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8 沮丧的苻坚
秦国,长安城外。
苻坚微服私访查看秋收情况,总体来说今年风调雨顺,国内也没有经历战乱,算是难得的太平年景。
然而百姓脸上却看到丝毫丰收的喜悦。
“老丈,今年粮食丰收,怎么看起来你们一点都不开心呀。”一名随从跑过去问道。
那老汉叹了口气道:“上面刚下了布告,说朝廷要打仗需要粮草,今年丰收了就多交点税。”
“这哪是一点啊,足足高了三成,折算下来还不如灾年呢。剩下的粮食也就够吃仨月,剩下的日子就只能吃树叶啃树皮了。”
一旁的苻坚面色难看,加税他是同意了的,为了维持六十万大军只能压榨民力。
他的盟友凉国多山区少平原耕地,粮食产量连自己吃都不够,更别提供养大军了。代国情况更差,畜牧为主农业基本为零。
六十万大军七成以上的军需粮草要秦国来出,对于只有不到五百万人口的他们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
加税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苻坚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个勤政爱民之人,对于这个决定他既无奈又愧疚。
“走,回去吧。”此时他再无微服私访之心,带着人返回宫中。
然而那个老农的话始终回荡在他耳边让他不得安宁,他情不自禁的开始思考,自己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以前他从来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他的追求,他也认为只有自己能做好这些一切。
可现在……他看了看桌案上放着的那几本书,陷入了沉默。
和这几部书里面所写的一比,他之前的追求是那么的可笑。
他到现在都无法想象,唐国那位皇帝到底是如何创造出这种全新思想、全新制度的。人家不光写书,还身体力行的去做。
至于这种新思想新制度可不可行……已经不用怀疑,人家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创造了偌大的国家,且眼看就即将一统天下。
他也有想过在国内施行新政,可他更知道这不可能。他要真敢这么做,会被国内的权贵豪强抛弃。
因为新思想、新政是彻底站在权贵豪强对立面的。
除非他能和唐国那位皇帝一样,从零开始普及教育开启民智培养平民人才,培养足够多的忠于自己忠于新政的官吏。
如此方能有机会推行新政。
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失去了秦国他什么都不是。白手起家只是看起来好听,真正去做才知道有多难。
唐国皇帝的经历几乎不可复制……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如对方。
唐皇能做到,他做不到。
这个答案让他非常的沮丧以及……有点淡淡的绝望。
对他来说最可悲的就是,明知道前方无路还必须要坚持下去,而且还不知道在坚持什么。
正胡思乱想间,王猛求见。
他收起杂乱的想法,表情重新回复凝重。王猛这次去打听唐国的情况,现在应该是有结果了,希望能有好消息吧。
尽管可能性不大。
事实也正如他所想,全是坏消息。
“只用了半年时间就稳定了民心恢复了生产,唐皇的能力确实让人敬佩,我不如也。”
王猛点点头继续说道:“唐皇免了百姓今年的赋税,明年只有耕种三年以上的熟地需要交税,开垦不足三年的土地都会有三年的免税期。”
苻坚的表情僵了一下,这无疑是在打他的脸。唐国免税,而他在加税。
王猛猜到了他的想法,安慰道:“唐国拥有吕宋、海南以及原扶南之地,据说耕种水稻皆一年三熟。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方才可以支持免税,他国无法效仿。”
苻坚叹道:“不论海南还是原扶南,都是被视为蛮荒的地方,其他人如避蛇蝎。”
“只有唐皇独具慧眼发现了这里的优点,用十余年时间开发方才有如今的粮仓,我不如也。”
王猛默然,这种能力别说苻坚,亘古未有。
苻坚也只是感慨了一番,很快又打起精神问道:“还有吗?”
