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摘了不少别的山货,能带回去的板栗就更加少。
叶明泽举着一个刺球,叫过众人:“我刚才剥开这个刺球看了看,里面的果子应该是能吃的。你们看,那边的松鼠正抱着一个!”
他不知道别的地方是否有人认识板栗,至少原主记忆里没有,连刺球也都没见过。这也不怪村民,离村子近的山上没有栗子树。远一点的,进的人少,又只顾着打猎,这种带刺又内有硬壳的很容易被错过。
“这个真能吃?这边有一大片呢!”小丫头们开始叽叽喳喳,“二堂兄,这个长得和榛子蛮像,跟它一样吗?”
“不知道,不过个头比榛子大多了,果肉应该也比榛子的大,我们砸开一个看看。”叶明泽说完用刀切开两半,就当自己从没见过似的。
松鼠吃了没事,几人还算放心地看着叶明泽拿起半个果子尝了尝:“什么味道?好吃吗?”
“生的吃起来也挺脆,粉味很浓。不知道煮熟是什么味道?我们摘一背篓回去尝尝。”叶明泽递了另一半给叶明海。
“嗯,跟土豆有点像,粉含量很高。”叶明海尝后陷入深思,“这个要是能长期储存的话,可是个好东西。”
这个时节,正是板栗成熟的时候,地上铺了一小层果子。十来个人很快就捡满一背篓。众人又开始转战其他山货。
这个地方比较偏,并不在紫青山脉入口附近,叶明泽在板栗林附近做了记号,以免下次再来找不到地方。
未时末,一行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下山时,众人苦不堪言。不管是最大的叶明海,还是刚十岁的堂妹叶雨,都背了超过自己能力的重量。
叶明泽发现自己的力气渐长,大堂兄也是。负重两百来斤还没到极限,两人相视而笑。
众人走一段,休息一段。快到后山时,叶家派了叔伯婶婶来接人。这一次出来,几乎带走了一多半小辈,家人肯定会担心。
“诶,那不是叶家几个小子丫头吗,他们去哪弄这么多山货?”后山附近收秋的人不少,收获自然不大。
“谁知道,要不你问问?”
“你咋不问?”
“这不把机会留给你吗?”说话的婶子讪讪地笑着。
不等她俩掰扯完这个问题,旁边已经有人上前询问。十来个人,背的东西少说也有一千来斤,这可是好几亩田一年的收获,大家都眼热的很。
“就在紫青山脉入口附近采摘的。”叶明海作为这一辈兄弟中的老大,这时自然由他出面。
看到来接的叶家人,大家伙坚持着的一口气也泄了,干脆找了个地方窝着休息,顺便解答村民的疑问。至于接下来的一段路,不用他们操心,叔伯婶婶们会背回家的。
围着的村民一听是那里,多数人就散了。他们不是不知道,越是深山,收获越大,可也要有那个本事和运气不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进深山的。
叶家能放心,还是因为叶明海学过打猎,叶明泽也有不错的身手,要不然,谁家敢放十来个孩子进山。
那篓子板栗分了几份,都放在背篓底部,倒不担心被发现。其他的东西山林随处可见。大伙瞧了没什么稀罕货,很快就散了。
眼看天色快黑,叶明海和叶明泽强制拉起几个坐地上不想起来的丫头小子,劳累了一天,越是休息越累,再坐下去,估计他们都该走不动道了。
最后,几个小的相互搀扶着,慢悠悠地晃回了家。
这次收获丰盛。叶老爷子翻看后,发现半数都是核桃榛子松子之类容易储存的坚果,黝黑的脸上不由浮起笑容。这些不便宜呢!等到年下,可以卖个好价钱。
对于剩下一半水果,叶老爷子有点头疼。沙果、海棠果还能放一段时间,其他浆果之类可不好保存,自家又不会二次加工,真不好处理。
现在正是这些果子成熟的旺季,卖也卖不了几个钱,还费时费力。不卖,自家又吃不完,送人也不好送,附近家家户户都有这些。
叶明泽看着爷爷原本很高兴,后来又面露苦色,很是疑惑。收了那么多东西,不是该高兴吗?
“爷爷,怎么了?”
“没事。这次水果摘了好几百斤,我正在想怎么处理。”
“爷爷,家里那么多人,咱家现在又不差这点钱,都留着自家吃吧!”叶明泽还算有话语权,在爷爷面前也说得上话。
“留下,怎么留?这些干果还好说,那些水果怎么弄?家里可没人会做果脯、果酱之类。”
“我这有些方子,要不试试看?”叶明泽还记得一些制作方法,他在现代经营的农副产品自然也包括水果,只是他只在厂房里看过生产过程,自己却没有亲自动过手。
“行,那你就试试。不行就拉到县城贱卖了。”
☆、第11章 制果脯
“咦,这个是什么?”叶老爷子看到叶明泽把背篓里的板栗腾出来,一眼就发现。
“爷爷,这个啊,我们今天刚发现的,我叫它板栗,一会让大伯娘她们做给你们尝尝。”叶明泽叫来叶父几个帮忙。先把外面那层刺壳去掉,取出圆溜溜的板栗,再剥出一部分果肉。
最近农忙,都是两家人一起做的饭,今天正好轮到娘和大伯娘。
“娘,这些栗子肉,你先蒸熟,碾成粉,再和进面里,做成饼子。剩下那些带壳的,你或蒸或煮或炒都行,嗯,像炒花生瓜子那样,最好加点糖。”
最近叶家日子越发好过,油盐酱醋糖都不缺。叶明泽想吃糖炒栗子了。
大伯母丢下手中的活计,毫不客气地接过大半篓子板栗:“这些带壳的我来弄,二弟妹就做饼子吧!明泽,放心,大伯娘一定不给你做差了!”
“呵呵,知道大伯娘您做炒货的手艺好,您来做,我欢喜还来不及,哪能嫌弃?你们忙,我去洗刷一下。”
叶明泽体力好,稍事休息,又精力旺盛。几个小的,沾床就不想起来,被自己的娘死拽活脱拉起来吃晚饭,还闹点小脾气。
农忙期间,粮食都尽着吃,小孩子那桌已经不需要争抢。
叶老爷子拿起一张饼子,全家顿时开动。今天提供的饼子味道跟以往不同,带点甜味,跟糕点似的,大家一吃就停不下来。
原本预计着能有剩余的饼子顿时一张不剩,丫头小子们嚷着还要。刘氏江氏面面相觑,她们今天还多做了几个,怎么会不够吃?
“行了,已经没了。赶紧下去吃炒栗子去!那有一大锅。”温氏看吃了这么多,有点心疼。
孩子们一听还有吃的,也不闹腾了,都乖乖等着投喂。
蒸煮炒都尝了个遍,丫头小子们很快就发现糖炒栗子味道最好,一双双手纷纷伸向那个盘子。
叶明泽看着大家都喜欢板栗,心情不错,吩咐小妹给蒋敬之盛了一盘,当然是糖炒的。
“爷爷,山上还有不少,至少能收个几千斤,家里还能分出人手吗?”
