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重生朱棣之子 > 重生朱棣之子
错误举报

第一百七十五章:真乃仙种也

    “陛下。”
    郑和恭声道:“若大明能够引进此两种作物,数十年之后,天下产出的粮食,足以养活目前人口的十倍,甚至是二十倍,既然有如此多的人口, 便会有数以千万计的英才供朝廷驱使,届时大明社稷将稳如泰山!”
    朱高煦却知道,郑和这话说的并不对。
    根据后世人口学权威学者的研究,历史上明朝末期全国人口约有两亿。
    但是,如此一个人口大国,反而却被仅有几十万人口的女直给取代了。
    由此可见,人口并不是决定一个王朝的政权能否延续下去的决定性因素。
    当一个王朝在面临实力强大的外敌入侵时,能不能撑下去, 要看其朝廷的财政收入和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人口数量等综合国力。
    王朝崩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朝廷的体制和掌权者的眼界,还比如百姓吃不饱饭选择造反,最终推翻朝廷。
    但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却是财政的崩溃,而造成财政崩溃的原因,则是帝国开支超过税收。
    至于会导致朝廷财政赤字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是土地兼并导致的贫富不均,致使该缴税的人不缴税,而且铺张浪费,不知收敛,更贪得无厌,压榨底层百姓。
    二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减产,致使能缴税的人交不上税,更吃不饱饭。
    三是镇压叛乱或抵御外地等巨大的军费支出。
    四是特权阶层腐化导致的行政低效,贪污腐败,民怨沸腾。
    暂且抛开以上这些不谈,只要朝廷能保证绝大多数老百姓吃饱饭,那么就是得人心的好朝廷。
    而百姓能不能吃饱饭, 皆由其家中存粮的多寡决定。
    若大明引进玉米、甘薯,并逐渐推广全国,那么数十年之后,只要不遇到史无前例的超级大洪灾、火灾或地震、瘟疫,届时天下百姓便可摆脱饥饿,从此不会再遭遇饥荒。
    即便数省遭遇旱灾、洪灾、地震等天灾,朝廷也可以凭借着全国范围内存储的巨量粮食,帮助灾区百姓安安稳稳的渡过难关。
    “父皇,儿臣实在无法想象,一个不惧怕天灾的王朝,其国力之强、百姓之富将会达到何种程度!”
    朱高煦用激动无比的感慨,侧面回答了朱棣刚才的问题。
    此时,朱棣、郑和的目光,正死死盯着地球仪上大荒南洲北部的位置,两人的思绪早已飞到数十年后,畅想着远迈汉唐,举世无敌的煌煌盛世大明。
    “倘若数十年后, 大明的人口与现在相比增加了十倍,届时凭借强大的国力,完全可以把疆域拓展到超越前元的地步, 甚至继续分封出海,让大九洲上遍布我华夏儿郎!毕竟,我华夏禀天命而生,有着教化万族、传遍华夏文明的使命!”
    自先秦时期,华夏就逐渐形成了“华夏至上”的理念,认为除了华夏之外的外族,皆是用两条腿走路的禽兽,根本算不上人,并给四方外族起了个笼统的名字,叫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后世很多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没有民族概念,但实际上,华夏古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最突出的表达莫过于“华夷之辨”。
    “华夷之辨”存在着深刻的民族观念色彩,因此,古代中国人具有史所罕见的最强烈的民族观念精神。
    先秦时严格地以文化如服饰、礼仪、思想、道德等来严格区分先进的华夏族与落后的蛮夷。
    在先秦以后,在“华夷之辨”上的衡量标准是三个标准并行,以血缘及地域进行衡量的观点一般在华夏面临严峻威胁即遭遇严重入侵和灾难时占据主流,而这主要也是为了保护华夏族群的存续。
    就眼下来说,朱高煦的这番言论,深得朱棣认可。
    朱棣出生时,华夏大地上处在元末战乱时期,等到他长大时,大明已经建立,中原大地上已经恢复华夏衣冠。
    因此,开创大明王朝的朱元璋高喊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刚立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对朱棣的影响极大。
    可以说,这位藩王出身的大明第二任皇帝,也信奉“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华夏至上”之理念。
    “高煦所言极是!看来,这大荒南洲是一块宝地啊!”
