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胸中隐甲兵(5K)
岁旦刚去不久,糜芳便带来了一个令王政大感意外的消息。
汉之五都的临淄再次沦陷了。
这一次甚至连半个月都没撑过,便在年关之前,袁谭派人策反了临淄颜氏为首的城内世家,双方商议举火把为应,其后便在冬日冷夜中发动突袭,里应外合之后一举攻破临淄外城。
田楷大败之下本欲突围, 几次尝试皆失败后困又退回内城坚守,袁谭又采用郭图计策,掘地道至内城楼下,最后引火焚之。
可怜堂堂的青州刺史,最后竟被活活烧死,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不过王政此时却没时间去同情这位老兄了,田楷这般不中用, 却是直接打乱了他的计划,本是想着少费点力气, 缓图北海的战略立时便要重新商榷了。
思虑至此,王政沉吟了会,当即召集诸将,商量此事。
待糜芳将临淄一战的始末详细讲述了一遍后,于禁几乎是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将军,事不宜迟,需速取北海,否则事情便棘手了!”
众人纷纷附和。
袁谭既拿下临淄,下一步大概率也是要对北海国下手的,若是错过了时机,不仅之前布下的内应、棋子全部白费不说,对手从北海军换成天下闻名的冀州强军, 还给对方先占得地利,这不是舍易取难么?
王政点了点头, 当即令人挂上古剑带回的地图,同时点将少年道:“古校尉, 且来说说这北海国的情况。”
“喏!”
古剑应声出列, 侃侃而谈之下, 将这处青州第一大郡,铺呈众人面前。
北海国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脊骨乃是昆嵛山和沂山两大山脉,其中沂山乃是天朝五大镇山之首,古称“海岳”,又有“东泰山”之称。
从这两条山脉,又分出许多的支脉,集中遍布在北海国和东莱郡境内,山形蜿蜒,林木苍郁。
在这些山脉与山脉之间,还有很多顶部平坦坡度却甚为陡峭的山和丘陵,按古剑所描述的,王政思量一下,竟约有五六十度的坡度,不由暗自咋舌,这别说骑兵了,普通的步卒攀登起来也很困难啊。
问题是还不仅仅是山多。
正所谓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郡国名称都叫北海了, 那可不仅仅是因为其东面靠海。
郡内的地表水系, 加上过境水系就有六条,分别是潍河、弥河、白浪河、南胶莱河、北胶莱河及淄河,其他尚有数百条河流及溪流,均系上述主要河流的支流。
流向既有由东而西,亦有由北到南,岁旦一过,天气转暖,这些江河很快就要解冻,甚至有些已经解冻。
如果是袁谭那边,其从北海国的西面进攻尚还好些,王政这边却是从南面向上,如果孔融运用得当,它们皆可在战术上成为阻挡王政北上的重要地线。
比如弥河与白浪河。两条江河之内,山川交错,森林密布,白浪河沿岸大多悬崖断壁,弥河好一点,但其南岸也是天然的峭壁。只要孔融早做准备,险要的地段,足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也是原本历史上北海很少遭遇过南面攻击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孔融任时和两任徐州牧陶谦、刘备关系友善,另一方面,却也是因地形所阻。
“好叫诸公知晓。”说到这里,古剑总结道:“北海国的地形情况大致如此,千言万语不过一句话。”
“北海军战力一般,但此地地形却是易守难攻,并不好打。”
于禁凑近挂在墙壁上的地图,扒拉着看了会儿,连连摇头:“的确不好打,徐州水军不多,船只不足,就这几条大河,怕就不好淌过。”
顿了顿,又感慨道:“还是田楷太不济事,否则咱们若是先去把临淄重新夺回,稳扎稳打,从西面攻破或许更容易些。”
“水路的确非咱们所擅长的。”王政亦是颔首道:“所以才要集思广益,看看能不能把这些困难解决掉,想出个好的办法来。”
解决困难,不外乎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知己知彼好说,怎么扬长避短可就有些难了。
“将军。”于禁开口道:“咱们的长处,在骑兵骁悍,步卒众多。且我军儿郎在这两年征战过程中,无论山地作战,还是攻城拔寨,锻炼都挺多了,甚有经验。但问题是,北海国不仅山多,并且河川交错,在骑兵用不上、我军又缺乏水军的情况下,该如何发挥我军的这个长处呢?”
