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四章 全面打破封锁
十一月中旬,晋西北迎来了初雪,一场持续了整晚的鹅毛大雪。
如今天气寒冷,百姓们都窝在炕头上跟老婆唠嗑,但秦川却忙得不可开交。
每年年底,他都要跟各司总结一年的工作成果,并制定来年的计划。
首先是各司人员奇缺的局面,从管理到基层都缺人。
以商务司为例,秦川突然打通漠西北商道以及宁夏走私商道之后,商务司便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扩充了好几百人员,但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既不识字也不会算数,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只能靠堆砌人员来解决。
人才需要教育系统提供,宋知庭这个九箕山军师如今已成了科教司的司长,一年到头忙得屁滚尿流,到处去建学校、招募平培训教师、下到各村寨去招生等等,连他最钟爱的字画都没空画了。
不计军校在内,如今秦川治内已经兴办了四十六所学校,小学和夜校各半,前者招收十五岁以下小孩,学制三年,后者面对十五岁以上人群,学制一年,总学生达到六千余人,开设有算术、语文和基础科学三门主要学科。
这四门学科的内容并不多,语文教材是宋知庭和科教司的人根据已有的书籍编写而成,着重于识字、阅读理解和写作,算术教材根据算经改编而成,加入秦川背下来的加减乘除法口诀。
基础科学的教材则是秦川这两年来想起一点就记一点,零零星星地拼凑起来的,后世的小学和初中的内容都有一些,什么都涉及一些,但什么都不全面,比如生物、人体、地理、天文、空气、水、火、雨等等,其中还有热胀冷缩之类的少量物理及化学知识。
而这个时代兴盛的理学,则只作为辅助学科一周教那么两三个课时,让学生们建立道德认知而已,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就没必要教了。
秦川推行新的教育体系时,曾在治内引起了轰动和巨大的抵抗情绪,就连王继宗、文成和陈詹等人都颇有意见,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了旧儒家和新理学的思想,能接受新的东西,但对于旧的体系被推翻而无法理解。
为此,这两年来秦川没少跟他们辩论,经常用后世学到的一些常识就能让他们哑口无言。
而宋知庭这个九箕山军师又是秦川的无条件服从者,哪怕他也从小苦研朱程理学,半生浸淫道德天理灭人欲,但终究抵不过一句狐仙点化。
所以,教育体系虽然遭遇无数抵抗,但仍然一步步在实行。
除此之外,秦川还让科教司开始筹备专业学校,比如医学院、行政管理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或新东方之类的,当然专业学校的建立可没那么容易,首先得要有师资力量,其次得有成体系的教材,没个三五年是肯定搞不定的。
整个教育体系会在漫长的道路中不断改善,包括各种教材的完善,或许需要十年、百年。
所谓百年大计,秦川也不会急于一时。
除了商务司之外,其他各司也同样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难题,尤缺中基层官员,以至于很多官员累如牛马怨声载道,不满的情绪和不够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之下,很容易滋生各种问题,腐败和惰政、庸政等问题不断浮出水面。
于是,秦川在给各司官员提高补贴的同时,开始着手建立廉政公署,和情报科一样完全独立于各司之外。
户政司提交的今年的报告不太理想,主要是人口增长过慢,原因是明军封锁边境,很多饥民进不来,从年初秦川西征收编察哈尔余部,到不久前劫掠张家口堡,一整年下来才增长了不到十万人,如今治内总人口才五十八万。
