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锦衣 > 锦衣
错误举报

第七百七十四章:百年大计

    无数的人马,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疯狂地通过了乌拉尔城塞涌入东欧的泥地里。
    此时正是开春时节,虽是万物复苏,可是冻土却也才刚刚开始消融而已。
    因而,这广袤的土地上,大多荒芜,且泥泞不堪。
    而在这千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游骑,几乎处处都是厮杀。
    满蒙八旗三百二十一牛录,几乎是各率本部人马,深入至境内各处开始攻城拔寨。
    这也是皇太极的策略。
    这里土地过于广袤,村庄与城镇之间距离甚远,若是大军合为一处,满蒙七八万人马进展势必不顺。。
    反而将人马化整为零,以牛录为单位,将大军分为两三百人为单位,深入各处袭掠村庄,若遭遇了强敌,仗着快马自是可以呼啸而去,而后再集结附近的人马,进行反杀。
    此时的乌拉尔以西,依旧是寒风凛冽,好在比起西伯利亚以及辽东老家来,建奴人倒也习以为常。
    只是俄人也绝不是吃素的,他们的反击也异常的凶猛,大量从西线调拨来的哥萨克骑兵,以及俄人的步兵军团,进行了非常顽强的抵抗。
    可以说此时的建奴在大规模的流血,如此巨大的损失,以至于皇太极不得不疯狂的修书,让在后方招募人马和休整的人,立即赶赴增援。
    可即便再艰难,皇太极也决定继续坚持下去。
    虽然数月下来,死伤已高达数千人,这对于只能勉强凑够五六万人马, 且几乎抽取了建奴人所有精壮的八旗而言, 已算是损失惨重了。
    可他很清楚, 一旦不趁此机会多占土地,那休整完毕的李、张二人,可能就要来摘桃子了。
    弟兄们付出了多少血汗, 就应该得到多少收益,一旦撤退回到乌拉尔以东, 那么这些人的血就算是白流了。
    因而,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 就是不断的增兵。
    此外,得根据从前方来的奏报, 不断地研究敌人的战法。
    俄人的方阵颇厉害,据闻是从什么瑞典人那儿学来的。而且他们的哥萨克骑兵也不容小觑。
    最紧要的是他们十分顽强,甚至在明显人数不及奔袭来的建奴人时, 依旧可以做到死战。
    乃至于是他们的平民, 甚至是妇孺, 也往往不肯束手就擒。
    这便给建奴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当然, 建奴人也是不差的。
    一边是杀红了眼,贪婪于财货, 另一边则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土地,也是奋不顾身,于是便成了两头巨兽, 彼此没有丝毫的胆怯,哪怕是放任自己流血, 也定要想尽一切的办法,杀伤对方。
    只是当熬到春末的时候, 皇太极终究还是绝望了。
    因为这个时候,在乌拉尔的城塞里, 张献忠的先锋人马已气势汹汹地抵达。
    紧接着,休整完毕,且已是焕然一新的流民军,便也陆陆续续地抵至乌拉尔。
    这些当初面黄肌瘦且衣衫褴褛之人,如今俱都鸟枪换炮,精神激昂。
    有着大量的火器,甚至还有好几门的重炮, 人人穿着抵御严寒的大衣,甚至还有人左右两边都斜插着短铳。
    大军云集之后,来自于东方的生力军,则开始长驱直入, 张献忠和李自成的目的十分明确,那便是莫斯科城。
    因而浩浩荡荡的人马,没有任何停留,便犹如一柄尖刀,直刺早已是筋疲力尽的俄人腹地。
    旅顺城。
    这里每一天都在改变着,如今这里的人口,已是无法统计了。
    因为人口每日都在增加。
    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从关内流动来的人。
    再加上从海路以及陆路云集的各路商贾,虽是文吏们已是绞尽脑汁,却也已无法做出准确的统计了。
    此时,许多人预测旅顺的人口应在七十万之上。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虽说在关内,这样的巨大城市,决计不少,可此地毕竟不是温暖如春的江南,也非是大明的都城,只是一个苦寒所在而已。
    人口一多,就难免拥堵,也少不得嘈杂,城市几乎每个月都在扩大。
    唯一的好处就在于张家能够提供出来吸引人口的土地是无限的,在辽东,永远不缺的就是土地。
    南来北往之人,带来了无数的讯息,而又有无数旅顺的讯息,通过商人们传遍天下。
    三教九流汇聚,更是催生了无数的行业。
    而最热闹的,却永远都是牙行。