归根结底,还是怎么解决北海国水道太多,难以长驱直入的矛盾,毕竟在客地作战的情况下,最忌陷入长期拉锯。
“解决这個矛盾还不简单么?”
这时吴胜终于忍不住了,直接便道:“水军不多,咱们就立刻招募,船只不足,那就搜集民间搜集现有船只,征为军用,若还是不够,打造新船便是。”
“征收船只太多,必然引起渔民不满;单纯的造船,又耗时日久...”于禁不以为然道:“就算有了足够的船只,怎么深入北海国,带入它的腹地之中呢?劳师动众,耗费太大,路上也不安全。”
“那就就地征召!“吴胜冷哼一声:“索性大军到处,尽取北海国当地船只,为我所用。”
“北海国不会不坚壁清野。就算有漏网之鱼,我军可以征得一二,但是如果数目不够,又该如何?”
“这...”
王政也不同意;“希望敌人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这样的举动太过冒险,是为无准备之仗。不可为之。”顿了顿,又侧目于禁:“文则,可有什么好法子?”
于禁想了想道:“将军,咱们不如多制皮囊等物,这种东西简单易做,不耽误时间,且可以随身携带,遇上河流,充充气,就能浮水而渡。”
王政还没答话,吴胜已插口驳斥道:“于将军莫没听过“春寒”一词?年光刚过,说是东去春来,可如今天气依旧寒冷,江河便是化冻,江水依旧刺骨,你让咱们的儿郎游泳渡河?”
“便是他们都有黄天庇佑,体魄强健,一两条河能咬咬牙迈过,刚古剑说的,那北海国河流众多,总不能一路折腾吧?”
“况且,咱们一时间从哪儿找足够的皮子、气囊?”
“即便这些都不是问题,别忘了,我徐州水军少,他北海国水军却不可能少吧?我军士卒过河,它的水军趁机过来打,怎么办?用士卒的血肉之躯,去应战么?”
听到这话,于禁亦是默然。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自古兵家,对山川险要都非常重视。总结渡河的方法,无论徒步涉渡(砍伐沿岸树木,或者用布囊盛土,堆积水中,前后聚积,阻断河流,然后士卒可以从上边走过。)、浮游渡河(挑选擅长水性的士卒,组建专门的浮水军游过去。或者以羊皮为囊,以气实之,绑在腋下,可以浮在水面上,借助浮力渡过江河。先前提出用气囊过河的于禁,就是说的这一种)、以及最常见的舟筏渡河,和搭建临时的飞桥。
诸将唇枪舌剑,各种方法提了个遍,彼此反驳。堂上热闹一片,半天没个定论。
“主公在上。臣有一策,可保大军渡河无虞。”
却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骤然响起,中气十足,极其响亮,登时压倒了诸将的辩论。
堂内登时安静下来,众人侧目望去,正是方才归顺王政的郭嘉。
这是郭嘉第一次参加天军军议,他原本没准备乍一出场便要先声夺人,只是冷眼看了半晌,见众人争论不休,终于按捺不住,挺身出列。
“哦?”王政顾盼过去,百年见青年双眸中尽是澎湃自信,登时心中一喜:“先生快快请将。”
“此计说来简单十分简单。”郭嘉环视众人,从容一笑,说不出的潇洒:“一字曰之避!”
“避?”王政愈发期待:“怎么避呢,愿闻其详。”
郭嘉问道:“请问主公。此次攻打北海,是想要速胜呢?抑或慢胜呢?”
王政一怔:“何为速胜?何为慢胜?”
“速胜,长驱直入,旬月可定。慢胜,稳扎稳打,年内或有捷报。”
众人不解其意,窃窃私语,吴胜忍不住道:“先生这话好生古怪!还用说么?若能够速胜,当然强过慢胜。”
说来奇怪,他向来和文儒不合,如祢衡、张昭等人,彼此间互相看不顺眼,却不知为何,当日在开阳初见郭嘉时觉得其十分顺眼,绑来开阳时亦未曾对其太过失礼。
如今对方终于归顺王政,吴胜更是愈发热情起来,竟是自然而生地喊出了“先生”这等敬称。
王政心中一动,知道郭嘉不会无的放矢,笑了笑道:“我猜速胜与慢胜,定然各有优劣了?”