种田、基建、工业、军队等都需要大量人口,这么点人完全制约了秦川的发展。
今年的征兵工作已经结束了,共征募了两万两千新兵,这些新兵正在加紧操练,期间估计会淘汰掉两千人,到明年关帝军总兵力就能达到七万。
明年的军事计划主要有两个,一是攻取榆林,那座陕北重镇就扎在鄂尔多斯南边,对无险可守的鄂尔多斯具有一定威胁,鄂尔多斯又建有盐场、铁矿、煤矿、硝石厂、碱厂等诸多工业设施,所以榆林必须要取。
二是全面打破明军的封锁,吸纳大量饥民增加人口。
今年秦川忙着收编察哈尔部和鄂尔多斯部,又忙着攻占延绥地区,没那么多兵力和精力应付朝廷,但明年军力增长之后,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一纸通牒送到京城看朱由检答不答应,不答应就揍,谁敢封路就揍谁,揍到朱由检他皇太后都认不得他去。
至于太原盆地等几个山西富庶地区,秦川暂时还不想攻取,因为兵力还不够多,如今他只需守住几条要道,就能抵挡太原盆地的明军,但占领太原盆地之后防线必然拉长,兵力必然分散,也需要更多兵力去驻守各处要道,兵力以分散拳脚就施展不开。
同样适合耕种的前套和后套地区仍空白一片,容纳一两百万人口完全不是问题。
等总兵力达到十万以上再取山西各盆地也不迟。
相比于其他各司,农业司的报告最让秦川满意。
王继宗建立的农政基地发挥了显著作用,育种已颇具成果,各种耕种技术也已初步整理完善,正在治内全面推广当中。
玉米已经全面推广开了,如今治内的玉米平均亩产能达到两石半,这还是之前很多农民对庄稼管理不善只顾着打工的情况下,王继宗预计明年的亩产能达到三石以上。
土豆的产量则更为喜人,亩产已达六石,耕种面积达十五万亩,明年预计能达到四十万亩以上,能大幅提高粮食总产量。
红薯的亩产也有将近五石,耕种面积三十万亩,明年可能会增加一二十万亩,主要是因为这东西做主食不如土豆和玉米。
育种、丹粪、轮作制等耕种技术的推广,还有耕牛和农具增加的情况下,王继宗预计明年的粮食总产量能提高三成。
这是在现有耕地总数的情况下分析的,明年在前套地区还要增加几十万亩耕地,总产量必然比预计的要高。
也就是说,到明年秦川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也能实施粮食储备计划了。
畜牧业的数据没有太大增长,主要是受限于牲畜的繁殖速度和缺少放牧地,今年的肉食来源、战马、耕牛等主要依靠和蒙古人通商获得。
为此,秦川和王继宗特别制定了明年的畜牧业计划。
主要是推行家禽家畜圈养,鼓励中小规模专业放养或圈养。
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增加,必然会产生大量秸秆饲料和麸皮,农民可以利用这些秸秆和麸皮来喂养禽畜。
此外,还会鼓励种植苜蓿,一是耕地轮作时利用苜蓿或其他豆类肥田,二是荒坡种植,单纯作饲料用。
但荒坡种植具有一定限制,还有放牧,同样有严格限制。
因为秦川怕水土流失。
滥垦滥牧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以至于后世实行退耕还林之后,晋西北和陕北大地的水土流失才得以改善。
秦川既要防也要治,不能等后世子孙来治理。
此前他一直在实行轮牧制度,还招募了大量民夫筑堤坝修水库、挖掘蓄水沟、建截沙坝、种草种树,只不过今年面临粮食危机,这些项目都停了而已。
明年要重启所有的项目,还有今年收编的蒙古人,在鄂尔多斯和前后套地区放牧时也必须严格执行轮牧制度。
成吉思汗时期,鄂尔多斯本是水草丰美之地,后世却只剩毛乌素和库布齐两大沙漠,如今这两个沙漠的规模依然不小,且正不断往四周蔓延,背后原因之一就是过度放牧。
那些蒙古人可能不会明白其中用意,但秦川必须要教会他们遵守律法和规矩。
除了环境防治的项目之外,明年还会重启水利、道路、铁路等所有基建项目,但只会在农闲时期征召民夫,且征召的规模不能太大,还是以农耕为主。
再过几年,等地盘大一些,人口多一些,经济和社会都稳定下来后,秦川打算将所有施工队都独立出来,成立建筑公司,像后世那样独立经营但受政府监管。
