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0
(七五同人)大宋小吏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分卷阅读380
。”云雁回说道,“我看,你还不如问问你朋友要带些什么回来。”
“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李珣郁闷地道,“早知道,我应该早些去问,唉。”
云雁回拍拍他的肩膀,“算了。”大家交情不深,云雁回也不好直接点明,只能含糊地安慰李珣一下。
不过,李珣既然是这样的心思,看来此次和他爹一样,也不会玩儿走私了。这其实是很正确的做法,他们一家作为外戚,而且是没有一位活着的太后帮忙撑着的外戚,不一门心思尽忠,如何立足呢。
幸好李行简也是人精,把这件事糊弄过去之后,再也没提过,此事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大家平稳出发了。
……
因携带许多礼物,经过半月有余的路程,一行人方才到了宋辽边境。
此时,便有辽国的接伴使来迎接他们,带他们一路去国都。
这名接伴使姓耶律——辽国只有两个姓,耶律和萧,自我介绍,乃是辽国大林牙院的北面林牙,说得一口较为流利的汉话,“在下耶律德华。”
云雁回:“噗。”
云雁回一个没憋住,众人纷纷看向他,“?”
“失礼,失礼,嘴里进了虫子。”云雁回惭愧地道。
这人长得连一般都称不上,尤其是有一双眯缝眼,这也罢了,云雁回也不会以貌取人,可是他叫“德华”就让人顿生反差之感了……
耶律德华并没察觉,与大家一一见过之后,首先就代表辽国表示热烈欢迎,尤其是非常感谢他们把孔家班拉来了,辽国上下期盼已久,只希望能一睹汴戏真貌。
耶律德华对汴戏赞不绝口,自称未曾听过,但是将戏词倒背如流,也听出使宋国听过汴戏的同僚哼过,还有一些辗转流传到辽国的唱腔,虽然都不正宗,但也叫他从此魂牵梦萦,这一次,他还是自请来做接伴使的。
孔寄虽然听过很多赞美了,但是面对耶律德华发自内心的赞颂,也不由得有些美,加上他也接受了一些鸿胪寺的短期培训,知道他们的存在代表了什么,于是十分和气地感谢耶律德华,并命人现场就给耶律德华来了一段《望情鱼》中的经典唱段。
人一张嘴,耶律德华就知道是哪一出,说倒背如流真不是夸张。但他倒背如流这么久,还是第一次亲耳听到正版的汴戏,挺高大一个汉子,居然听得泪如雨下。
耶律德华拿衣袖擦着眼泪,哽咽着道:“这一段实在是感人,梁生为了何丽姝,愿意投海……呜呜呜!”他说着,还拉着李行简说,“您说是吧?您对这一段有什么看法吗?”
李行简非常机智,他过耳不忘,从文字艺术的角度上评价了一番,然后就不动声色地把袖子扯出来,让了一步。
云雁回及时顶了上来,开始侃:“不知耶律兄是否知道,汴戏还有个别称?”
耶律德华:“嗯?还请赐教?”
他一直在有意收集汴戏的相关知识,但还真不知道汴戏有个别称。
“因为汴戏的雏形,只有琵琶为伴奏,所以又叫弹词。”云雁回滔滔不绝地道,“以诸宫调集合起来,演绎戏本上的故事,融入了杂剧、说话等技艺的精髓,最后才成就了汴戏。叫汴戏,但是这汴戏的口音却有相当一部分是晋地口音,因为此戏虽然在汴京成形、成名,但起源于泽州……”
云雁回将汴戏的来源和特色等等故事,一通神侃,侃得耶律德华晕头转向,消化这些知识都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其他。最后说完了,耶律德华甚是折服,还要感谢云雁回告诉他这些。
云雁回:“呵呵呵,没什么,回头到了上京,咱们便可以锣鼓架起来,唱段全的了,也算一偿您的心愿。”
耶律德华连连点头,这时又微微羞涩地道:“云兄如此精通汴戏,想来也是文采风流,实不相瞒,我作了不少关于《望情鱼》的诗词,你能否指点一二呢?”
来了来了!辽人最喜欢做的事!和宋人交流文学!
“哦,这个啊……”云雁回往后退了一步,想换上李行简来。
谁知道,耶律德华一把抓住了云雁回的手,期待地道:“若是能唱和一番,那就更好了!”
