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细盘算三年之攒,救楚否众人
许是楚王的祈祷终究起了作用,从赵国赎回的三万大军终于赶到了安陆城中,因为这只生力军的加入,安陆城中的情况稍稍稳定了起来。
然而就在楚王稍稍缓了一口气时,一个噩耗又从前线传来:秦军在巴蜀之地大肆募兵五万之众,不日便要开赴安陆。
楚王无奈,能征的兵都征了, 贵族们也算是配合,但架不住郢都一战损失实在太大,贵族们的手里也实在没什么人了。没有更多的办法,楚王只能将目光投向了莽荒的吴越之地。
公园前252年冬,秦军伐楚,以蒙骜为将,趁年关之机,渡冰封之河,连下一十二城, 至郢都乃止。
楚王遂集全国之兵,约二十万许,欲守鄢郢而拒秦之兵锋也!
不想秦军于夤夜时,绝地而为道,自城内而反,破城门而毁吊桥,大军遂攻入城中,城既不守,楚军遂退,仅余八万许撤至安陆。
公元前251年春,郢都再度陷落,楚军退守安陆城,至此拉开安陆混战之序幕。
秦续以大兵而攻之,楚军士气低下,又兼兵力不足,损失颇重,眼见安陆即将不守。楚王遂以东面三城并美女若干换得赵国之降卒三万,安陆乃定。
未几, 为破安陆而灭楚,秦于巴蜀之地强征兵员,增援前线。楚王知之,夜不能寐,遂命曰:征山越之民入军!
是以十万山越野民被迫入营而成军,浩浩荡荡开赴安陆战场之中,则秦国虽增兵数万,却仍无奈何于安陆城也。
无奈之下,秦军暂熄进攻之火,而行春耕事宜。
然,秦国亡楚之心不死,仍于关中、义渠、河西等地徐徐征兵而图之。
楚王既惊且惧,遂密集遣使而入邯郸,欲求赵军之调停是也。然,秦之细作曰黑冰台者,于齐地而大做文章,赵国大军遂困于齐地之中而不得出也。
秦、楚数十万大军囤积安陆城,彼此试探不止。倏忽而过两年之期,遂至公元前249年秋日。
时日也,赵军忙于巩固齐地之政, 各处查缺补漏,一直难于分身。鲸吞之弊,终显露无疑!又兼秦国间客之用者,虽得千里之地,所获之物不过区区也。然,三年不懈之治理,置山东、东莱二郡,行一体之策,使齐地民心尽附矣。
而趁此良机,秦国既得鄢郢之地,却受困于安陆城,无法东进,遂并楚之南部诸城,并行耕战之政。许是天亦佑秦也,竟获三年之大丰收,虽尽穷兵黩武之政,却无饿殍遍野之事。
三年之期,秦国仓廪富,兵甲足,青壮亦成矣,遂征伐动也!故秦之征兵愈发猛烈矣,自义渠、河西、关中共征青壮新军计以十万之数,另有巴蜀之又三万新军。
欲以雷霆之势,再入楚地,趁赵国反应不及,一举而灭楚者也!
秦之征兵,而楚亦聚兵也,然楚王聚全国之兵于安陆者,不过二十万许,而秦军兵力已至三十万!
或曰:螳臂当车,不若降也!当不失齐国安平君之位也!
楚王怒而斥之,曰:我大楚尚有沃土千里,带甲之士数十万,岂能效齐国之途?
或曰:即令赵之相救也,迟则悔之无极也!赵为秦之敌也,秦、赵之间,必有一战,赵必不能坐视我楚之亡于秦也。
楚王然之,却又所有忧虑之处,曰:赵者,虎狼也!若求其援,其必令我楚与秦两败俱伤乃出兵相助也!待其兵之至者,恐我楚已精疲力竭矣。则秦军退而赵军至,虽脱虎穴却又入狼窝矣。
或曰:乃许赵以重利,并挟之以投降之举,或可求其军之速援也。
楚王深以为然,遂许赵以阴平以北一十三城,央其速出兵以援,阴以投降秦国相谏,赵王括乃知楚国之危,已迫在眉睫。遂召赵国内阁重臣而共商而议之。
与会者,内阁首辅平原君,次辅吕不韦,阁臣田单、与赵信任上将军李牧,及赵王括五人也。
赵王括率先而言之,曰:“今秦欲举三十万大军而犯楚,诸位以为我赵国宜如何处置乎?请卿等皆畅所欲言也!”