今年忙着应付干旱,紧接着又是秋收,家里这几个月来只出过几次海,最近农忙间隙,正忙着出海赚钱,叔伯们都没时间。海货收入可是家里的大头,这个能不停就不停,板栗数量那么大,家里自然也不可能放弃。
叶老爷子凝眉沉思:“明泽,你让二孙媳妇出几个人,再叫上二弟三弟家,这东西也就现在能保密,时间长了,大伙肯定都知道,趁早摘了安心。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家兄弟。”
“嗯,知道了,敬之这边我来说。”
当初叶家人知道蒋敬之嫁妆包括十来个下仆,四十亩田时,还艳羡了一阵。特别是几个媳妇,她们每人的嫁妆加起来能超过五两就不错了,哪像蒋敬之,摆在明面上的,少说也有几百两。差距不可谓不大。
蒋敬之出了五人,叶家满打满算能出九人,这还得算上叶则文四兄弟,再加上二爷爷三爷爷两家人,一共近三十人,浩浩荡荡往紫青山脉进发。幸亏他们去得早,没引起村民的注意。
众人忙碌了一天,摸黑带回来四千多斤板栗。山里还剩余一小半,隔几天,众人又上了一趟山,这次叶则文四兄弟没再跟着。
两趟下来,一共收获近七千斤。这个收获能抵得上二三十亩田的出产。二爷爷三爷爷两家不由面露喜色。他们两家每家人口也都超过二十,田产却只有叶家的一半,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因此也没有供读书人。
叶爷爷三兄弟一番商议,最终决定按出力的人头分。这算是叶爷爷照顾两个弟弟,毕竟没有他们,叶家人也只不过是多跑几趟而已。
每家至少分到了两千斤,等于白得七八亩地的收入。只不过这是一锤子买卖。
板栗跟榛子松子等干果不同,它是可以当做主食吃的。相信明年这个时候,叶家村人肯定成群结队地去摘板栗。你说那地方偏僻,他们找不到?找不到他们不会问啊?问了,难道你还能不告诉?叶老爷子三家才多少人?总不能跟全村人作对不是?
两次采摘板栗间隔期间,叶明泽尝试着制作果脯果干果酱。这东西他记得配方,却不记得各种材料的配置比例。他根据脑海中的记忆,按不同比例尽可能多的配置,大部分都失败了。成功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根据丫头们的喜好,叶明泽选出几种方子,大批量晒制。果脯之类很受小孩子们欢迎,自从他们知道果子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后,常常往家捎回各种水果。叶家的零嘴种类越来越丰富。
叶明泽原本只是想解决水果储存的问题,谁知道,家里的果子越来越多,最后连村子里其他家的小孩子都拿着新鲜水果到叶家换成品。
最后,叶明泽和爷爷商量,决定用成品换鲜果。当然叶家不是白干的,截留了一部分利润。等每房都分到不少果脯后,多余的由叶则成卖到阳山县。
叶家除了叶明泽,就叶则成比较有经商头脑。叶明泽就算了,家人不会同意他做生意。这么算下来,也就叶则成比较合适。
当季的鲜果大多很便宜,不少都只能卖两三斤一文。制成果脯后,怎么也能卖个一二十文一斤。初初一看,利润很高,其实收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水分多的,需要十多斤果子才能出一斤果脯。再加上需要添加白糖之类辅料,还得算上人工,这么算下来,能赚个一倍就不错了。
刚开始还只是以物换物,后来等叶则成跟县城几家点心干果铺子熟识之后,需要的量就逐渐变大。
最近,家里几个媳妇丫头都忙着做果脯,生产逐渐开始跟不上销售。这边基本只有秋天能吃到水果,自然果脯生产也受到相应限制。
叶明泽到了这里之后,自己赚了几百两,倒是没为家里带来多少好处。这次制作果脯也算是他给家里提供了一条赚钱的路子。为了尽量扩大利润,叶明泽提议直接出钱去附近村子收购。果期就两三个月,错过就要等到明年了。
这么一来,叶家不仅自己赚了钱,同时也给附近村子带来了不少好处。往年这些果子多数都烂在山林里,每家留够自己吃的就不再管了。今年则不同,家家户户,只要有闲着的,连老人小孩子都参与进来。别看鲜果子不值钱,架不住它数量多啊。
往年那么便宜都不好卖,今年不愁销路,还不卖力干?
当附近村子的收获到来时,叶家明显人手不够。叶老爷子让温氏出面,请了他两个弟弟家的媳妇丫头过来帮忙,干些没技术含量的活计,洗洗切切,每人每天十五文工钱。两家人欣然接受。别看一天十五文很少,一个月下来就有四百五十文,一家五六个人,那得有好几两银子,不乐意才怪。
蒋敬之身体恢复的不错,长期一个人在屋子里呆着,心情不免有点烦躁。叶明泽就让他每天上午干小半天活,当然只能干些轻省的活计。
蒋敬之一直在养病,连叶家人见到的机会都不多,更不用说二奶奶两家。几个媳妇丫头偷偷打量着他,自以为蒋敬之没有发现。
“明泽媳妇真俊!不比城里的公子差。”
“得,你信息落伍了!他本来就是少爷,比城里那些公子来头还大!”
“嗯,你知道什么?快说!”
媳妇丫头的议论声时断时续地传入耳中,蒋敬之不觉莞而。在侯府时,哪有人敢在他面前嚼舌根,这种感觉还真新鲜。
叶家只有蒋敬之这么一个男媳妇,二奶奶两家也各有一个。三个人碰在一起,那两个就自发聚在他两边。他们俩平时都要下地,身子很是健壮,跟蒋敬之完全不是一个类型。
大兴朝除了从小培养嫁人的,其他男媳妇和普通男子没什么区别。三人间除了见识不同,倒也能聊得来。
叶明泽很喜欢这一点。他可不想看到一群和女人没什么区别的大老爷们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那对他来说简直就是视觉污染。
很快就进入十月份,到了收割玉米水稻的时候。叶家村人又一通忙碌,秋收正式宣告结束。每家每户开始算计一年的收成,来年的花销都得提前计划好。
到了十月,只剩下寥寥几样果子可以采摘,叶氏果脯小作坊暂告一段落。二奶奶两家人拿了银子乐呵呵的的走了。
叶明泽大略翻了下账本,短短一个来月,一共收了差不多三十万斤鲜果。按每三斤一文收,鲜果成本一百两,人工成本十两,当然自家人不算,再算上白糖之类家里没有的辅料,总成本大概一百五十两。
得到成品果脯约三万斤,以批发价十文一斤算,得银子大概三百两,扣除成本,盈利差不多一百五十两。
☆、第12章 出海
当天下午,堂屋。
叶老爷子坐在上首,五个儿子依次排开,叶明海和叶明泽坐在最下首。堂上鸦雀无声,叶老爷子不发话,其他人自然不敢吭声。
“明泽,你跟他们讲讲。”叶老爷子指指桌上放着的果脯收入账本。
“三叔负责销售,大堂兄负责收购鲜果子,我负责记账。一个月下来,总成本一百五十两,卖果脯得了三百两,最后获利一百五十两。”叶明泽简略介绍了收支情况。
堂上众人听到短短一个月赚了一百五十两,不由倒吸一口气。
“这一百五十两银子,我是这么打算的。拿出五十两银子,一家分十两。则全没有参与其中,原本不该分一份给他。他花销大,又还没有成家,你们就当是照顾兄弟。”想来叶老爷子考虑了很久,“今年你们最后照顾他一年,明年他那份田地你们就不用管了。他是自己种还是雇人,都随他。今年年成不好,保不准明年比今年闹得还厉害,粮食我都不准备卖。剩下的银子,五十两以后用来购置宅地。剩下的我先拿着,要是明年情况还不好转,这笔银子就用来买口粮。等则全成亲,咱们就分家。”
听到分家两个字,原本就听的专心的众人,听得更加投入。叶家一家子人算是相处比较和谐的,闹腾的时候很少,可也架不住人人都有自己的思量。
看几个儿子都没有出声,叶老爷子反应平静。他也是过来人,自然能够理解。正所谓树大分枝,这很正常不是?家里人口多,房间不够用,是时候分家了。
大家对叶老爷子的分法都没意见,各自领了银子之后,很快散去。堂屋上只剩叶老爷子和叶则全两人。
“则全,你把情况仔细说说。”
“爹,是县学的学正说的媒。对方是阳山县刘县丞家嫡出二女儿,今年十六岁,她好像与儿子有一面之缘。学正和县丞聊天时,无意中说起儿子,两人就起了心思。刘县丞把话一说,刘家二小姐就想起,她曾经见过我,印象还不错,就同意了。之后,学正就问我,这门亲我乐不乐意结。我没有拒绝,说回来问问爹娘的意思。”
“她是官家小姐,娇气着,会不会看不起我们?她的性格你了解吗?”