“主公英明。”郭嘉点了点头:“速胜虽快,险。慢胜虽慢,胜在一个稳当。”
“臣先给主公讲一讲如何慢胜。首先,抽选精锐以为前锋;随之以马、步、水卒的主力;并用万人新卒做为后备,何处遇艰,即补充何处。如此,兴兵动众,旌旗蔽天,分兵三路,全线推进。
“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得一城,即守一城;守一城,即吞一城。北海国纵深千里,这样的打法,慢是慢了点,但不会有后顾之患。随时可以开战,随时能够停战。凭我百战雄师,至少先立在了不败之地。”
他当日在泰山也是见过王政军队的战斗力了,此言亦是经过深思熟虑。
“嗯,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呀。”王政沉吟了会,又问:“那么速胜呢?”
“慢胜,需要军卒最少五万。速胜,只需三万人足矣!”
郭嘉语气里洋溢强大的自信和说服力,一言一语间,已领众将暗暗心折:“抽选骑、步精锐万人,长途奔袭,直扑剧县!”
“剧县距离北海郡治平寿虽不算近,却也不足四百里了,我军绕开沿路坚城,突然出现在它的面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臣断言,一战可克其城!”
“既克其城,擒住孔融,再攻略剩余各地,最多三月,臣料北海定矣。”
这...
王政倒抽一口凉气,当真是兵行险着啊!
“绕开沿途坚城?”于禁却持反对意见:“奉孝先生想陷我军于死地么?孤军深入敌后,一战若不能克城,北海国各地必然齐聚而来助援。适时也,我军前有坚城,四面皆敌,无路可进,无路可退,这万人精锐,还能有活路么?插翅难逃!”
“于将军莫急,我还没说完。”郭嘉晒然一笑:“这破城的万人,是为前锋。万人之后,可再选两万善战之辈,随后接应。前锋绕开的沿途坚城,大可尽数交由他们负责。即便一战不能克城,我军的奔袭,肯定也早骇破了守军胆子,料其不敢多事阻拦,徐徐后撤,不成一点问题。”
听到这里,于禁思忖了会,依旧摇头:“撤不成怎么办?此计还是太过行险,将军三思。”
“此计不错。”吴胜倒是颇为赞同:“北海国将惰卒弱,不堪一击。要非有山河之险,早是我天军囊中之物!古校尉方才已经将敌我之优劣分析的清清楚楚,该怎么扬长避短?咱们还心中没数么?要想扬长避短,只有速胜一法!拖延时日,徒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险算什么?”他瞪着于禁喝到:“不行险,何来大胜?”
其他众将,有的支持吴胜,有的支持于禁,一时间立刻分成了两派,再次争论起来。
郭嘉却全不在意,他清楚拍板权只在一人手里,望了眼王政,继续指着地图说道:
“我军若攻北海,遇上的第一个坚城即为平昌。我军可绕开西行,翻越沂山,由姑慕北上,三百里内,不过安丘、朱虚两座县城罢了。我军一概绕走,避开江河,走山道、过山口,沿路除了山峦连绵,只在靠近剧县的时候,会碰上一条江水,若是星夜疾驰,旬月便可兵临其城!”
王政转身侧目,一言不发听着郭嘉分析,一边目光灼灼地在地图上上下游走数遍。
这时于禁又问道:“平寿坐水临渊,群山环绕,其周近大小城池数十,近的十几里,远的百里内,援军朝夕可到,按先生云,我军先锋不过万人,稍有阻碍,而援军远在百里之外,隔平昌、朱虚等座城池,救之不及。该当如何?”
“兵家云:奇正相辅。我军万人奔袭,是为奇。不可无正。”
吴胜接口而问:“正?如何正?”
“正有二。”郭嘉道:“其一,奔袭之前,先调召来的新卒,配上些许老卒,出徐州、从东武出发佯攻北海南面,调动北海国边界防守,逼迫它从腹地调军南下,削弱其平寿邻近的诸军力量,间接减轻我奔袭军队的压力。”
“其二,调集徐州全部水师,倾巢而动,从琅琊出海北上,直取东莱,从昌明县上岸,此城距海不过几十里,我水师登案后立刻便可攻城,定会给其他县邑造成强大的压迫。东莱诸城自保不及,何来胆量再去增援北海,平寿呢?这便再去其一臂膀!”