平原君答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也!愿得我军战力如何,以供咨询也!”
闻言,赵括眼神随即看向上将军李牧。
李牧者,继任廉颇之上将军,属统摄全军之权也。
见得赵王括之眼神,遂起身而答曰:“三年积累,我军战力倍于从前矣。
置甲种军者七,分为:驻守邯郸之羽林卫计五万人马、陷阵营一万人马、铁浮屠三千骑;驻守上党之长平军、归义军合计六万人马(各半),驻守山东、东莱郡之泰山军、平北军合计六万人马(各半),总计一十八万三千人马。
置乙种守卒约十万人,其中邯郸郡有守卒两万,河东、河内、上党、山东四郡各有守卒万人,北郡、辽东、辽西、代郡、东莱郡各有守卒八千人马。
另有屯田之卒共计约三十万人。其中辽东大开发一郡便有屯田卒五万多人,而山东、东莱二郡因收归较晚,又有秦人捣乱,至去岁方才彻底肃清,行屯田之策,如今屯田士卒之数正逐年飞涨之中。若是要战,辽东、辽西、代郡之屯田卒调动不易,山东、东莱之卒不堪重用,可用之兵大约在二十万上下。
换言之,我军可随时投入战斗之总兵力大约在四十八万左右!若是全国动员,加上临时征兵,总兵力可突破六十万!”
听着李牧口中一个个详尽的数据脱口而出,众人心中不由的颇有些自豪!
多少年了,赵国的兵力终于更胜了长平之战前,而那是的四十万是穷兵黩武的结果,而如今的四十八万居然是常备的力量,若是全国动员,总兵力更是高达六十万!
更为重要的是,赵国,相对于秦国,第一次在兵力上形成了碾压!秦国穷尽民力,也才生拼硬凑出来三十万大军,其中过半都是未曾怎么训练的新军,而自己光是甲、乙种的常年训练的兵力就达到了二十八万多!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座的各位努力的结果,怎能不令人激动莫名。
手里的兵力弄清楚了,却还有更为重要的一项必须要整明白——粮草!
所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多的兵,没有粮食他也没用,历史上长平战场上的赵军就是为秦军断了粮才导致的全军覆没。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粮草供给是否充足比兵力多寡更为重要。
在李牧处得到满意答复的赵括随即将眼神看向了正一脸高兴的吕不韦。如今的吕不韦虽名为次辅,却已经基本接过了平原君手中首辅的权利,而平原君一来明白这是赵括所默许的,二来自己年岁也高了,所以除了重大的决策之外,几乎不再插手具体的事务。也正是平原君如此的作为,使得赵括也越发地尊重了起来。
看到赵王括眼神的吕不韦很快反应过来,当即对着众人微微一礼,侃侃而谈道:“天佑我大赵,三年来风调雨顺,而除却山东、东莱二郡外,其余八郡年年大获丰收也,而山东、东莱二郡也从去岁开始自给自足,今年已经有所富余上交国库。
如今邯郸仓、长子仓、临淄仓、蓟城仓内,粮草皆堆积如山,尤其邯郸仓与上党仓,已经二扩其址,仍无法满足存放之需,待今年秋粮收上来,微臣恐怕还得三扩其址,才能满足也!哎,累煞我也!”
听着吕不韦的故意为之的叹息之声,众人都几乎笑出了声!
吕不韦随即继续说道:“仅以上党郡之长子仓为例,其所囤积之粮草军需,可够我十万大军三年之用!若是所用粮仓加起来,甚至可维持十万大军近二十年之用也!这还不包括今年未曾入库之秋粮!”