“爹,哪那么快。我这不是刚知道吗!”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叶则全哪会操心这些事。
“行了,家里已经有一个贵公子,不在乎再来一个娇小姐!之后的事,你别管了。我叫你娘去打听打听,太过离谱的咱家可不要。”叶老爷子回房同温氏商议。
叶家村这边,十月份温度很低,白天最高温度只有十来度,晚上更是接近零度,十月下旬甚至最低能到零下几度。
这边一进入十二月便需要猫冬。十月和十一月两个月是一年中最后能出海捕鱼的时间。
这天,叶明泽让叶父帮忙定制的渔船到了。叶家村有船的不少,能出海的却没几家。多数都是只能坐几个人的小船,随便一个稍大点的风浪就能掀翻的那种。平时,它们只能在离海五百米内作业。
叶明泽的渔船当然也不大,船身长近十米,宽两三米,设帆和橹,比叶家那条大一倍。这样的船只沿着海岸线跑是没有问题的。
船大了,自然需要的人也多。光摇橹就最少要四个人,这已经是最低配置,再低估计这船没法走了。叶明泽没想过要雇人,人数不够,蒋敬之的仆役顶上。
船只第一次出海,还得举行仪式。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吉日,祭祀海神后,叶明泽乘着新船出发。
叶则文和叶则武开着小船在前面领路,叶明泽的渔船跟在后面。
这是叶明泽到大兴朝后第一次出海,站在船头,看着水波荡漾的辽阔海面,感觉整个人心胸都变得开阔。
蒋敬之就站在他边上,身上披着厚实的披风,长身玉立,不像是出海捕鱼的样子。几天前,停了药膳,标志着身体基本康复,剩下的只需要正常进食,时不时补一补就没问题。这次出海,他也跟了出来。毕竟如果他不想做女儿家做的事,那跟着叶明泽,慢慢适应以后将过的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船上只有九个人,六个摇橹的男仆,还加上了秦妈。这边对女子上船有所忌讳,但并不禁止。叶明泽没这个顾忌,有蒋敬之在,带上秦妈比较方便照顾。
在即将看不到海岸线时,前边的小船停了下来。
“明泽,最远到这里,再远就要迷失方向。”
渔船没有配备识别方向的设备,他们也不需要,平时他们不会走这么远。叶明泽船上暂时也没有装备。
两艘船停在海面上,随波起伏。
最近,叶明泽感觉身体有些异样,五感增强,力量速度都有所提高,幅度都不大,却能感觉出来。除了这些,身体并没有任何不适,他也就没在意。
古代没有受到污染的海水很清澈,叶明泽集中注意力盯着一个方向,那里漂着一个水母,非常漂亮。看着看着,忽然,原本只能看清十几米深处的视觉翻了倍,一下子扩展到二三十米深。
恍惚了一下后,视觉定格在二十几米深处。叶明泽神色莫名,这肯定不是单一现象,至少在他认识的人中,叶明海也发生类似的变化。别的不清楚,他的力量速度是有增加的。
原先还没引起他的注意,这次视力增加如此明显,他不禁有不好的预感。
这两个月他都窝在村里,却不代表他的消息闭塞。别忘了家里还有个叔叔老往县城跑,他认识的同年上官不少,各地的情况也有所耳闻。
不少地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情,情况都不算严重,没有引起逃荒□□,朝廷也就没有特别在意。
万事禁不起联想。把两件原本没有丝毫关联的事件联系起来,叶明泽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末世。这个可能吗?他在现代都没碰上末世,难道掉到古代还要经历一遭?