“另外...“顿了顿,郭嘉望着糜芳笑道:“主公之前不是让糜公和古校尉联络之前北海境内的黄巾...军么?”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嘉听说主公在年前送了这些人几批辎重,算是缺粮给粮,缺器给器,此战,正是用其之时!”
古剑闻言皱眉道:“奉孝先生,这些人数目虽不少,战力却着实一般,不可委以重任。”
“也不是什么重任。”郭嘉道:“此战冒奇险,便为毕其功于一役,其中关键便在陷平寿,擒孔融!”
“而北海靠近渤海,因自古通船的缘故,去辽东其实极为方便,便是朝廷任命官员时都把这两个地方当做近邻来看。”
“嘉最怕的就是孔融见势不妙,直接逃去辽东,又可遥遥指挥北海军与我军僵持下来。”
“而那管承本就是北海有名的水贼,咱们提前借助其力控制平寿北面的渤海水域,以防止孔融走脱,以至功亏一篑!”
听到这话,帐内众人皆是目瞪口呆的看着郭嘉,一时间尽都失声。
好家伙...
这还没开打,都考虑到到怎么防备敌人逃走了?
“如此这般,便可彻底断绝了孔融的退路。另一方面,以风驰电掣之势锋抵此地....”
众目睽睽下,郭嘉昂然仰首,深深吁出一口长郁心内的豪情壮气,阔步上前,一拳打在地图上平寿所在的位置,朗声道:“此正所谓不动则已....“
“动则雷霆万钧!”
言罢,郭嘉退后一步,对着王政的方向躬身恭声道:“臣言已毕,请主公定夺!”
大堂内一时静至落针可闻。
在全场肃然中,王政双眼烁动着莫名的光芒,凝视着郭嘉好一会儿,蓦地拍案而起,纵声大笑:“孙子有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奉孝此计,深得其中三昧矣!”
又顾盼左右:“诸君以为然否?”
你这老大都这般说了,谁敢说不是啊,而且这话出口,众人也都明白了,王政这是拍板同意了。
自是齐声回道:“惟以上命是从。”
汉之五都的临淄再次沦陷了。
这一次甚至连半个月都没撑过,便在年关之前,袁谭派人策反了临淄颜氏为首的城内世家,双方商议举火把为应,其后便在冬日冷夜中发动突袭,里应外合之后一举攻破临淄外城。
田楷大败之下本欲突围, 几次尝试皆失败后困又退回内城坚守,袁谭又采用郭图计策,掘地道至内城楼下,最后引火焚之。
可怜堂堂的青州刺史,最后竟被活活烧死,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不过王政此时却没时间去同情这位老兄了,田楷这般不中用, 却是直接打乱了他的计划,本是想着少费点力气, 缓图北海的战略立时便要重新商榷了。
思虑至此,王政沉吟了会,当即召集诸将,商量此事。
待糜芳将临淄一战的始末详细讲述了一遍后,于禁几乎是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将军,事不宜迟,需速取北海,否则事情便棘手了!”
众人纷纷附和。
袁谭既拿下临淄,下一步大概率也是要对北海国下手的,若是错过了时机,不仅之前布下的内应、棋子全部白费不说,对手从北海军换成天下闻名的冀州强军, 还给对方先占得地利,这不是舍易取难么?
王政点了点头, 当即令人挂上古剑带回的地图,同时点将少年道:“古校尉, 且来说说这北海国的情况。”
“喏!”