说着吕不韦又看了看赵括,继续说道:“不仅我府库之中存粮足,百姓也皆有余粮,上党、邯郸等地自不必说,便是山东、东莱二郡的百姓也至少有数月之存,若是加上今年之减税增收,百姓存粮或可有一年之余。”
显然,吕不韦作为赵括的心腹,很是明白赵括对于底层老百姓的在意,若是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恐怕这位王上真的会吃人!
赵括闻言,这才满意地点起头,对着众人说道:“我大赵有如今之势,多亏诸位不辞辛苦鼎力相助,寡人代赵家百姓多谢诸位了!”
众人闻言连称不敢。
随即赵括也不多作夸赞之词,转而将话题再次带入正轨,说道:“如今我大赵兵精粮足,是时候跟秦军好好地算上一账了,只是兵出何方,却还需细细计较。楚国是救还是不救,救的话如何救?是加入南方战场,还是另辟战场,亦或是其他,诸卿有何建议,且大胆言之!”
众人闻言,也不再谦让,当即作为首辅的平原君便首先发言道:“微臣以为楚国必救,否则无论是楚国臣服于秦,或是倒戈相向都将导致战局之被动。可若是出兵楚地,虽有可能与楚军共歼秦军主力,然一则劳师以远,不利其战,二则若是就近前往,需向魏国借道路,若从山东入楚地,则需跨越山河之阻,迁延日久矣!
故,微臣以为,可于河西发动进攻,迫使秦军回援,进而解楚国之围。”
赵括看着平原君缓缓说道:“平原君之意,欲我大赵行故齐之军师孙膑之围魏救赵之策焉?”
“然也!”平原君点头称是道。
“诸卿以为如何?”赵括没有点评反而问向在场诸人。
若是换了现在的会议,定然是一片歌颂英明之声,但好在那时的赵廷还没有受到“官本位”的荼毒。
赵括话音刚落,上将军李牧便站起身来,表示反对:“吾认同平原君之楚国必救之议,然平原君之策,有误者三。
其一,河西之侧,非秦之必救也!此地之广不如关中,其地之富不及巴蜀,失河西而的广袤之楚地,秦人划算得很,故若我军强攻河西,秦军必不会回师救援;
其二,河西之战,难于安陆之战。安陆者虽北有高山,南有云梦,然其城却非天险,反观河西,我军若攻,必强渡大河,观夫历年水情,秋日必涨其水也,而秦国修筑河西防线日久矣,我军强攻必遭巨大之损失;
其三,我军救援非真为救援也,只为安楚王之心,以励其与秦军死斗,故平原君不愿之路确是末将以为最佳之路径——即,自山东郡出兵而援楚。不仅可以山川险阻为由拖延一番时间,更可以沿途记录山川形势,以利我军来日攻楚之用!”
不待赵括继续点将,一旁的田单将军早已按捺不住,当即起身说道:“末将以为,出兵于楚国境内殊为不妥。尤记得当年河内之战,魏军反水,险些将我八万主力陷于全军覆没之险地。魏国者,累受我赵国之庇佑也,却也能阴谋反水,况楚国乎?
秦楚虽有世仇,然利益驱动之下,勾连之事不可不放!妄悬大军于他国境内,一旦楚国反水,则我大军进退两难,更有尽没之危矣!简言之:就楚之重不应重于我自身之安危也。
故,末将以为,可行“围魏救赵”之策,还是那句话吾等只是需要给楚王一个借口、一个希望,令其与秦军相拼可也,至于能否真正调动秦军,并不在吾等考虑范围之内。甚至于,秦军不为所动是更好之事情。
当然,若是楚国反应强烈,我军也可直攻周邑,进而进逼函谷!”