王猛说道:“唐国新都已经建成被命名为北都,唐皇下令从天下各地迁徙十万户贫民填充人口。”
这又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一般朝廷移民填充京师人口,都会迁富户。
一来这些人有钱,可以促进京师的繁荣。二来把这些富户弄到京城,便于监视管理,免得他们在地方干涉衙门治理。
可唐国这边经过近一年的清理,士族被杀了五千余人,只剩下少数口碑较好又确实立过功的,比如陶家。其余都快被杀绝种了。
豪强、大户、坞堡等也全部被拔除,寒门也被清理了一遍。被处死的人超过两万,被判处别的刑罚的人也多大数万。
就算剩下的那些,也被收走了土地和财富,且人也被迁离了祖地,分成七零八散去新的地方定居。
除了学问还有所保留,别的财富之类的都没了。
可以说唐国对旧有的势力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清洗,就算他想迁富户去北都也变得不可能。
还不如迁徙穷人过去,既可以减轻地方压力,又能更好的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王猛继续说道:“听说他们还刚通过一项重大工程,准备开挖一条从北都到洛阳再到会稽郡的大运河。”
苻坚听的倒吸一口凉气,道:“从北到南至少有五千里了吧?”
王猛道:“近六千里,前所未有的大工程。”
苻坚马上就意识到这条河的作用:“燕郡离南方太远不利于朝廷统治,原本我还认为唐皇把京师放在此地非明智之举,现在看来是我见识短了呀。”
有了大运河南北沟通再无障碍,而且把从南到北最繁华的地方勾连在一起,具备漕运和经济两大作用。
不过苻坚随即又不解的道:“天下动乱已久民心思安,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他们为何要如此劳民伤财修建这样一条大河?就不怕逼反百姓吗?”
王猛回道:“因为新政、土改以及免税,唐国百姓已经恢复了一定的元气。只要他们不急于求成,用三到五年时间完全可以做到在不伤民力的情况下完成这条运河的开挖。”
“而且这项工程难度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大。从先秦时期古人就不停在开凿运河,吴国先后开凿了邗沟、胥溪、黄沟,前汉开了阳渠兴建鉴湖。”
“曹操修建了白沟等,曹丕又通了卞渠……唐国只要规划好路线,把这些旧河道连通拓宽就可事半功倍。”
苻坚微服私访查看秋收情况,总体来说今年风调雨顺,国内也没有经历战乱,算是难得的太平年景。
然而百姓脸上却看到丝毫丰收的喜悦。
“老丈,今年粮食丰收,怎么看起来你们一点都不开心呀。”一名随从跑过去问道。
那老汉叹了口气道:“上面刚下了布告,说朝廷要打仗需要粮草,今年丰收了就多交点税。”
“这哪是一点啊,足足高了三成,折算下来还不如灾年呢。剩下的粮食也就够吃仨月,剩下的日子就只能吃树叶啃树皮了。”
一旁的苻坚面色难看,加税他是同意了的,为了维持六十万大军只能压榨民力。
他的盟友凉国多山区少平原耕地,粮食产量连自己吃都不够,更别提供养大军了。代国情况更差,畜牧为主农业基本为零。
六十万大军七成以上的军需粮草要秦国来出,对于只有不到五百万人口的他们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
加税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苻坚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个勤政爱民之人,对于这个决定他既无奈又愧疚。
“走,回去吧。”此时他再无微服私访之心,带着人返回宫中。
然而那个老农的话始终回荡在他耳边让他不得安宁,他情不自禁的开始思考,自己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以前他从来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他的追求,他也认为只有自己能做好这些一切。
可现在……他看了看桌案上放着的那几本书,陷入了沉默。
和这几部书里面所写的一比,他之前的追求是那么的可笑。
他到现在都无法想象,唐国那位皇帝到底是如何创造出这种全新思想、全新制度的。人家不光写书,还身体力行的去做。
至于这种新思想新制度可不可行……已经不用怀疑,人家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创造了偌大的国家,且眼看就即将一统天下。