古剑应声出列, 侃侃而谈之下, 将这处青州第一大郡,铺呈众人面前。
北海国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脊骨乃是昆嵛山和沂山两大山脉,其中沂山乃是天朝五大镇山之首,古称“海岳”,又有“东泰山”之称。
从这两条山脉,又分出许多的支脉,集中遍布在北海国和东莱郡境内,山形蜿蜒,林木苍郁。
在这些山脉与山脉之间,还有很多顶部平坦坡度却甚为陡峭的山和丘陵,按古剑所描述的,王政思量一下,竟约有五六十度的坡度,不由暗自咋舌,这别说骑兵了,普通的步卒攀登起来也很困难啊。
问题是还不仅仅是山多。
正所谓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郡国名称都叫北海了, 那可不仅仅是因为其东面靠海。
郡内的地表水系, 加上过境水系就有六条,分别是潍河、弥河、白浪河、南胶莱河、北胶莱河及淄河,其他尚有数百条河流及溪流,均系上述主要河流的支流。
流向既有由东而西,亦有由北到南,岁旦一过,天气转暖,这些江河很快就要解冻,甚至有些已经解冻。
如果是袁谭那边,其从北海国的西面进攻尚还好些,王政这边却是从南面向上,如果孔融运用得当,它们皆可在战术上成为阻挡王政北上的重要地线。
比如弥河与白浪河。两条江河之内,山川交错,森林密布,白浪河沿岸大多悬崖断壁,弥河好一点,但其南岸也是天然的峭壁。只要孔融早做准备,险要的地段,足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也是原本历史上北海很少遭遇过南面攻击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孔融任时和两任徐州牧陶谦、刘备关系友善,另一方面,却也是因地形所阻。
“好叫诸公知晓。”说到这里,古剑总结道:“北海国的地形情况大致如此,千言万语不过一句话。”
“北海军战力一般,但此地地形却是易守难攻,并不好打。”
于禁凑近挂在墙壁上的地图,扒拉着看了会儿,连连摇头:“的确不好打,徐州水军不多,船只不足,就这几条大河,怕就不好淌过。”
顿了顿,又感慨道:“还是田楷太不济事,否则咱们若是先去把临淄重新夺回,稳扎稳打,从西面攻破或许更容易些。”
“水路的确非咱们所擅长的。”王政亦是颔首道:“所以才要集思广益,看看能不能把这些困难解决掉,想出个好的办法来。”
解决困难,不外乎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知己知彼好说,怎么扬长避短可就有些难了。
“将军。”于禁开口道:“咱们的长处,在骑兵骁悍,步卒众多。且我军儿郎在这两年征战过程中,无论山地作战,还是攻城拔寨,锻炼都挺多了,甚有经验。但问题是,北海国不仅山多,并且河川交错,在骑兵用不上、我军又缺乏水军的情况下,该如何发挥我军的这个长处呢?”
归根结底,还是怎么解决北海国水道太多,难以长驱直入的矛盾,毕竟在客地作战的情况下,最忌陷入长期拉锯。
“解决这個矛盾还不简单么?”
这时吴胜终于忍不住了,直接便道:“水军不多,咱们就立刻招募,船只不足,那就搜集民间搜集现有船只,征为军用,若还是不够,打造新船便是。”
“征收船只太多,必然引起渔民不满;单纯的造船,又耗时日久...”于禁不以为然道:“就算有了足够的船只,怎么深入北海国,带入它的腹地之中呢?劳师动众,耗费太大,路上也不安全。”
“那就就地征召!“吴胜冷哼一声:“索性大军到处,尽取北海国当地船只,为我所用。”
“北海国不会不坚壁清野。就算有漏网之鱼,我军可以征得一二,但是如果数目不够,又该如何?”
“这...”
王政也不同意;“希望敌人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这样的举动太过冒险,是为无准备之仗。不可为之。”顿了顿,又侧目于禁:“文则,可有什么好法子?”
于禁想了想道:“将军,咱们不如多制皮囊等物,这种东西简单易做,不耽误时间,且可以随身携带,遇上河流,充充气,就能浮水而渡。”
王政还没答话,吴胜已插口驳斥道:“于将军莫没听过“春寒”一词?年光刚过,说是东去春来,可如今天气依旧寒冷,江河便是化冻,江水依旧刺骨,你让咱们的儿郎游泳渡河?”
“便是他们都有黄天庇佑,体魄强健,一两条河能咬咬牙迈过,刚古剑说的,那北海国河流众多,总不能一路折腾吧?”
“况且,咱们一时间从哪儿找足够的皮子、气囊?”
“即便这些都不是问题,别忘了,我徐州水军少,他北海国水军却不可能少吧?我军士卒过河,它的水军趁机过来打,怎么办?用士卒的血肉之躯,去应战么?”
