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锦衣 > 锦衣
错误举报

第七百七十章:治国平天下

    自乌拉尔和旅顺的铁路,算是彻底的列入了计划。
    只不过,要实行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不说其他,如此复杂的地形,单单勘探就不知需要花费多少时日。
    不过好在有了银子,人力也是充裕,因而张静一倒是并不担心,这一切都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一旦铁路贯通,这就意味着整个乌拉尔以西,只怕要永久的在辽东手里了。
    不只如此,通往西方的大门已自陆路彻底的打开,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张静一也说不好。
    毕竟技术是会扩散的,现在的辽东确实占据了较大的优势,却不能保证在未来数十年乃至于百年,永远占据优势。
    因而,必须得在技术和实力绝对领先的时候,能做到几分就是几分,未来一旦武器的杀伤力越来越大,许多事却不好说了。。
    另一方面,则是要尽力保持这种领先,因而前瞻性的技术、工程、工农业规划,都必须提前铺开。
    蒸汽铁甲舰的计划,带来的不只是制海权的掌握,对于整个辽东而言,提振可谓是巨大。
    大量新技术开始应用到了广泛的领域之中,尤其是辽东的大开发,资金充裕的条件之下,数不清的技术开始应用起来。
    匠人的大量增加,也导致了消费能力的旺盛。
    毕竟在这普天之下绝大多数都是农业社会的时代,实际上这世上的消费主力大多都是极少数的贵族、官绅、领主,芸芸众生是不存在消费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自己织布,自己耕地获取粮食,拿夯土自己建个破屋烂瓦的房,他们将人的需求,抑制到了最低, 除了盐巴的获取之外, 几乎绝大多数地方的人, 根本不需要采买任何商品,哪怕有些许的需求,极大多数地方, 竟还保留着以物换物的状态。
    而匠人的增多,这使得在辽东, 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 这个群体已经无法自给自足了, 他们必须挣了薪金,再通过薪金去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
    如此大量的群体, 所带来的消费力是极为可观的,虽然相比于后世,实在不值一提, 而在这个世上, 辽东的消费力, 居然已开始疯狂的暴增, 甚至有人开始估算,辽东这百万户的消费力, 极有可能超越了江南,比之京畿一带,也不遑多让。
    而重工的需求, 也带来了矿业和钢铁生产的膨胀,在岁末结算的时候, 辽东的炼钢量竟是达到了四十万吨。
    当然,张静一对于这个数字, 依旧还是大为不满意,虽然比之京城的三十四万吨已有了超越, 而且这个数字,其实是超越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1810年的产量的。
    可辽东对钢铁的需求,依旧还在井喷式的增长。
    作坊的机械需要钢铁,武器、铁路、舰船需要钢铁,以至于辽东当年竟还从关内进口了足足十三万吨的钢铁。
    又因为需求实在巨大,投资钢铁几乎已成了一本万利的买卖,因而如今但凡能建起钢铁作坊的, 无一不是巨富。
    关内大量的人口,似乎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大量流入的人口,也开始大增,尤以山东、宣府一带最是盛行, 这人口移入,已是蔚然成风。
    这自然也引起了朝中的一次大讨论。
    这一次讨论是在次年进行的。
    年初的时候,宣府、山东两省巡抚会同布政使上奏,说是逃户日众,竟有阖族迁徙,以至乡间人口凋零,十室九空。
    这些话,当然有夸张的嫌疑。
    不过也确实说明了此时的窘态。
    其实新政各省都实施了,只是历史惯性就在此,说穿了,就是新政实施不彻底,譬如名义上土地是分了,可士绅仗着罗织的关系,依旧在乡间有着极大的权柄,他们甚至通过控制水源来控制乡民的收成,又或者借宗族的名义,依旧还摆布乡民。
    对于乡民们而言,大多却是愚昧无知的,毕竟绝大多数人大字不识,朝廷的新政是什么,他们一无所知,起初分了土地的,很快就发现,自己耕地的工具不足,不得已得去租借,又或者,水源被人操控,又不得不去求告。
    到了收成的时候,粮价却被压到了极低的地步,而种粮所需粮种以及其他工具,价格却是暴增。
    这种情况之下,许多人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结果这个时候,辽东那边诸多的消息传来,于是乎,索性大家不陪你们玩了,因而闯辽东者甚众,原先那些以为操控了粮价和水源的士绅们一下子傻了眼。
