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东欧六国的成立
“与其让协约国取得东欧诸国的好感,为何不是德奥获得这一尊贵且荣誉的功劳呢?”
“华夏认为罗马尼亚寻求获得特兰西瓦尼亚乃是极其无礼的要求,因为特兰西瓦尼亚自十一世纪以来就是匈牙利王国一部分,所居住的多数人口亦为马扎尔人,其次才是罗马尼亚人。”
“并且特兰西瓦尼亚乃是奥匈帝国东部及西北部之关键屏障,于国防至关重要!尤其是东喀尔巴阡山脉和南喀尔巴阡山脉,宛如一道长城扼守了来自东面罗马尼亚和沙俄的威胁。”
“”
“而贝尔格莱德地区原为匈牙利王国之领土,被匈牙利国王拉斯洛四世将贝尔格莱德作为礼物送给其婿斯雷姆王国国王斯特凡·德拉古廷,奥匈帝国理所应当的拥有这一地区的宣称。只是眼下的局面不允许奥匈帝国保留在此地的统治,极有可能成为协约国收买塞尔维亚的条件之一,必要的时候奥匈帝国可能失去这里。”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乃是奥匈从奥斯曼手中获得的领土,若是无力保住这里,宜建立独力的波黑公国,等待未来重新获得此地。”
“波兰是一个主权关系极为复杂的地区,但波兰人占据此地的大多数,宜以有利地形及核心人口众多的地区为边界,成立波兰共和国或波兰王国。”
“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区,也理应建立属于当地主要人口的国家。”
长篇赘述的信件写就,韦珣复查了数次之后才叫来刘昭明,让其送往外交部。
韦珣给德奥提出的建议就是允许东欧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独力出去,然后将德奥在舆论、政治和外交层面上宣传为民族解放者。
既然德奥在这些地区都将在战后荡然无存,与其让协约国在这里扶持国家,还不如主动允许他们独力拉一波好感。
如此一来,哪怕是英法主导的协约国阵营在这次战争中付出沉重的代价,最后也很有可能只是承认战败承担巨额的战争赔款,割让一些地区出去就可以了。
比起历史上战败之后被肆意宰割的局面,最少现在有着华夏和芬兰王国支持他们,如果东欧六国顺利组建,那么在声势上也将不弱于协约国。
舆论、外交上更是可以标榜德奥是解放者而不是侵略者,这将有利于之后的和平谈判。
实际上韦珣已经看出德奥有了类似的计划,现在主动写就这封书信,为的就是在东欧获得这些地区的好感,不论成与不成,华夏都将获得好名声。
有了好感,华夏在德奥的势力退出之后,可以很快的取代他们成为当地工业市场的主导者之一,从而获得经济利益。
弗朗茨一世和威廉二世很快就礼貌的回信,信中无非就是说一些客套的话语,同时就宣传上面达成了一致。
1917年十月20日,德奥联合宣布他们将允许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五个地区和波兰大部分地区组建独力的国家。
在他们发出消息没有多久,华夏和芬兰就站出来为其宣传喝彩,认为这是德奥对东欧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不过并没有批判沙俄的残暴之类,显然是留了余地。
对于这个消息,沙皇自然是不满的,原本以为协约国即将取得胜利,他们也能恢复东欧的部分领土,却没有想到德奥玩了那么一手。
可沙皇能做的只有无能狂怒,实际上他领导的沙俄帝国已经濒临崩溃,连顿河畔的工党俄罗斯都无法剿灭,已经没有继续恢复失去的领土的资格。
而华夏支持的工党俄罗斯也极为不情愿的站出来为德奥发声,表示这是“一次伟大的名族解放事业。”
工党俄罗斯不敢不这么说,因为没有工业的他们现在能依靠的只有华夏,一旦华夏断了弹药和粮食,他们很快就会崩溃。
德奥突然宣布允许这些地方独力建立国家,之后宣传自己为解放者,这让协约国措手不及。
虽然英法也想要在东面重新建立波兰,但这和他们所预想的结果差太多了。
罗马尼亚在和塞尔维亚在这次战争中贡献不少,并且立场坚定,肯定要酬功一番的,波黑大部分、北马其顿肯定是要交给塞尔维亚,特兰西瓦尼亚、比萨拉比亚、摩尔达维亚则是罗马尼亚渴望已久的领土。
沙俄即将崩溃已无多少实力,英法希望在德奥两国的东面扶持波兰,以此来取代之前沙俄的地位牵制两国。
意呆利虽然改弦易辙半途加入,可他们也想要德国在非洲的部分领土,对阿尔巴尼亚地区也是极有想法。
半途退场又重新加入的希腊虽然贡献不多,但野心也却是不小,萨洛尼基亚地区、中马其顿地区、东瑟雷斯地区、克里特岛、爱琴海岛屿也是他们想要的领土,但这显然不符合希腊做出的贡献。
丹麦想要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也想获得部分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如何处理好协约国阵营的利益分配,这对于英法来说是也是需要值得重视的问题。
法国可以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甚至可以占领莱茵兰,英国也可以获得大部分的德国殖民地。
可实际上太平洋上的领土都转让给了华夏,德国仅有非洲还拥有部分殖民地,委瑞内拉这个被德国一手控制的傀儡国可能成为英国最想要的利益。
协约国因为利益一致否认了东欧六国的成立,将其宣传为德奥傀儡,仅有华夏、芬兰和德国控制的委瑞内拉承认六国组建的政f。
不过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幻,德奥大踏步的撤出东欧势力之后,所有人都知道这次波及几乎全世界的大战即将谢幕。