叶明泽这么推论不是没有道理的。灾情,异能,这两样一起往往昭示着大规模灾难的降临。虽说这只是小说上的描述,可他却无法说服自己相信这只是巧合。
叶明泽仔细思考,发现他现在的状况很像哨兵觉醒时的初期症状。都是五感增强,体质变好。至于再多的,还无法证实,有待验证。
他又转头看了看身边的蒋敬之,最近呆在他身边,感觉很舒服,这跟以往两人相处的感觉不大一样。想起哨兵,自然联想到向导,蒋敬之的状况不明显,却也算符合。
真希望自己想多了。叶明泽甩开脑中的念头,开始选择下网的地点。
两条船相距不远,沿着海岸线的方向划动。叶明泽经验没有父亲大伯那么丰富,奈不住他视野广。
一炷香之后,他看到近二十米深处有一个小鱼群,数量不算多,密度也不大。叶明泽让青峰青山两人在指定位置、指定深度下网。下网后,网线固定住。几人继续摇橹,拖着渔网往鱼群前进的方向走。
这是叶明泽所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拖网,很简陋。因水压和网线质量的问题,渔网做的不大。
叶明泽一直注意着鱼群的范围,等渔网一脱出鱼群,立即下令收网。
因渔船不大,船头船尾重量相差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翻船。因此除了把压舱石挪到船头外,也不能所有人都到船尾拉网。蒋敬之帮不上忙,只能站到船头充当压舱石。
这一网收的费劲,看来收获不错。
等渔网全拉上来时,船舱里到处都是鱼鳞的反光,晃得人眯眼,却也由衷地开心。
这第一网少说都有几百斤,大部分都是常见的鲳鱼,还夹带着一些带鱼,秋刀鱼之类。
蒋敬之忍不住上前观看,这可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捕鱼的过程。他自小生长在帝都,基本吃不到新鲜的海鱼。这次网上来的鱼,有一些他就没见过。除了腥气很重外,其他倒是看着异常新奇。
叶明泽找了个鱼篓,拉着蒋敬之坐在边上,没说让他帮忙,开始独自分拣鱼类。
看着蒋敬之保养得很好的细长手指握着一条鲳鱼,放进鱼篓,叶明泽对他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蒋敬之身体已经痊愈,只比正常男子略差点,不影响日常生活,他必须慢慢融入这个家庭。
叶明泽视觉还不够广,小范围内想再找到一个鱼群,真心没那么容易。
又过了很长时间,叶明泽看到前面有一大片模模糊糊的影子,太深,已超出他的视野,看不出是什么鱼类。叶明泽果断下网,管他是什么,只要是鱼类就行。他这样已经够得天独厚,比光凭着经验下网不知道要好多少。
这一网明显比第一网要厚重。等拉上来一看,青峰几人原本正笑着的脸,突然耷拉下来。
“怎么好好的都拉着个脸?”叶明泽不明所以,一脸困惑样。
“少爷,这是鱿鱼,只能拿来喂猪。”
“哦,就为这啊!放心,没事,鱿鱼人也能吃。拉回去再说。”叶明泽来了大兴朝后,还没有碰到过鱿鱼,自然不了解这方面,“接着下网,前面应该还有。”
又放了两网,叶明泽才下令停船。众人赶紧开始分装鱼类。
☆、第13章 鱿鱼干
这三网捞的都是鱿鱼,其他鱼类很少。
叶父他们下了两次渔网后,就在叶明泽的船上帮忙。看着一船舱的鱿鱼,几人都很无奈。这些都只能自家吃了,新鲜品种,一时半会难以推销出去。
虽说有点遗憾,叶父一行人仍是嘴角飞扬,欢快地往家划。
等他们回到叶家村,小码头边已围了不少人。多数都是看热闹的,秋收后,大伙都闲着,哪有热闹人就往哪凑。新船下水,忌讳多着呢。这里的人都相信,第一次出海的情况将预示以后的收成。要是那么大条船,空舱而回,笑话可闹大发了。
其他那些个头最小的渔船是不用靠码头,能直接拖上岸的。叶明泽这条不行,必须停靠在小码头上。
这会天冷,白天出海没问题。夏日时光,多数都是在晚上出海捕鱼,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要去镇县卖鱼,否则白天出海鱼非得发臭不可。
船一靠岸,叶明泽就搬起一篓鲳鱼,第一个走下渔船,后面紧跟着蒋敬之。码头上,叶家多数人都到了,看他们搬东西下船,纷纷上前帮忙。
叶明泽:“娘,篓子不够,还有不少没装筐,您和弟弟回家多拿些。”
“哦,哦,好的。”江氏嫁过来二十多年,还没见过哪条船有这么多收获。
旁人看着一筐又一筐往往外搬,嫉妒羡慕恨,什么样的表情都有。
“咦,怎么都是鱿鱼?”有人发现后面搬出来的多数都是鱿鱼,心里总算平衡不少。
“我就说吗,叶林福家今年运道也太好了点,要是这次都是鲳鱼,岂不又大赚一笔?”又一个心理失衡的。
“就算除去后面的鱿鱼,光搬出来的鲳鱼就有好几百斤,至少值一两多银子,可不就小发一笔?”
“看这势头,林福家这是要发啊!”几个老头子心里门清。
“是啊,他家日子过的越来越旺。”说话的老头颇为羡慕,再想想家里,简直不能比啊。
很快,江氏和叶明溪叶明泽,拿着一叠筐子返回码头。
这次收获很大,不少和叶家走的较近的人都来帮忙,拉了两三趟车子才拉完。
鲳鱼拉回叶家,鱿鱼大多都拉往蒋宅,叶家只留下一小部分吃个新鲜。
叶家村人都很感慨,特别是一些有见识的。这次是运气不好,多数都是鱿鱼,下次谁能保证不是别的鱼呢?种类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次能捕到近两千斤鱼。这在叶家村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叶明泽和蒋敬之稍微收拾一下,进房商量以后捕到的鱼该怎么处理。这条船虽然归在蒋敬之名下,但是他们不可能一点都不顾叶家。村里那么多人看着,叶明泽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父母想想。这里不比那些大户人家,媳妇嫁妆补贴婆家是常事,运气不好,碰到比较极品的婆婆,即使自己不愿意拿出嫁妆,她也会想着法子逼你拿出来。常年累月下来,不但没有积攒下私房,拿嫁妆倒贴的比比皆是。
当然,蒋敬之的状况不同,叶家除了温氏会有些牢骚,几个婶婶心里嘀咕一下,至少明面上没人会觊觎。问题是,在这里,媳妇嫁妆虽是私产,不算在公中,却会算在叶明泽的小家里。村子里,夫妻财产哪能分那么清?他们不拿出一点孝敬家里长辈简直说不过去。
这种事上,叶明泽夫妻两人都不好主动开口,房里很安静。其实,蒋敬之对钱没太大概念。即使来到叶家村,他也没缺过钱,自然对这些渔获不大放在心上。
短暂的沉默后,还是叶明泽先开了口,他对蒋敬之还算了解,知道他没那么小气。
“敬之,每次出海收获,分家里一部分,不多给,尽他们吃就行。想卖那是不可能的,省的惯出他们不劳而获的习气。”
“行,你安排吧!”蒋敬之虽不怎么在乎这些,但对于叶明泽做决定前,会顾及他的想法,还是有丝小雀跃的。
有了决定后,叶明泽当即告知叶老爷子:“爷爷,这些都留着家里吃,不用省。”
“嗯,明泽你做的很好。”叶老爷子人老成精,一看这个架势,哪能不明白叶明泽的意思。对此,他是很赞同的。看着叶明泽拿出的一篓子鲳鱼,少说也有二十来斤,二孙子两夫妻都不小气啊!叶家这样子家境还不错的,平时捕到鱼,都很少舍得自家吃,基本都拿到县城里卖。这些敞开了吃都能吃好几天。看样子,家里人以后都有口福了。
和叶老爷子商谈妥当后,叶明泽夫妻来到蒋宅,开始处理鱿鱼。他打算都晒成鱿鱼干,一半放盐,一半不放。
鱿鱼干制作起来不难,从腹部剖开,取出内脏、脊椎骨和眼睛,还有类似于牙齿的东西,再把鱿鱼须上的东西也处理干净,然后吊挂晾晒两天左右即可。
叶明泽示范后,秦妈几人很快就上手,甚至做的比叶明泽还好。没办法,女性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娘,大伯母,你们怎么过来了?”叶明泽抬头正好瞅见,后面还跟着两家的丫头。
“这不刚忙活完,现在有空就过来看看。有什么我们能帮得上的?”大伯母知道这个二侄子恩怨分明,帮着他,对自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行,很简单,你们按秦妈那样做。”说起这个,叶明泽想起家里盐不够晒制这么多鱿鱼,明天正好进城买一些
叶明泽举着一个刺球,叫过众人:“我刚才剥开这个刺球看了看,里面的果子应该是能吃的。你们看,那边的松鼠正抱着一个!”
