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觉华岛
航途漫漫,一路顺风,六日后船队抵达山东登州靠岸。
大明为征战辽东,在山东登州地区修建了仓库,如遇敌军围城,船队就能将粮食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到沿海地区,当然也包括宁远。
沈廷扬搞海运援辽,几次都是从登州出发,对此流程十分熟悉,停靠登州便带人往船上搬运粮草军器。
徐煌没有下船,负责船上守卫。
持续了半日,第二批粮饷物资装船完毕,船队再次扬帆出发。
按照以往的路线,在登州,候东南风转粟至天津,又候西南风转至宁远。
然而这次,沈廷扬经过计算,以及对海况的观察,命船队直接从登州直输宁远。
自洪承畴被围松山,辽东局势恶化,朝廷征调江南粮草,以最快速度运往辽东。
沈廷扬深知,松山城中即将粮食殆尽,如不速速将粮草运至,恐会酿成大变!
......
觉华岛,有一主岛和三小岛,分别为磨盘岛、张山岛、阎山岛。
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孙承宗主持辽东防务,既经营宁远城之筑城与戍守,又经营觉华岛之囤粮与舟师。
早在唐代时,觉华岛就被开发,其北边海港,称为靺鞨口,已为岛上要港,出入海岛咽喉。
天启年间广宁失陷后,御守重在宁远城,明朝军用粮料,储之海岛,觉华岛成为明军的一个囤积粮料的基地。
操江水师船队正在这片海域缓缓航行,依沈廷扬的命令,陆镇海派部下四处警戒,以防有清军舟船出现。
好在清军没有水师这个兵种,船队抵达觉华岛还算顺利。
福船甲板上,众兵精神萎靡,两眼无神,晕船加北方异常寒冷,冻得他们全无精神。
当看到愈来愈近的海岛时,众人方才露出一丝欣喜。
徐煌坐在船头,神色如常,他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不晕船,似乎还对茫茫大海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只是,这北方的鬼天气也忒冷了吧!冷的过分了!
此时海面已经进入了封冻期,近海数里之内,尽是厚薄不一的冰层,听说有的冰层厚度达几十公分!
船队绕过西面厚实的冰层,从主岛东面的狭窄入口水道中小心的航行。
这是一处条件极佳的天然港口,周围群山环绕,入口狭窄,内中宽阔,是个优良的避风港。
岛上有几座码头,可供船队停靠,岸上山势陡峭,岩石嶙峋,还有几门火炮,又有几艘船停靠着。
此时码头木桥上站着一队队甲士,领头的是一个千总打扮的明军军官,他们熟练的接过缆绳,帮忙把各船缓缓停靠好。
下锚后搭好跳板,沈廷扬带头走了下去。
那千总立刻迎上来拱手笑道:“沈大人,你们可算来了!再迟一两天,吴总兵可就打我们军棍了!”
沈廷扬神色平静,只是微微一笑,千总也不多说,迎着他往里面走去。
觉华岛主岛呈两头宽,中间狭,不规则的葫芦状,孤悬海中,岛上一处平坦的地方,建了许多木质房屋,还有一些砖石结构的小城,名为囤粮城。
这座囤粮城,城呈矩形,南北长约五百米,东西宽约二百五十米,墙高约十米、底宽约六米。
北墙有一门,通城外码头,是为粮料、器械运输之通道。
南墙有二门,与‘龙脖’相通,便于岛上往来。
东、西墙没有门,利于防守。
城中有粮囤、料堆及守城官兵营房,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排水沟。
崔武等人一路好奇的东张西望,徐煌下船后就没有动,放眼看向西边,那是宁远城的方向。
当年孙承宗修筑宁远城作为复辽土的前进基地,又在觉华岛上建觉华岛水师守卫粮料、器械,两地呈犄角之势。
若东虏窥城,则岛上之兵,乘船入三岔河而上,烧其河上浮桥,而绕其后,以横击之!
曾经的觉华岛,给努尔哈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成为明军与后金军的必据必争之地。
天启六年时,努尔哈赤攻击宁远城不下之后,随即进攻觉华岛。
时值隆冬,海面冰封,从岸边履冰,可直达岛上,后金军势大,由武纳格率领蒙古骑兵及满洲骑兵,约数万人,由冰上驰攻觉华岛。
岛上明军凿冰十五里为濠,列阵以车楯卫之,然明军凿冰寒苦,既无盔甲、兵械,又都是水手,不能耐战,且以寡不敌众,岛中诸将皆力战而死!