    他们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人原来是会跑的。
    这一跑,就真玩砸了。
    关于这一场大议,新任的首辅大学士孙承宗主持,其余内阁大学士刘鸿训,以及内阁大学士李起元二人的看法也很不同。
    各部尚书、侍郎,包括了御史、翰林们,可谓是摩拳擦掌。
    一开始就充斥着火药味。
    而天启皇帝的态度更加值得玩味,他没有表态,而是想听听诸公们的意见。
    起先是翰林高建发言,大谈人口大量流失之后的窘迫,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而且如今户籍制已崩坏,即便新政已经废黜了当初太祖高皇帝时期严格的户籍制度,却也不可放任自流。
    一番话说毕,却很快有翰林出面,张口便反驳,俱言问题的根本在于山东和宣府二地新政形同虚设,这才令百姓流离失所,如今百姓放弃了土地,成为了流民,责任非在辽东,而在山东巡抚、布政使以及宣府诸官身上。
    一时之间,竟是吵闹了起来。
    天启皇帝依旧默不作声,只是见吵闹越来越激烈,这才看向孙承宗三人:“三位卿家有何高见。”
    孙承宗是首辅,倒也不急着表态。
    刘鸿训道:“还是需拿出切实的办法,免使山东和宣府的局势崩坏。”
    这意思是希望管一管的。
    李起元却道:“陛下,臣以为切切不可,背井离乡,本是不得已而为之,所谓人离乡贱,谁愿离开自己的祖籍之地呢?若不是山东和宣府的新政敷衍了事,诸官们尸位素餐,何至今日这样的地步。现在罔顾这些实际的情况,却一味的要求百姓留在原地,陛下莫要亡了,当初流寇四起之前,朝廷不也希望百姓留在原地,不可成为流民吗?可结果若何?可见轻贱百姓,人是留不住的,留不住不去切实的解决百姓们生计,反而希望借助一纸诏令,便教他们安分守己,这岂非是缘木求鱼。这两年,山东和宣府无灾无难,可根据山东道御史的奏言,却有诸多饿殍的现象,可见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臣以为,理应先彻查山东和宣府二地主副官,再命御史巡视,查清问题。此后再委任干员,切实解决百姓心腹之患,如此一来,人心也就安定了。”
    天启皇帝听着若有所思,他抬头看了李起元一眼。
    李起元入阁,立场似乎比孙承宗还要激进,可谓新政急先锋。
    这一度让天启皇帝认为,李起元不是出身于科举的官员,而是出身于东林军校。
    天启皇帝笑了笑:“刘卿家。”
    刘鸿训便道:“臣在。”
    “李卿的话也有道理,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刘鸿训苦笑,其实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他沉吟片刻,欲言又止。
    天启皇帝道:“刘卿有言,但说无妨。”
    “陛下,李公所言,自有道理。只是有一事,想必陛下也侦知了。”
    他顿了一顿,依旧还有所犹豫,因为事情一旦摊开来说,有些后果就无法预料了。
    天启皇帝一听他的话,似乎已知道他意有所知了,也似乎隐隐知道了他想要说的是什么,便道:“刘卿何不明示。”
    刘鸿训深吸一口气,道:“臣听说近来京城和江南,还有天下诸省,都有一个叫‘同学会’的,入会之人不少,不只如此,连不少朝廷命官,竟也纷纷列入,这朝中有为数不少人,多为同学会的骨干,同学会不只大行其道,而且还隔三差五组织会议以及读报学习,其中”
    他抬头看了一眼李起元:“其中李公似乎也在同学会北直隶分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吗?”
    此言一出,百官默然。
    同学会的发展极快。
    可谓迅速的风靡。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
    理学算是彻底的崩塌了。
    这种崩塌,不只因为新政的推广,而在于原有的那一套,实际上确实已经走不通了。
    一次次现实,若是再不将人打醒,那天下的读书人,就真的是愚不可及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思想混乱之际,同学会可谓是趁虚而入,里头的许多新纲领以及理念,本身就解释了当下的经济和生产问题。
    不少对原先学说和理念开始灰心之人,似乎慢慢开始接受了这种新的东西。
    不只李起元,朝中有不少人已开始阅读关于同学会的文稿,而加入者,也不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