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朝廷变天(求追读)
崇祯当时就对黄立极下了杀心。
只是给黄立极求饶的文武大臣太多,当朝杀一个内阁首辅也不太吉利,崇祯决定暂时绕他一命。
等自己把阉党势力连根拔起,再收拾也不迟。
盯着黄立极看了好一会儿才下旨:“黄大人想回乡颐养天年,朕拒绝的话就太不尽人情了!准奏!”
“谢主隆恩!”黄立极觉得自己猜中了皇帝不想起杀自己的心思,赶紧对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谢恩,紧绷的神经也在这一刻舒缓下来。
放下官帽,在满朝文武百官的注视下颤颤巍巍走出大殿。
直到黄立极背影从大殿消失,崇祯才继续道:“黄大人辞官,首辅位置就空下来,所有内阁大臣都有资格成为新的首辅。”
“如果有爱卿觉得自己能胜任首辅一职,下朝就可以给朕写奏折!”
“也能写奏折推荐其他人担任新的内阁首辅!”
“内阁大臣也空缺好几个名额,爱卿同样可以自荐和推荐人选,争取下次大朝会就把名单定下来!”
崇祯驾驭朝臣这一手玩得非常利索。
内阁首辅跟内阁大臣的诱饵一抛出去,大殿里的文武百官就变成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饿狼。
有资格成为内阁大臣的官员两眼放光,在心里盘衡已经成为内阁大臣的几率有多大。
没有资格的大臣在脑子里分析谁最有资格成为新的内阁大臣跟首辅。
一旦自己分析正确,提前站队,肯定会给带来巨大政治好处。
总之每个人都想在这件事儿上捞点儿好处。
崇祯最爱看到眼前这一幕。
作为皇帝,朝臣之间争斗的越狠,他越好通过居中协调来掌权……
朝臣已经被自己丢出去的鱼饵给吸引,等他们为此争的你死我活时,崇祯就能在乱局中坐收渔翁之利。
“吏部尚书在吗?”崇祯突然问。
“老臣参加陛下,不知陛下有何旨意!”吏部尚书愣了一下,赶紧站出来行礼。
他刚才也在分析自己有没有机会更进一步,成为内阁大臣。要不是身后侍郎提醒,他连崇祯的问话都没听到。
“朕听说泰州知府的位置还缺着?”崇祯直接问。
吏部尚书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盯上一个四五品知府,不敢耍任何聪明,很老实回答:“启奏陛下,原泰州知府被下狱后,泰州大小政务一直由泰州府同知管着,暂时还没安排知府!”
“吏部的办事效率太低,这都多久了,一个小小的知府都没安排好,朕对你们非常失望!”崇祯很不满怒斥道,搞得吏部尚书一脸莫名其妙,不明白东林党跟阉党的战火为什么会烧到自己身上。
还没来得及请罪,崇祯的圣旨已经在他耳边响起:“朕觉得泰州府同知不错!”
“既然泰州府的大小政务都是他管着,那就让他当泰州知府,不然名不正言不顺,下面的官员也不会听他的!”
吏部尚书明白了。
崇祯前面说那么多,真正的目的就是想安排泰州知府人选。
心里很不情愿,泰州知府的品级虽然不高,但也是一方土皇帝,好多人想争这个位置。
操作好了,这件事儿可以给自己带来万两银子收入。
崇祯这么一插手,自己任命知府人选,不经吏部之手,那些好处自然就没了。
但黄立极被贬的事儿还历历在目,心里也想争一争内阁大臣。要是当朝反驳陛下意见,把他激怒了,不仅没了晋升内阁大臣机会,还会被陛下恨上,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落得一个被罢官免职的悲惨下场。
赶紧接旨:“陛下英明,老臣也觉得泰州府同知是泰州知府最佳人选!”
“下朝臣就让人操办这件事儿!”
郡王府弹劾当朝首辅黄立极的奏折送出去后,朱以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生怕原来的历史轨迹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提心吊胆等了快十天,黄立极辞官回乡的好消息终于传到郡王府。
朱以派紧绷好几天的神经也在这一刻放松下来。
“父王,朝廷要变天了!”朱以派看完情报就对老爹说出自己想法。
朱寿镛则是一脸震惊感慨:“太不可思议了,曾经一家独大的阉党就这么被皇帝打压下去,连反抗的都没有!”
“从今以后,阉党一家独大的日子再也不存在了!”
“不过这样也好,两党相争怎么着也比一党独大更好控制,只要掌握好平衡,陛下今后的日子肯定比现在好过。”
老爹提议是一个成熟统帅者的最好掌权办法,但他并不了解崇祯。
新皇太自负,太自以为是,太信任东林党人。
觉得他们都是一群文采出众,怀揣报国梦想的谦谦君子,只有相信他们,让他们掌握朝廷大权,病弱膏盲的大明才能重新站起来。
接触几年后才发现,自己信任的谦谦君子全是一群自私自利之辈,比阉党更难对付。
看着老爹摇头反对:“父王,儿子的想法跟你恰恰相反!”
“不论陛下还是东林党人,都对阉党恨之入骨!”
“魏忠贤跟黄立极被除,阉党群龙无首,一片混乱,正是痛打落水狗,把阉党一网打尽的好时机,你觉得陛下跟东林党人会就此收手吗?”
“那陛下可就麻烦了!”朱寿镛刚舒展下来的眉头重新皱起来。
看着朱以派一脸担忧分析:“没有阉党制约,东林党就会在朝堂上一家独大!”
“他们比阉党更狡猾,更贪婪,将来陛下可有的受了!”
朱以派可没有那么多忧虑,一脸不在乎道:“管他什么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只要别招惹咱们郡王府,不影响郡王府利益,他们想斗就斗去,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月票!求追读!