那一战后,明军损失惨重,觉华岛上七千明军将士,以及七千余商民男妇,尽遭后金屠戮。
粮料八万余石和千余艘船也被后金军焚烧,主岛作为明朝关外的后勤基地更是被摧毁。
同时,后金军也付出代价,宁前道袁崇焕上疏斩首269名,毙敌伤敌以数千,后金出师不利,于是撤兵。
如今十六年过去了,徐煌看到的觉华岛,作用已经不大,觉华岛水师就只剩下几艘破船,岛上也没多少军队驻扎。
数百年来,有人以“十三幅铠甲起兵”赞美努尔哈赤,但在徐煌看来,努尔哈赤终其一生也只是一个残暴的“酋长”!
在后金乃至满清扩张过程中,都秉承奴酋努尔哈赤“屠城”的恶习,将妇孺老幼屠杀殆尽,给辽地乃至整个中原,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可以说,清军入关屠尽明朝汉人的骨气廉耻,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
这也造就了提到明末时,人们第一印象总是汉奸多的原因,忠勇之士几乎被杀绝,可不就是汉奸多了?
满清几次入关,哪次没有上百名官员殉国?
那些名不经传的知县、知州、知府、巡按御史、通判、训导,乃至举人诸生,为了抗清献出自己生命的人,有谁能记得?
大明不仅是历朝最有骨气的王朝,殉节官员更是居历代之冠,光是明末就有四千多官员!
这还是经过满清百年时间阉割后史料的记载,实际人数只会更多!
世人只知吴三桂,孔有德之辈,可知邓谦、宋学朱等上千忠勇之臣?
远的不说,就是这觉华岛之战,守岛将领金冠、姚抚民、王锡斧、季世登、吴国勋、姚与贤、李一葵、张其性、翟继皋、徐国蕃等人,率众拼死抵抗后金,最后全部战死。
他们又有谁记得?
鞑子所到之处“逢人立碎”,连已经停灵在棺的游击将军金冠,也被“俱经剖割”。
金冠之子金世林带领奔丧而来的三百义士在护灵的同时,全部投入战斗,竭尽忠孝,无一生还,场面何其惨烈?
冰冷的海风吹过,徐煌脸上疲倦顿时散去,步入囤粮城中。
......
大明为征战辽东,在山东登州地区修建了仓库,如遇敌军围城,船队就能将粮食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到沿海地区,当然也包括宁远。
沈廷扬搞海运援辽,几次都是从登州出发,对此流程十分熟悉,停靠登州便带人往船上搬运粮草军器。
徐煌没有下船,负责船上守卫。
持续了半日,第二批粮饷物资装船完毕,船队再次扬帆出发。
按照以往的路线,在登州,候东南风转粟至天津,又候西南风转至宁远。
然而这次,沈廷扬经过计算,以及对海况的观察,命船队直接从登州直输宁远。
自洪承畴被围松山,辽东局势恶化,朝廷征调江南粮草,以最快速度运往辽东。
沈廷扬深知,松山城中即将粮食殆尽,如不速速将粮草运至,恐会酿成大变!
......
觉华岛,有一主岛和三小岛,分别为磨盘岛、张山岛、阎山岛。
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孙承宗主持辽东防务,既经营宁远城之筑城与戍守,又经营觉华岛之囤粮与舟师。
早在唐代时,觉华岛就被开发,其北边海港,称为靺鞨口,已为岛上要港,出入海岛咽喉。
天启年间广宁失陷后,御守重在宁远城,明朝军用粮料,储之海岛,觉华岛成为明军的一个囤积粮料的基地。
操江水师船队正在这片海域缓缓航行,依沈廷扬的命令,陆镇海派部下四处警戒,以防有清军舟船出现。
好在清军没有水师这个兵种,船队抵达觉华岛还算顺利。
福船甲板上,众兵精神萎靡,两眼无神,晕船加北方异常寒冷,冻得他们全无精神。
当看到愈来愈近的海岛时,众人方才露出一丝欣喜。
徐煌坐在船头,神色如常,他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不晕船,似乎还对茫茫大海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只是,这北方的鬼天气也忒冷了吧!冷的过分了!
此时海面已经进入了封冻期,近海数里之内,尽是厚薄不一的冰层,听说有的冰层厚度达几十公分!
