这么久的骂名,也是时候还云初一个清白,正好让陈家舅母闹开来,我们也有明目给云初正名。”
“还有人来送礼吗?”谢云初垂眸看着手中谢云芝整理出来的公文问。
“还有……”谢云望说,“我去瞧了,礼都不轻。”
萧知宴薄唇抿成线,紧攥手中的凤血玉佩,前倾的身子缓缓靠回隐几,眼底的炙热也跟着冷了下来:“今日除夕家宴之上,皇族宗亲对后位关心的紧,既然谢大人不敢沾染,总得设法替朕分忧才是。”
谢云初语声徐徐:“陛下初登基,后位倒是不着急,毕竟陛下属意之人不在大邺,不过殿试之后,可以先行选秀充盈后宫,早日开枝散叶才是正理。”
“谢云初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开枝散叶……呵!”萧知宴心底的怒气分明如沸水般,唇角却笑开来,眼神寒芒毕现,暗哑的语声竟像是带了几分缱绻,轻的诡异,“若我有了骨血,你这位谢太傅怕是会毫不犹豫要了我的命,推幼童上位做傀儡皇帝,你则把持朝政!你攥着老七……指望着顾神医能救治好老七,为的不也是医好了老七,杀我么?”
“陛下多虑了!”谢云初垂下极长的眼睫,遮挡住眼底寒针似的视线。
不等萧知宴发作,谢云望已在门外扬声道:“陛下,陛下与六郎为新政之事忙碌,除夕尚且不肯歇息片刻,微臣挂念陛下龙体安泰,特命人备了早膳,陛下……即便是忙于新政,也当以龙体为重,先用早膳歇息片刻吧!”
萧知宴抬眸朝着紧闭的隔扇望去,听到屋内铜雕瑞兽的火盆之中,烧得暗红的木炭发出轻响,这才看向谢云初,目光微冷:“你这族兄倒是对你关心的很。”
“谢云望说了,这是忧心陛下龙体。”谢云初说。
萧知宴冷笑,拿起桌角的半幅面具带上,扬声道:“有心了,送进来吧!朕同谢大人……一边用膳一边说。”
很快,谢云望带着谢府一众仆从鱼贯而入。
谢云初坐在萧知宴下首的位置,谢云望也留了下来一同与萧知宴和谢云初用膳,三人分餐而食。
早膳用毕,萧知宴用帕子擦了擦唇,漱口后道:“叨扰一夜,朕也该回宫了,虽说初三才早朝,可新政之事要紧,谢大人明日需得进宫与朕再商议商议,盛平初年……第一次早朝,该一鼓作气推行新法。”
“是!”谢云初应声。
谢云初和谢云望一同将萧知宴送到门口,恭送萧知宴的马车离开,谢云望这才长长呼了一口气。
“这陛下倒真是勤政,就连除夕也不肯放松片刻,来臣子府上商讨新政,当真是勤政爱民。”谢云望是由衷敬佩他们这位新帝。
谢云初抿着唇为吭声……
萧知宴这哪里是勤政爱民,这个人是个疯子,他如此着急是为了尽快得到北魏太后,将北魏太后永远困在他的身边。
晨起雾凉,谢云初吸了凉气,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是不是又凉着了?”谢云望回头皱眉望着谢云初,又训斥元宝,“怎么也不给云初披上大氅!”
元宝:“……”
“走走走!快回去!”谢云望忙同谢云初说,“一会儿我让人给你送一碗姜汤,你忘了大夫是怎么说的,你受不得寒,要是自己和身边伺候的人不留心,小心落下咳疾!”
初二这日,谢云初在陆府陪了整整一日,金乌西移之时才从陆府回来。
一进门,就瞧见了谢三爷身边的管事,还有正由谢云住陪着,坐立不安的谢三太太。
谢三爷身边的管事,上前同谢云初行礼后,将谢三太太带着母家嫂子等陆府大门送礼的事情同谢云初说了一遍。
谢三太太当时从应天府来汴京,人是偷偷走的,连贴身嬷嬷和婢女都没有带,在家假装病连谢五郎都不见。
谢三爷回应天后忙着除夕祭祖的事情,直到除夕才发现妻室不见了,审问了谢三太太身边的陪嫁婢女和嬷嬷,这才知道谢三太太人来汴京寻谢云初给陈文嘉求情来了。
担心谢老太爷知道怪罪,谢三爷瞒着谢老太爷派了贴身管事来接谢三太太悄悄回去,谁知要走的时候得知谢三太太的嫂嫂竟然要等初三去状告谢云初收受贿赂。
谢三太太又不是个傻子,虽然心疼娘家侄子,但肯定是更在意自己的儿子。
如今自己的四郎云芝成了吏部尚书,受谢云初管制。
五郎今岁要参加科考肯定是需要谢云初照拂的,哪能真让自己的嫂嫂告倒谢云初,断他们谢氏儿郎的前程。
“人我已经扣在了客栈里,四郎说这是小事不要紧,可我担心惹出乱子来!六郎……眼下该怎么办?”谢三太太陈氏紧张的揪着帕子,看向谢云初。
“不打紧,三婶放心。”谢云初说,“人也不必扣在客栈,要告……就让她去告吧!”
登闻鼓,凡敲就是三十杖,但愿她挨得住。
“可……可她是打算招揽那些被罢官之人的家眷去敲登闻鼓,这是要直达天听的!”谢三太太陈氏还是有些不放心。
“云初说没事,就肯定没事,云初一个尚书令,还能被一介妇人告倒?”谢云芝低声安抚着自己母亲,“母亲日后切不可被舅母蛊惑,跟着胡来了!”
别说谢云初没有贪,即便是谢云初贪了……哪怕贪得比现在更多,皇帝也不会将谢云初怎么样!
因为皇帝还要用谢云初推行新政,与皇室宗亲斗。
新政出自谢云初之手,而且谢云初又是出身士族,可以说没有比谢云初更为合适推行新法之人。
将自己母亲送上回应天的马车,谢云芝同谢云初、谢云望坐在书房内,说起此事。
“要么我让扣着陈家舅母的人先撤了?”谢云芝语声何须道,“压了这么久,我看云望那边儿名单已经不少了,让云初背了这么久的骂名,也是时候还云初一个清白,正好让陈家舅母闹开来,我们也有明目给云初正名。”
“还有人来送礼吗?”谢云初垂眸看着手中谢云芝整理出来的公文问。
“还有……”谢云望说,“我去瞧了,礼都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