    当然,如今的辽东禁绝了人口买卖,不过现在外来人口多,无论是租赁,还是雇佣的买卖,依旧是火热的很。
    只是这几日,许多牙行都不约而同地挂了牌子,居然是土地出售。
    这事,立即在旅顺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在辽东的土地,绝大多数都握在了官府的手里,可同时,是严禁出售的。
    辽东的土地采取的乃是公制,即落户者,若是愿意务农,则可分取农地。
    至于其他的土地,则根据不同的土地用途,进行长期租赁。
    因而,在这里几乎没有土地买卖的说法。
    辽东的新政,贯彻的可谓是最为彻底,只是在这个时代,不少人看待土地的心态,依旧还停留在数十年前,总觉得自己手里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土地,难免心里头有一点不踏实。
    再加上如今这辽东最多的就是巨贾,这些大商人们借着辽东的东风,早已挣了个盆满钵满,可谓是富的流油。
    他们的消息,也是最灵通的,如今听闻竟是出售土地,便忙去打听,因而才得知原来售出的根本不是辽东的土地。
    而是辽东之外的土地。
    也就是说,辽东的地是决计不允许买卖的,可是不代表辽东之外的不可以。
    其实辽东拓土之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张家从李自成以及建奴人那儿得到的土地,更是数之不尽。
    现在张家要售地,倒是让不少人留了心。
    新政推行,土地已经不能买卖了,即便是在关内,虽然新政还未完全铺开,可是明眼人都已十分清楚,新政已是大势所趋,土地也已成了烫手山芋。
    可即便如此,人们对于土地的渴望,却是无法轻易驱散的。
    虽然农地的价值,其实已经被大大的低估。
    可随着这些年工商业的发展,无论是矿石,还是其他商业土地的价值,反而日益高涨。
    土地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可以传给子孙!
    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挣下家业,留给子孙后代了。
    至少这个时代的人,大抵都是如此作想的。
    金银的价值其实是不断贬值的,要知道,从明初到现在,随着大量金银的涌入,实际上一直都是如此。
    当然,张家要售地,坏处也不是没有的,那就是那些土地真有价值吗?
    毕竟,那里可是比辽东还要苦寒的地方。
    不过虽有人踟蹰,却也有不少人禁不住在研究。
    首先,铁路的铺设是板上钉钉的事,铁路公司已经开始准备动工了。
    辽东花费数百上千万两纹银,大兴土木,显然不可能只是将这些银子丢进水里。
    有了铁路,就意味着那里不再远在天边。
    与此同时,若是那里当真有什么物产,完全可以雇佣人力进行开采。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里的土地非常便宜。
    据说张家收购的价格,就是一文钱一亩收来的,一文钱啊在这辽东,一文钱算个什么?现如今,几文钱便是连一个蒸饼都买不着了。
    一个蒸饼就可以买几亩地,这是何等滑稽的事!
    因此,不少人都动心了。
    起初是大家纷纷去牙行打听消息,这才知道,原来张家即将会对土地进行拍卖。
    现如今的张家,正在将土地进行整理,在整理和清丈之后,会将一些即将售出的土地进行确权。此后,则是制作舆图,而后再将一块块的土地,打包拍卖出去。
    因此,不少人倒是期待起来。
    直到了数月之后,拍卖行终于正式开张。
    来的人自是不少,大家都想去瞧一瞧热闹。
    此时才知道,原来此次售出的地块,足足有三十处之多。
    每一块地的面积都不小,三万亩为一地块,直接进行了介绍。
    三万亩啊这若是放在关内,绝对算是大地主了。
    可在这里竟只是一个最低的计算单位而已。
    于是在不少人的脑海里,自动脑补着这三万亩的大小。
    这样大的地,只怕一个人走上一天一夜,恐怕也走不完呢!
    因而不少人都来了兴致。
    周阳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辽东做的乃是丝绸买卖,如今随着辽东的发展,自是日进金斗,对于这些土地,他早就惦记着了,毕竟他有的是钱,可是土地说实话,人有了银子,怎么会对土地没有渴望呢?可惜即便他再富裕,在这辽东和关内,也是无法染指土地的。
    虽说现在那地可能也未必能开始收回成本,可汉人的性情与其他人不同,汉人的骨子里,看的都不是眼下的得失,而是百年之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