    朱棣抚摸着地球仪,目光盯着大荒南洲道:“不知朕这辈子可有机会去那看一看?”
    朱高煦又道:“父皇,据儿臣翻查古籍得知,在那里,除了甘薯、玉米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适合种植在山地或贫瘠之地的农作物——南瓜。”
    “南瓜可以煮着吃,炒着吃,烧着吃,蒸着吃。还可以晒干成南瓜干,研磨成南瓜粉做馒头吃。”
    “此作物的生存能力极其顽强,即便是在马路边上胡乱丢几颗种子,也能生根发芽,而后开花结果,并在成熟后长出巨大的瓜果!”
    “其亩产量比甘薯还夸张,种植普通的南瓜,每亩可以收获三千斤左右,若是种植高产品种,每亩至少能收获四五千斤,而若用支架将其吊起来,且控制好养护条件,及时补水补肥,则每亩的产量可以达到万斤以上。”
    “亩产上万斤!?”
    朱棣、郑和皆心头一震,像是在听朱高煦吹牛一样,有些不敢相信。
    朱高煦信誓旦旦道:“即便是贫瘠之地,种植普通的南瓜,每亩也可以收获三千斤左右!”
    “真乃仙种也!”
    郑和惊叹道。
    他本能的选择相信朱高煦的话,毕竟在朱高煦指点之下,墨巧司这几年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简直不要太多!
    比如,自行车、杜仲胶、香皂、千里镜、水银镜等等,有许多过去存在于神仙传说之中的神奇之物,都在朱高煦的指点下被墨巧司发明创造了出来。
    若不是许多东西的实用性还不够稳定,恐怕皇家商行早就为朱棣赚到了足够修建两座新皇城的钱了!
    在郑和的潜意识里,朱高煦可以比肩鲁班,若他第二次出海回来之后,能顺利把仙种带回大明,那么数百年之后,朱高煦很可能会被后世之人尊崇到比肩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地步。
    因为朱高煦指点他找到“仙种”的功绩,将会福泽百代、千代,乃至万代的华夏人!
    “高煦,朕有些好奇,为何偏偏是你从古籍之中发现了这些海外的作物?莫非,这是天意!?”
    朱棣非常诧异朱高煦竟然能从古籍里翻出来那么多的东西。
    可惜朱高煦没法解释。
    其实朱高煦很想把他穿越者的身份告诉朱棣。
    不过,朱高煦觉得眼下还不是时候,他再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向朱棣坦诚一切。
    可能是十年之后,或者二十年之后,也可能是朱棣临终之前,恰逢两人诀别的时候。
    “父皇有所问,儿臣不敢不答。”
    朱高煦恭声道:“儿臣之前查阅历代研读《山海经》的古籍,从中推演画出了大九洲舆图,同时也从那些古籍里得知了海外大洲上生长着一些与我中华不同的农作物。”
    “由于不确定这些记载的真伪,故而上次郑和出海之前,儿臣没有向父皇提及。但郑和首次出海回来后,确定了大九洲舆图的准确性,因此儿臣觉得郑和第二次出海的话,可以试着去寻找古籍里记载的那些农作物。”
    “你有心了。”朱棣颔首道。
    顿了顿,他望向郑和道:“郑和,你此次出海,责任重大,务必慎重!”
    “微臣懂得,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慎之又慎。”
    郑和躬身道。
    此时朱棣已走出狂热,头脑恢复清明。
    他转过身,伸出右手拍在郑和左肩上,沉声道:“郑和,绕大地航行一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需要探索航线,朕估算用时不会低于五年,但朕多给你一年的时间,六年之后,朕希望能见到玉米、甘薯、南瓜等海外作物。”
    “微臣领旨,谢陛下恩典!”
    郑和当即屈膝跪地,给朱棣磕了一个头,行了一个十分隆重的跪拜大礼。
    “朕准你三天假,回去好好想想航线的事,正所谓集思广益,你这次可以多招募一些有航海经验的老手。”
    朱棣接着吩咐道。
    “谢陛下。”
    郑和俯首再拜道。
    朱棣道:“你先下去罢。”
    “微臣告退。”
    郑和躬着身退了下去。
    目送郑和离去之后,朱棣转过身,用眼神示意朱高煦坐下说话,随即接着说道:“朕打算把京师迁至北都,你怎么看?”