只是给黄立极求饶的文武大臣太多,当朝杀一个内阁首辅也不太吉利,崇祯决定暂时绕他一命。
等自己把阉党势力连根拔起,再收拾也不迟。
盯着黄立极看了好一会儿才下旨:“黄大人想回乡颐养天年,朕拒绝的话就太不尽人情了!准奏!”
“谢主隆恩!”黄立极觉得自己猜中了皇帝不想起杀自己的心思,赶紧对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谢恩,紧绷的神经也在这一刻舒缓下来。
放下官帽,在满朝文武百官的注视下颤颤巍巍走出大殿。
直到黄立极背影从大殿消失,崇祯才继续道:“黄大人辞官,首辅位置就空下来,所有内阁大臣都有资格成为新的首辅。”
“如果有爱卿觉得自己能胜任首辅一职,下朝就可以给朕写奏折!”
“也能写奏折推荐其他人担任新的内阁首辅!”
“内阁大臣也空缺好几个名额,爱卿同样可以自荐和推荐人选,争取下次大朝会就把名单定下来!”
崇祯驾驭朝臣这一手玩得非常利索。
内阁首辅跟内阁大臣的诱饵一抛出去,大殿里的文武百官就变成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饿狼。
有资格成为内阁大臣的官员两眼放光,在心里盘衡已经成为内阁大臣的几率有多大。
没有资格的大臣在脑子里分析谁最有资格成为新的内阁大臣跟首辅。
一旦自己分析正确,提前站队,肯定会给带来巨大政治好处。
总之每个人都想在这件事儿上捞点儿好处。
崇祯最爱看到眼前这一幕。
作为皇帝,朝臣之间争斗的越狠,他越好通过居中协调来掌权……
朝臣已经被自己丢出去的鱼饵给吸引,等他们为此争的你死我活时,崇祯就能在乱局中坐收渔翁之利。
“吏部尚书在吗?”崇祯突然问。
“老臣参加陛下,不知陛下有何旨意!”吏部尚书愣了一下,赶紧站出来行礼。
他刚才也在分析自己有没有机会更进一步,成为内阁大臣。要不是身后侍郎提醒,他连崇祯的问话都没听到。
“朕听说泰州知府的位置还缺着?”崇祯直接问。
吏部尚书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盯上一个四五品知府,不敢耍任何聪明,很老实回答:“启奏陛下,原泰州知府被下狱后,泰州大小政务一直由泰州府同知管着,暂时还没安排知府!”
“吏部的办事效率太低,这都多久了,一个小小的知府都没安排好,朕对你们非常失望!”崇祯很不满怒斥道,搞得吏部尚书一脸莫名其妙,不明白东林党跟阉党的战火为什么会烧到自己身上。
还没来得及请罪,崇祯的圣旨已经在他耳边响起:“朕觉得泰州府同知不错!”
“既然泰州府的大小政务都是他管着,那就让他当泰州知府,不然名不正言不顺,下面的官员也不会听他的!”
吏部尚书明白了。
崇祯前面说那么多,真正的目的就是想安排泰州知府人选。
心里很不情愿,泰州知府的品级虽然不高,但也是一方土皇帝,好多人想争这个位置。
操作好了,这件事儿可以给自己带来万两银子收入。
崇祯这么一插手,自己任命知府人选,不经吏部之手,那些好处自然就没了。
但黄立极被贬的事儿还历历在目,心里也想争一争内阁大臣。要是当朝反驳陛下意见,把他激怒了,不仅没了晋升内阁大臣机会,还会被陛下恨上,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落得一个被罢官免职的悲惨下场。
赶紧接旨:“陛下英明,老臣也觉得泰州府同知是泰州知府最佳人选!”
“下朝臣就让人操办这件事儿!”
郡王府弹劾当朝首辅黄立极的奏折送出去后,朱以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生怕原来的历史轨迹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提心吊胆等了快十天,黄立极辞官回乡的好消息终于传到郡王府。
朱以派紧绷好几天的神经也在这一刻放松下来。
“父王,朝廷要变天了!”朱以派看完情报就对老爹说出自己想法。
朱寿镛则是一脸震惊感慨:“太不可思议了,曾经一家独大的阉党就这么被皇帝打压下去,连反抗的都没有!”
“从今以后,阉党一家独大的日子再也不存在了!”
“不过这样也好,两党相争怎么着也比一党独大更好控制,只要掌握好平衡,陛下今后的日子肯定比现在好过。”
老爹提议是一个成熟统帅者的最好掌权办法,但他并不了解崇祯。
新皇太自负,太自以为是,太信任东林党人。
觉得他们都是一群文采出众,怀揣报国梦想的谦谦君子,只有相信他们,让他们掌握朝廷大权,病弱膏盲的大明才能重新站起来。
接触几年后才发现,自己信任的谦谦君子全是一群自私自利之辈,比阉党更难对付。
看着老爹摇头反对:“父王,儿子的想法跟你恰恰相反!”
“不论陛下还是东林党人,都对阉党恨之入骨!”
“魏忠贤跟黄立极被除,阉党群龙无首,一片混乱,正是痛打落水狗,把阉党一网打尽的好时机,你觉得陛下跟东林党人会就此收手吗?”
“那陛下可就麻烦了!”朱寿镛刚舒展下来的眉头重新皱起来。
看着朱以派一脸担忧分析:“没有阉党制约,东林党就会在朝堂上一家独大!”
“他们比阉党更狡猾,更贪婪,将来陛下可有的受了!”
朱以派可没有那么多忧虑,一脸不在乎道:“管他什么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只要别招惹咱们郡王府,不影响郡王府利益,他们想斗就斗去,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月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