“进逼函谷?函谷关岂是那么容易攻破?而我大军经周邑而至函谷,粮道完全暴露在韩、魏两国视野之下,一旦两国被秦军说服,则我军粮道必然不保,如此大军才真正陷入险地矣!”李牧随即抓住田单最后的漏洞狠狠进行还击。
“那便攻河西好了!”一旁的平原君又冒头说道。
看着挥下讨论得热火朝天,赵括莞尔一笑,随即看向了一直没有发言的吕不韦。
然而就在楚王稍稍缓了一口气时,一个噩耗又从前线传来:秦军在巴蜀之地大肆募兵五万之众,不日便要开赴安陆。
楚王无奈,能征的兵都征了, 贵族们也算是配合,但架不住郢都一战损失实在太大,贵族们的手里也实在没什么人了。没有更多的办法,楚王只能将目光投向了莽荒的吴越之地。
公园前252年冬,秦军伐楚,以蒙骜为将,趁年关之机,渡冰封之河,连下一十二城, 至郢都乃止。
楚王遂集全国之兵,约二十万许,欲守鄢郢而拒秦之兵锋也!
不想秦军于夤夜时,绝地而为道,自城内而反,破城门而毁吊桥,大军遂攻入城中,城既不守,楚军遂退,仅余八万许撤至安陆。
公元前251年春,郢都再度陷落,楚军退守安陆城,至此拉开安陆混战之序幕。
秦续以大兵而攻之,楚军士气低下,又兼兵力不足,损失颇重,眼见安陆即将不守。楚王遂以东面三城并美女若干换得赵国之降卒三万,安陆乃定。
未几, 为破安陆而灭楚,秦于巴蜀之地强征兵员,增援前线。楚王知之,夜不能寐,遂命曰:征山越之民入军!
是以十万山越野民被迫入营而成军,浩浩荡荡开赴安陆战场之中,则秦国虽增兵数万,却仍无奈何于安陆城也。
无奈之下,秦军暂熄进攻之火,而行春耕事宜。
然,秦国亡楚之心不死,仍于关中、义渠、河西等地徐徐征兵而图之。
楚王既惊且惧,遂密集遣使而入邯郸,欲求赵军之调停是也。然,秦之细作曰黑冰台者,于齐地而大做文章,赵国大军遂困于齐地之中而不得出也。
秦、楚数十万大军囤积安陆城,彼此试探不止。倏忽而过两年之期,遂至公元前249年秋日。
时日也,赵军忙于巩固齐地之政, 各处查缺补漏,一直难于分身。鲸吞之弊,终显露无疑!又兼秦国间客之用者,虽得千里之地,所获之物不过区区也。然,三年不懈之治理,置山东、东莱二郡,行一体之策,使齐地民心尽附矣。
而趁此良机,秦国既得鄢郢之地,却受困于安陆城,无法东进,遂并楚之南部诸城,并行耕战之政。许是天亦佑秦也,竟获三年之大丰收,虽尽穷兵黩武之政,却无饿殍遍野之事。
三年之期,秦国仓廪富,兵甲足,青壮亦成矣,遂征伐动也!故秦之征兵愈发猛烈矣,自义渠、河西、关中共征青壮新军计以十万之数,另有巴蜀之又三万新军。
欲以雷霆之势,再入楚地,趁赵国反应不及,一举而灭楚者也!
秦之征兵,而楚亦聚兵也,然楚王聚全国之兵于安陆者,不过二十万许,而秦军兵力已至三十万!
或曰:螳臂当车,不若降也!当不失齐国安平君之位也!
楚王怒而斥之,曰:我大楚尚有沃土千里,带甲之士数十万,岂能效齐国之途?
或曰:即令赵之相救也,迟则悔之无极也!赵为秦之敌也,秦、赵之间,必有一战,赵必不能坐视我楚之亡于秦也。
楚王然之,却又所有忧虑之处,曰:赵者,虎狼也!若求其援,其必令我楚与秦两败俱伤乃出兵相助也!待其兵之至者,恐我楚已精疲力竭矣。则秦军退而赵军至,虽脱虎穴却又入狼窝矣。
或曰:乃许赵以重利,并挟之以投降之举,或可求其军之速援也。
楚王深以为然,遂许赵以阴平以北一十三城,央其速出兵以援,阴以投降秦国相谏,赵王括乃知楚国之危,已迫在眉睫。遂召赵国内阁重臣而共商而议之。
与会者,内阁首辅平原君,次辅吕不韦,阁臣田单、与赵信任上将军李牧,及赵王括五人也。
赵王括率先而言之,曰:“今秦欲举三十万大军而犯楚,诸位以为我赵国宜如何处置乎?请卿等皆畅所欲言也!”