如今天气寒冷,百姓们都窝在炕头上跟老婆唠嗑,但秦川却忙得不可开交。
每年年底,他都要跟各司总结一年的工作成果,并制定来年的计划。
首先是各司人员奇缺的局面,从管理到基层都缺人。
以商务司为例,秦川突然打通漠西北商道以及宁夏走私商道之后,商务司便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扩充了好几百人员,但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既不识字也不会算数,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只能靠堆砌人员来解决。
人才需要教育系统提供,宋知庭这个九箕山军师如今已成了科教司的司长,一年到头忙得屁滚尿流,到处去建学校、招募平培训教师、下到各村寨去招生等等,连他最钟爱的字画都没空画了。
不计军校在内,如今秦川治内已经兴办了四十六所学校,小学和夜校各半,前者招收十五岁以下小孩,学制三年,后者面对十五岁以上人群,学制一年,总学生达到六千余人,开设有算术、语文和基础科学三门主要学科。
这四门学科的内容并不多,语文教材是宋知庭和科教司的人根据已有的书籍编写而成,着重于识字、阅读理解和写作,算术教材根据算经改编而成,加入秦川背下来的加减乘除法口诀。
基础科学的教材则是秦川这两年来想起一点就记一点,零零星星地拼凑起来的,后世的小学和初中的内容都有一些,什么都涉及一些,但什么都不全面,比如生物、人体、地理、天文、空气、水、火、雨等等,其中还有热胀冷缩之类的少量物理及化学知识。
而这个时代兴盛的理学,则只作为辅助学科一周教那么两三个课时,让学生们建立道德认知而已,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就没必要教了。
秦川推行新的教育体系时,曾在治内引起了轰动和巨大的抵抗情绪,就连王继宗、文成和陈詹等人都颇有意见,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了旧儒家和新理学的思想,能接受新的东西,但对于旧的体系被推翻而无法理解。
为此,这两年来秦川没少跟他们辩论,经常用后世学到的一些常识就能让他们哑口无言。
而宋知庭这个九箕山军师又是秦川的无条件服从者,哪怕他也从小苦研朱程理学,半生浸淫道德天理灭人欲,但终究抵不过一句狐仙点化。
所以,教育体系虽然遭遇无数抵抗,但仍然一步步在实行。
除此之外,秦川还让科教司开始筹备专业学校,比如医学院、行政管理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或新东方之类的,当然专业学校的建立可没那么容易,首先得要有师资力量,其次得有成体系的教材,没个三五年是肯定搞不定的。
整个教育体系会在漫长的道路中不断改善,包括各种教材的完善,或许需要十年、百年。
所谓百年大计,秦川也不会急于一时。
除了商务司之外,其他各司也同样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难题,尤缺中基层官员,以至于很多官员累如牛马怨声载道,不满的情绪和不够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之下,很容易滋生各种问题,腐败和惰政、庸政等问题不断浮出水面。
于是,秦川在给各司官员提高补贴的同时,开始着手建立廉政公署,和情报科一样完全独立于各司之外。
户政司提交的今年的报告不太理想,主要是人口增长过慢,原因是明军封锁边境,很多饥民进不来,从年初秦川西征收编察哈尔余部,到不久前劫掠张家口堡,一整年下来才增长了不到十万人,如今治内总人口才五十八万。
种田、基建、工业、军队等都需要大量人口,这么点人完全制约了秦川的发展。
今年的征兵工作已经结束了,共征募了两万两千新兵,这些新兵正在加紧操练,期间估计会淘汰掉两千人,到明年关帝军总兵力就能达到七万。