接下来如何瓜分胜利的果实,如何获得想要的利益,这就需要一场场外交场合上的博弈了。
“华夏认为罗马尼亚寻求获得特兰西瓦尼亚乃是极其无礼的要求,因为特兰西瓦尼亚自十一世纪以来就是匈牙利王国一部分,所居住的多数人口亦为马扎尔人,其次才是罗马尼亚人。”
“并且特兰西瓦尼亚乃是奥匈帝国东部及西北部之关键屏障,于国防至关重要!尤其是东喀尔巴阡山脉和南喀尔巴阡山脉,宛如一道长城扼守了来自东面罗马尼亚和沙俄的威胁。”
“”
“而贝尔格莱德地区原为匈牙利王国之领土,被匈牙利国王拉斯洛四世将贝尔格莱德作为礼物送给其婿斯雷姆王国国王斯特凡·德拉古廷,奥匈帝国理所应当的拥有这一地区的宣称。只是眼下的局面不允许奥匈帝国保留在此地的统治,极有可能成为协约国收买塞尔维亚的条件之一,必要的时候奥匈帝国可能失去这里。”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乃是奥匈从奥斯曼手中获得的领土,若是无力保住这里,宜建立独力的波黑公国,等待未来重新获得此地。”
“波兰是一个主权关系极为复杂的地区,但波兰人占据此地的大多数,宜以有利地形及核心人口众多的地区为边界,成立波兰共和国或波兰王国。”
“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区,也理应建立属于当地主要人口的国家。”
长篇赘述的信件写就,韦珣复查了数次之后才叫来刘昭明,让其送往外交部。
韦珣给德奥提出的建议就是允许东欧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独力出去,然后将德奥在舆论、政治和外交层面上宣传为民族解放者。
既然德奥在这些地区都将在战后荡然无存,与其让协约国在这里扶持国家,还不如主动允许他们独力拉一波好感。
如此一来,哪怕是英法主导的协约国阵营在这次战争中付出沉重的代价,最后也很有可能只是承认战败承担巨额的战争赔款,割让一些地区出去就可以了。
比起历史上战败之后被肆意宰割的局面,最少现在有着华夏和芬兰王国支持他们,如果东欧六国顺利组建,那么在声势上也将不弱于协约国。
舆论、外交上更是可以标榜德奥是解放者而不是侵略者,这将有利于之后的和平谈判。
实际上韦珣已经看出德奥有了类似的计划,现在主动写就这封书信,为的就是在东欧获得这些地区的好感,不论成与不成,华夏都将获得好名声。
有了好感,华夏在德奥的势力退出之后,可以很快的取代他们成为当地工业市场的主导者之一,从而获得经济利益。
弗朗茨一世和威廉二世很快就礼貌的回信,信中无非就是说一些客套的话语,同时就宣传上面达成了一致。
1917年十月20日,德奥联合宣布他们将允许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五个地区和波兰大部分地区组建独力的国家。
在他们发出消息没有多久,华夏和芬兰就站出来为其宣传喝彩,认为这是德奥对东欧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不过并没有批判沙俄的残暴之类,显然是留了余地。
对于这个消息,沙皇自然是不满的,原本以为协约国即将取得胜利,他们也能恢复东欧的部分领土,却没有想到德奥玩了那么一手。
可沙皇能做的只有无能狂怒,实际上他领导的沙俄帝国已经濒临崩溃,连顿河畔的工党俄罗斯都无法剿灭,已经没有继续恢复失去的领土的资格。
而华夏支持的工党俄罗斯也极为不情愿的站出来为德奥发声,表示这是“一次伟大的名族解放事业。”
工党俄罗斯不敢不这么说,因为没有工业的他们现在能依靠的只有华夏,一旦华夏断了弹药和粮食,他们很快就会崩溃。
德奥突然宣布允许这些地方独力建立国家,之后宣传自己为解放者,这让协约国措手不及。
虽然英法也想要在东面重新建立波兰,但这和他们所预想的结果差太多了。
罗马尼亚在和塞尔维亚在这次战争中贡献不少,并且立场坚定,肯定要酬功一番的,波黑大部分、北马其顿肯定是要交给塞尔维亚,特兰西瓦尼亚、比萨拉比亚、摩尔达维亚则是罗马尼亚渴望已久的领土。
沙俄即将崩溃已无多少实力,英法希望在德奥两国的东面扶持波兰,以此来取代之前沙俄的地位牵制两国。
意呆利虽然改弦易辙半途加入,可他们也想要德国在非洲的部分领土,对阿尔巴尼亚地区也是极有想法。
半途退场又重新加入的希腊虽然贡献不多,但野心也却是不小,萨洛尼基亚地区、中马其顿地区、东瑟雷斯地区、克里特岛、爱琴海岛屿也是他们想要的领土,但这显然不符合希腊做出的贡献。
丹麦想要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也想获得部分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如何处理好协约国阵营的利益分配,这对于英法来说是也是需要值得重视的问题。
法国可以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甚至可以占领莱茵兰,英国也可以获得大部分的德国殖民地。
可实际上太平洋上的领土都转让给了华夏,德国仅有非洲还拥有部分殖民地,委瑞内拉这个被德国一手控制的傀儡国可能成为英国最想要的利益。
协约国因为利益一致否认了东欧六国的成立,将其宣传为德奥傀儡,仅有华夏、芬兰和德国控制的委瑞内拉承认六国组建的政f。
不过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幻,德奥大踏步的撤出东欧势力之后,所有人都知道这次波及几乎全世界的大战即将谢幕。
接下来如何瓜分胜利的果实,如何获得想要的利益,这就需要一场场外交场合上的博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