平原君答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也!愿得我军战力如何,以供咨询也!”
闻言,赵括眼神随即看向上将军李牧。
李牧者,继任廉颇之上将军,属统摄全军之权也。
见得赵王括之眼神,遂起身而答曰:“三年积累,我军战力倍于从前矣。
置甲种军者七,分为:驻守邯郸之羽林卫计五万人马、陷阵营一万人马、铁浮屠三千骑;驻守上党之长平军、归义军合计六万人马(各半),驻守山东、东莱郡之泰山军、平北军合计六万人马(各半),总计一十八万三千人马。
置乙种守卒约十万人,其中邯郸郡有守卒两万,河东、河内、上党、山东四郡各有守卒万人,北郡、辽东、辽西、代郡、东莱郡各有守卒八千人马。
另有屯田之卒共计约三十万人。其中辽东大开发一郡便有屯田卒五万多人,而山东、东莱二郡因收归较晚,又有秦人捣乱,至去岁方才彻底肃清,行屯田之策,如今屯田士卒之数正逐年飞涨之中。若是要战,辽东、辽西、代郡之屯田卒调动不易,山东、东莱之卒不堪重用,可用之兵大约在二十万上下。
换言之,我军可随时投入战斗之总兵力大约在四十八万左右!若是全国动员,加上临时征兵,总兵力可突破六十万!”
听着李牧口中一个个详尽的数据脱口而出,众人心中不由的颇有些自豪!
多少年了,赵国的兵力终于更胜了长平之战前,而那是的四十万是穷兵黩武的结果,而如今的四十八万居然是常备的力量,若是全国动员,总兵力更是高达六十万!
更为重要的是,赵国,相对于秦国,第一次在兵力上形成了碾压!秦国穷尽民力,也才生拼硬凑出来三十万大军,其中过半都是未曾怎么训练的新军,而自己光是甲、乙种的常年训练的兵力就达到了二十八万多!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座的各位努力的结果,怎能不令人激动莫名。
手里的兵力弄清楚了,却还有更为重要的一项必须要整明白——粮草!
所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多的兵,没有粮食他也没用,历史上长平战场上的赵军就是为秦军断了粮才导致的全军覆没。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粮草供给是否充足比兵力多寡更为重要。
在李牧处得到满意答复的赵括随即将眼神看向了正一脸高兴的吕不韦。如今的吕不韦虽名为次辅,却已经基本接过了平原君手中首辅的权利,而平原君一来明白这是赵括所默许的,二来自己年岁也高了,所以除了重大的决策之外,几乎不再插手具体的事务。也正是平原君如此的作为,使得赵括也越发地尊重了起来。
看到赵王括眼神的吕不韦很快反应过来,当即对着众人微微一礼,侃侃而谈道:“天佑我大赵,三年来风调雨顺,而除却山东、东莱二郡外,其余八郡年年大获丰收也,而山东、东莱二郡也从去岁开始自给自足,今年已经有所富余上交国库。
如今邯郸仓、长子仓、临淄仓、蓟城仓内,粮草皆堆积如山,尤其邯郸仓与上党仓,已经二扩其址,仍无法满足存放之需,待今年秋粮收上来,微臣恐怕还得三扩其址,才能满足也!哎,累煞我也!”
听着吕不韦的故意为之的叹息之声,众人都几乎笑出了声!
吕不韦随即继续说道:“仅以上党郡之长子仓为例,其所囤积之粮草军需,可够我十万大军三年之用!若是所用粮仓加起来,甚至可维持十万大军近二十年之用也!这还不包括今年未曾入库之秋粮!”