他也有想过在国内施行新政,可他更知道这不可能。他要真敢这么做,会被国内的权贵豪强抛弃。
因为新思想、新政是彻底站在权贵豪强对立面的。
除非他能和唐国那位皇帝一样,从零开始普及教育开启民智培养平民人才,培养足够多的忠于自己忠于新政的官吏。
如此方能有机会推行新政。
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失去了秦国他什么都不是。白手起家只是看起来好听,真正去做才知道有多难。
唐国皇帝的经历几乎不可复制……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如对方。
唐皇能做到,他做不到。
这个答案让他非常的沮丧以及……有点淡淡的绝望。
对他来说最可悲的就是,明知道前方无路还必须要坚持下去,而且还不知道在坚持什么。
正胡思乱想间,王猛求见。
他收起杂乱的想法,表情重新回复凝重。王猛这次去打听唐国的情况,现在应该是有结果了,希望能有好消息吧。
尽管可能性不大。
事实也正如他所想,全是坏消息。
“只用了半年时间就稳定了民心恢复了生产,唐皇的能力确实让人敬佩,我不如也。”
王猛点点头继续说道:“唐皇免了百姓今年的赋税,明年只有耕种三年以上的熟地需要交税,开垦不足三年的土地都会有三年的免税期。”
苻坚的表情僵了一下,这无疑是在打他的脸。唐国免税,而他在加税。
王猛猜到了他的想法,安慰道:“唐国拥有吕宋、海南以及原扶南之地,据说耕种水稻皆一年三熟。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方才可以支持免税,他国无法效仿。”
苻坚叹道:“不论海南还是原扶南,都是被视为蛮荒的地方,其他人如避蛇蝎。”
“只有唐皇独具慧眼发现了这里的优点,用十余年时间开发方才有如今的粮仓,我不如也。”
王猛默然,这种能力别说苻坚,亘古未有。
苻坚也只是感慨了一番,很快又打起精神问道:“还有吗?”
王猛说道:“唐国新都已经建成被命名为北都,唐皇下令从天下各地迁徙十万户贫民填充人口。”
这又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一般朝廷移民填充京师人口,都会迁富户。
一来这些人有钱,可以促进京师的繁荣。二来把这些富户弄到京城,便于监视管理,免得他们在地方干涉衙门治理。
可唐国这边经过近一年的清理,士族被杀了五千余人,只剩下少数口碑较好又确实立过功的,比如陶家。其余都快被杀绝种了。
豪强、大户、坞堡等也全部被拔除,寒门也被清理了一遍。被处死的人超过两万,被判处别的刑罚的人也多大数万。
就算剩下的那些,也被收走了土地和财富,且人也被迁离了祖地,分成七零八散去新的地方定居。
除了学问还有所保留,别的财富之类的都没了。
可以说唐国对旧有的势力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清洗,就算他想迁富户去北都也变得不可能。
还不如迁徙穷人过去,既可以减轻地方压力,又能更好的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王猛继续说道:“听说他们还刚通过一项重大工程,准备开挖一条从北都到洛阳再到会稽郡的大运河。”
苻坚听的倒吸一口凉气,道:“从北到南至少有五千里了吧?”
王猛道:“近六千里,前所未有的大工程。”
苻坚马上就意识到这条河的作用:“燕郡离南方太远不利于朝廷统治,原本我还认为唐皇把京师放在此地非明智之举,现在看来是我见识短了呀。”
有了大运河南北沟通再无障碍,而且把从南到北最繁华的地方勾连在一起,具备漕运和经济两大作用。
不过苻坚随即又不解的道:“天下动乱已久民心思安,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他们为何要如此劳民伤财修建这样一条大河?就不怕逼反百姓吗?”
王猛回道:“因为新政、土改以及免税,唐国百姓已经恢复了一定的元气。只要他们不急于求成,用三到五年时间完全可以做到在不伤民力的情况下完成这条运河的开挖。”
“而且这项工程难度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大。从先秦时期古人就不停在开凿运河,吴国先后开凿了邗沟、胥溪、黄沟,前汉开了阳渠兴建鉴湖。”
“曹操修建了白沟等,曹丕又通了卞渠……唐国只要规划好路线,把这些旧河道连通拓宽就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