云雁回:“……”
云雁回回头看了一眼李行简,却见李行简微微颔首,心中顿时有了底。
李行简是知道他底细的,既然同意,那就说明李行简知道这个辽人文化水平更差,于是放心地道:“那您念一下作品吧。”
耶律德华于是闭了闭眼,酝酿了一下感情,声情并茂地念道:“汴京游来乌鲤鱼,朝食禾花夜思君。痴情一片好儿女,双双对对成仙去!”
云雁回:“……………………”
耶律德华缓缓睁开眼,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竟是被自己的诗感动哭了。
云雁回木然转头看向李行简。
李行简笑呵呵地点了点头,“接伴使果然是贵国文采斐然之辈,难怪能在大林牙院任职。”
云雁回:“……还未请教辽国大林牙院的职责?”
赵允初幽幽道:“职司文翰。”
云雁回:“…………”
耶律德华面上略带自豪,看来对于自己能在相当于大宋翰林院的地方就职,还是很得意的。
而李行简仍是老神在在的样子,可是云雁回一想到方才他夸耶律德华那句话,就一阵大寒。靠,老头简直太损了!
第254章 朝见辽帝(上)
耶律德华那“诗”, 勉强也就是个打油诗,韵脚还不齐,连云雁回都听得出来水平极差,李行简居然还夸他文采斐然。
——当然,是在辽国来说文采斐然。
若是常人也就罢了, 此人可是大林牙院的官员。因此, 仔细一想这句话虽然恶意满满, 但也不算错。
云雁回违心地跟着夸了两句,耶律德华便得寸进尺,叫他唱和。
云雁回便无语地诌了两句,不算合辙押韵, 但是也没落于下风。耶律德华听了后,稍微一琢磨,遗憾地道:“还是副使技高一筹。”
“……您过奖了。”云雁回半点也没有胜利的喜悦。
到了私下相处时,李行简便给大家上了一课。
“辽人自开国之始, 便收藏大量汉家典籍, 收容汉臣, 自兴宗耶律隆绪起,更是大力推行,许多辽人贵族都会学习儒家经典,甚至在科举取士时,也会考诗词歌赋。”
李行简将辽人对汉家文化的推崇来历娓娓道来,“不过,终究是外邦,辽人善文者不多,水平尚可的是哪些人,咱们心里都有数。故此,方才我才没有‘解救’逐风。”
云雁回大汗,李行简说的“水平尚可”,明显是客气话,实际上在他们这些大儒眼中,不值一提。而这些人都属于
分卷阅读380
-
分卷阅读380
。”云雁回说道,“我看,你还不如问问你朋友要带些什么回来。”
“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李珣郁闷地道,“早知道,我应该早些去问,唉。”
云雁回拍拍他的肩膀,“算了。”大家交情不深,云雁回也不好直接点明,只能含糊地安慰李珣一下。
不过,李珣既然是这样的心思,看来此次和他爹一样,也不会玩儿走私了。这其实是很正确的做法,他们一家作为外戚,而且是没有一位活着的太后帮忙撑着的外戚,不一门心思尽忠,如何立足呢。
幸好李行简也是人精,把这件事糊弄过去之后,再也没提过,此事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大家平稳出发了。
……
因携带许多礼物,经过半月有余的路程,一行人方才到了宋辽边境。
此时,便有辽国的接伴使来迎接他们,带他们一路去国都。
这名接伴使姓耶律——辽国只有两个姓,耶律和萧,自我介绍,乃是辽国大林牙院的北面林牙,说得一口较为流利的汉话,“在下耶律德华。”
云雁回:“噗。”
云雁回一个没憋住,众人纷纷看向他,“?”
“失礼,失礼,嘴里进了虫子。”云雁回惭愧地道。
这人长得连一般都称不上,尤其是有一双眯缝眼,这也罢了,云雁回也不会以貌取人,可是他叫“德华”就让人顿生反差之感了……
耶律德华并没察觉,与大家一一见过之后,首先就代表辽国表示热烈欢迎,尤其是非常感谢他们把孔家班拉来了,辽国上下期盼已久,只希望能一睹汴戏真貌。
耶律德华对汴戏赞不绝口,自称未曾听过,但是将戏词倒背如流,也听出使宋国听过汴戏的同僚哼过,还有一些辗转流传到辽国的唱腔,虽然都不正宗,但也叫他从此魂牵梦萦,这一次,他还是自请来做接伴使的。
孔寄虽然听过很多赞美了,但是面对耶律德华发自内心的赞颂,也不由得有些美,加上他也接受了一些鸿胪寺的短期培训,知道他们的存在代表了什么,于是十分和气地感谢耶律德华,并命人现场就给耶律德华来了一段《望情鱼》中的经典唱段。
人一张嘴,耶律德华就知道是哪一出,说倒背如流真不是夸张。但他倒背如流这么久,还是第一次亲耳听到正版的汴戏,挺高大一个汉子,居然听得泪如雨下。
耶律德华拿衣袖擦着眼泪,哽咽着道:“这一段实在是感人,梁生为了何丽姝,愿意投海……呜呜呜!”他说着,还拉着李行简说,“您说是吧?您对这一段有什么看法吗?”