说着吕不韦又看了看赵括,继续说道:“不仅我府库之中存粮足,百姓也皆有余粮,上党、邯郸等地自不必说,便是山东、东莱二郡的百姓也至少有数月之存,若是加上今年之减税增收,百姓存粮或可有一年之余。”
显然,吕不韦作为赵括的心腹,很是明白赵括对于底层老百姓的在意,若是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恐怕这位王上真的会吃人!
赵括闻言,这才满意地点起头,对着众人说道:“我大赵有如今之势,多亏诸位不辞辛苦鼎力相助,寡人代赵家百姓多谢诸位了!”
众人闻言连称不敢。
随即赵括也不多作夸赞之词,转而将话题再次带入正轨,说道:“如今我大赵兵精粮足,是时候跟秦军好好地算上一账了,只是兵出何方,却还需细细计较。楚国是救还是不救,救的话如何救?是加入南方战场,还是另辟战场,亦或是其他,诸卿有何建议,且大胆言之!”
众人闻言,也不再谦让,当即作为首辅的平原君便首先发言道:“微臣以为楚国必救,否则无论是楚国臣服于秦,或是倒戈相向都将导致战局之被动。可若是出兵楚地,虽有可能与楚军共歼秦军主力,然一则劳师以远,不利其战,二则若是就近前往,需向魏国借道路,若从山东入楚地,则需跨越山河之阻,迁延日久矣!
故,微臣以为,可于河西发动进攻,迫使秦军回援,进而解楚国之围。”
赵括看着平原君缓缓说道:“平原君之意,欲我大赵行故齐之军师孙膑之围魏救赵之策焉?”
“然也!”平原君点头称是道。
“诸卿以为如何?”赵括没有点评反而问向在场诸人。
若是换了现在的会议,定然是一片歌颂英明之声,但好在那时的赵廷还没有受到“官本位”的荼毒。
赵括话音刚落,上将军李牧便站起身来,表示反对:“吾认同平原君之楚国必救之议,然平原君之策,有误者三。
其一,河西之侧,非秦之必救也!此地之广不如关中,其地之富不及巴蜀,失河西而的广袤之楚地,秦人划算得很,故若我军强攻河西,秦军必不会回师救援;
其二,河西之战,难于安陆之战。安陆者虽北有高山,南有云梦,然其城却非天险,反观河西,我军若攻,必强渡大河,观夫历年水情,秋日必涨其水也,而秦国修筑河西防线日久矣,我军强攻必遭巨大之损失;
其三,我军救援非真为救援也,只为安楚王之心,以励其与秦军死斗,故平原君不愿之路确是末将以为最佳之路径——即,自山东郡出兵而援楚。不仅可以山川险阻为由拖延一番时间,更可以沿途记录山川形势,以利我军来日攻楚之用!”
不待赵括继续点将,一旁的田单将军早已按捺不住,当即起身说道:“末将以为,出兵于楚国境内殊为不妥。尤记得当年河内之战,魏军反水,险些将我八万主力陷于全军覆没之险地。魏国者,累受我赵国之庇佑也,却也能阴谋反水,况楚国乎?
秦楚虽有世仇,然利益驱动之下,勾连之事不可不放!妄悬大军于他国境内,一旦楚国反水,则我大军进退两难,更有尽没之危矣!简言之:就楚之重不应重于我自身之安危也。
故,末将以为,可行“围魏救赵”之策,还是那句话吾等只是需要给楚王一个借口、一个希望,令其与秦军相拼可也,至于能否真正调动秦军,并不在吾等考虑范围之内。甚至于,秦军不为所动是更好之事情。
当然,若是楚国反应强烈,我军也可直攻周邑,进而进逼函谷!”
“进逼函谷?函谷关岂是那么容易攻破?而我大军经周邑而至函谷,粮道完全暴露在韩、魏两国视野之下,一旦两国被秦军说服,则我军粮道必然不保,如此大军才真正陷入险地矣!”李牧随即抓住田单最后的漏洞狠狠进行还击。
“那便攻河西好了!”一旁的平原君又冒头说道。
看着挥下讨论得热火朝天,赵括莞尔一笑,随即看向了一直没有发言的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