他不知道别的地方是否有人认识板栗,至少原主记忆里没有,连刺球也都没见过。这也不怪村民,离村子近的山上没有栗子树。远一点的,进的人少,又只顾着打猎,这种带刺又内有硬壳的很容易被错过。
“这个真能吃?这边有一大片呢!”小丫头们开始叽叽喳喳,“二堂兄,这个长得和榛子蛮像,跟它一样吗?”
“不知道,不过个头比榛子大多了,果肉应该也比榛子的大,我们砸开一个看看。”叶明泽说完用刀切开两半,就当自己从没见过似的。
松鼠吃了没事,几人还算放心地看着叶明泽拿起半个果子尝了尝:“什么味道?好吃吗?”
“生的吃起来也挺脆,粉味很浓。不知道煮熟是什么味道?我们摘一背篓回去尝尝。”叶明泽递了另一半给叶明海。
“嗯,跟土豆有点像,粉含量很高。”叶明海尝后陷入深思,“这个要是能长期储存的话,可是个好东西。”
这个时节,正是板栗成熟的时候,地上铺了一小层果子。十来个人很快就捡满一背篓。众人又开始转战其他山货。
这个地方比较偏,并不在紫青山脉入口附近,叶明泽在板栗林附近做了记号,以免下次再来找不到地方。
未时末,一行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下山时,众人苦不堪言。不管是最大的叶明海,还是刚十岁的堂妹叶雨,都背了超过自己能力的重量。
叶明泽发现自己的力气渐长,大堂兄也是。负重两百来斤还没到极限,两人相视而笑。
众人走一段,休息一段。快到后山时,叶家派了叔伯婶婶来接人。这一次出来,几乎带走了一多半小辈,家人肯定会担心。
“诶,那不是叶家几个小子丫头吗,他们去哪弄这么多山货?”后山附近收秋的人不少,收获自然不大。
“谁知道,要不你问问?”
“你咋不问?”
“这不把机会留给你吗?”说话的婶子讪讪地笑着。
不等她俩掰扯完这个问题,旁边已经有人上前询问。十来个人,背的东西少说也有一千来斤,这可是好几亩田一年的收获,大家都眼热的很。
“就在紫青山脉入口附近采摘的。”叶明海作为这一辈兄弟中的老大,这时自然由他出面。
看到来接的叶家人,大家伙坚持着的一口气也泄了,干脆找了个地方窝着休息,顺便解答村民的疑问。至于接下来的一段路,不用他们操心,叔伯婶婶们会背回家的。
围着的村民一听是那里,多数人就散了。他们不是不知道,越是深山,收获越大,可也要有那个本事和运气不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进深山的。
叶家能放心,还是因为叶明海学过打猎,叶明泽也有不错的身手,要不然,谁家敢放十来个孩子进山。
那篓子板栗分了几份,都放在背篓底部,倒不担心被发现。其他的东西山林随处可见。大伙瞧了没什么稀罕货,很快就散了。
眼看天色快黑,叶明海和叶明泽强制拉起几个坐地上不想起来的丫头小子,劳累了一天,越是休息越累,再坐下去,估计他们都该走不动道了。
最后,几个小的相互搀扶着,慢悠悠地晃回了家。
这次收获丰盛。叶老爷子翻看后,发现半数都是核桃榛子松子之类容易储存的坚果,黝黑的脸上不由浮起笑容。这些不便宜呢!等到年下,可以卖个好价钱。
对于剩下一半水果,叶老爷子有点头疼。沙果、海棠果还能放一段时间,其他浆果之类可不好保存,自家又不会二次加工,真不好处理。
现在正是这些果子成熟的旺季,卖也卖不了几个钱,还费时费力。不卖,自家又吃不完,送人也不好送,附近家家户户都有这些。
叶明泽看着爷爷原本很高兴,后来又面露苦色,很是疑惑。收了那么多东西,不是该高兴吗?
“爷爷,怎么了?”
“没事。这次水果摘了好几百斤,我正在想怎么处理。”
“爷爷,家里那么多人,咱家现在又不差这点钱,都留着自家吃吧!”叶明泽还算有话语权,在爷爷面前也说得上话。
“留下,怎么留?这些干果还好说,那些水果怎么弄?家里可没人会做果脯、果酱之类。”
“我这有些方子,要不试试看?”叶明泽还记得一些制作方法,他在现代经营的农副产品自然也包括水果,只是他只在厂房里看过生产过程,自己却没有亲自动过手。
“行,那你就试试。不行就拉到县城贱卖了。”
☆、第11章 制果脯
“咦,这个是什么?”叶老爷子看到叶明泽把背篓里的板栗腾出来,一眼就发现。
“爷爷,这个啊,我们今天刚发现的,我叫它板栗,一会让大伯娘她们做给你们尝尝。”叶明泽叫来叶父几个帮忙。先把外面那层刺壳去掉,取出圆溜溜的板栗,再剥出一部分果肉。
最近农忙,都是两家人一起做的饭,今天正好轮到娘和大伯娘。
“娘,这些栗子肉,你先蒸熟,碾成粉,再和进面里,做成饼子。剩下那些带壳的,你或蒸或煮或炒都行,嗯,像炒花生瓜子那样,最好加点糖。”
最近叶家日子越发好过,油盐酱醋糖都不缺。叶明泽想吃糖炒栗子了。
大伯母丢下手中的活计,毫不客气地接过大半篓子板栗:“这些带壳的我来弄,二弟妹就做饼子吧!明泽,放心,大伯娘一定不给你做差了!”
“呵呵,知道大伯娘您做炒货的手艺好,您来做,我欢喜还来不及,哪能嫌弃?你们忙,我去洗刷一下。”
叶明泽体力好,稍事休息,又精力旺盛。几个小的,沾床就不想起来,被自己的娘死拽活脱拉起来吃晚饭,还闹点小脾气。
农忙期间,粮食都尽着吃,小孩子那桌已经不需要争抢。
叶老爷子拿起一张饼子,全家顿时开动。今天提供的饼子味道跟以往不同,带点甜味,跟糕点似的,大家一吃就停不下来。
原本预计着能有剩余的饼子顿时一张不剩,丫头小子们嚷着还要。刘氏江氏面面相觑,她们今天还多做了几个,怎么会不够吃?
“行了,已经没了。赶紧下去吃炒栗子去!那有一大锅。”温氏看吃了这么多,有点心疼。
孩子们一听还有吃的,也不闹腾了,都乖乖等着投喂。
蒸煮炒都尝了个遍,丫头小子们很快就发现糖炒栗子味道最好,一双双手纷纷伸向那个盘子。
叶明泽看着大家都喜欢板栗,心情不错,吩咐小妹给蒋敬之盛了一盘,当然是糖炒的。
“爷爷,山上还有不少,至少能收个几千斤,家里还能分出人手吗?”