李行简非常机智,他过耳不忘,从文字艺术的角度上评价了一番,然后就不动声色地把袖子扯出来,让了一步。
云雁回及时顶了上来,开始侃:“不知耶律兄是否知道,汴戏还有个别称?”
耶律德华:“嗯?还请赐教?”
他一直在有意收集汴戏的相关知识,但还真不知道汴戏有个别称。
“因为汴戏的雏形,只有琵琶为伴奏,所以又叫弹词。”云雁回滔滔不绝地道,“以诸宫调集合起来,演绎戏本上的故事,融入了杂剧、说话等技艺的精髓,最后才成就了汴戏。叫汴戏,但是这汴戏的口音却有相当一部分是晋地口音,因为此戏虽然在汴京成形、成名,但起源于泽州……”
云雁回将汴戏的来源和特色等等故事,一通神侃,侃得耶律德华晕头转向,消化这些知识都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其他。最后说完了,耶律德华甚是折服,还要感谢云雁回告诉他这些。
云雁回:“呵呵呵,没什么,回头到了上京,咱们便可以锣鼓架起来,唱段全的了,也算一偿您的心愿。”
耶律德华连连点头,这时又微微羞涩地道:“云兄如此精通汴戏,想来也是文采风流,实不相瞒,我作了不少关于《望情鱼》的诗词,你能否指点一二呢?”
来了来了!辽人最喜欢做的事!和宋人交流文学!
“哦,这个啊……”云雁回往后退了一步,想换上李行简来。
谁知道,耶律德华一把抓住了云雁回的手,期待地道:“若是能唱和一番,那就更好了!”
云雁回:“……”
云雁回回头看了一眼李行简,却见李行简微微颔首,心中顿时有了底。
李行简是知道他底细的,既然同意,那就说明李行简知道这个辽人文化水平更差,于是放心地道:“那您念一下作品吧。”
耶律德华于是闭了闭眼,酝酿了一下感情,声情并茂地念道:“汴京游来乌鲤鱼,朝食禾花夜思君。痴情一片好儿女,双双对对成仙去!”
云雁回:“……………………”
耶律德华缓缓睁开眼,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竟是被自己的诗感动哭了。
云雁回木然转头看向李行简。
李行简笑呵呵地点了点头,“接伴使果然是贵国文采斐然之辈,难怪能在大林牙院任职。”
云雁回:“……还未请教辽国大林牙院的职责?”
赵允初幽幽道:“职司文翰。”
云雁回:“…………”
耶律德华面上略带自豪,看来对于自己能在相当于大宋翰林院的地方就职,还是很得意的。
而李行简仍是老神在在的样子,可是云雁回一想到方才他夸耶律德华那句话,就一阵大寒。靠,老头简直太损了!
第254章 朝见辽帝(上)
耶律德华那“诗”, 勉强也就是个打油诗,韵脚还不齐,连云雁回都听得出来水平极差,李行简居然还夸他文采斐然。
——当然,是在辽国来说文采斐然。
若是常人也就罢了, 此人可是大林牙院的官员。因此, 仔细一想这句话虽然恶意满满, 但也不算错。
云雁回违心地跟着夸了两句,耶律德华便得寸进尺,叫他唱和。
云雁回便无语地诌了两句,不算合辙押韵, 但是也没落于下风。耶律德华听了后,稍微一琢磨,遗憾地道:“还是副使技高一筹。”
“……您过奖了。”云雁回半点也没有胜利的喜悦。
到了私下相处时,李行简便给大家上了一课。
“辽人自开国之始, 便收藏大量汉家典籍, 收容汉臣, 自兴宗耶律隆绪起,更是大力推行,许多辽人贵族都会学习儒家经典,甚至在科举取士时,也会考诗词歌赋。”
李行简将辽人对汉家文化的推崇来历娓娓道来,“不过,终究是外邦,辽人善文者不多,水平尚可的是哪些人,咱们心里都有数。故此,方才我才没有‘解救’逐风。”
云雁回大汗,李行简说的“水平尚可”,明显是客气话,实际上在他们这些大儒眼中,不值一提。而这些人都属于
分卷阅读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