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水调歌头(求订阅)
不到响午,一群身着月白色长衫的年轻士子相约来到凤栖酒楼,挑选了一个临河的窗口位置坐下,开始天南地北地闲聊起来。
“诸兄可曾听说,长公主要从咱们这一届士子里挑选驸马的事情?”一个士子挑起了话题。
“据说长公主文武双全,曾经是飞凤军元帅,如果能够当上她的驸马,必定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呀。”一个士子憧憬地说。
“我听说长公主已经二十四五年纪了,还是上一任飞凤军元帅的遗霜,这个年龄恐怕大了一些吧。”另一个士子说。
这些参加殿试的士子,年龄从十五六岁到二十来岁不等,不过其中年龄在二十岁以内的居多,所以相比起来,武青鸾的年龄确实大了一些。
“我娘曾说,女大三抱金砖,长公主不过比我大六岁左右,就当是抱两块金砖了。”除了那么对自己的才华和前途绝对自信的士子,大多数士子都愿意当这个驸马,至少要少奋斗数十年。
“那也要长公主看得上你才行。大家说说看,这一届士子中谁最有希望得到长公主青睐?”一个士子说道。
“要说本届士子里,最出名的三人当属华阳府施鸿昌、广元郡夏正洪、九江郡卢坤荣,可能长公主属意的是他们三人中的一个吧。”有士子说道。
“没错,听说施鸿昌还未到武都时,便有一首《秋夜月》传唱天下。半个月前他刚到武都,青月河的花魁们便争相邀请他为入幕之宾,估计这时还在某个花魁的闺房宿醉未醒吧?”有人羡慕地说。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立即就有士子摇头晃脑地吟咏着这首《秋夜月》,其他人纷纷相合。
“我倒是听说那广元郡的夏正洪是文武全才,更是广元郡守夏荣新之子,曾经多次率兵清剿山贼,他倒是与长公主比较相配。”也有士子说道。
“那九江郡卢坤荣虽然是寒门弟子,但是能谋善断,他高中秀才后便一边读书一边为郡守幕僚,先后帮助郡守大人解决了九江水患、蝗灾与流寇等几件大事,被郡守直接推荐到中书省,已经直达圣听,绝对是大才之人。”另一个士子说。
“天下之大,人才辈出,除去这三人之外,还有许多大才之人隐于众人之中,说不定会有黑马冒出来呢?”也有人向往说。
“没错,这种事情主要看缘分,万一长公主看上的是咱们呢?诸位,如果我们中有人有此好运,一定不要忘了大家。”有人说道。
这个话题掩盖了昨天长公主和太子殿下遇刺的消息,天下人都有一个共性,对桃色新闻的八卦心理,远远超过其他新闻。
“长公主,你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说了此事,这不是给我压力吗?”中午吃饭的时候,方贤听到武青鸾说起今天上朝的事情,不由得头大。
“怎么?你对自己没有信心吗?”武青鸾笑道。
“信心当然是有的,不过即使事已至此,那就随它吧,我保证把状元拿下就行了。”方贤摇摇头说道。
“对了,我听说殿试的士子们都聚集在青月河畔,整天文朋诗友聚会,或是与花魁们游河嬉戏,多有好的诗作流传。方郎,距离殿试还有几天时间,要不你写一首诗词先扬名士林,也好引起国子监众位大儒的关注。”武青鸾笑着说。
“那你让人打听这一下,最近这段时间,武都里流传最广的诗词是哪位士子所作,是什么题材的?我保证作一首力压群雄,很快就可以扬名武都。”
方贤立即说,因为这个世界并无唐代以后的朝代出现,他有着整个宋代的诗词资源,何惧不能在诗词方面扬名天下呢。
“这个我听说过,华阳府施鸿昌于不久前的中秋之夜作了一首《秋夜月》,如今天下传唱,整个青月河畔的花魁都在弹唱此诗,令他声名大振,是考取状元的热门人选之一。”武青鸾说。
“你会背吗?念我听听。”方贤好奇地问,心想能够流传武都,令天下传唱的必定是千古名诗。
“我不会背,我马上让人去抄录回来。”武青鸾召来一个亲卫,吩咐她去外抄录《秋夜月》回来。
方贤得知是写中秋的诗词后,一点也不慌,因为在他看来,有一首中秋词达到了古往今来无人可以超越的高度,只要借鉴过来想不出名太难了。
因此,他不断与武青鸾碰杯,而后在她这里午休,当然不是纯粹的午休,不过武青鸾突然化境宗师后,在房间周围布置了气劲墙幕,外面的亲卫根本听不到他们打乒乓的声响了。
到得晚间,两人在后院中对月饮酒,而亲卫也将抄录的《秋夜月》送到方贤手里。
“倒也是上乘之作,只不过写个人际遇儿女情长太多,也没有跳出自古以来伤春悲秋的窠臼,虽然能够流传一时,却难以流传一世。”方贤读完之后评价说。
“那方郎可能作一首比他更好的?”武青鸾听完方贤的评价后问道,话语间对他充满了无比信心。
“咱们先喝酒,诗词一会儿自然就会有的。”方贤哈哈一笑说,随后两人继续喝酒,并且在月光下切磋武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到两人落在屋顶,方贤突然抬头望月,而后吟诵了一句,武青鸾听后美目异彩连连,她的学识不凡,自然听得出方贤这两句诗的立意高远。
她并没有打扰方贤,而是在屋顶上坐下,侧头望着背负着手的方贤,果然听到了接下来的诗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接下来,方贤一气呵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武青鸾重复着最后一句,目光仿佛要融化了一般,而此时方贤也转头望来,两人的目光如同粘在一起似的,再也分不开了。