明年的军事计划主要有两个,一是攻取榆林,那座陕北重镇就扎在鄂尔多斯南边,对无险可守的鄂尔多斯具有一定威胁,鄂尔多斯又建有盐场、铁矿、煤矿、硝石厂、碱厂等诸多工业设施,所以榆林必须要取。
二是全面打破明军的封锁,吸纳大量饥民增加人口。
今年秦川忙着收编察哈尔部和鄂尔多斯部,又忙着攻占延绥地区,没那么多兵力和精力应付朝廷,但明年军力增长之后,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一纸通牒送到京城看朱由检答不答应,不答应就揍,谁敢封路就揍谁,揍到朱由检他皇太后都认不得他去。
至于太原盆地等几个山西富庶地区,秦川暂时还不想攻取,因为兵力还不够多,如今他只需守住几条要道,就能抵挡太原盆地的明军,但占领太原盆地之后防线必然拉长,兵力必然分散,也需要更多兵力去驻守各处要道,兵力以分散拳脚就施展不开。
同样适合耕种的前套和后套地区仍空白一片,容纳一两百万人口完全不是问题。
等总兵力达到十万以上再取山西各盆地也不迟。
相比于其他各司,农业司的报告最让秦川满意。
王继宗建立的农政基地发挥了显著作用,育种已颇具成果,各种耕种技术也已初步整理完善,正在治内全面推广当中。
玉米已经全面推广开了,如今治内的玉米平均亩产能达到两石半,这还是之前很多农民对庄稼管理不善只顾着打工的情况下,王继宗预计明年的亩产能达到三石以上。
土豆的产量则更为喜人,亩产已达六石,耕种面积达十五万亩,明年预计能达到四十万亩以上,能大幅提高粮食总产量。
红薯的亩产也有将近五石,耕种面积三十万亩,明年可能会增加一二十万亩,主要是因为这东西做主食不如土豆和玉米。
育种、丹粪、轮作制等耕种技术的推广,还有耕牛和农具增加的情况下,王继宗预计明年的粮食总产量能提高三成。
这是在现有耕地总数的情况下分析的,明年在前套地区还要增加几十万亩耕地,总产量必然比预计的要高。
也就是说,到明年秦川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也能实施粮食储备计划了。
畜牧业的数据没有太大增长,主要是受限于牲畜的繁殖速度和缺少放牧地,今年的肉食来源、战马、耕牛等主要依靠和蒙古人通商获得。
为此,秦川和王继宗特别制定了明年的畜牧业计划。
主要是推行家禽家畜圈养,鼓励中小规模专业放养或圈养。
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增加,必然会产生大量秸秆饲料和麸皮,农民可以利用这些秸秆和麸皮来喂养禽畜。
此外,还会鼓励种植苜蓿,一是耕地轮作时利用苜蓿或其他豆类肥田,二是荒坡种植,单纯作饲料用。
但荒坡种植具有一定限制,还有放牧,同样有严格限制。
因为秦川怕水土流失。
滥垦滥牧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以至于后世实行退耕还林之后,晋西北和陕北大地的水土流失才得以改善。
秦川既要防也要治,不能等后世子孙来治理。
此前他一直在实行轮牧制度,还招募了大量民夫筑堤坝修水库、挖掘蓄水沟、建截沙坝、种草种树,只不过今年面临粮食危机,这些项目都停了而已。
明年要重启所有的项目,还有今年收编的蒙古人,在鄂尔多斯和前后套地区放牧时也必须严格执行轮牧制度。
成吉思汗时期,鄂尔多斯本是水草丰美之地,后世却只剩毛乌素和库布齐两大沙漠,如今这两个沙漠的规模依然不小,且正不断往四周蔓延,背后原因之一就是过度放牧。
那些蒙古人可能不会明白其中用意,但秦川必须要教会他们遵守律法和规矩。
除了环境防治的项目之外,明年还会重启水利、道路、铁路等所有基建项目,但只会在农闲时期征召民夫,且征召的规模不能太大,还是以农耕为主。
再过几年,等地盘大一些,人口多一些,经济和社会都稳定下来后,秦川打算将所有施工队都独立出来,成立建筑公司,像后世那样独立经营但受政府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