听到这话,于禁亦是默然。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自古兵家,对山川险要都非常重视。总结渡河的方法,无论徒步涉渡(砍伐沿岸树木,或者用布囊盛土,堆积水中,前后聚积,阻断河流,然后士卒可以从上边走过。)、浮游渡河(挑选擅长水性的士卒,组建专门的浮水军游过去。或者以羊皮为囊,以气实之,绑在腋下,可以浮在水面上,借助浮力渡过江河。先前提出用气囊过河的于禁,就是说的这一种)、以及最常见的舟筏渡河,和搭建临时的飞桥。
诸将唇枪舌剑,各种方法提了个遍,彼此反驳。堂上热闹一片,半天没个定论。
“主公在上。臣有一策,可保大军渡河无虞。”
却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骤然响起,中气十足,极其响亮,登时压倒了诸将的辩论。
堂内登时安静下来,众人侧目望去,正是方才归顺王政的郭嘉。
这是郭嘉第一次参加天军军议,他原本没准备乍一出场便要先声夺人,只是冷眼看了半晌,见众人争论不休,终于按捺不住,挺身出列。
“哦?”王政顾盼过去,百年见青年双眸中尽是澎湃自信,登时心中一喜:“先生快快请将。”
“此计说来简单十分简单。”郭嘉环视众人,从容一笑,说不出的潇洒:“一字曰之避!”
“避?”王政愈发期待:“怎么避呢,愿闻其详。”
郭嘉问道:“请问主公。此次攻打北海,是想要速胜呢?抑或慢胜呢?”
王政一怔:“何为速胜?何为慢胜?”
“速胜,长驱直入,旬月可定。慢胜,稳扎稳打,年内或有捷报。”
众人不解其意,窃窃私语,吴胜忍不住道:“先生这话好生古怪!还用说么?若能够速胜,当然强过慢胜。”
说来奇怪,他向来和文儒不合,如祢衡、张昭等人,彼此间互相看不顺眼,却不知为何,当日在开阳初见郭嘉时觉得其十分顺眼,绑来开阳时亦未曾对其太过失礼。
如今对方终于归顺王政,吴胜更是愈发热情起来,竟是自然而生地喊出了“先生”这等敬称。
王政心中一动,知道郭嘉不会无的放矢,笑了笑道:“我猜速胜与慢胜,定然各有优劣了?”
“主公英明。”郭嘉点了点头:“速胜虽快,险。慢胜虽慢,胜在一个稳当。”
“臣先给主公讲一讲如何慢胜。首先,抽选精锐以为前锋;随之以马、步、水卒的主力;并用万人新卒做为后备,何处遇艰,即补充何处。如此,兴兵动众,旌旗蔽天,分兵三路,全线推进。
“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得一城,即守一城;守一城,即吞一城。北海国纵深千里,这样的打法,慢是慢了点,但不会有后顾之患。随时可以开战,随时能够停战。凭我百战雄师,至少先立在了不败之地。”
他当日在泰山也是见过王政军队的战斗力了,此言亦是经过深思熟虑。
“嗯,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呀。”王政沉吟了会,又问:“那么速胜呢?”
“慢胜,需要军卒最少五万。速胜,只需三万人足矣!”
郭嘉语气里洋溢强大的自信和说服力,一言一语间,已领众将暗暗心折:“抽选骑、步精锐万人,长途奔袭,直扑剧县!”
“剧县距离北海郡治平寿虽不算近,却也不足四百里了,我军绕开沿路坚城,突然出现在它的面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臣断言,一战可克其城!”
“既克其城,擒住孔融,再攻略剩余各地,最多三月,臣料北海定矣。”
这...
王政倒抽一口凉气,当真是兵行险着啊!
“绕开沿途坚城?”于禁却持反对意见:“奉孝先生想陷我军于死地么?孤军深入敌后,一战若不能克城,北海国各地必然齐聚而来助援。适时也,我军前有坚城,四面皆敌,无路可进,无路可退,这万人精锐,还能有活路么?插翅难逃!”
