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仙武西游:从大唐太子开始 > 仙武西游:从大唐太子开始
错误举报

第六十五章 以诗为神通,明月赋诗。

    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大婚对李承乾而言,除了“洞房”之外,其它的无非都是走个过场。
    不过,李承乾还得摆平晚宴的宾客,才能去见自己的新娘子。
    …………
    “诸位请盛饮,本宫先告退了。”
    李承乾站在殿首,对着满座宾客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殿下快去吧,可别让新娘等急了。”
    赵节在下面起哄,宾客们几乎都露出善意的笑容。
    在他那一桌,还坐着长广公主、杨师道、武则天母亲杨氏、姐姐和妹妹。
    此时。
    盛装的母女三人看着李承乾的身影,笑容中不由露出几分往事如梦的感慨。
    大半年前,她们在长安还只是寄人篱下,身如浮萍。
    而今。
    所有人都因武照被册封为太子妃而成为皇亲国戚。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莫过于此。
    李承乾正准备转身去后院寝宫,一名身穿文士儒衫的老者却一把抓住他的手。
    “太子,此去世事维艰,可惜臣年老体衰,心有余而力不足,否则定随你去辽东助你稳定局势了。”
    “承乾明白,舅父有这片心意就好了。”李承乾笑着回道时,不着痕迹地将手抽出。
    这老者,显然就是当朝宰相,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
    他的确是李承乾的舅父,可问题在于他同时也是李泰、乃至李治的嫡亲舅父。
    因此……
    在李承乾之前遇到困境,被李世民所恶时,他既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出手帮忙。
    只是作壁上观。
    既如此,李承乾自然对他也不冷不热。
    长孙无忌从袖笼中取出一封信,交到李承乾手上。
    “里面是户部政令,殿下可拿着它可以去幽州军仓和常平仓调粮五十万石,这是老臣竭力为安东都护府争取到的。”
    五十万石粮食!
    “承乾谢过舅父!”
    李承乾拱手朝长孙无忌道谢,语气中多了几分真心。
    自从在东溟帮,总共“征集”了八百万贯的巨款后,安东都护府缺钱的困境得到很大缓解。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
    缺粮!
    钱多了之后,往辽东运送灾民的速度更快,等于吃饭的嘴更多。
    于是营州突然就闹起了粮荒。
    一百万人,每天就要消耗六七万石粮食,一个月就是两百万石!
    在继续送人的情况下,粮食消耗还在与日俱增。
    而今年河北又遭遇大灾,谷物绝收,致使粮价飞涨。
    如今,整个大唐北方市面上几乎已经无粮可买。
    其中自然不乏有些商人故意囤货居奇,但这些商人背后都有五姓七望之类的靠山。
    连天只李世民都不敢随便拿他们开刀,李承乾更不能越俎代庖。
    只能花比往年高出数倍的价格,从东瀛或南方买粮,运往营州。
    此种情况下,长孙无忌这五十万石粮食虽然是从官仓出的,却也算是帮了他大忙。
    要知道,别说多撑半个月,就算多撑几天,都有可能让数以万计的灾民避免被饿死。
    “承乾,你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始终是一家人就好。”
    长孙无忌拍了拍她的肩膀,以长者的身份语重心长道。
    坐在不远处的李泰和李恪等人看到这一幕,却暗骂这个老狐狸太精明。
    明明是拿大唐官仓的粮食,赈济营州,却好像却成了他一个人的功劳。
    最后说的那句话,也明显是在向李承乾示好。
    只怕是以防万一自己这一脉出了变故,走投无路,也能在辽东寻个安身之地。
    世事难测,将来的事谁能说得好?
    像这种久居高位的老狐狸,从来都是狡兔三窟,多留退路。
    “太子殿下,在下孔长秋。”
    一名原本坐在长孙无忌身旁的年轻儒生突然站起来,拱手行礼后,笑道:“长秋有个不情之请,殿下诗才横溢,冠绝大唐,今日又恰好是中秋之夜,殿下何不以月为题,赋诗一首?”
    孔长秋?
    李承乾搜寻记忆,发现并无这个名字任何相关的信息。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进这场婚宴,并且还坐在贵宾那一桌的。
    长孙无忌察言观色,看出李承乾的疑惑,笑着介绍道:“长秋是曲阜孔家嫡子,代孔氏来参加太子婚礼,当属贵客无疑。”
    “原来是孔圣人之后,本宫失敬了。”
    李承乾笑道:“不过别人来找本宫,都是求官求职,求荣华富贵,为何唯独公子求诗?”
    “殿下有所不知,孔氏有一门独特的功法,能将某些诗词推演为神通法术,越是传唱度高的绝句,衍化出的神通越是厉害。”
    孔长秋言辞诚恳地笑道:“沧海明月,亘古悠悠,长秋正是生于圆月之时,故而对明月情有独钟。但自古以来,尚且还未有能令天下百姓皆传唱的颂月名诗,今日冒昧,请殿下帮忙达成所愿。”
    将诗词演化成法术?!
    这种神通,和字符万象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念及此,李承乾摸着下巴笑道:“正好本宫有个朋友,也对诗词神通之道也感兴趣,你们孔家的这门功法,外传么?”
    孔长秋微微一笑:“殿下若写出咏月名篇,长秋可带殿下那位朋友去曲阜孔氏祖宅,只要他拜师孔家,一切都不是问题。”
    这时,魏王李泰也笑眯眯道:“皇兄,孔公子都这么说了,你就当场赋诗一首,也让我等沾光,一饱眼福罢。”
    李承乾背在身后的手指搓了搓,面上笑容不改。
    他当然能看出李泰不怀好意,想看他出丑的心思居多。
    大概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相信李承乾前二十年一声不鸣,今年突然就开窍,文思泉涌了。
    至于之前几首,肯定是有人代笔。
    一定是这样!
    “既如此,那本宫就献丑了。”
    李承乾命宫女取了笔墨纸砚,将宣纸铺平后,当即提笔写下“水调歌头”四个字。
    而后,仰头看了眼殿外皎洁明月,忽然露出惆怅之色,低头继续写道:
    “贞观十一年中秋,东宫大婚。应邀作此篇,兼怀母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词成。
    整个大殿却陷入死寂。
    鸦雀无声!
    所有人,皆怔怔出神。
    似难以置信,世间竟有此等秀美瑰丽的诗词。
    又似沉浸其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