    永乐元年三月,礼部尚书郑沂等官员上奏,称北平是朱棣的“龙兴之地”,应当效仿太祖皇帝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
    于是,朱棣大力擢升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都,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
    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都,被强令迁入北都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
    “父皇,儿臣觉得可行。”
    朱高煦恭声道:“不过,若此时就迁过去怕是不太妥当。一是原王宫规模不够,二是从江南转运粮食过去路途遥远,费时费力,三是北方还有游牧部落未肃清,四是东北还有未臣服的女直部落。”
    “那你认为什么时候合适迁都?”
    朱棣觉得有道理,认真的问道。
    朱高煦答道:“一是新都城建好,二是肃清北方与东北的不服势力,三是河套地区与辽东地区出产的粮食除了可以满足本地需求外,还可以供应北都上百万人口之需。”
    “而营建新都、肃清不服、扩大垦田量这三件事可以同时进行,结合我大明如今的综合国力,儿臣觉得,十年之后,差不多就是迁都的时候。”
    “嗯,言之有理。”朱棣抚须道。
    永乐三年,十一月初三。
    “今天早朝,朕要讲三件事。”
    朱棣端坐在金台之上,俯视着堂上一众王公大臣,高声说道。
    “第一件事,营建新都城。朕打算把京师迁往北都,因此朕要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巍峨宫殿,来彰显我永乐盛世之辉煌。此事,交由户部来操办。”
    “陛下,臣身为户部尚书,有些话不得不说,请陛下见谅。”
    郁新躬身出列道。
    “说吧。”
    朱棣朗声道。
    “启禀陛下,为了筹备朝廷的第二次出海巡洋之举,如今光是制造宝船与招募水手,就已经花了一百多万两,再加上供应出海官兵的物资,所需费用不会低于两百万两。”
    郁新苦着脸道:“此外,编修《文献大成》,处理江南水灾,为西北大军筹备粮草,这上上下下都需要银圆、金钞。而今,陛下又要在北都兴建皇城,臣掌管的户部实在是难以供应的过来啊!”
    “朕要说的第二件事,正是解学士主持编撰的《文献大成》。此书编撰的进度朕已做了解,目前那里面收集的书籍还是太少,涉及的内容仍过于狭窄,皆为儒家思想、孔孟之道。”
    “朕上次就说过,我中华数千年历史,就那么一点文化精华么?法家、墨家、道家、兵家、阴阳家、农家等诸子百家的著作,皆可以编进去啊!”
    朱棣没有直接回应郁新提出的困难,而是就《文献大成》之事说了一番话。
    “朕还听说,有些乡野文人出书骂朕,说朕摊丁入亩有悖祖制,这种书也可以编进去啊?”
    解缙出列跪下道:“陛下,这种不堪入目的读物,怎么可以修进大典之列,这不仅有辱陛下圣明,还玷污了纲常伦理。”
    “微臣屡次直言,惹恼陛下,而陛下宽容大度,对微臣宠爱有加,又把修国家大典的重任交给微臣,这对臣来说,乃是至高的荣誉。”
    他俯身拜道:“微臣定当竭尽所能,不敢怠慢,对编修大典所用书籍经过严格把关,微臣眼里,容不得沙子,请陛下恕罪。”
    “解缙,人们都说你是我大明的第一才子,可你却把自己圈死在了孔孟之道里。朕要的不仅仅是这些内容,朕上次就说过,朕要这本《文献大成》涵盖我华夏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文明。”
    朱棣豁然站起,高声道:“你记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还是一座文明史上的里程碑。你现在修进去的内容,太贫乏了,朕要的是包罗万象。”
    “臣,无能,请陛下治罪。”
    解缙拜道。
    “朕会请太子少师(姚广孝)来协助你完成这部大典。”
    朱棣抬手道:“平身罢。”
    “臣遵旨,谢陛下圣恩!”
    解缙再次拜道。
    “至于朕要说的第三件事,就是刚才户部郁尚书提到的银钱问题。既然没有钱,那朕就创造钱。”
    朱棣成竹在胸道。
    “敢问父皇如何创造?”
    朱高煦误以为朱棣要让宝源局大量印制金钞来充实国库,这才有此一问。
    ps:感谢梦未眠,ctsqz _,白夜独行的猫,我爱老婆大人o等兄弟投的推荐票与月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