“于将军莫急,我还没说完。”郭嘉晒然一笑:“这破城的万人,是为前锋。万人之后,可再选两万善战之辈,随后接应。前锋绕开的沿途坚城,大可尽数交由他们负责。即便一战不能克城,我军的奔袭,肯定也早骇破了守军胆子,料其不敢多事阻拦,徐徐后撤,不成一点问题。”
听到这里,于禁思忖了会,依旧摇头:“撤不成怎么办?此计还是太过行险,将军三思。”
“此计不错。”吴胜倒是颇为赞同:“北海国将惰卒弱,不堪一击。要非有山河之险,早是我天军囊中之物!古校尉方才已经将敌我之优劣分析的清清楚楚,该怎么扬长避短?咱们还心中没数么?要想扬长避短,只有速胜一法!拖延时日,徒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险算什么?”他瞪着于禁喝到:“不行险,何来大胜?”
其他众将,有的支持吴胜,有的支持于禁,一时间立刻分成了两派,再次争论起来。
郭嘉却全不在意,他清楚拍板权只在一人手里,望了眼王政,继续指着地图说道:
“我军若攻北海,遇上的第一个坚城即为平昌。我军可绕开西行,翻越沂山,由姑慕北上,三百里内,不过安丘、朱虚两座县城罢了。我军一概绕走,避开江河,走山道、过山口,沿路除了山峦连绵,只在靠近剧县的时候,会碰上一条江水,若是星夜疾驰,旬月便可兵临其城!”
王政转身侧目,一言不发听着郭嘉分析,一边目光灼灼地在地图上上下游走数遍。
这时于禁又问道:“平寿坐水临渊,群山环绕,其周近大小城池数十,近的十几里,远的百里内,援军朝夕可到,按先生云,我军先锋不过万人,稍有阻碍,而援军远在百里之外,隔平昌、朱虚等座城池,救之不及。该当如何?”
“兵家云:奇正相辅。我军万人奔袭,是为奇。不可无正。”
吴胜接口而问:“正?如何正?”
“正有二。”郭嘉道:“其一,奔袭之前,先调召来的新卒,配上些许老卒,出徐州、从东武出发佯攻北海南面,调动北海国边界防守,逼迫它从腹地调军南下,削弱其平寿邻近的诸军力量,间接减轻我奔袭军队的压力。”
“其二,调集徐州全部水师,倾巢而动,从琅琊出海北上,直取东莱,从昌明县上岸,此城距海不过几十里,我水师登案后立刻便可攻城,定会给其他县邑造成强大的压迫。东莱诸城自保不及,何来胆量再去增援北海,平寿呢?这便再去其一臂膀!”
“另外...“顿了顿,郭嘉望着糜芳笑道:“主公之前不是让糜公和古校尉联络之前北海境内的黄巾...军么?”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嘉听说主公在年前送了这些人几批辎重,算是缺粮给粮,缺器给器,此战,正是用其之时!”
古剑闻言皱眉道:“奉孝先生,这些人数目虽不少,战力却着实一般,不可委以重任。”
“也不是什么重任。”郭嘉道:“此战冒奇险,便为毕其功于一役,其中关键便在陷平寿,擒孔融!”
“而北海靠近渤海,因自古通船的缘故,去辽东其实极为方便,便是朝廷任命官员时都把这两个地方当做近邻来看。”
“嘉最怕的就是孔融见势不妙,直接逃去辽东,又可遥遥指挥北海军与我军僵持下来。”
“而那管承本就是北海有名的水贼,咱们提前借助其力控制平寿北面的渤海水域,以防止孔融走脱,以至功亏一篑!”
听到这话,帐内众人皆是目瞪口呆的看着郭嘉,一时间尽都失声。
好家伙...
这还没开打,都考虑到到怎么防备敌人逃走了?
“如此这般,便可彻底断绝了孔融的退路。另一方面,以风驰电掣之势锋抵此地....”
众目睽睽下,郭嘉昂然仰首,深深吁出一口长郁心内的豪情壮气,阔步上前,一拳打在地图上平寿所在的位置,朗声道:“此正所谓不动则已....“
“动则雷霆万钧!”
言罢,郭嘉退后一步,对着王政的方向躬身恭声道:“臣言已毕,请主公定夺!”
大堂内一时静至落针可闻。
在全场肃然中,王政双眼烁动着莫名的光芒,凝视着郭嘉好一会儿,蓦地拍案而起,纵声大笑:“孙子有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奉孝此计,深得其中三昧矣!”
又顾盼左右:“诸君以为然否?”
你这老大都这般说了,谁敢说不是啊,而且这话出口,众人也都明白了,王政这是拍板同意了。
自是齐声回道:“惟以上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