船队绕过西面厚实的冰层,从主岛东面的狭窄入口水道中小心的航行。
这是一处条件极佳的天然港口,周围群山环绕,入口狭窄,内中宽阔,是个优良的避风港。
岛上有几座码头,可供船队停靠,岸上山势陡峭,岩石嶙峋,还有几门火炮,又有几艘船停靠着。
此时码头木桥上站着一队队甲士,领头的是一个千总打扮的明军军官,他们熟练的接过缆绳,帮忙把各船缓缓停靠好。
下锚后搭好跳板,沈廷扬带头走了下去。
那千总立刻迎上来拱手笑道:“沈大人,你们可算来了!再迟一两天,吴总兵可就打我们军棍了!”
沈廷扬神色平静,只是微微一笑,千总也不多说,迎着他往里面走去。
觉华岛主岛呈两头宽,中间狭,不规则的葫芦状,孤悬海中,岛上一处平坦的地方,建了许多木质房屋,还有一些砖石结构的小城,名为囤粮城。
这座囤粮城,城呈矩形,南北长约五百米,东西宽约二百五十米,墙高约十米、底宽约六米。
北墙有一门,通城外码头,是为粮料、器械运输之通道。
南墙有二门,与‘龙脖’相通,便于岛上往来。
东、西墙没有门,利于防守。
城中有粮囤、料堆及守城官兵营房,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排水沟。
崔武等人一路好奇的东张西望,徐煌下船后就没有动,放眼看向西边,那是宁远城的方向。
当年孙承宗修筑宁远城作为复辽土的前进基地,又在觉华岛上建觉华岛水师守卫粮料、器械,两地呈犄角之势。
若东虏窥城,则岛上之兵,乘船入三岔河而上,烧其河上浮桥,而绕其后,以横击之!
曾经的觉华岛,给努尔哈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成为明军与后金军的必据必争之地。
天启六年时,努尔哈赤攻击宁远城不下之后,随即进攻觉华岛。
时值隆冬,海面冰封,从岸边履冰,可直达岛上,后金军势大,由武纳格率领蒙古骑兵及满洲骑兵,约数万人,由冰上驰攻觉华岛。
岛上明军凿冰十五里为濠,列阵以车楯卫之,然明军凿冰寒苦,既无盔甲、兵械,又都是水手,不能耐战,且以寡不敌众,岛中诸将皆力战而死!
那一战后,明军损失惨重,觉华岛上七千明军将士,以及七千余商民男妇,尽遭后金屠戮。
粮料八万余石和千余艘船也被后金军焚烧,主岛作为明朝关外的后勤基地更是被摧毁。
同时,后金军也付出代价,宁前道袁崇焕上疏斩首269名,毙敌伤敌以数千,后金出师不利,于是撤兵。
如今十六年过去了,徐煌看到的觉华岛,作用已经不大,觉华岛水师就只剩下几艘破船,岛上也没多少军队驻扎。
数百年来,有人以“十三幅铠甲起兵”赞美努尔哈赤,但在徐煌看来,努尔哈赤终其一生也只是一个残暴的“酋长”!
在后金乃至满清扩张过程中,都秉承奴酋努尔哈赤“屠城”的恶习,将妇孺老幼屠杀殆尽,给辽地乃至整个中原,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可以说,清军入关屠尽明朝汉人的骨气廉耻,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
这也造就了提到明末时,人们第一印象总是汉奸多的原因,忠勇之士几乎被杀绝,可不就是汉奸多了?
满清几次入关,哪次没有上百名官员殉国?
那些名不经传的知县、知州、知府、巡按御史、通判、训导,乃至举人诸生,为了抗清献出自己生命的人,有谁能记得?
大明不仅是历朝最有骨气的王朝,殉节官员更是居历代之冠,光是明末就有四千多官员!
这还是经过满清百年时间阉割后史料的记载,实际人数只会更多!
世人只知吴三桂,孔有德之辈,可知邓谦、宋学朱等上千忠勇之臣?
远的不说,就是这觉华岛之战,守岛将领金冠、姚抚民、王锡斧、季世登、吴国勋、姚与贤、李一葵、张其性、翟继皋、徐国蕃等人,率众拼死抵抗后金,最后全部战死。
他们又有谁记得?
鞑子所到之处“逢人立碎”,连已经停灵在棺的游击将军金冠,也被“俱经剖割”。
金冠之子金世林带领奔丧而来的三百义士在护灵的同时,全部投入战斗,竭尽忠孝,无一生还,场面何其惨烈?
冰冷的海风吹过,徐煌脸上疲倦顿时散去,步入囤粮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