“诸兄可曾听说,长公主要从咱们这一届士子里挑选驸马的事情?”一个士子挑起了话题。
“据说长公主文武双全,曾经是飞凤军元帅,如果能够当上她的驸马,必定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呀。”一个士子憧憬地说。
“我听说长公主已经二十四五年纪了,还是上一任飞凤军元帅的遗霜,这个年龄恐怕大了一些吧。”另一个士子说。
这些参加殿试的士子,年龄从十五六岁到二十来岁不等,不过其中年龄在二十岁以内的居多,所以相比起来,武青鸾的年龄确实大了一些。
“我娘曾说,女大三抱金砖,长公主不过比我大六岁左右,就当是抱两块金砖了。”除了那么对自己的才华和前途绝对自信的士子,大多数士子都愿意当这个驸马,至少要少奋斗数十年。
“那也要长公主看得上你才行。大家说说看,这一届士子中谁最有希望得到长公主青睐?”一个士子说道。
“要说本届士子里,最出名的三人当属华阳府施鸿昌、广元郡夏正洪、九江郡卢坤荣,可能长公主属意的是他们三人中的一个吧。”有士子说道。
“没错,听说施鸿昌还未到武都时,便有一首《秋夜月》传唱天下。半个月前他刚到武都,青月河的花魁们便争相邀请他为入幕之宾,估计这时还在某个花魁的闺房宿醉未醒吧?”有人羡慕地说。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立即就有士子摇头晃脑地吟咏着这首《秋夜月》,其他人纷纷相合。
“我倒是听说那广元郡的夏正洪是文武全才,更是广元郡守夏荣新之子,曾经多次率兵清剿山贼,他倒是与长公主比较相配。”也有士子说道。
“那九江郡卢坤荣虽然是寒门弟子,但是能谋善断,他高中秀才后便一边读书一边为郡守幕僚,先后帮助郡守大人解决了九江水患、蝗灾与流寇等几件大事,被郡守直接推荐到中书省,已经直达圣听,绝对是大才之人。”另一个士子说。
“天下之大,人才辈出,除去这三人之外,还有许多大才之人隐于众人之中,说不定会有黑马冒出来呢?”也有人向往说。
“没错,这种事情主要看缘分,万一长公主看上的是咱们呢?诸位,如果我们中有人有此好运,一定不要忘了大家。”有人说道。
这个话题掩盖了昨天长公主和太子殿下遇刺的消息,天下人都有一个共性,对桃色新闻的八卦心理,远远超过其他新闻。
“长公主,你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说了此事,这不是给我压力吗?”中午吃饭的时候,方贤听到武青鸾说起今天上朝的事情,不由得头大。
“怎么?你对自己没有信心吗?”武青鸾笑道。
“信心当然是有的,不过即使事已至此,那就随它吧,我保证把状元拿下就行了。”方贤摇摇头说道。
“对了,我听说殿试的士子们都聚集在青月河畔,整天文朋诗友聚会,或是与花魁们游河嬉戏,多有好的诗作流传。方郎,距离殿试还有几天时间,要不你写一首诗词先扬名士林,也好引起国子监众位大儒的关注。”武青鸾笑着说。
“那你让人打听这一下,最近这段时间,武都里流传最广的诗词是哪位士子所作,是什么题材的?我保证作一首力压群雄,很快就可以扬名武都。”
方贤立即说,因为这个世界并无唐代以后的朝代出现,他有着整个宋代的诗词资源,何惧不能在诗词方面扬名天下呢。
“这个我听说过,华阳府施鸿昌于不久前的中秋之夜作了一首《秋夜月》,如今天下传唱,整个青月河畔的花魁都在弹唱此诗,令他声名大振,是考取状元的热门人选之一。”武青鸾说。
“你会背吗?念我听听。”方贤好奇地问,心想能够流传武都,令天下传唱的必定是千古名诗。
“我不会背,我马上让人去抄录回来。”武青鸾召来一个亲卫,吩咐她去外抄录《秋夜月》回来。
方贤得知是写中秋的诗词后,一点也不慌,因为在他看来,有一首中秋词达到了古往今来无人可以超越的高度,只要借鉴过来想不出名太难了。
因此,他不断与武青鸾碰杯,而后在她这里午休,当然不是纯粹的午休,不过武青鸾突然化境宗师后,在房间周围布置了气劲墙幕,外面的亲卫根本听不到他们打乒乓的声响了。
到得晚间,两人在后院中对月饮酒,而亲卫也将抄录的《秋夜月》送到方贤手里。
“倒也是上乘之作,只不过写个人际遇儿女情长太多,也没有跳出自古以来伤春悲秋的窠臼,虽然能够流传一时,却难以流传一世。”方贤读完之后评价说。
“那方郎可能作一首比他更好的?”武青鸾听完方贤的评价后问道,话语间对他充满了无比信心。
“咱们先喝酒,诗词一会儿自然就会有的。”方贤哈哈一笑说,随后两人继续喝酒,并且在月光下切磋武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到两人落在屋顶,方贤突然抬头望月,而后吟诵了一句,武青鸾听后美目异彩连连,她的学识不凡,自然听得出方贤这两句诗的立意高远。
她并没有打扰方贤,而是在屋顶上坐下,侧头望着背负着手的方贤,果然听到了接下来的诗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接下来,方贤一气呵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武青鸾重复着最后一句,目光仿佛要融化了一般,而此时方贤也转头望来,两人的目光如同粘在一起似的,再也分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