今年忙着应付干旱,紧接着又是秋收,家里这几个月来只出过几次海,最近农忙间隙,正忙着出海赚钱,叔伯们都没时间。海货收入可是家里的大头,这个能不停就不停,板栗数量那么大,家里自然也不可能放弃。
叶老爷子凝眉沉思:“明泽,你让二孙媳妇出几个人,再叫上二弟三弟家,这东西也就现在能保密,时间长了,大伙肯定都知道,趁早摘了安心。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家兄弟。”
“嗯,知道了,敬之这边我来说。”
当初叶家人知道蒋敬之嫁妆包括十来个下仆,四十亩田时,还艳羡了一阵。特别是几个媳妇,她们每人的嫁妆加起来能超过五两就不错了,哪像蒋敬之,摆在明面上的,少说也有几百两。差距不可谓不大。
蒋敬之出了五人,叶家满打满算能出九人,这还得算上叶则文四兄弟,再加上二爷爷三爷爷两家人,一共近三十人,浩浩荡荡往紫青山脉进发。幸亏他们去得早,没引起村民的注意。
众人忙碌了一天,摸黑带回来四千多斤板栗。山里还剩余一小半,隔几天,众人又上了一趟山,这次叶则文四兄弟没再跟着。
两趟下来,一共收获近七千斤。这个收获能抵得上二三十亩田的出产。二爷爷三爷爷两家不由面露喜色。他们两家每家人口也都超过二十,田产却只有叶家的一半,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因此也没有供读书人。
叶爷爷三兄弟一番商议,最终决定按出力的人头分。这算是叶爷爷照顾两个弟弟,毕竟没有他们,叶家人也只不过是多跑几趟而已。
每家至少分到了两千斤,等于白得七八亩地的收入。只不过这是一锤子买卖。
板栗跟榛子松子等干果不同,它是可以当做主食吃的。相信明年这个时候,叶家村人肯定成群结队地去摘板栗。你说那地方偏僻,他们找不到?找不到他们不会问啊?问了,难道你还能不告诉?叶老爷子三家才多少人?总不能跟全村人作对不是?
两次采摘板栗间隔期间,叶明泽尝试着制作果脯果干果酱。这东西他记得配方,却不记得各种材料的配置比例。他根据脑海中的记忆,按不同比例尽可能多的配置,大部分都失败了。成功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根据丫头们的喜好,叶明泽选出几种方子,大批量晒制。果脯之类很受小孩子们欢迎,自从他们知道果子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后,常常往家捎回各种水果。叶家的零嘴种类越来越丰富。
叶明泽原本只是想解决水果储存的问题,谁知道,家里的果子越来越多,最后连村子里其他家的小孩子都拿着新鲜水果到叶家换成品。
最后,叶明泽和爷爷商量,决定用成品换鲜果。当然叶家不是白干的,截留了一部分利润。等每房都分到不少果脯后,多余的由叶则成卖到阳山县。
叶家除了叶明泽,就叶则成比较有经商头脑。叶明泽就算了,家人不会同意他做生意。这么算下来,也就叶则成比较合适。
当季的鲜果大多很便宜,不少都只能卖两三斤一文。制成果脯后,怎么也能卖个一二十文一斤。初初一看,利润很高,其实收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水分多的,需要十多斤果子才能出一斤果脯。再加上需要添加白糖之类辅料,还得算上人工,这么算下来,能赚个一倍就不错了。
刚开始还只是以物换物,后来等叶则成跟县城几家点心干果铺子熟识之后,需要的量就逐渐变大。
最近,家里几个媳妇丫头都忙着做果脯,生产逐渐开始跟不上销售。这边基本只有秋天能吃到水果,自然果脯生产也受到相应限制。
叶明泽到了这里之后,自己赚了几百两,倒是没为家里带来多少好处。这次制作果脯也算是他给家里提供了一条赚钱的路子。为了尽量扩大利润,叶明泽提议直接出钱去附近村子收购。果期就两三个月,错过就要等到明年了。
这么一来,叶家不仅自己赚了钱,同时也给附近村子带来了不少好处。往年这些果子多数都烂在山林里,每家留够自己吃的就不再管了。今年则不同,家家户户,只要有闲着的,连老人小孩子都参与进来。别看鲜果子不值钱,架不住它数量多啊。
往年那么便宜都不好卖,今年不愁销路,还不卖力干?
当附近村子的收获到来时,叶家明显人手不够。叶老爷子让温氏出面,请了他两个弟弟家的媳妇丫头过来帮忙,干些没技术含量的活计,洗洗切切,每人每天十五文工钱。两家人欣然接受。别看一天十五文很少,一个月下来就有四百五十文,一家五六个人,那得有好几两银子,不乐意才怪。
蒋敬之身体恢复的不错,长期一个人在屋子里呆着,心情不免有点烦躁。叶明泽就让他每天上午干小半天活,当然只能干些轻省的活计。
蒋敬之一直在养病,连叶家人见到的机会都不多,更不用说二奶奶两家。几个媳妇丫头偷偷打量着他,自以为蒋敬之没有发现。
“明泽媳妇真俊!不比城里的公子差。”
“得,你信息落伍了!他本来就是少爷,比城里那些公子来头还大!”
“嗯,你知道什么?快说!”
媳妇丫头的议论声时断时续地传入耳中,蒋敬之不觉莞而。在侯府时,哪有人敢在他面前嚼舌根,这种感觉还真新鲜。
叶家只有蒋敬之这么一个男媳妇,二奶奶两家也各有一个。三个人碰在一起,那两个就自发聚在他两边。他们俩平时都要下地,身子很是健壮,跟蒋敬之完全不是一个类型。
大兴朝除了从小培养嫁人的,其他男媳妇和普通男子没什么区别。三人间除了见识不同,倒也能聊得来。
叶明泽很喜欢这一点。他可不想看到一群和女人没什么区别的大老爷们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那对他来说简直就是视觉污染。
很快就进入十月份,到了收割玉米水稻的时候。叶家村人又一通忙碌,秋收正式宣告结束。每家每户开始算计一年的收成,来年的花销都得提前计划好。
到了十月,只剩下寥寥几样果子可以采摘,叶氏果脯小作坊暂告一段落。二奶奶两家人拿了银子乐呵呵的的走了。
叶明泽大略翻了下账本,短短一个来月,一共收了差不多三十万斤鲜果。按每三斤一文收,鲜果成本一百两,人工成本十两,当然自家人不算,再算上白糖之类家里没有的辅料,总成本大概一百五十两。
得到成品果脯约三万斤,以批发价十文一斤算,得银子大概三百两,扣除成本,盈利差不多一百五十两。
☆、第12章 出海
当天下午,堂屋。
叶老爷子坐在上首,五个儿子依次排开,叶明海和叶明泽坐在最下首。堂上鸦雀无声,叶老爷子不发话,其他人自然不敢吭声。
“明泽,你跟他们讲讲。”叶老爷子指指桌上放着的果脯收入账本。
“三叔负责销售,大堂兄负责收购鲜果子,我负责记账。一个月下来,总成本一百五十两,卖果脯得了三百两,最后获利一百五十两。”叶明泽简略介绍了收支情况。
堂上众人听到短短一个月赚了一百五十两,不由倒吸一口气。
“这一百五十两银子,我是这么打算的。拿出五十两银子,一家分十两。则全没有参与其中,原本不该分一份给他。他花销大,又还没有成家,你们就当是照顾兄弟。”想来叶老爷子考虑了很久,“今年你们最后照顾他一年,明年他那份田地你们就不用管了。他是自己种还是雇人,都随他。今年年成不好,保不准明年比今年闹得还厉害,粮食我都不准备卖。剩下的银子,五十两以后用来购置宅地。剩下的我先拿着,要是明年情况还不好转,这笔银子就用来买口粮。等则全成亲,咱们就分家。”
听到分家两个字,原本就听的专心的众人,听得更加投入。叶家一家子人算是相处比较和谐的,闹腾的时候很少,可也架不住人人都有自己的思量。
看几个儿子都没有出声,叶老爷子反应平静。他也是过来人,自然能够理解。正所谓树大分枝,这很正常不是?家里人口多,房间不够用,是时候分家了。
大家对叶老爷子的分法都没意见,各自领了银子之后,很快散去。堂屋上只剩叶老爷子和叶则全两人。
“则全,你把情况仔细说说。”
“爹,是县学的学正说的媒。对方是阳山县刘县丞家嫡出二女儿,今年十六岁,她好像与儿子有一面之缘。学正和县丞聊天时,无意中说起儿子,两人就起了心思。刘县丞把话一说,刘家二小姐就想起,她曾经见过我,印象还不错,就同意了。之后,学正就问我,这门亲我乐不乐意结。我没有拒绝,说回来问问爹娘的意思。”
“她是官家小姐,娇气着,会不会看不起我们?她的性格你了解吗?”
