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进展和妥协
时间已然来到了下午。虽然早早地就已经过了午餐的时间,但是忙于大事的众人,似乎都没有想要进餐打断谈判的意思。最终,这场漫长的拉锯战,在奥利巴特最终在三份一式的秘密文件上签下名字而告一段落。
由于事先收到了女王的指示,蔡斯中央工房应当尽力创造合作达成的条件——对于他们来说,让步和妥协的地方不可谓不大。首先,最重要的便是这份合同的隐形影响力,特别是政治上的。尽管利贝尔并未真的向任何国家和团体有过什么明确的不出口高精尖武器技术的承诺,但由于一直在国际上维持着中立、和平的形象,他们也没有真的这么做过。此次和帝国皇子达成的协议,很有可能会被外界认为是利贝尔的政治倾向在向帝国靠拢,而这必然会引起卡尔瓦德的反弹。
当然,女王和王太女本人似乎也真的就是这么想的;只是利贝尔在这方面向来慢热且矜持,高调地宣布在大国集团的争锋当中站队并不符合他们的作风。一些在政坛知道些内幕的人甚至搬出了很多年前的阴谋论来说服自己——当年,科洛蒂娅的父亲,利贝尔王储朱迪斯王子乘坐的游轮在卡尔瓦德近海沉没,就被许多人认为是卡尔瓦德共和国的阴谋导致的,为的是迫使利贝尔的政治倾向倒向共和国而非帝国,而朱迪斯王子对卡尔瓦德向来没有什么好印象。正因如此,很多在工房工作的老者甚至觉得,这是女王在找机会报复卡尔瓦德——通过在他们处在经济危机时,援助他们的对手埃雷波尼亚这种方式。尽管和埃雷波尼亚之间也有「百日战役」这种历史矛盾,但如果奥利巴特能够掌权,说不定能够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呢。
不管怎么说,虽然和奥利巴特最早的设想不太一样,但合同终究还是签了。细节上的各种不同暂且不表,让奥利巴特不得不想办法做两手准备的,分别是资金问题和利贝尔不愿在舰载武器上妥协。前者很好理解,毕竟奥利巴特要求的订单是需要调动相当程度的生产力和计算力去做的,要在一年半之内造出这三艘战舰,将会严重影响中央工房的其他订单生产线,特别是和财团方面合作的某个大型导力计算机项目。为此,工房承诺把奥利巴特的订单放在首位,但也要求奥利巴特提供足额的补偿金来补偿可能的违约损失。这一下放大了他所面临的压力:尽管海利加暗示他,新的凯恩公之位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财源,但即便是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也很难满足资金需求。奥利巴特将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终极武器:向自己的父亲,皇帝尤肯特III世求救,让他从内帑中拿出自己的私房钱。
当然,奥利巴特当然不是担心皇帝会拒绝,而是这样做,就势必会让奥斯本宰相抓到线索了。因此,时机很重要……他要回去好好盘算盘算。原本他是打算这样想的,并且已经做好今天只能先定下一个基本框架的妥协条款的协定了;但是利贝尔方面表示他们接受将货款一分为二的方式:一份按照正常的合同款项交付,另一部分则是算作利贝尔金融部门提供的低息长期贷款。看到王室如此表态,此前对于合作项目是否能够继续推进下去的保王党项目组立刻开始从善如流,资金问题在利贝尔的主动让步下得以解决。在奥利巴特不可思议的眼神中,利贝尔各界的代表们纷纷在合同上签署了大名。
不过,另外一个问题就没这么好解决了——对于这三艘战舰的武装,奥利巴特原本抱有的想法是,在上面加装最新型的武装,包括平台发射导弹和高能导力光束炮在内的战略性兵器。他此前得到了消息,利贝尔的新「埃尔赛尤」将会配备这种武器。不过,拉塞尔博士对此显然另有想法;这种武器才是目前的利贝尔最在乎的先进技术,不仅仅是因为它代表的国防军事价值,还包括由此技术可能衍生的各种副产品和次要技术,而这些将会让利贝尔在下一个十年,乃至二十年内的导力学科发展都占据重要地位。不是担心它被在军事领域滥用——毕竟帝国和共和国如果真的下定决心要消灭利贝尔,不管是什么技术都无法阻挡;而是它可能导致的民用导力技术的革新,甚至可以说是革命。为了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地位和财富才是重要的;而如果拉塞尔博士对于这些考古自「浮游都市」残骸的古代技术是如此判断的话,那么拥有另外两名「三高徒」的两大国的科研团队也完全可以发掘出这个中潜力,甚至借助大国的体量优势后来居上。
因此,拉塞尔博士只给出了两个妥协方案:要么使用新技术之前的第三代空军兵装——即便是上个世代的产品,在性能上也完全强国帝国空军的现有配备,也强于卡尔瓦德的主力巡洋舰,而且这样做的话,成本也可以降下一大截;另一种方案,则是利贝尔在舰船上留下足够的空间和适配系统,而关于要搭载何种武器,可以由奥利巴特自行想办法解决。不管是和「RF」进行合作研发,还是奥利巴特有别的什么关系,利贝尔都可以不过问。
知道利贝尔无论如何都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给出更多让步的奥利巴特,在长时间的思考后最终还是决定选择后者——前者虽然更加稳妥,但也堵死了更进一步升级的可能,而根据他们的推断,已经得到「黑之工房」帮助的宰相,所能够得到的技术援助绝对不可小看——下一代帝国军空军主力舰的军事装备即便达不到利贝尔从浮游都市的残骸里得到的上古启蒙,也绝对强于如今的第三世代空军武装,这样做就相当于扼杀了全部的可能性。因此,尽管希望渺茫,但奥利巴特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后者。先不提「RF」,海利加那边,不是还有个可能合作的技术渠道吗?