“爹,哪那么快。我这不是刚知道吗!”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叶则全哪会操心这些事。
“行了,家里已经有一个贵公子,不在乎再来一个娇小姐!之后的事,你别管了。我叫你娘去打听打听,太过离谱的咱家可不要。”叶老爷子回房同温氏商议。
叶家村这边,十月份温度很低,白天最高温度只有十来度,晚上更是接近零度,十月下旬甚至最低能到零下几度。
这边一进入十二月便需要猫冬。十月和十一月两个月是一年中最后能出海捕鱼的时间。
这天,叶明泽让叶父帮忙定制的渔船到了。叶家村有船的不少,能出海的却没几家。多数都是只能坐几个人的小船,随便一个稍大点的风浪就能掀翻的那种。平时,它们只能在离海五百米内作业。
叶明泽的渔船当然也不大,船身长近十米,宽两三米,设帆和橹,比叶家那条大一倍。这样的船只沿着海岸线跑是没有问题的。
船大了,自然需要的人也多。光摇橹就最少要四个人,这已经是最低配置,再低估计这船没法走了。叶明泽没想过要雇人,人数不够,蒋敬之的仆役顶上。
船只第一次出海,还得举行仪式。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吉日,祭祀海神后,叶明泽乘着新船出发。
叶则文和叶则武开着小船在前面领路,叶明泽的渔船跟在后面。
这是叶明泽到大兴朝后第一次出海,站在船头,看着水波荡漾的辽阔海面,感觉整个人心胸都变得开阔。
蒋敬之就站在他边上,身上披着厚实的披风,长身玉立,不像是出海捕鱼的样子。几天前,停了药膳,标志着身体基本康复,剩下的只需要正常进食,时不时补一补就没问题。这次出海,他也跟了出来。毕竟如果他不想做女儿家做的事,那跟着叶明泽,慢慢适应以后将过的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船上只有九个人,六个摇橹的男仆,还加上了秦妈。这边对女子上船有所忌讳,但并不禁止。叶明泽没这个顾忌,有蒋敬之在,带上秦妈比较方便照顾。
在即将看不到海岸线时,前边的小船停了下来。
“明泽,最远到这里,再远就要迷失方向。”
渔船没有配备识别方向的设备,他们也不需要,平时他们不会走这么远。叶明泽船上暂时也没有装备。
两艘船停在海面上,随波起伏。
最近,叶明泽感觉身体有些异样,五感增强,力量速度都有所提高,幅度都不大,却能感觉出来。除了这些,身体并没有任何不适,他也就没在意。
古代没有受到污染的海水很清澈,叶明泽集中注意力盯着一个方向,那里漂着一个水母,非常漂亮。看着看着,忽然,原本只能看清十几米深处的视觉翻了倍,一下子扩展到二三十米深。
恍惚了一下后,视觉定格在二十几米深处。叶明泽神色莫名,这肯定不是单一现象,至少在他认识的人中,叶明海也发生类似的变化。别的不清楚,他的力量速度是有增加的。
原先还没引起他的注意,这次视力增加如此明显,他不禁有不好的预感。
这两个月他都窝在村里,却不代表他的消息闭塞。别忘了家里还有个叔叔老往县城跑,他认识的同年上官不少,各地的情况也有所耳闻。
不少地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情,情况都不算严重,没有引起逃荒□□,朝廷也就没有特别在意。
万事禁不起联想。把两件原本没有丝毫关联的事件联系起来,叶明泽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末世。这个可能吗?他在现代都没碰上末世,难道掉到古代还要经历一遭?