由于事先收到了女王的指示,蔡斯中央工房应当尽力创造合作达成的条件——对于他们来说,让步和妥协的地方不可谓不大。首先,最重要的便是这份合同的隐形影响力,特别是政治上的。尽管利贝尔并未真的向任何国家和团体有过什么明确的不出口高精尖武器技术的承诺,但由于一直在国际上维持着中立、和平的形象,他们也没有真的这么做过。此次和帝国皇子达成的协议,很有可能会被外界认为是利贝尔的政治倾向在向帝国靠拢,而这必然会引起卡尔瓦德的反弹。
当然,女王和王太女本人似乎也真的就是这么想的;只是利贝尔在这方面向来慢热且矜持,高调地宣布在大国集团的争锋当中站队并不符合他们的作风。一些在政坛知道些内幕的人甚至搬出了很多年前的阴谋论来说服自己——当年,科洛蒂娅的父亲,利贝尔王储朱迪斯王子乘坐的游轮在卡尔瓦德近海沉没,就被许多人认为是卡尔瓦德共和国的阴谋导致的,为的是迫使利贝尔的政治倾向倒向共和国而非帝国,而朱迪斯王子对卡尔瓦德向来没有什么好印象。正因如此,很多在工房工作的老者甚至觉得,这是女王在找机会报复卡尔瓦德——通过在他们处在经济危机时,援助他们的对手埃雷波尼亚这种方式。尽管和埃雷波尼亚之间也有「百日战役」这种历史矛盾,但如果奥利巴特能够掌权,说不定能够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呢。
不管怎么说,虽然和奥利巴特最早的设想不太一样,但合同终究还是签了。细节上的各种不同暂且不表,让奥利巴特不得不想办法做两手准备的,分别是资金问题和利贝尔不愿在舰载武器上妥协。前者很好理解,毕竟奥利巴特要求的订单是需要调动相当程度的生产力和计算力去做的,要在一年半之内造出这三艘战舰,将会严重影响中央工房的其他订单生产线,特别是和财团方面合作的某个大型导力计算机项目。为此,工房承诺把奥利巴特的订单放在首位,但也要求奥利巴特提供足额的补偿金来补偿可能的违约损失。这一下放大了他所面临的压力:尽管海利加暗示他,新的凯恩公之位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财源,但即便是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也很难满足资金需求。奥利巴特将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终极武器:向自己的父亲,皇帝尤肯特III世求救,让他从内帑中拿出自己的私房钱。
当然,奥利巴特当然不是担心皇帝会拒绝,而是这样做,就势必会让奥斯本宰相抓到线索了。因此,时机很重要……他要回去好好盘算盘算。原本他是打算这样想的,并且已经做好今天只能先定下一个基本框架的妥协条款的协定了;但是利贝尔方面表示他们接受将货款一分为二的方式:一份按照正常的合同款项交付,另一部分则是算作利贝尔金融部门提供的低息长期贷款。看到王室如此表态,此前对于合作项目是否能够继续推进下去的保王党项目组立刻开始从善如流,资金问题在利贝尔的主动让步下得以解决。在奥利巴特不可思议的眼神中,利贝尔各界的代表们纷纷在合同上签署了大名。
不过,另外一个问题就没这么好解决了——对于这三艘战舰的武装,奥利巴特原本抱有的想法是,在上面加装最新型的武装,包括平台发射导弹和高能导力光束炮在内的战略性兵器。他此前得到了消息,利贝尔的新「埃尔赛尤」将会配备这种武器。不过,拉塞尔博士对此显然另有想法;这种武器才是目前的利贝尔最在乎的先进技术,不仅仅是因为它代表的国防军事价值,还包括由此技术可能衍生的各种副产品和次要技术,而这些将会让利贝尔在下一个十年,乃至二十年内的导力学科发展都占据重要地位。不是担心它被在军事领域滥用——毕竟帝国和共和国如果真的下定决心要消灭利贝尔,不管是什么技术都无法阻挡;而是它可能导致的民用导力技术的革新,甚至可以说是革命。为了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地位和财富才是重要的;而如果拉塞尔博士对于这些考古自「浮游都市」残骸的古代技术是如此判断的话,那么拥有另外两名「三高徒」的两大国的科研团队也完全可以发掘出这个中潜力,甚至借助大国的体量优势后来居上。
因此,拉塞尔博士只给出了两个妥协方案:要么使用新技术之前的第三代空军兵装——即便是上个世代的产品,在性能上也完全强国帝国空军的现有配备,也强于卡尔瓦德的主力巡洋舰,而且这样做的话,成本也可以降下一大截;另一种方案,则是利贝尔在舰船上留下足够的空间和适配系统,而关于要搭载何种武器,可以由奥利巴特自行想办法解决。不管是和「RF」进行合作研发,还是奥利巴特有别的什么关系,利贝尔都可以不过问。
知道利贝尔无论如何都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给出更多让步的奥利巴特,在长时间的思考后最终还是决定选择后者——前者虽然更加稳妥,但也堵死了更进一步升级的可能,而根据他们的推断,已经得到「黑之工房」帮助的宰相,所能够得到的技术援助绝对不可小看——下一代帝国军空军主力舰的军事装备即便达不到利贝尔从浮游都市的残骸里得到的上古启蒙,也绝对强于如今的第三世代空军武装,这样做就相当于扼杀了全部的可能性。因此,尽管希望渺茫,但奥利巴特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后者。先不提「RF」,海利加那边,不是还有个可能合作的技术渠道吗?