叶明泽这么推论不是没有道理的。灾情,异能,这两样一起往往昭示着大规模灾难的降临。虽说这只是小说上的描述,可他却无法说服自己相信这只是巧合。
叶明泽仔细思考,发现他现在的状况很像哨兵觉醒时的初期症状。都是五感增强,体质变好。至于再多的,还无法证实,有待验证。
他又转头看了看身边的蒋敬之,最近呆在他身边,感觉很舒服,这跟以往两人相处的感觉不大一样。想起哨兵,自然联想到向导,蒋敬之的状况不明显,却也算符合。
真希望自己想多了。叶明泽甩开脑中的念头,开始选择下网的地点。
两条船相距不远,沿着海岸线的方向划动。叶明泽经验没有父亲大伯那么丰富,奈不住他视野广。
一炷香之后,他看到近二十米深处有一个小鱼群,数量不算多,密度也不大。叶明泽让青峰青山两人在指定位置、指定深度下网。下网后,网线固定住。几人继续摇橹,拖着渔网往鱼群前进的方向走。
这是叶明泽所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拖网,很简陋。因水压和网线质量的问题,渔网做的不大。
叶明泽一直注意着鱼群的范围,等渔网一脱出鱼群,立即下令收网。
因渔船不大,船头船尾重量相差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翻船。因此除了把压舱石挪到船头外,也不能所有人都到船尾拉网。蒋敬之帮不上忙,只能站到船头充当压舱石。
这一网收的费劲,看来收获不错。
等渔网全拉上来时,船舱里到处都是鱼鳞的反光,晃得人眯眼,却也由衷地开心。
这第一网少说都有几百斤,大部分都是常见的鲳鱼,还夹带着一些带鱼,秋刀鱼之类。
蒋敬之忍不住上前观看,这可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捕鱼的过程。他自小生长在帝都,基本吃不到新鲜的海鱼。这次网上来的鱼,有一些他就没见过。除了腥气很重外,其他倒是看着异常新奇。
叶明泽找了个鱼篓,拉着蒋敬之坐在边上,没说让他帮忙,开始独自分拣鱼类。
看着蒋敬之保养得很好的细长手指握着一条鲳鱼,放进鱼篓,叶明泽对他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蒋敬之身体已经痊愈,只比正常男子略差点,不影响日常生活,他必须慢慢融入这个家庭。
叶明泽视觉还不够广,小范围内想再找到一个鱼群,真心没那么容易。
又过了很长时间,叶明泽看到前面有一大片模模糊糊的影子,太深,已超出他的视野,看不出是什么鱼类。叶明泽果断下网,管他是什么,只要是鱼类就行。他这样已经够得天独厚,比光凭着经验下网不知道要好多少。
这一网明显比第一网要厚重。等拉上来一看,青峰几人原本正笑着的脸,突然耷拉下来。
“怎么好好的都拉着个脸?”叶明泽不明所以,一脸困惑样。
“少爷,这是鱿鱼,只能拿来喂猪。”
“哦,就为这啊!放心,没事,鱿鱼人也能吃。拉回去再说。”叶明泽来了大兴朝后,还没有碰到过鱿鱼,自然不了解这方面,“接着下网,前面应该还有。”
又放了两网,叶明泽才下令停船。众人赶紧开始分装鱼类。
☆、第13章 鱿鱼干
这三网捞的都是鱿鱼,其他鱼类很少。
叶父他们下了两次渔网后,就在叶明泽的船上帮忙。看着一船舱的鱿鱼,几人都很无奈。这些都只能自家吃了,新鲜品种,一时半会难以推销出去。
虽说有点遗憾,叶父一行人仍是嘴角飞扬,欢快地往家划。
等他们回到叶家村,小码头边已围了不少人。多数都是看热闹的,秋收后,大伙都闲着,哪有热闹人就往哪凑。新船下水,忌讳多着呢。这里的人都相信,第一次出海的情况将预示以后的收成。要是那么大条船,空舱而回,笑话可闹大发了。
其他那些个头最小的渔船是不用靠码头,能直接拖上岸的。叶明泽这条不行,必须停靠在小码头上。
这会天冷,白天出海没问题。夏日时光,多数都是在晚上出海捕鱼,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要去镇县卖鱼,否则白天出海鱼非得发臭不可。
船一靠岸,叶明泽就搬起一篓鲳鱼,第一个走下渔船,后面紧跟着蒋敬之。码头上,叶家多数人都到了,看他们搬东西下船,纷纷上前帮忙。
叶明泽:“娘,篓子不够,还有不少没装筐,您和弟弟回家多拿些。”
“哦,哦,好的。”江氏嫁过来二十多年,还没见过哪条船有这么多收获。
旁人看着一筐又一筐往往外搬,嫉妒羡慕恨,什么样的表情都有。
“咦,怎么都是鱿鱼?”有人发现后面搬出来的多数都是鱿鱼,心里总算平衡不少。
“我就说吗,叶林福家今年运道也太好了点,要是这次都是鲳鱼,岂不又大赚一笔?”又一个心理失衡的。
“就算除去后面的鱿鱼,光搬出来的鲳鱼就有好几百斤,至少值一两多银子,可不就小发一笔?”
“看这势头,林福家这是要发啊!”几个老头子心里门清。
“是啊,他家日子过的越来越旺。”说话的老头颇为羡慕,再想想家里,简直不能比啊。
很快,江氏和叶明溪叶明泽,拿着一叠筐子返回码头。
这次收获很大,不少和叶家走的较近的人都来帮忙,拉了两三趟车子才拉完。
鲳鱼拉回叶家,鱿鱼大多都拉往蒋宅,叶家只留下一小部分吃个新鲜。
叶家村人都很感慨,特别是一些有见识的。这次是运气不好,多数都是鱿鱼,下次谁能保证不是别的鱼呢?种类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次能捕到近两千斤鱼。这在叶家村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叶明泽和蒋敬之稍微收拾一下,进房商量以后捕到的鱼该怎么处理。这条船虽然归在蒋敬之名下,但是他们不可能一点都不顾叶家。村里那么多人看着,叶明泽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父母想想。这里不比那些大户人家,媳妇嫁妆补贴婆家是常事,运气不好,碰到比较极品的婆婆,即使自己不愿意拿出嫁妆,她也会想着法子逼你拿出来。常年累月下来,不但没有积攒下私房,拿嫁妆倒贴的比比皆是。
当然,蒋敬之的状况不同,叶家除了温氏会有些牢骚,几个婶婶心里嘀咕一下,至少明面上没人会觊觎。问题是,在这里,媳妇嫁妆虽是私产,不算在公中,却会算在叶明泽的小家里。村子里,夫妻财产哪能分那么清?他们不拿出一点孝敬家里长辈简直说不过去。
这种事上,叶明泽夫妻两人都不好主动开口,房里很安静。其实,蒋敬之对钱没太大概念。即使来到叶家村,他也没缺过钱,自然对这些渔获不大放在心上。
短暂的沉默后,还是叶明泽先开了口,他对蒋敬之还算了解,知道他没那么小气。
“敬之,每次出海收获,分家里一部分,不多给,尽他们吃就行。想卖那是不可能的,省的惯出他们不劳而获的习气。”
“行,你安排吧!”蒋敬之虽不怎么在乎这些,但对于叶明泽做决定前,会顾及他的想法,还是有丝小雀跃的。
有了决定后,叶明泽当即告知叶老爷子:“爷爷,这些都留着家里吃,不用省。”
“嗯,明泽你做的很好。”叶老爷子人老成精,一看这个架势,哪能不明白叶明泽的意思。对此,他是很赞同的。看着叶明泽拿出的一篓子鲳鱼,少说也有二十来斤,二孙子两夫妻都不小气啊!叶家这样子家境还不错的,平时捕到鱼,都很少舍得自家吃,基本都拿到县城里卖。这些敞开了吃都能吃好几天。看样子,家里人以后都有口福了。
和叶老爷子商谈妥当后,叶明泽夫妻来到蒋宅,开始处理鱿鱼。他打算都晒成鱿鱼干,一半放盐,一半不放。
鱿鱼干制作起来不难,从腹部剖开,取出内脏、脊椎骨和眼睛,还有类似于牙齿的东西,再把鱿鱼须上的东西也处理干净,然后吊挂晾晒两天左右即可。
叶明泽示范后,秦妈几人很快就上手,甚至做的比叶明泽还好。没办法,女性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娘,大伯母,你们怎么过来了?”叶明泽抬头正好瞅见,后面还跟着两家的丫头。
“这不刚忙活完,现在有空就过来看看。有什么我们能帮得上的?”大伯母知道这个二侄子恩怨分明,帮着他,对自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行,很简单,你们按秦妈那样做。”说起这个,叶明泽想起家里盐不够晒制这么多鱿鱼,明天正好进城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